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不想种田 第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白氏点点头,这些她都知道,当初把四闺女送走时,她也稍稍打听了一些,确实这家人不怎么坏,就是儿子多,家在山里面,人多地少,儿子不好娶媳妇,才想买个童养媳妇。
    货郎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呢,他们家对童养媳妇并不咋地,我听贺家村的嫂子婶子说,那孩子过得很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洗全家人的衣裳,还要打扫院子,喂猪喂鸡,煮饭打柴,晚上还要做针线,一天到晚不得片刻清闲,稍一懈怠就挨打挨骂,身上新伤添旧伤。也有好心人劝过她婆婆,那妇人却说,童养媳都是这样的啊,谁不是这么熬过来的。我当年还不是童养媳呢,不照样被婆婆磋磨,我对她还算好的呢。毕竟这是家务事,旁人也不好多说。”
    货郎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白氏的神情。
    林桐月也在观察母亲的神色。
    只见白氏麻木的脸上确实多了一丝悲伤,不过,就连那悲伤也是麻木的。
    倒是杏月,眼圈发红,一脸地义愤填膺,她哽咽着恳求白氏:“娘,你听,四妹过得好苦,现在奶不管咱家了,爹也变得好说话了,我和三妹也大了,咱们去把她接回家好不好?”
    白氏看也没看杏月,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怎么接?都是人家的人了呀。哪能说回就回。”
    杏月不甘心地叫道:“娘……”
    白氏仍是叹气:“女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你四妹就是命苦。”
    货郎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最后却什么也没说。
    他只是顺着白氏的话安慰了几句:“嫂子也别太伤心,熬个几年就熬过去了。”他毕竟还要做生意,不能久留,跟白氏母女俩说完这句话就要告辞离开到别村去。
    他刚要挑起担子离开,桐月就拉着荷月追了上去:“大哥,你等一等。”货郎停下脚步看着桐月。
    桐月飞快地塞给货郎十文钱,说道:“这十文钱,你拿五文给我四妹,剩下五文,你折成吃食给她吃。让她好生保重,我们……过段时间去看她。”
    货郎点点头,爽快答应。
    他走了几步,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似地,回头提醒桐月:“对了,你们要去的话,最后叫家里身强力壮的兄弟去,也好让那家人收敛收敛。”
    桐月语气平静地答道:“我家没有兄弟。”
    货郎一脸歉意:“啊,我不知道。”
    桐月笑笑:“没事。姐妹照样让他们家收敛。”
    货郎也笑了笑,转身挑着担子离开了。
    桐月站在原地发怔,她在想四妹的事。她是与她素未谋面,自然也谈不上感情。可是她的身份既然是她的姐姐,就是有一份天然的责任在。而且,听到她的遭遇,她也是心有戚戚。不管怎样,她都要尽力帮她一把。至于怎么帮,她一时还没想好。
    来到古代这么久,桐月多少也了解到这里的一些规矩,说是规矩,毋宁说是陋习。像她四妹这样的童养媳,不是想接就能接回家的。首先得经过婆家同意,其次还要考虑以后四妹以后的前途和名声,她名义上曾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以后嫁人肯定会受影响。还有一种可能是,她本人已经接受了女人必须从一而终的思想,自己未必愿意回家。她不知道四妹面临的是什么情况,只有见到她本人后才知道。
    桐月想了一会,转身回去。杏月恳求白氏无效,转而来和桐月诉苦。
    四妹梅月是杏月带大的,她对她感情非同一般,杏月抽泣着倾诉:“三妹,你可能忘了四妹有多乖,小小年纪就帮我干活,你俩年纪相差不大,有时抢东西打架,别看她比你小,却都知道让着你。平常不哭不闹,不争不抢的,长得也好看,脸圆圆的。一想到她如今在受苦,我的心就像油煎着一样,恨不得飞到贺家村把她接回家来。”
    桐月虽然能理解杏月的心情,但并没有产生跟她一样的情绪,她一边安慰杏月一边询问当时的细节,诸如梅月是怎么送走的,家里对她婆家多少钱多少东西等等。
    杏月擦擦眼泪,说道:“也没收多少东西,不过是那年,大伯母害喜,大家都说又是个儿子,奶奶把她当成宝一样供着,大伯母整天作妖,一会想吃鸡一会想吃肉的,刚好,年成也不好,家里青黄不接,贺家给了一些野物,几斗麦子就把人领走了。”
    说到这里,杏月看了桐月一眼,迟疑一会儿又问道:“你真不记得那年的事了?其实,奶和爹在商量咱们仨究竟送谁去。爹觉得大姐出嫁了,家里没人干活,刚好我能顶上,就把我略过去了。然后就是你,爹和奶都想把你送过去,可是你……贺家的人看了嫌你瘦,最后换成了四妹。”
    桐月摸摸自己的瘦脸,不禁暗暗苦笑。她的长相跟前世有几分相似,都是瘦长版的瓜子脸,显瘦又精致,她曾被不少人羡慕过。但是在这里,她这张脸并不符合主流审美,应该说不符合乡村的审美。这里的人特别是长辈喜欢银盘大脸,至少也是圆脸,尖脸瘦脸代表着福薄。原来,她是因为这个可笑的原因逃过一劫,否则当童养媳的就是她。
    桐月赶紧把自己发散的思绪拉回来,重回现实。她没有杏月这么强烈的感情,不过,平静正好有助于她的思考。
    她便和杏月商量:“你也别哭了,感慨万千,不如行动一点,咱们看看怎么帮帮四妹。”
    杏月果然止住了哭,可她仍是一筹莫展:“我们能做啥呢?娘不吐口,咱们又当不了家做不了主,他们不想接四妹回家,咱们有啥法子?我们只能抽空去看看四妹,给她带点吃的穿的。可是贺家村离这里好远,咱俩怎么去呢?”
    桐月再次安慰杏月:“先别急,咱们一步步来。”
    是的,她确实需要一步步来。
    经过了前面的那一连串事件,再加上麦收的辛苦以及宋家之事,桐月对于种田生活的恶感已经达到顶峰。
    无论如何,她都要逃离这个充满着愚昧和苦难的地方,她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进城。其实进城也未必多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比这里好。要想进城,她得有离开的资本。下一步,她想把生意做到县城,多攒点钱,然后再去看看四妹。
    ☆、第三十六章 去县城
    林桐月想把生意做到县城里,她早有此打算,可一直因为这样那样的事耽搁,现在,她决定重新考虑这个想法,排除万难也要去。
    这天,吃过晚饭后,林桐月就提出了这个想法。
    她的话音一落,立即遭到全家人的反对。
    反对最激烈的是林老实。
    “去县里?你还想上天哩?你出过那么远的门吗?去了找得着路吗?就算你找得着路,人生地不熟的,地皮流氓还不欺负死你。你看着我干啥,你别以为你很能。”
    他的反应早在林桐月的预料之中,她没说话,又看向她娘白氏。
    白氏照例先叹了口气,顺着林老实的话说道:“桐月,你爹说得对,县城离咱家好几十里路呢,我都没去过几回,咱家又没牲口,你一个姑娘家怎么去?靠双腿你得走一上午,这一来一回天都黑了。再说,这人生地不熟的,地痞流氓缠上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再说,那凉粉在哪不是卖,你去了也不定有人买啊。”
    杏月虽没有爹娘那样反应激烈,但也不同意去县城。她们姐妹俩还没去过县城呢。她对于未知的地方总有一丝恐惧。
    尽管家里的三个人都反对她的提议,林桐月也没打算放弃。
    她正想进一步说服三人,恰好有人来了。
    “二哥,二嫂在家吗?”篱笆外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在呢在呢。”林老实听出是自家三弟,赶紧站起来身应道。
    来的人正是林桐月的三叔,桂月和菊月的爹林富贵。他一直在外做工,直到麦收才匆忙赶回来。
    林富贵自己推开篱笆门,大步走了进来。
    林富贵长相跟林老实有些像,身量中等,平头正脸,面相老实憨厚。
    白氏和杏月桐月也起身跟林富贵打招呼。
    “老三,你有啥事啊?”林老实眯着眼睛问道。
    林富贵脸上带了些笑模样,答道:“没啥事,这不你侄女让我牵她家的驴使几天,我就想让你帮个忙把咱家的田地给犁一遍好种庄稼。”
    “好说好说。”林老实满口答应。等三弟家犁完地,他正好借驴来用一用。
    林富贵主动说道:“我想你帮着我快点干完,顺便把你家的地也给犁,省得你跟嫂子再去刨地。”
    林老实听罢,脸上笑意愈盛。
    林富贵说完正事,又开始跟林老实扯些别的闲话。白氏去烧了水,摸出家里的一点茶叶末子泡了两碗淡茶放在两人面前,然后就坐在一旁默默地做针线活。杏月坐在旁边绣鞋垫。桐月一边和跟荷月翻花绳一边听着三叔和她爹的闲聊,看看能否从中得出些有益的信息。另外,她正好看看这个三叔是什么性格。
    两人都不是有趣的人,聊天的内容也乏味,除了说猪就是说谷。
    林老实没说三句话就开始诉苦:“三弟啊,你不在家不知道前些日子发生的事,唉,不提也罢,谁让咱兄弟仨人都不争气,要是你家的我家的都是儿子,在村里横着走的就是咱老林家。”
    林富贵也跟着唉声叹气一番,显然也有同感。桐月暗暗摇头,这个三叔跟她爹似乎也没什么两样。
    不知道是不是林富贵察觉到了桐月的异样,他有意无意地打量了侄女一眼,话头一转道:“啊哈,其实闺女也挺好。我听桂月她娘说了,咱家的桐月可真是好样的。”说着,他竖起了拇指用力地夸了又夸,“这孩子有种有志气,跟男娃也差不了多少。”
    林桐月听得哭笑不得,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夸奖。她不喜欢,杏月却十分喜欢,她是由衷地替妹妹高兴。
    林老实总是能及时败坏气氛,他脸一拉,长叹道:“有啥用,又不是个带把的。”
    众人一时无言。
    桐月不由得直皱眉头,连荷月也不满地看了他两眼。
    桐月不想再听两人说话了,她径直站起身说道:“三叔,你坐,我去打点青草留着喂驴。”
    杏月迟疑了一会也决定跟着妹妹出去,荷月自然是跟着两个姐姐。
    姐妹三人一前一后出门去了。留下林老实在家继续哀叹诉苦。
    一出了门,杏月就赶紧安慰桐月:“三妹,爹说话就这样,你别气了。”
    桐月道:“我不气。我真的想出来打草。”最开始听到这种话她会震惊、大怒,然后是小怒微怒,到了现在,她一点也不怒。估计是习惯了。习惯真的是一种十分可怕的事情。好在她只是习惯,并没有麻木。
    这一会儿,她已经想好了下一步怎么走。她决定求三叔,让他驾着驴车带她去趟县城。
    县城那么远,她不能只卖凉粉,她还得想点别的点子。
    每到这时候,林桐月都会后悔,早知道要穿越,学什么计算机专业,当什么程序员啊,当个厨师多有优势。弄得她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很平常的点子。
    每次考虑新点子时,她必须得先考虑自己家有什么,能做什么。脱离实际的好点子想了也没用。
    现在家里有什么呢?除了一些应季蔬菜就是麦子了。不过麦子也不能随意吃用,因为了交了赋税后,留了种子,也没剩多少了。这儿的人们吃饭一般要搭配着杂粮粗粮,很少有人家一年到头都吃白面。
    麦子能做什么吃食呢?各种面食自不必说。什么油条、油饼、麻花、馓子之类的都能做。但是这些太费油费面,爹娘肯定不会同意的。
    有没有什么简单易做的小吃呢?
    林桐月一边割草一边用力地想。还别说,真让她想出了一个。
    “姐,咱家有大麦是吧?”林桐月突然出声问道。
    “有啊,怎么了?”杏月有些奇怪地回答道。
    “走,咱回家去,我要做点东西。”林桐月一向是说做就做。
    杏月冲桐月笑笑,放下手中的镰刀,边走边问她要做什么吃食。
    “我要做那个麦仁糟。”林桐月比划着说道。
    这个麦仁糟是她以前公司的男同事带给她吃的。
    这个男同事姓白,名佑林。因为这个名字,公司里有人拿两人起哄开涮。
    渐渐地,白佑林似乎真的对林桐月有了心思。
    不过,两人都是谨慎的人,起初只是默默地观察考察观望。
    林桐月觉得这个白佑林人还不错,长相不帅但也不难看,他出身偏远农村,靠自己的努力考上重点大学。聪明上进勤奋,情商不低。为人处事也让人很舒服。可是后来,再进一步考察时,她默默地退散了。他们三观不和,最引发冲突的还是消费观念……
    不过她人都到了这里,再想这些有的没的也没意思。林桐月只想到麦仁糟是是白佑林带来的就打住。
    林桐月一边想着这些前尘往事,一边开始干活。
    她一步步地回忆着白佑林随口提过的做麦仁糟的方法,再结合实际一步步实践。
    她先将大麦仁洗净浸泡一个时辰,沥干后,再用石臼舂去麦皮,然后在锅里蒸熟,放上酒曲,均匀地拌好,装入木盆,封好,发酵一天一夜就行了。吃的时候加点糖,不加糖也挺好吃,酸甜可口,夏天吃十分开胃。
    林桐月如此糟蹋粮食,自然引起了林老实的不满和叨唠。林桐月充耳不闻。东西做好后,一家人也不舍得吃,只给桂月送了一碗,荷月吃了一碗,其他人只是象征性地尝两口就罢。
    林桐月按照原计划去找三叔,让他赶着驴车送自己去县城。
    林富贵爽快答应。
    林桐月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行程,她是怎么也没料到会碰到一个特殊的熟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