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福运娘子山里汉 第14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氏拍了拍月匈口“这就好,这就好。”
    “可……”曹芸芸咬了咬唇,“这次也亏了那大娘不是咱南头的,住的远,再加上这事儿还没宣扬开,她不知道内情。要是后面事情传开了,即便别人不找咱村里人打听,她们也会主动去摊子上瞧热闹吧?”
    而且……胡良为什么绕过她,找上曹家村的人?
    曹里正家的情况,不是都已经告诉他了,为什么还要找人打听?
    难道是不信她了?
    曹芸芸不敢深想,心慌的不行,这才急着找王氏讨主意。
    “这有啥难的,值得你难为成这样。”王氏不以为意,“改明儿我托几个相熟的婆娘,去摊子上坐坐,你也不要上前,装作不熟悉,让胡良自去打听,保准他打听不出来啥毛病。”
    这样……好像也可以。
    曹芸芸松了口气,却还是愁眉不展。
    “嫂子,你说良子哥是不是怀疑我了?这事总有捂不住的一天,细妹只要嫁过来,胡家就什么都知道了……”
    曹芸芸忍了半日的眼泪终于啪嗒掉了下来,心里开始后悔,她这事办得有点糊涂了。
    王氏暗暗翻了个白眼,转过脸,又是一副苦口婆心。
    “你忘了嫂子之前怎么跟你说的了?嫂子也是为了你和胡良考虑……况且咱也没全说假话,顶多半真半假吧,哪家做媒的不是这样?她一个寡妇家,女儿能嫁給里正儿子,那是祖上烧了高香了,还有啥可挑捡的?也不想想,没个天残地缺的,人能看上她?”
    曹芸芸想起王氏曾经给自己分析过的利弊,后悔的心思淡了下去,只剩担忧了。
    “那良子哥会不会生我气?他要是不要我了怎么办?”
    “只要你按嫂子说的做,等胡家拿到聘礼,就赶紧催胡良办事儿,赶在胡细妹出门子之前嫁进去。等到事发,两下里都生米煮成熟饭了,他们还想退货咋地?他们要是敢,我们老曹家去他们大丰村闹去,谁怕谁!”
    交待完,王氏又安慰她道“这也就是个万一,胡良喜欢你喜欢到了心坎里,瞎子都看得出来,他咋会不要你?就算那谢寡妇找你闹,胡良也得站你这边。等新房盖好了,大不了你和胡良分出去住,还怕她?你只需找准机会,把这事和他提提……”
    王氏这番话大大抚平了曹芸芸心底的不安。
    是啊,最喜欢季妧的是谢寡妇和胡细妹,良子哥和季妧也没多亲密。他对自己才是最好的,什么都肯教她,什么都不瞒她,那么必然也不会为了旁人和她翻脸才是。
    曹芸芸安了心,破涕为笑“嫂子你对我可真好。”
    王氏口气愈发亲热“傻丫头,嫂子不对你好,对哪个好……”
    季妧带着大宝出现在德堂,辛子期有些意外。
    “大宝脚好了?”
    “上次你也看了,就是轻微扭伤。”
    季妧看出他的不自在,轻笑道“你放心,我不是来逼你破例的,不过也确实有事想请你帮忙。”
    “你说。”辛子期紧绷的神情微微放松。
    “你们店里有没有石膏?就是一种……不太规则的块状物,颜色呈灰白或淡黄,也有的呈半透明。质软、体重,气微、味淡。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
    季妧把石膏的性状大致描述了一下,完后补充道“或者不叫石膏,叫细石、寒水石,也可能叫白虎?”
    之前她给书铺抄过一本名为《普济方》的医书,里面有一则专治小儿身热不除的药方,叫青丸子。
    上面写到“细石30克,青黛3克。上为末,用糕糊为丸,如圆眼核大。每服一丸,用灯心汤化开……”
    这里的细石,指的应该就是石膏。
    而上一世,《药征》、《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等典籍,都有以石膏入药的记载。
    那么石膏在大周应该也不难找吧?
    辛子期稍微思索了一下“你是说与知母同用可清热除烦的寒水石?其它叫法倒不多见。”
    “对对对。”季妧点头“它还可以配桑叶,清宣肺热;配桂枝,表里双解;配白芷,消肿止痛。还能用于溃后不敛及创后久不收口……不过我要的不是生石膏,我要的是熟的。就是生石膏煅熟研细的粉末,有吗?”
    生石膏和熟石膏其实是伴随生产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
    但它们虽为同物,药用价值却完全不同。
    生石膏多作内服,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熟石膏,也就是煅石膏,则多为外用,主治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辛子期摇头“这寒水……石膏,虽则是药材的一种,但禁忌颇多。阳虚寒证脾胃虚弱者,皆要慎用,医家一般很少用其入药。”
    季妧有些失望“那就是没有了?”
    “这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怎会没有?大周二十多个府都有细石矿产出,其中犹以辽东和咱们关北的细石矿最多。不过一德堂没存多少罢了,你要是需要,我替你寻些来。”
    季妧转忧为喜,忙把用量告知于他。
    想了想,又补充道“我还需要几味药材,要一并麻烦你了。”
    “无碍。”
    平安送来纸笔,辛子期记下后,犹豫了一瞬,还是把心中疑惑问了出来。
    “我之前对这味药所知不多,也还是头一回听说生熟之细分……你是要用它来医治那流浪汉?内服还是外敷?”
    “我找这个,确实是要用到流浪汉身上,不过既不是内服也不是外敷,而是……”
    季妧故意说到一半停下,瞥了眼辛子期极力压制,却掩也掩不住的好奇。
    眼波一转,摆了摆手“总之是一种你从未见过的用法,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很有帮助……反正你也不参与,跟你说了也无用,我还有事,石膏和药材的事就拜托你了。”
    说罢,挥了挥手,无视辛子期脸上大写的怅然,拉着大宝扬长而去。
    第206章 不无辜
    季妧刚踏出一德堂,嘴角就忍不住翘了起来。
    想引一个醉心于医学的人上钩,最有效的道具莫过于新药、新型设备或者新的技术方法,总之一切能勾起他求知欲的手段,都比请求或者激将要行之有效。
    接下来,就看辛子期的定力能撑几天了。
    “大宝,接下来咱们去哪?”季妧心情颇好的询问大宝意见。
    大宝扬起小脸,伸手指了个方向。
    季妧拧了拧他的鼻子“好!咱们就去买你爱吃的栗子酥。得多买点,之前帮忙寻你的那些叔叔婶婶,咱们还没上门致谢呢。”
    点心铺子不远,顺着这条街走到头,转个弯就到了。
    还剩最后几步路的时候,姐弟俩被门口挤挤攘攘的盛景惊住了脚。
    找人打听后才知,原来老板娘昨夜生了个大胖小子,老板一高兴,今日店里所有东西全部打折,便宜卖!
    女人遇到大甩卖是毫无理智可言的,眼前的盛况说明了这句话古今皆同。
    不过也不完全准确,事实证明,男人在大甩卖面前的战斗力同样不可小觑。
    瞧,人群中几个大汉想凭着个头高力气大的优势挤到最前方,结果一不小心惹了众怒,被一群婶子大娘们围起来讨伐。
    双方谁都不肯示弱,叉腰对骂,口沫横飞,火气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打起来。
    季妧拉着大宝站的远远的,看的啧啧不断。
    她旁边是两个同样怕被战火波及的年轻媳妇。
    两人一开始还对着那边指指点点。见没完没了,便失了兴趣,干脆聊起别的。
    “诶?你听说了吗,里正家又要办喜事了?”
    “里正家?老大还是老二?”
    “嗐!老二才十一,办什么呀?是他家老大!”
    “我的老天爷!是咱们村谁家的闺女?这父母也真够狠心的,这不白白把闺女送给人……”
    “这回可不是咱们村的,就他大儿子那个样,咱们村还有哪个不知道,谁还敢把闺女嫁过去啊!听说……”女人压低声音,“是大丰村的。”
    “呦!这是仗着外村人不知情,坑蒙拐骗呢吧!缺了大德了,就不怕纸包不住火……”
    “怕啥?人家肯花钱呀!听说光聘金就有三十两,这还没算上七两谢媒钱……话说回来,你猜媒人是谁?”
    “猜不出……”
    “王氏!”
    “那个赖女人?她连这样的昧心钱都挣?!”
    “谁说不是呢……”
    两人你一语我一言,说的格外起劲。
    季妧却越听越不对劲。
    直到听见大丰村三个字,心中无限扩大的疑云得到了佐证,原本的好心情彻底不翼而飞。
    “你们说的是不是曹家庄,曹里正家?”
    两个妇人的话题已经转到了裙子的花色上,被她打断,就有些不悦。
    头先说话的圆脸妇人翻了个白眼“关你啥事啊?”
    另一个长脸妇人则更警觉些“你为啥这么问?你想干啥?”
    季妧笑了笑“两位嫂子莫怪,我这弟弟最爱听故事,你们正说到精彩处突然断了,这不,他就跟我闹上脾气了。”
    板着小脸的大宝“……”
    两个妇人看了看浑身散发着不高兴气息的大宝,还真就信了。不过白眼照旧。
    “你弟弟不高兴,关我们啥事?”
    “就是,你当说话不累的?嗓子都干了,不浪费口水啊……”
    “哪能让两位嫂子白讲呢?”季妧指着点心铺子对她们道,“今日两位的点心钱我包了,权当酬谢,如何?”
    “还有这等好事?”长脸妇人半信半疑。
    而圆脸妇人已经忙不迭点头应下。
    “好呀好呀,你们想听些啥?我跟你讲哦,我婆母和里正婆娘交好,他们家万事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你是想听他家大儿子,还是想听……算了,小儿子没啥可说的,就说他家大儿子吧!这个大儿子可不得了,活活打死过自己媳妇呢,而且还……”
    整个过程,季妧都极力克制着,这才没有当场变脸。
    等圆脸妇人说完,她脸都僵了,依言替两位妇人结了账,背起大宝匆匆去了摊子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