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当时救下天和帝,很是顺利,没有遇到阻碍,便是因为当时离天和帝无比近的蒙哥没有反应过来阻拦她,这也是她对当时记忆最为深刻和疑惑的一点。
    不然蒙哥怎会浪费如此天赐良机,反而舍近求远去劫持谢太后?
    所以,在她看来,在寿宴上刺杀,应该是伯雅伦公主一人的决定,而没有提前和其兄长蒙哥与北元使节商议。
    “不错。”天和帝点了点头,道:“刚才暗隐审问北元使团,据他们供词,北元原本确实打算在蒙哥离京后,再由伯雅伦动手,但没有料到伯雅伦会突然行动,此事他们事先也不知。他们此次来的最主要目的,一是将伯雅伦送到朕身边,另一件事是在宫中和京中安排下他们的细作,以便伯雅伦刺杀后的消息能及时传到北元。”
    “至于伯雅伦为什么会在寿宴上行刺,暗隐的审问结果还没有出来,等出来后,朕让暗彦告诉你。”别说是外甥女,其实他也对伯雅伦这样做的原因,好奇地紧。
    “谢谢皇舅舅。”沈皎道。
    天和帝看着沈皎苍白的脸上,此时更是有些疲倦,更显憔悴,很是心疼。虽然北元元贝的计划和他猜测的相同,但并不能减少他的自责,若不是他对自己太过自信,哪里会累得外甥女受伤,自己性命差点不保。
    登基近二十年,让他以为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中,骄傲自满。而现实……
    他,也需要好好反省一下了。
    “皇舅舅还有事要处理,先回去了。”天和帝温声叮嘱道:“好好休息,不要想太多,皇舅舅一定会找人治好你的左臂的,你只要安心养病就好,其余的交给皇舅舅。”
    “是。元嘉遵命。”沈皎笑着道。
    天和帝揉了下女孩的发顶,便起身离开了。
    “恭送皇舅舅。”沈皎看着天和帝离开的背影,感觉有些疲惫,在喝了宫女递上来的汤药后,带着苦味入睡了。
    她觉得这药真的比之前喝的更苦了。
    醒来后,沈皎用了些膳食,便见暗彦走了进来。
    第126章 真相(三)
    沈皎看着暗彦走进来后, 周围的宫女仿若没有察觉一般,对着其点了点头,然后吩咐道:“都先下去吧, 我想一个人静静。”
    沈皎看着领头的宫女欲言又止的样子, 也知道她们的顾虑:“阿娘那里若是责问, 我自会分说,你们不必担心。”
    “多谢郡主体谅,那奴婢们这便退下。”领头的宫女听到沈皎的话, 明显送了一口气, “您有什么吩咐,奴婢们在殿外,随时等候郡主差遣。”说完后, 才带着周围的宫女恭敬地走出,从始至终都没有发现殿中的暗彦。
    待宫女全部走出后,暗彦才开始对着请安道:“给郡主请安。”
    “彦先生请起,不必多礼。”沈皎笑道:“彦先生这个时候前来, 可是伯雅伦招供了?”暗彦虽然被天和帝指给了她,但是有时依旧会被暗卫借去参与其中的事务, 毕竟向暗彦的学识,若是放在外面,说不定也会是一个名士。便是在暗卫中, 其有时也是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的。
    “郡主所料不错, 那位北元公主招供了。”暗彦回道:“她之所以会突然在寿宴上行刺, 是因为其在北元已经与人有私情, 并不愿和亲,在被北元王选中后,还曾剧烈反抗过,与人私奔,但却被北元王派人追了回来。之后,北元王以其情郎的命要挟,让其前来大齐,并且许诺,只要其刺杀成功,待其回来后就会成全他们,并举办盛大的仪式。”
    “可这位公主因其受中原影响颇深,对女戒等书更是十分尊崇,为了给其情郎守住贞节,并不愿意成为大齐的妃子,所以才会在陛下还没有册封前,觉得当时的时机与其十分有利,才会临时起意行刺。”
    沈皎听后,觉得这狗血的桥段真的是到处都有,她实在是没有想到伯雅伦此举的真相是这样的。暗彦虽然有所顾及,说得隐晦,但她还是能听明白的。
    北元民风彪悍,父兄死后,其妻都可纳的地方,女子再嫁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就在这样的地方,居然会出一位遵守女戒的公主,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不过,细细想来,也是正常的。这位伯雅伦公主的生母便是一位中原女子,后来又一直被当成中原的女子来教养,从其跳得白纻舞就可看出,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伯雅伦看重自己的贞节,有着一女不嫁二夫的执念,自然不会想要背负是天和帝妃子的名号,哪怕没有被天和帝临幸,哪怕只是短短几日,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才会提前动手。
    在这位公主眼中,只要自己完成了对天和帝的刺杀,她就能回去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双宿双飞,时间地点过程都是无所谓的。
    而当时其和天和帝相离如此之近,可谓是天赐良机,既然在此时就可以刺杀,又何必让自己背负一个妃子的名号,如此,在其看来可谓是最好的结果。
    “她没有想过在其刺杀后,如果不能全身而退,怎么办?”沈皎疑惑地问道。
    若不能全身而退,反而失了性命,又怎么回去和其情郎团聚?要知道,在大庭广众下刺杀,根本不可能让其逃脱。
    听到这个问题,暗彦摇了摇头道:“她根本就没有想着全身而退,她是抱着必死之心去的。寿宴前两天,这位北元公主在偷听其兄长和前来的使臣说话时得知,其情郎已经被北元王杀死,所以她想让所有的北元使臣,包括其兄长一起为他们陪葬。”
    暗彦的话落后,沈皎点了点头,如此才是最为合理的结果。伯雅伦在其情郎死后,更是不愿背负天和帝妃子的名号,再加上其心中对北元王的愤恨,拉上北元王重视的蒙哥和整个北元使团为其陪葬,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北元王可是真的杀了伯雅伦的情郎?”沈皎挑眉问道。
    “据北元的其他人说,北元王在找到两人的第三天就将人杀了。”
    由此,此次刺杀的前后缘由,才算是彻底清楚明白。
    “郡主,属下此次前来,出来告诉您这件事外,还奉陛下之命,为您送来一位同僚。”暗彦接着道:“因属下是男子,在保护郡主上有所不便,所以陛下为了郡主的安全,赐下一位女暗卫给您。您现在可要见上一见?”
    “自是要的。”沈皎点头。
    暗彦得到允许后,便对着外面喊道:“暗三,进来吧。”
    之间一位身着宫女服饰的女子走了进来,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得很,似乎与平常的宫女无异。
    “暗三见过郡主。”暗三恭敬地行礼道。
    “起来吧,不必多礼。”沈皎笑着道。待其走进,沈皎才看清女子的容貌,十八七岁的年纪,并不是多么漂亮的脸庞,可以算得上是平淡无奇了,是那种扔在大街上就找不到的人。但一双眼睛深处透着的冷意和警觉,绝非寻常人能有的。
    “暗三是今年暗卫比试中前十中唯一的一位女子,排名第三,擅长隐匿,易容和刺杀,对医毒等方面也略懂一些,所以才将其赐给郡主,希望能贴身护卫郡主安全。”暗彦介绍着一旁的暗三。
    “暗三是因为其排名第三而得名吗?”沈皎问道。
    “是。”
    沈皎点头,然后问向一旁的暗三:“你可有名字?在我这里这个称呼终究是不便。”
    “奴婢是孤儿,没有名字,还请郡主赐名。”她是孤儿,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更不会有名字,成为暗卫后,有的也只是代号,名字对暗卫来说更是奢侈,只有成为首领和被陛下看重赐名才有的,她还不够资格。
    “《九歌》中有载‘横大江兮扬灵’,便叫扬灵吧。”沈皎道。能在暗卫中,以女子之身得到第三的名次,要的便是扬帆前进的勇气和毅力。
    “扬灵谢郡主赐名。”比起那些女性话的名字,这个名字十分符合她的心意。
    之后的两日,沈皎便在蓬莱殿养病,可能是因为天和帝吩咐不准人打扰她养病,蓬莱殿中倒也清静。
    但在第三日,她却没有想到会见到谢晴。
    第127章 阻碍
    蓬莱殿中, 沈皎看着眼前的谢晴,比之前几日又消瘦了些,但脸上却很是精神, 浑身上下更是充满一种锐气, 这是她从没有见过的。
    “元嘉, 身体可好些了?”谢晴满眼关心和担忧的问道,那日曹御医所说的话,声音虽然不大, 但当时靠近前方的人都听到了, 再加上寻访名医的皇榜一出,可以说全大齐,甚至包括外邦都知道了元嘉郡主左臂被废的事, 她实在是担忧极了。
    沈皎看着好友眼中满满的关心和着急,心中一暖,安慰道:“我没事,之前赜表哥已经在古籍中寻到不少方子, 曹御医正在和太医院的人一同研究,听说已有收获, 至少让我这条左臂写写字,冬日里少受些罪,是没问题的, 阿晴不要担心。”
    昨日, 曹范已经向她说明, 将原本的“如果恢复的好”这样的不确定性改成了“一定”, 并且听说其在向天和帝回禀时,天和帝大喜,对其和太医院众人褒奖了一番,而进献方子的卫赜亦被天和帝盛赞,并赐下了赏赐。
    这些,还是淑惠长公主在她面前提起的,并感概要好好重谢卫赜。
    “不说我了,说说你吧。”沈皎拉着谢晴的手,一连串的问题直接脱口而出:“这几日过得如何?在做些什么?你怎么会想起今日进宫来看我?”
    “你一下问这么多,让我先回答哪一个?”谢晴打趣道:“今日会进宫,是因为陛下让我写的关于重建熙和军的具体事宜的方案已经写好,所以我今日是来送奏疏的,看你只是顺道。”
    沈皎表示她不在意谢晴的口是心非,大度得很:“奏疏写得可还顺利?”
    “陛下允许祖父和父亲帮忙,因此还算是顺利。”谢晴说到这里时,眼中很是有些落寞,“元嘉,你知道吗,这几天我跟着祖父和父亲学了好多关于军队事务,我感觉自己就像傻子一样,什么都不懂,都不会。怨不得很多人都觉得女子从军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情,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会。”
    “我之前一直觉得从军,只要武艺高强,不怕死就行了。”谢晴想到自己以前的认知,不禁摇了摇头:“从来没有想过其它的方面,比如军饷供应,如何招兵,如何行军等等问题。”
    沈皎听着谢晴诉说着自己这些天的感悟,心中有些触动。
    就像谢晴所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女子从军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除了男女之间因性别而存在的如力量上和武艺上天生的差距外,更多的是女子和男子之间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
    如谢晴这么大的女子,特别是大齐的贵女,从小到大所接受的课程,除了女红掌管中馈等外,读书也只是朝着吟诗作画等风雅之事上培养,为的不过是陶冶情操。
    而大齐的贵族男子就不同了,从小跟在父亲身边,从文者,专注学问,史书经策,涉猎颇丰,除了为了科举,还要知道朝局,甚至要学习朝政,小到一县治理,大到国家朝政,都是跟在父亲身后,从下耳濡目染,一点点积累而来。
    至于从武者,除了要从小习武外,更要学习兵法策略,如何管理军队等问题,甚至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就会被家里扔进军营里,摸爬滚打,他们对军队熟悉,而不是向现在的谢晴一样,对军队里的情况两眼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连军队制度和情况这些都不知道,又何谈其它?
    从小所受的教育问题,才是恢复女军最大的阻碍。
    沈皎看着谢晴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这些天的困惑艰难,也不插话,开解,任由她说完才道:“阿晴,你现在后悔当初的决定吗?还想要从军吗?”
    听到沈皎的问题,谢晴没有立时回答,沉吟了一声才道:“其实我中间有过这种想法,特别是在祖父和父亲在给我讲那些军队制度和军中的一些官员,背后的家族势力等问题时……,我一开始真的听不懂,心中真的有些要后悔的异动,特别是祖母和阿娘对着我哭……”说到这,谢晴有些不自然。
    沈皎了然,谢家就谢晴一个嫡女,自然是千娇百宠,是谢老夫人和谢大太太的心头肉,其现在要和谢家男子一样从军,这还不相当于要了她们半条命一般。
    “不过,从军是我一生的梦想,当我在陛下和朝臣面前讲出这件事后,就不会后悔,也不能后悔,即便完成它有着天大的困难,我也会向全天下的人证明,女子亦能从军,并且不会输于男子。”谢晴的眼精无比坚定地看着沈皎。
    “你要记住你今天的这句话,当你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时,就想想今天你的这句话。”沈皎拉着谢晴的手,有些感慨地说道:“当你坚持不下去时,想一想你是为了什么而奋斗,而执着,你的信念就不会动摇。”
    当初,她在跟着天和帝学习朝政时,也有过厌倦和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但是当想起自己的体质,想起自己的命上时刻悬着一把利剑时,她才坚持下去。
    所以,这些话是她发自肺腑的内心感受,希望日后对谢晴能够有所帮助。
    “谢谢你,元嘉你给我说这些,谢谢。”谢晴听到沈皎对所说的真心话,感谢道:“还有当时在寿宴上……,真的谢谢你。”
    “你我之间,说这些岂不是见外了?”沈皎觉得自己受不住这样煽情的时刻,脸上瞬间一肃,道:“谢来谢去,难不成拿我当外人?”
    “你本来也不是我的内人。”谢晴也不再说什么感谢的话,顺着沈皎的话,打趣道:“不过,元嘉想做我的内人的话……”
    说着,谢晴用一双眼上下打量着沈皎,一双眼色迷迷的,好似那调戏女子的纨绔子弟。
    “嗯,虽然个子有些矮,但是这小脸长得确实不错,看元嘉如此诚心,我也不忍辜负佳人。我就吃点亏,勉为其难答应吧。”说完,谢晴脸上还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呵,我现在礼同亲王,依照礼制,这内人的称呼还是留给你自己吧。”再者,沈皎用嫌弃的目光,打量了一番谢晴,道:“就你现在这副样子,做我内人,我觉得还是不用了,毕竟依照我的身份,这天下肤白貌美之人随我挑选,何必选一个这么黑的呢?这看着都伤眼睛啊”
    想到之前谢晴说她个子矮,沈皎决定要好好地报复回去,以平复谢晴对她玻璃心带来的伤害。
    “元嘉,我错了。”敌人的战斗力太强,谢晴赶紧求饶,识时务者为俊杰,她在沈皎这里在嘴上可没讨过什么好,再说,之前好友在宫宴上,一人将三分之一的朝臣说得哑口无言的场景,她记忆犹新。她,还是早些求饶的好。
    沈皎和谢晴又笑闹了一会儿,沈皎缓缓开口道:“对于熙和军的重建你究竟是如何想的?”
    第128章 商讨
    熙和军是由当年昭阳烈公主所创立, 是大齐真正的一支具有强大战力的女军,其战绩不输于同时代的其它军队,甚至在有时能压过众人, 风头无两。
    但是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不同, 昭阳烈长公主当年所处的时代是前陈末年, 天下战乱四起,山河国破,别说是女子, 就是男子在那个时候都颠沛流离, 饱受饥寒交迫,而昭阳烈长公主当时虽已嫁入夫家,但与其丈夫感情不和。
    在其父亲太祖皇帝, 即后来的建元帝起义后,其夫家怕受到牵连,又怕被当时已经手握重兵的建元帝报复,便与昭阳烈长公主和离, 而不是休妻。
    因着在建元帝之前,萧家便已经发家, 并且在前陈时期官至一品,所以家底颇丰,又因着建元帝宠爱女儿, 所以昭阳烈长公主的嫁妆十分丰厚, 在和夫家和离后, 便带着自己全部的嫁妆投入到支持其父亲的起义中去, 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招兵买马。
    当时虽是战时,但愿意加入一个女子所建立的军中的男子也是寥寥无几,迫于无奈,昭阳烈公主只好将主意打到了女子身上。
    在当时的年代,前陈允许各大家族豢养部曲,当时的萧家便有部曲三千,这也是萧家之后在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依靠,这也是为什么萧家上位后极力废除家族私养部曲的原因。
    而部曲之女称客女,当年昭阳烈长公主出嫁,建元帝怕女儿在夫家受到欺负,便陪嫁客女三百人,这也是为什么其夫家不敢扣留昭阳烈长公主的嫁妆的原因。
    而昭阳烈长公主便是以这三百客女为基础,建立起的熙和军的。当时的女子多是任人宰割的存在,卖女求活的人家多得是,同样是卖身,且昭阳烈长公主给的价格高,自然能买到不少人。这便是熙和军一开始的组成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