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福运娘子山里汉 第2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寡妇想想流浪汉那张脸,不说话了。
    该定的定下,大家就开始分头忙活起来。
    头一件事就是去镇上采买,衣料啊、食材啊,还有杂七杂八一应物什。
    季妧还想着当天酒席她自己掌勺,结果被一致否决了。
    宁可花几个钱从邻村请红白案的大师傅,也没有让新娘子亲自上阵的道理。
    谢寡妇让季妧这两天好生歇着就成,季妧就这样被迫当起了甩手掌柜。
    不过也不是真甩手,有一件事还是需要她去解决的——流浪汉的户籍问题。
    第321章 落户籍
    季妧曾经听人说过,早些年的现代社会,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便没有领结婚证的习惯。
    只要办了酒席、宴请了邻里亲朋,两口子就算结为夫妻了。
    哪怕男女双方在一起过了好几年,儿女都有了,说要离婚,也仅仅是女的从男方家搬走,不存在办理离婚手续以及财产分割的事。
    所以她一直以为,当着村里人的面拜拜天地、走走流程,也就够了。
    高婶子却提醒她,远远不够。
    首先,得要有份婚书。
    婚书又被称为龙凤帖、鸳鸯礼书,分为正书与别书。
    正书是男方家请求婚姻的通婚书与女方家允诺婚姻的答婚书,内容多是一些虚话套话。
    诸如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赤绳早系、白首永偕,诗咏关雎、雅歌麟趾之类。
    别书才是婚书的主体部分,分别记录了男女双方各自的真实情况。
    不过后来简化了许多,写上新人的家庭关系、生辰八字以及行礼的吉日吉时即可。
    只有结缔了婚书,夫妻关系才算得到了认可。
    季妧听罢,目瞪口呆。
    “可,可那不是许婚时的契约吗?”
    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确定婚事后,签订婚书。写好的婚书既要留给媒人留底为证,还要分给男女双方供日后成婚之用。
    这个环节确实非常重要,但、但大丰村这种地方,就不是那么必须了吧?
    季妧私心里很想把这个也省去,因为这玩意好像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即便双方签订了婚书,毁约的事也时有发生。
    若是男方毁约,只需要跟官府说明,放弃聘礼就万事大吉,充其量只是些经济上的损失。
    但若是女方毁约,男方告上衙门,官方凭借婚书,不需问是非缘由,仍然会把女方重新判给男方。
    也就是说,一旦签了这个东西,女方就不再有毁约的权利。
    所以它的法律效力,好像只是针对女性而已。
    季妧可不想给自己头上套个紧箍咒,把自己置于一个十分不利的位置。
    何况她和流浪汉只是演戏而已,没必要搞这么真。
    “高婶子,这个可以略去的吧其实,咱们乡下,不需要这些……”
    高婶子摇头“早些年确实没人管,但自打潘知县到咱们邺阳就任,这一块突然就抓紧了。一开始没人当回事,后来各村里正还被叫去衙门训斥过。咱们村孟里正就被骂的狗血淋头,回来就敲锣把村里人都召集到老榕树那,一再申明了,男女婚事必须按章法走,否则罚钱都是小的,怕还要到衙门里挨板子。”
    季妧叹气,原来她是没赶上好时候,没空子可以给她钻了。
    “可以不用去衙门吧?除了那个官方的婚书,不是还有个私约吗?”
    私约又叫民间婚书,是男女双方通过中间媒人私下签署的婚约,不需要到衙门办理。
    历朝对待私约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不予承认,有的则视为有效凭证。
    而事实上,民间私约一直盛行不衰,那是不是说明她也可以……
    “早作废了,官府明令规定,两姓联姻必须要到衙门的那个啥子科?户科还是礼科来着,去领婚书。可以由本村里正代为办理。”
    季妧瞬间愁云满面。
    麻烦倒是其次,关键流浪汉是个黑户啊。
    高婶子又说了,这个也得找里正解决。
    得,那还是去找吧。
    孟里正没想到季妧会来找自己。
    说实在的,他现在对季妧的心情,略有些复杂。
    不过他这个复杂,并没有太多不好的成分。
    毕竟年初那会儿赈灾筹粮,季妧可是给他出过主意帮过大忙的,为此还得了县尊的赞赏,他念这个好。
    之所以复杂呢,还是因为宋璟和她的那些传闻。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宋璟会喜欢季妧,而且还被拒绝了。
    这事闹得……多尴尬呀,连他这个舅舅也跟着尴尬。
    今日季妧突然上门,他还以为是冲着宋璟来的。
    心里想着,这是后悔了、开窍了、回心转意想答应了?
    可惜晚了几日,宋璟已经娶了别人,难道她没听到这个消息?
    唉,算起来,他和季妧也是同病相怜,注定是被抛下的那个……
    “你坐。”
    孟里正指了指季妧旁边的长条凳。
    正琢磨着该怎么把这个残酷的事实告知季妧,季妧就开门见山的把来意说了。
    孟里正屁股将挨到凳面,闻言一下子坐偏了,噗通一声摔了个四仰八叉。
    季妧也不能干看着呀,上前搀了他一把。
    孟里正爬起来,都没顾得上拍拍灰,就瞪着俩眼问“你刚刚说……你再说一遍?”
    季妧只好又重复一遍。
    “你、你要招赘?招那流浪汉入赘?”
    季妧点头“就是他,我听人说要找你办婚书,还有流浪汉户籍的事,你看……”
    孟里正木呆呆的。
    他觉得要不就是自己耳朵不好使了,要不就是季妧疯了。
    “你认真的?”
    季妧皱眉“里正叔,你当我闲的没事跑这来给你说笑话呢。”
    “那倒不是……”孟里正咳了几声,弯腰把条凳扶起,一只手按着凳面坐下,“你坐、你也坐。”
    季妧依言落座后,孟里正叫小孙子把烟袋送来。
    他近来愁事多,宋璟大婚那天,被宋氏族人刺的心里不痛快,回来就和婆娘吵了一架,婆娘被气回娘家了,儿子儿媳们也不敢往他跟前凑。
    愁啊,抽几口好歹能松缓一下心情。
    季妧见孟里正摆出一副沉思着的表情开始吞云吐雾,有些头疼。
    她实在闻不惯这种旱烟叶的味道,觉得呛人的很,就出声催促“里正叔你有法子没有?如果户籍落不了,那先不办婚书行不行,等过两年再补办?”
    两年后流浪汉早成失踪人口了,也就无需办了。
    孟里正终于结束了沉思,吐尽嘴里的烟气后开口。
    “没有婚书是万万不行地。至于户籍嘛……流民想要在当地落户,确实需要满三年方可。但也不是没有特例,你刚好就符合这种特例。”
    咵嚓一声,季妧的梦碎了。
    第322章 天经地义
    家乡遭灾流落异地的灾民,不想返还原籍的话,可在当地府衙挂上号,然后找一处地方落脚,开荒种地养活自己。
    三年后,官府清查人口重新造册时,自会添上去。
    但要确保,此人不是逃民,也不是逃犯。
    之所以有这个规定,主要是防那些想逃避赋税,或者想到那繁华富庶之地安家,户籍迁不走,就故意伪装成流民的人。
    孟里正觉得流浪汉肯定不是这种,关北又不是繁华地,脑子有病才想往这迁。
    至于第二种……
    季妧把流浪汉安置在土屋那会儿,他觉得不妥,偷摸去看过一回。
    被吓得如何屁滚尿流且不提了,他当时就认定流浪汉非恶即歹。
    为此他特意去了趟县衙,发现近两年朝廷下发的重犯通缉告示中,面貌特征各方面并没有和流浪汉相符的,这才稍稍安了点心,但还是有些疑虑。
    他把这疑虑说给了季妧听。
    季妧怕他查来查去,最后查到逃兵上去,忙转动脑筋,为流浪汉现编了一个凄惨的身世背景。
    大致就是,流浪汉原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和家人外出时遇到了山匪,家当被抢劫一空,全家都遭了毒手,只有他险险捡了半条命,流落到大丰村。
    孟里正听罢,很是同情了一番,显是信了。
    季妧松了口气,问他怎么个特例法?
    孟里正就给她解说了一下。
    “要么运气好,逢上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朝廷开恩大赦天下,准全部浮逃人无罪,那么他们便可立刻落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