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还有,父皇口口声声说着宠爱我,可是您对我的宠爱哪里比得上元嘉那个死丫头一点点。”晋王提起沈皎,更是恨极了,“您说您给我母妃妃位,可是我母妃原本是贵妃位,不过是得罪了元嘉一次,您就将我母妃降至妃位,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让宫中众人笑话她至今,还有永宁,到底她和元嘉谁才是您的女儿,到现在京中众人都知道永宁因着得罪了元嘉不得您宠爱。”
    “恐怕别说是永宁了,就连我们这些皇子,在您心中恐怕都比不上元嘉吧。”晋王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更加难看:“当年我看中了藩国进贡的一个软玉鞭,向您求赐,可是您没有答应,转头就将其赐给了元嘉那个死丫头,说是给她防身,她一个女子,整日在闺阁中,能用得着吗?这就是您说得疼爱,连一个软玉鞭都不愿意赐给我。”
    “区区一个软玉鞭,能让你记仇至今?”天和帝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心胸有了进一步了解,这样狭窄的心胸,为了区区一个鞭子,居然和一个女孩,还是当时一个没有及笄的女孩计较,真是让人失望。
    晋王说得那个软玉鞭,他记得清楚,软玉鞭是当时的一个藩国所进贡,历年来各个藩国进贡的东西不知凡几,他之所以能够记得这个,还是软玉鞭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物件。这件软玉鞭是据说是右特殊的玉石制成,鞭体能缩能伸还坚硬无比,据说能够抵挡大部分兵器的攻击,重要的是形制小巧玲珑,上面刻着不少花纹,一看就是为女子设计的,所以他才将这个软玉鞭赐给元嘉,他反正不能让自己儿子用一个女子鞭,被人耻笑。但是这个缘由,他也不打算告诉这个儿子了,毕竟就算是他现在告诉晋王这个缘由,晋王也会以为是自己哄骗他,不会相信的。
    “你将自己和元嘉比,元嘉救了朕三次命,可是你呢?是想要了朕的命,你和元嘉有可以比的地方吗?”
    “何妃的事情,朕现在可以告诉你,她每次隐瞒事情的真相,欺瞒于朕,对皇后数次不敬,这些朕都是一清二楚的。这些,别说只是将一个位分,就是直接废了她,都是轻的。朕之所以没有直接废了她,已经是看在你和永宁的面子上了。”虽然他很少过问后宫的事情,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后宫的那些个阴私手段,他怎么会不清楚。再加上,出了王氏那样窥探他行踪之人,他自然不会对后宫掉以轻心。何妃的那些个龌龊事,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为了晋王和永宁,再加上没有触碰到他的底线,所以才留着她罢了。
    “至于永宁,朕之所以冷落她,和元嘉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她自己的问题,朕之前冷落她,不过是想要矫正一下她那性子,她被你母妃养的骄纵跋扈,不分是非,蓄意滋事,本是想要严厉起来,掰正她的性子。但是却是没有想到,你母妃还是如此惯着她,她自己也不领情,没有任何改变,反而越发的变本加厉。就她的那个性子,朕冷待她,她还能如此肆意妄为,若是朕让她有了圣宠,估计她能够翻了天。”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天和帝真的是给了其不止一次机会,但是结果却是越来越让他失望。
    说实话,对于晋王和永宁兄妹两个,他如今已经是心灰意冷了。
    “如今,我也算是知道了你这些年以来,心里想得是什么。”天和帝看向晋王的眼中没有一点温度,语气也是冰冷至极:“你怨恨于朕,觉得朕对你这些年一直不公。如今,这山东之事,你自觉无法逃脱,想要先下手为强。你与父不孝,与君不忠,妄为臣子,便是朕杀了你,这天下也不会说朕不慈了。”
    “呵,父皇还没有看清这局势吗?”晋王对于天和帝分不清局势的话,嗤笑道:“现在是您的命在本王手上,您若是写下退位诏书,将皇位传位给本王,本王还能留您一命,安度晚年,若不然,就不要怪儿臣罔顾人伦,弑父杀君了。”
    “是吗?”天和帝看了晋王一眼,淡淡地道:“朕如今已经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这场闹剧也应该结束了。”
    第234章 平乱
    随着天和帝的话落后, 其身边便出现了一群身着黑色锦袍, 上锈花纹的男子。
    “尔等兵士, 既非主谋, 前来也不过是军令难从, 现在缴械投降者, 幡然悔悟者,朕既往不咎,若是执迷不悟, 那便是死路一条。”说完后, 天和帝再也不看脸色大惊的晋王,对着身边的暗卫道:“好了, 开始吧, 动作利索点。”
    天和帝的令下后, 紧接着其身旁的暗卫便开始行动起来。能跟着晋王进入紫宸宫的兵士,多数都是晋王的心腹,极少有缴械投降的,他们都知道, 天和帝的这句话,是让他们传给外面的那些被欺瞒参与谋逆的禁军的, 而不是眼前的这些人。
    所以,他们行动起来也是十分利索的,不必顾及其他。殿中的黑衣人像是死神一般, 收割着叛军的性命。毕竟这些叛军,再是晋王的心腹, 再是训练有素,也绝不是这些暗卫的对手,再其面前几无反抗之力。
    晋王被身旁的心腹护卫着,虽然害怕,但是暗卫再是厉害,却也是没有他带进来的兵士的人数多,在这些人的护卫下,晋王倒也是没有多少危险。
    “父皇,便是这些暗卫武功再高,他们只有这么少数几十人。我有兵士近万人,他们根本敌不过。”晋王对着天和帝高呼道,但是若是认真听,却是能够听出其这是在隐藏自己内心的恐惧。
    对于天和帝的暗卫会出现,他是早有预料,不然他也不会带着这么多人进入紫宸宫,这些,在他计划的时候,他身边的心腹都是提醒过他的。只是,他却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的战斗力会是如此之强,以一敌十都是少的,说是以一敌百还差不多。他本以为这些人最多也只是会些邪门歪道,最多强悍些,那名声不过都是被传得有些神乎其神,他以为这些人最多也只是强悍一些,却是没有想到会是这般厉害。
    看着殿内他带进来的这些兵士,一个个得倒下,而那些身着黑色锦袍的男子一个都没有受伤,连污了衣袍的血,都是他的人的,这让他如何不恐慌。
    眼看着自己身边护卫的人越来越少,晋王的身子忍不住地颤抖起来。只有想着自己手中近万人的兵士,晋王才能勉强压住自己内心的恐惧。
    对于晋王的怒吼,天和帝却是根本就没有搭理。只是坐在自己位置上,闭目养神,看都不看晋王一眼。
    “殿下,大事不好,谢离和镇南侯正在率领人,从东西两方夹击,我们的人不是已经投降,就是已经倒下,殿下……”只间一个身着将袍的武将走了过来,身上带着血污,显然是刚从前面拼杀出来的。此刻,对着晋王几乎绝望得喊道。
    “这不可能,安将军,不可能,我们计划周密,现在又是子时,谢离和赵清怎么可能在这里。”晋王听后,对着这位安将军不敢置信得怒吼道。
    “殿下,臣护送您离开吧。再不离开,就晚了。”安源对着晋王悲戚得道。
    “不可能,这不可能……”
    “殿下……”安源看着眼前不相信事实,快疯魔了的晋王,喊道。
    安源看着这样的晋王,和眼前血流成河的场面,他心中突然开始后悔起来。现在这样的晋王,哪里是能够成事的人,他觉得自己选错了主子。
    这边,也容不得安源后悔,谢离和镇南侯赵清便会合在一起,带领军队杀进了紫宸殿中。
    很快,晋王和其一系党羽,包括安源,都被擒住。
    “臣护驾来迟,让陛下受惊,望陛下恕罪。”谢离和镇南侯对着天和帝道。
    “辛苦两位卿家了。”天和帝叫起后,对着二人道:“外面的情况如何?”
    “回陛下,前朝至紫宸宫的叛军都已经被清剿完。至于内宫情况,微臣和赵侯并不清楚。”说道这,谢离还是有一些担心的。虽说,今日护卫内宫的都是自己手下的兵,但是前朝已经厮杀成这样,就算是有谢太后和卫皇后坐镇,但是二人都是女子,又都没有兵权。内宫之中难免不会有人浑水摸鱼。
    “内宫中,朕已有安排,你们不必担心。”天和帝对着谢离和镇南侯道。
    这边,天和帝还没有说完话,便听到晋王在一旁狂笑道,仿佛已经疯魔了。
    “这后宫本王也是派了人手的,还有东宫,端王府,闵王府,淑惠长公主府,还有那些个国公府,本王都派了人,就让这些人跟着本王一起陪葬,也是不错的。”
    “对了,忘了告诉父皇,谢将军手下的钱逵也是我的人,现在内宫早以混乱一片,太后,皇后,现在可是不知道如何了,不,一会儿她们就会下来给我陪葬了。”
    “陛下。”谢离听到钱逵的名字,也是一惊,钱逵虽不是特别重要的禁军将领,但手下也是有一二百人的,有这些人,后宫又多是女眷,虽然不能控制整个后宫,但是也足够酿成大祸了。
    对于谢离的惊慌,天和帝却是镇定得很。
    正当谢离想要请命去内宫清剿叛军时,便听到一阵脚步声,只见一个女孩带着一群兵士走了进来。
    沈皎对着天和帝行礼道:“元嘉参见皇舅舅。”
    “起来吧。”天和帝道。
    沈皎看着面前的谢离和镇南侯赵清,点了点头道:“谢表舅,赵侯。”
    “见过郡主。”谢离和镇南侯赶紧回礼道。
    “内宫如何了?你外祖母和皇舅母可有受惊?”天和帝关心地问道。
    “回皇舅舅,叛军钱逵及其手下已经被拿下,并没有闯入到兴庆宫和凤仪宫就被拿下,来之前,外祖母那里已经喝下安神汤,歇下了。皇舅母,也已经回到凤仪宫中,开始安抚各宫上下。”沈皎回禀道。谢太后年纪已经大了,就算是没有受惊,但是终究是放心不下,一直等到后宫安定,才歇下。
    至于卫皇后,却是没有歇,也不可能歇,后宫如今嫔妃宫人受惊,都需要安抚,而且钱逵虽然拿下的快,但是也将宫中破坏了不少,杀了些许宫人,这些也需要皇后亲自处理。这些善后的事情,都是卫皇后的职责,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卫皇后今夜估计是处理不完了。
    “至于何妃,之前带人擅闯凤仪宫后被拿下,如今被软禁在自己宫中,听后皇舅舅发落。”何妃为什么这个时候擅闯凤仪宫,目的不言而喻。毕竟,皇后这个嫡母不死,对于晋王来说就算是登基,也不会踏实。更何况,何妃早就巴不得要了卫皇后的命了。
    “朕就知道,将内宫交在你手中定然不会出乱子。”天和帝看着谢离和镇南侯看着沈皎越来越震惊地目光中,对着谢离调侃道:“如何,这下谢卿可是放下心了吧。”
    第235章 交好
    镇南侯和谢离在天和帝的话落后, 虽然内心震惊, 但是在天和帝的目光中, 也只能硬着头皮接话。
    “郡主果敢睿智, 临危不乱, 实乃有大将风范。”都这个时候了, 他们还能怎么说。
    一旁的谢离说完后,看向一旁比起自己女儿明显单薄的沈皎,心中十分疑惑。他真的不明白, 天和帝让她们大赞元嘉郡主在这场叛乱中的英勇, 是为了什么,难不成要让元嘉郡主和他女儿一样去战场上作战不成。
    别人不清楚, 他作为表舅还是清楚一二的, 元嘉郡主的身体虽然不是外界说得那样孱弱不堪, 但是却也是不怎么康健。之前的几次救驾,元嘉郡主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前些年,特别是冬季, 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要在屋里足不出户的。那个时候,就是他的妻子去拜访淑惠长公主, 元嘉郡主也只会告病,不出来相见,要知道平日里, 元嘉郡主对于谢家的亲眷都是以礼相待的。而最冷的时间,连崇文馆的课也是要请假一段时间, 身边更是太医从不离身。连这次,元嘉郡主要出门寻医,天和帝也是赐下了随身的太医。
    这两年,虽说元嘉郡主的身体越来越康健了起来,但是和正常闺阁女子的身体都比不上。这样的身体,如何能上得了战场,恐怕还没到战场,就已经要了半条命了。
    边疆苦寒,连他女儿那样从教和谢家男子一同操练的女子都十分不易,更何况元嘉郡主这样娇弱的女孩。
    想到自己女儿当年在天和帝的寿宴上,说要从军,元嘉郡主拖着病体,出言相帮的场景,他还历历在目。他对于女子从军没什么想法,但是像元嘉郡主这样的娇弱女儿去从军,不是跟直接要了她的命一样吗?
    虽然不认同元嘉郡主从军,但是谢离也不敢这个时候说出来,天和帝的心情今日因着晋王一事,一直都不好,见到元嘉郡主过来,才有了一丝改变,他实在是不想这个时候去招惹天和帝。
    对于谢离和镇南侯的夸赞,沈皎回道:“不过是皇舅舅信赖,给外祖母和皇舅母搭把手,不让她们太操心罢了。内宫的叛军不过就只有这么一二百人,和两位将军在前面的拼杀比起来,不值一提,两位将军若是这么说,可就是羞煞元嘉了。”
    谢离和镇南侯听到沈皎这么一说,赶紧道:“郡主谦虚。”
    天和帝看着几人相处的不错,镇南侯对沈皎的印象很好,心中颇为满意。他之所以将内宫的事情交给元嘉,一来是谢太后年岁日大,虽说身体康健,但是天和帝却是不打算为这些事情劳心费力。至于卫皇后,虽说是他信任倚重,但是终究是内宫女子,更擅长的是在处理宫事上,不适合这样血雨腥风的场面。二来,他也是有意让元嘉身上再多些功勋,和镇南侯这样自己倚重的重臣处好关系,过两日,元嘉入朝,武将这方面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声音。
    和文官不同,武将的心思更直一些,只要有真本事,他们都会认同,这也是熙和军在经历一开始的困难,再建立了功勋后,便在军中立稳了脚跟,这和武将的脾性关系颇大。虽说日后元嘉更多是处理朝务,但是也难免和武将打交道。特别是这个时候,反对的声音能小一些就小一些。
    沈皎也知道天和帝是在给自己铺路,所以也是尽可能地给两人留下好印象。三人来回谦虚了两句,天和帝便问起了另一个话题。
    “赵卿,将晋王压下去吧,幽禁在晋王府,不得踏出房门一步,让人前去查抄。”天和帝吩咐道。
    “皇舅舅,晋王府中的事情还是移交给晋王妃主持吧。”沈皎想到晋王妃对着天和帝道。
    “嗯。”天和帝点头。
    一旁的镇南侯却是对沈皎的这句话疑惑了,想要对着天和帝再问,却是看着天和帝闭上了眼睛,只得对着一旁的沈皎拱手:“郡主?”
    “赵侯爷,皇舅舅并未废除晋王爵位,所以晋王妃仍是王妃之尊,晋王府的子嗣,也是皇舅舅的皇孙,晋王妃明辨是非,忠君为国,皇祖母和皇舅母都甚为喜爱,赵侯爷在查抄王府的时候,要对晋王妃客气尊敬。”沈皎看着镇南侯似乎脸上有难色,接着道。
    “晋王府中,赵侯只管查抄,晋王妃通透豁达,不会有任何阻拦。赵侯治军严明,相信不会有任何问题。”
    这些话说下来,镇南侯才算是明白。总结起来就是一定要对晋王妃尊敬客气,军士不可蛮横,肆意滋扰。还有就是,听元嘉郡主话中的意思,晋王虽然倒台,但是晋王妃却是未必。只是不知道这位晋王妃做了什么,会令晋王这样谋逆的大罪都没有牵扯到她一点。
    虽然不明白,但是镇南侯还是领了军令而去,他还是亲自坐镇为好,免得那些军痞子冲撞了这位晋王妃。然后,就压着还有些疯狂的晋王下去了。
    “好了,谢卿也将宫内收拾一下,再过两个一个时辰,也该到了上朝的时间了。”天和帝看着外面的天色对着谢离道。
    谢离在领命而去后,天和帝对着还站在那里的沈皎道:“好孩子,陪皇舅舅聊一聊。”
    沈皎看着天和帝寂寥的背影,不知道晋王对天和帝说了什么,让这位帝王看起来十分落寞,一看就是伤透了心了。
    “朕自觉自己已经对得起晋王了,却是没有想到他心中对朕有这么多怨念,他居然连朕在他和老七发生矛盾时不责罚老七都有怨怼。”
    “朕又不是他一个人的父皇,老七也是真的儿子,他们之前那点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闹得不可开胶,和着在他心中都是老七一个人的错,他就没有一点错?”
    沈皎之前见过晋王和赵王之间闹事的时候,要她说,晋王的错处基本上更大些,天和帝每次的惩处在公正不过。而且,这两人似乎是天生的不对盘,之间的不和也多和熊孩子的品格有关系。不管是晋王,还是赵王,小时候都很有熊孩子的做派。
    只不过,赵王矫正过来了,而晋王越发的变本加厉。
    “兄友弟恭,他作为一个兄长都没有友爱下面弟弟的胸襟,哪里又能让弟弟恭敬他呢?”
    “不管是老大,还是太子,老七不都是挺尊敬的?就是老四也老七也没有和他起过什么大的冲突。”
    沈皎听着天和帝说着心事,她看自己也不需要安慰天和帝,只看这个样子,天和帝自己就能想开。
    她觉得她自己还是当个垃圾桶,让天和帝尽情吐槽比较好。
    第236章 乞骸骨
    这边, 沈皎安静地当着垃圾桶, 时不时地附和安慰两句, 看着天和帝的情绪慢慢地恢复平稳, 而紫宸宫外也慢慢开始出现光亮。
    “皇舅舅, 时辰不早了, 您该洗漱一下,到了上朝的时辰了。”沈皎看着外面的天色和旁边胡喜对她打得手势对着天和帝道。
    “是啊。”天和帝听到后,叹了一口气, 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 这一夜过去了,这么多年也过去了。”他登基这么多年, 也养育了晋王这么多年, 是时候和晋王做出个了断了。
    天和帝说完后, 也不待沈皎安慰什么,只是对着胡喜道:“胡喜,给朕更衣。”
    “元嘉告退。”沈皎对着天和帝恭身道。天和帝前去上朝,她也不便在紫宸宫中再呆下去了。
    天和帝摆了摆手, 便起身朝内间去更衣去了。
    沈皎也退出了紫宸宫,从紫宸宫的殿门朝南望去, 便是前朝的太极殿,她知道今日的早朝,将会是一场权力的更迭, 也会是一场新格局的全面建立,更会是一场不见血, 却更加残酷的审判,而之后的几日,随着这场审判的结果,京中会更加的血雨腥风,去往的地府的亡魂也会增加不少。
    “郡主?”旁边的侍女见沈皎不动了,对着沈皎轻声换道。
    “走吧,回去。”沈皎重新迈动步伐,朝着前方走去。未来的她也会走入那个威严又血腥的地方,只是不知道她会走多久。
    权力的争斗一直在继续,从未停歇,未来还会接着上演。在这场游戏中,只有成功者,没有失败者,因为失败者只会被人遗忘,再不提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