肉宅屋

不想种田 第2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三十七章 他乡遇故知(上)
    林富贵答应了林桐月的要求,林老实却仍固执已见:“她一个丫头片子瞎胡闹,你这个当叔的不管就罢了,还跟着起哄。你快听她的。”
    林富贵憨厚地冲林老实笑道:“都答应孩子了,哪能说话不算话,就让她出去逛逛吧。反正这驴也不急着还。”
    林老实再说,林富贵便出言劝说,如是再三,林老实也只好听之任之。
    林桐月没料到三叔会这么爽快地答应自己的要求,她心里暗暗地为林富贵加点分,看样子,他比自己那个爹好多了呢。他哪里知道,林富贵之所以对她另眼相看,大部分是因为堂姐桂月的话,桂月的话也没多中用,关键是桂月说,她的夫婿对桐月很是看重,私下里已经同意让妹妹与她结拜姐妹。尽管林富贵从来没见过这个所谓的女婿,但并不妨碍他对这个有钱的读书人另眼相看。人家是谁?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既然他说桐月好,那桐月一定好。
    林桐月并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她和杏月只管去准备进城要用的东西。
    麦仁糟早提前做好放在一个干净的木桶里。凉粉也做好,黄瓜、芫荽、荆芥也都洗好切碎放在大碗里,留着拌凉粉用。
    林富贵帮着两人一样样地把东西放到驴车上。
    白氏一边干活一边不住地嘱咐两人:“你们走路都靠边,可别蹭着碰着那些贵人了,也别跟人争嘴,遇到事能忍就忍,晚上早点回来。”
    “嗯嗯,知道了。”桐月敷衍着应答。
    她正忙着,忽然感觉左腿又被人抱住了,她低头无奈地说道:“快放开小五,姐姐给你带好吃的。”荷月仍抱着不放,她也想去县城,整天憋在这个破村子里,快闷死了。
    桐月并不是去闲逛的,她哪能带着她这个小不点,万一丢了怎么办?所以任凭荷月怎么撒娇卖萌,桐月仍然不为所动。
    收拾妥当,桐月和杏月相互搀扶着上了驴车,林富贵吆喝一声,赶着车慢慢悠悠地离开了。荷月没达到目的,嘴撅得能挂水壶,逗得姐妹两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走到村口时,正好碰到赶着骡车去卖猎物的刘二虎。由于上次在跟宋家打群架时,刘二虎帮了林家,此后,两家关系也近了不少。有时白氏会送些吃的过去,或是帮着刘家兄弟缝补一下衣服。
    刘二虎一见了林富贵就笑着打招呼:“林三叔,您这是去哪儿?”
    林富贵声音敞亮地答道:“去县里。”
    “哦哦,那可有点远。”
    “可不是嘛。”
    两人并排而行,左一句右一句的说话。
    林桐月总觉得刘二虎的余光时不时地往车上打量,她知道对方打量的是谁。杏月也知道,她一直略带羞怯地低着头,一路上话也少很多。
    林富贵早就从林老实那儿听说过刘二虎帮自家打架的事,他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这个高大威猛的小伙子,越看越满意。这小伙子力气大,长得不难看,为人处事还行,最重要的是他们家兄弟多,虽然比不上宋家人多,但在村里也没人敢惹,要是侄女嫁到刘家,他们林家也不用那么憋了。
    林富富存了这个心思,表面上对刘二虎愈发和气。
    不过,刘二虎是到镇上,因此他们同行了一阵便分道扬镳。
    跟刘二虎一分开,林富贵一边赶车,一边自言自语道:“咱们家人丁不旺,这女婿可得好好挑喽。我看这二虎就挺不错。”
    杏月听出三叔话里有话,脸愈发红了,小声嘀咕道:“
    三叔,您瞎说啥呢。”
    林富贵嘿嘿笑了两声,没再接着说下去。
    林桐月看了看姐姐,很明显,她对刘二虎也有那么一点心思。不过,她跟林老实和林富贵的看点不一样,她主要看刘二虎和姐姐是不是合适。什么兄弟多少,那都是次要的。她才不想在这个村子里长呆呢,以后能躲多远算多远。
    可是……林桐月的目光掠过杏月那单薄瘦削的身体,她虽然已经十四岁了,可是由于营养不良,身体发育很不成熟。如果过早结婚,过早生育,对身体的损伤太大。不行,她以后要想办法劝她晚些成亲。不过,因为有三叔在跟前,她现在也没法说出口,只能等回去以后再说。
    驴车晃晃悠悠地走着,过了镇子以后,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天气也越来越热,中间偶尔有一段林荫路,会凉快很多。不过,大多数时候,连人带驴子都暴晒在太阳底下。林富贵倒习惯了,安之若素地赶着驴,时不时地喝口葫芦里的水。杏月也早已习惯。只有林桐月是苦不堪言,她的衣服又厚又不透气,背上早捂出了痱子,太阳一晒,细针扎似的疼。土路坑坑洼洼的,三步一晃,五步一颠,把人颠得想吐又吐不出来。
    “快到了,快到了。”林富贵甩了一把汗水说道。
    林桐月看着晒得满脸通红的三叔,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道:“三叔,咱们到了后找个地方先吃些东西,我娘给我拿了钱,让我买饭吃。”即便她没钱,但该花的钱还是要花。
    林富贵一听说要吃饭,立即嚷道:“小孩子家不会过日子,吃啥饭?你婶子给我带的有杂面饼子,一会儿咱找个阴凉地方吃几口就开始忙活了,你那些东西不赶紧脱手,坏了可就糟蹋了。”
    林桐月知道他们都很节省,也就没有再劝,嘴里答应道:“那就按三叔说得办吧。”
    他们说着话,已进了青阳县城。不得不说,县城比镇上热闹多了。街道虽不甚干净,但也算宽阔。有东西两要主街,街道房屋鳞次栉比,人群熙攘,车马喧嚣。
    杏月长这么大第一次到青阳县城,脸上既兴奋又紧张,还有一丝隐隐的怯色。
    她拉着桐月的袖子小声问道:“你说县城的人会看上咱家的东西吗?”
    桐月笑着安抚她:“放心吧,肯定会被人哄抢。”她嘴上说得镇定,心里却没底。不过,来都来了,硬着头皮也得上。
    三人寻寻觅觅,最终在卖吃食的内街上找了一个冷僻的位置。位子虽然冷僻但有一个好处是凉快,旁边一棵大槐树,亭亭如盖。
    姐妹两人把凉粉和麦仁摆上,一边喝着从旁边井里新打的凉水,一边等着顾客上门。
    可惜的是一直没有客人上门,不但没人上门,林桐月还总觉得斜对过的楼上有人在窥视她们姐妹俩。
    林桐月抬头望了望,那人刚好把头缩过去了。恰好有人来问价,她也没此事放在心上。有人买了一份凉粉,接着又有个十二三岁的绿衣女孩来买麦仁糟。那女孩一看衣着打扮就像是富户人家的丫环使女。
    桐月见这个女孩子长相可爱和气,就多跟她说了几句话,她多嘴问了一句:“这位姐姐,你知道斜对过的楼上住的是哪户人家吗?”
    绿衣丫环掩嘴轻笑道:“妹妹,你是新来的吧,要不然怎么连我们白家都不知道呢。”
    说完,她提着食盒,迈着轻快的步子离开了。
    那丫头离开后,又有人陆续来买东西。
    忙活完毕,林桐月才有空笑着对旁边的杏月说道:“白家很有名吗?”
    杏月没回答她,一旁的小贩却接过话说道:“妹子,你竟然不知道白家,我跟你说,那白家可是本地有名的望门,他们家……”
    那人话没说完,就给人使眼色打断了。林桐月不明所以,有好心人悄声提醒她说:“嘘,看见没?那位穿蓝衣裳、摇扇子的就是白佑林白少爷。”
    白佑林?林桐月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由得向来人多看了一眼。
    她没料到,白佑林也在看她,他的手里还提着刚才那个绿衣丫环拿的食盒。对方定定地看着她,目光中带着惊喜和激动。
    ☆、第三十八章 他乡遇故知(下)
    林桐月看着白佑林,他不但名字跟自己的同事一样,连长相也有些相像。
    看到这人,她不由得又想起了两人之前的事情。
    他们是同期同事,一起参加培训,在实习期相互鼓励,再加上同事的起哄,两人的友情中掺了一点暧昧。林桐月理智而审慎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但是后来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让林桐月有了撤退之意。
    先是三观上的微妙不合。他们年龄相仿,学历相仿,又是同事,兴趣爱好也类似,可是两人在交流中总是有那么些不愉快的杂音。林桐月稍一归纳,他们的问题主要归结于消费观。
    对方觉得她太娇气太奢侈,明明可以坐公交非要打车,明明小旅店也能住,非要去住星级酒店。她每月还把钱花在看电影、话剧、音乐会上等很多非必需品上,更别提每年几次的国内国际旅行,他认为有钱还是使上刀刃上比较好。
    这是其中一个分歧,真正让林桐月打退堂鼓的一件事,是那次白家之行。
    那是十一黄金周,他们几个同事去一个风景胜地旅行。凑巧的是,白佑林的家就在风景区附近,他热情地邀请同事去他家玩。大家欣然前往。
    白佑林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风景优美,条件相对落后。林桐月对这些倒不怎么介意。
    后面的事情来了。白家对他们这帮人热情招待,白妈妈怕自己做的饭菜不合口,甚至把白佑林已经出嫁的两个姐姐都叫回来帮忙。
    林桐月这才得知,白佑林上头有四个姐姐。当初为了供弟弟读书,她们早早地外出辍学打工挣钱。
    林桐月听后,胸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感觉。在饭桌上,不知是谁提起了这个头。大家纷纷赞扬姐姐的无私和奉献精神,白佑林也十分感激几个姐姐。但白母却是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她说,这是应该的。他们村里的女孩子都这样的,或是姐姐供弟弟,也有妹妹供哥哥的,不过,那些人都没有自家的儿子有出息,考上了重点大学,还进了大公司。
    林桐月一直在默默地吃饭,对这件事没有发表意见。那是别人家的事,她有意见也得憋着。
    不过,当他们一起散步时,林桐月终于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这样是不是对你的姐姐们很不公平?”
    白佑林推推眼镜,说道:“我也觉得很不公平,我一辈子都感激她们。以后我会尽力补偿她们的。”
    林桐月笑着又说:“好像你妈觉得她们帮你是理所当然的。”
    白佑林笑道:“老一辈的观念就是这样,兄弟姐妹之间就改互相帮忙,你是独生女,可能不太理解。”
    林桐月心说,我理解的是兄弟姐妹当然应该帮助,但不是这种单方面的吸血行为。这话她当然不能直接说出来。
    接下来的话题,林桐月一直有意无意地围绕着白佑林的家庭打转。
    白佑林显然也愿意谈论这些问题。两人心照不宣,一个有意打探,一个愿意透漏。
    简而言之,白佑林的故事是一碗很典型也很常见的励志鸡汤:一个经济教育极端落后的少年,艰苦奋斗考进了大学,成为一只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虽然网络上鸡汤横行,但毕竟跟真人真事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林桐月也情不自禁地受到了些微震撼。
    但是让她警醒的是,煲完这碗励志鸡汤,白佑林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些年,我并不觉得我多苦,最苦的其实是我妈,她真的不容易。由于各种原因不受我奶奶喜欢,我爸待她也不好。尽管她的某些观念有些不合时宜,但她真的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我希望我未来的妻子能多体谅她、孝顺她。让她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林桐月沉默了一会,淡淡说道:“你妈确实不容易,孝顺老人也是应该的。”但她心里想的那是却句微博金句:冤有头债有主,谁妈不易谁弥补。
    平心而论,白佑林做为一个同事是很不错,勤奋、上进、热情仗义,很懂为人处事技巧。可是做为一个观察期的对象,两人不太合适。
    此时的林桐月的退意已有了七分。真正让她做出最后决定的是她无意中听到那句闲话。那天晚饭后,白母和她的两个女儿在厨房里悄悄说闲话,议论队伍中的哪个女孩最适合当儿媳妇。
    三人一致认为是是说他们同行中的一位又高又胖的女同事。理由是不娇气,而且身体强壮,屁股大好生养。
    林桐月无言以对。她悄悄退了出来。
    从那以后,她开始有策略有技巧地疏远白佑林。再有人起哄开玩笑,她也是严肃地制止。
    久而久之,白佑林也明白了她的心意。他虽然喜欢林桐月,但也不是那种死缠烂打之人。两人心照不宣,十分默契地再不提此事。
    两人不曾开始,自然也算不上分手。而且因为进展不深,公司里的人都不知道,两人此后仍是朋友,当然是普通朋友。
    林桐月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一个跟白佑林同名同姓长得还有几分相像的人。那人还用如此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难道,他也穿越了?
    这时白佑林已经来了她们的摊前,他看着林桐月,脸上仍有些掩饰不住的激动。
    “你是林桐月?”他试探着问道,声音正处在变声期,不太好听。
    林桐月抬头看着他,点头承认:“我是林桐月。”随即她又试探着反问一句:“你是……”
    “我是黄香山村的白佑林,海市理工大学的。”
    林桐月心头一震,果然如此。
    “你是怎么来的?怎么认出是我?”
    白佑林张了张嘴,刚要回答。正好有人要买东西,林桐月只好去忙。
    白佑林站在一旁,默默地等着林桐月。
    杏月一边忙碌一边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妹妹和这个少年。
    她敢肯定,她们两人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小少爷,可是妹妹为什么看上去跟他很熟的样子?
    中间,白佑林几次想说话,每次都被来买东西的客人打断。说来也奇怪,林桐月摊前刚才人挺少,自从白佑林一来,人反倒多了起来。
    白佑林似乎有很多话要问林桐月,林桐月也有许多疑问。
    最后,还是白佑林想出了一招,他对林桐月说道:“这位姑娘,我的食盒不够大,你能把东西送到我家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