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分卷(9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所谓蔬菜汤,就是用几种野菜混在一起熬的汤。
    为防昭昭自己在家饿着,吴秋玉每天出门时,都会煮上一大锅,在灶台上温着。
    昭昭每日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和师父一道吃晚饭,虽然晚饭大部分时候也是蔬菜汤。
    师父,我们已经吃了半个月的蔬菜汤了,明天能不能换一个呢?
    夜里睡觉,昭昭摸着咕咕直叫的肚子,期待的问。
    当然,我不是说师父做的蔬菜汤不好吃,就是,我在长个子嘛,那些蔬菜,实在消化太快了。
    师父一定会做很多好吃的,对不对?
    吴秋玉一怔,才惊觉自己每日忙着追查魔物踪迹,有些忽视小家伙营养问题了。
    他认真想了想,忆起今日出门时,在村外的那条小溪里看到两只颇有些年岁的灵龟,便道:明日师父给你炖乌龟汤喝如何?
    乌龟汤?
    少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汤,好奇的问:这是什么汤?
    吴秋玉道:补身体的汤,应当可以帮助你长个子。
    昭昭雀跃。
    那能不能明天早上就做?这样我晚上就能开始长个子了。
    当然。
    次日一早,吴秋玉便到村外,将两只灵龟悉数捞了回来,并顺便挖了一段藕。
    昭昭蹲在灶台旁帮着生火。
    见师父烧了水,将乌龟整只丢了进去,之后又洗了藕,用剑削成数段,一道下锅,奇怪的问:师父,莲藕不用去皮么?
    王小虎的娘亲每回炖莲藕汤,都会把皮削掉呢。
    修士自信道:不用。
    哦。
    那小乌龟用不用去掉屁股呀?
    不用,这是灵龟,体内没有污浊物。
    那炖汤要用大火还是小火?
    修士想了想:大火。
    昭昭于是卯足劲儿往灶膛里塞了两根粗木柴。
    大火急炖了一个时辰之后,一大盆乌龟汤便出锅了。
    灵龟肉并不好吃,昭昭主要吃莲藕,喝汤。
    许久不沾荤腥,虽然隐隐觉得师父做的乌龟汤味道好像有些奇怪,但少年还是美滋滋的喝了两大碗汤,吃了满满一大碗的莲藕。
    夜里,昭昭破天荒没饿肚子,美美进入了梦乡。
    吴秋玉也摘掉银面,解衣躺下,打量着少年恬静睡颜,心中忽然前所未有的安宁。
    若他不是修士,如这般隐居在这样一座小村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将这小家伙好好养大,似乎也不错。
    迎着透窗而入的月华,修士亦安然入睡。
    半夜时,忽听到一阵抽泣声。
    吴秋玉警觉睁开眼。
    就见身旁少年拥被坐了起来,正崩溃大哭。
    怎么了?
    少年抽抽搭搭:师父,我流鼻血了,是不是快死了。
    第118章 观音村5
    无妨,只是流鼻血。
    吴秋玉取来布巾,点亮床头灯,仔细给小家伙擦拭干净,让小家伙仰面躺在枕上,不要乱动。
    那灵龟汤是大补之物,可不敢就这么给昭昭喝,下次再熬时,您可以往里头加点去火之物,我那里正好还有些莲子,待会儿给您送来。这是药粥,能清凉去火,神仙赶紧喂昭昭吃下吧。
    吴秋玉不放心,特意去想隔壁王二媳妇请教医治鼻血的办法。
    王二一家热情淳朴,听说昭昭半夜突然流鼻血,立刻就披衣赶了过来。
    言罢,妇人抿嘴笑道:吴神仙不用紧张,这山间气候干燥,一入冬,流鼻血是常有的事,治这个,我最拿手。
    吴秋玉致谢,端着粥进屋,喂昭昭吃下。
    为了补偿小家伙,次日,吴秋玉特意休息了一上午,给小家伙编心心念念的蝈蝈笼。
    昭昭因为鼻子流血,生了大病,夜里不敢睡,缠着师父讲故事,接近天亮时肯才乖乖闭上眼睛补觉。
    等午后醒来,蝈蝈笼已经编好了一大半。
    昭昭探出头,看到院中修士身影,立刻蹦蹦跳跳从屋里出来,欢快的鸟儿一般扑过去:师父。
    玄衣修士眉间漾着柔色,先检查了一下少年鼻孔,确定不再出血,方宠溺的把少年放在一边竹凳上,问:还疼么?
    不疼了。
    昭昭用力吸了下鼻子,好展示自己真的没事了。
    吴秋玉彻底放下心,问:昭昭晚饭想吃什么?
    今日难得休息,他想帮小家伙好好改善下生活。
    昭昭立刻:想吃鱼。
    好,待会儿我们就去河边捉鱼。
    还想喝乌龟汤。
    好,那就再捉一只乌龟。
    昭昭满意了,双手托腮,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蝈蝈笼。抱怨:师父太慢了,什么时候才能编好呀。
    修士低沉着声答:很快。
    昭昭心里像淌着蜜水一样甜。
    师父编的蝈蝈笼,可比王小虎那只精致漂亮多了,待会儿他可要到王小虎他们面前好好炫耀一下。
    于是来往村民经过时,都能看到这样一副美好画面。
    玄衣的修士屈膝坐在融融日光下,长剑立在一边,乌发如墨垂下,眉眼沉静而专注的编织着一只小巧的蝈蝈笼,旁边则偎着一个雪肤明眸,漂亮如雪团子般的少年。
    少年专注盯着修士动作,偶尔歪着脑袋说句什么,修士都耐心细致的解答。一大一小两道影子,共融在茅屋树影中。
    **
    编好蝈蝈笼后,吴秋玉便带着昭昭一道去溪边捉鱼。
    少年背着小鱼篓,蹦蹦跳跳跟在修士身边,拉着高大俊美的修士说东说西。
    自从吴神仙来到村子,魔物也跟着消失,再也没出来残害过百姓。
    村民们心存感激,视修士若神明,路上遇见了,都热情的打招呼、送东西。
    还没到溪边,昭昭的小鱼篓里已经塞满了礼物。
    刘大叔,真的不用再放啦。
    这是上好的白参,我刚从山里挖出来的,昭昭,让吴神仙给你煮汤喝,保管长个。
    吴神仙,这是我家那口子自酿的果子酒,回家拿炉子温一温,喝上半碗,暖身又解乏,还有这罐糖蒜,是给小昭昭的。
    东西太多,吴秋玉便将鱼篓接过来,自己背着。
    昭昭牵着师父的手,道:师父,我喜欢这个地方,也喜欢这里的人,如果我们一直能住在这里就好了。
    修士有些意外:昭昭不想去昆仑看雪,去蓬莱看海了么?
    昭昭道:也不是不想,只是,我更喜欢和师父待在一起。出了村子,虽然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可我就没法时时刻刻看着师父了。
    这话幼稚又可爱。
    修士眉眼宠溺,认真想了想,道:那我们就看完雪,看完海之后,依旧回来村子里住,好不好?
    真的么?
    当然,师父何时骗过你。
    是啊,师父从没骗过他,说只收他一个做徒儿,就只收他一个。
    昭昭哼道:师父当然不敢骗我了,否则,会马上变成小狗的。
    下午捉了几条肥鱼,晚上吴秋玉就给昭昭现炖了一条尝鲜,剩下的养在水缸里。
    为了避免上回乌龟汤的突发状况,吴秋玉特意到隔壁向王二婶请教了炖汤方法。
    昭昭吃到了心心念念的鱼肉,又喝了一大碗鱼汤,便心满意足的找王小虎玩耍去了。几个孩子约好了要一道去村后捉蝈蝈去。
    隔日,王小虎过生辰,王二夫妇做了一桌丰盛饭食,请吴秋玉和昭昭去家里吃饭。
    日子流水似的过去。
    魔物自从半月前害了一次人之后,便如泥牛入海,失了踪迹,也不知是畏惧此地有神仙镇守,还是已经逃匿到其他地方去了。
    小小一方山村,又回归了往日的宁静,村民们渐渐也开始正常进山打猎、进城售卖货物。
    吴秋玉闲时也会传授昭昭一些基本的吐纳之法,帮昭昭提升内府仙元等级。
    这小家伙既然机缘巧合结出了仙族仙元,便是与仙途有缘,若真能在修炼之途上有所成就,也算多一条前路。
    只是修炼辛苦,昭昭毕竟是妖族出身,内府中真正的芯是一颗妖丹,和普通仙族弟子比起来,内府那颗仙元简直如茅坑的石头一样,任昭昭如何努力吸纳仙力,都一动不动,仿佛死过去一般。
    昭昭丧气得不行。
    吴秋玉怕小家伙钻牛角尖,道:修炼之事,你不必太较真,只当玩耍,放轻松些。左右以后有师父在,真遇着事,也不必你出头。
    昭昭心里也是如此想。
    他本来就是小妖,所谓仙元,也是偷来的,以前在麒麟宫,那些长老总是用敌意鄙夷的眼神望着他,不愿传授他麒麟术法,不过就是把他当贼防着罢了。
    他还不稀罕学呢。
    如今他有了师父,再也不必寄人篱下,看人脸色了,如果可能,他宁愿将那颗仙元还回去,再也不欠他们的。
    转眼已到秋末。
    一场秋雨下来,气温骤降。
    这日半夜,昭昭被背上一阵怪痒闹醒,吴秋玉取来灯一看,才发现少年背上生了许多小红疹子。
    胳膊也痒。
    小家伙可怜巴巴伸出手臂。
    卷开衣袖一看,果然,双臂肌肤上也有很多同样的小红点。
    半年下来,吴秋玉已经积攒了不少养徒儿经验,当即明白,多半是下雨天潮,小家伙过敏了。
    于是第二日,趁着天晴,将所有寝具被褥都拿到院子里晾晒了一遍,又特意去城里买了棉花和布料,托王二婶帮着做了两床新被褥。
    晚上,昭昭躺在新被窝里,舒服的打了个滚儿。
    没过两日,疹子果然消了。
    自此,每隔几日,吴秋玉便要将室内被褥取出晾晒,免得小家伙再起疹子闹痒痒。
    王二婶有回遇见,感叹道:吴神仙可真是个细致体贴的人,比我们妇人还细心,把小昭昭养的多好呀。我看小昭昭最近都胖了。
    昭昭正坐在台阶上吃葡萄,皱着鼻子道:我才没有胖呢。
    他可不想像王小虎一样成为一个小胖墩。
    王二婶打趣:胖有什么不好的,吃胖点才健壮。不过,吴神仙这样神仙似的人物,一定也会养出个小神仙的。
    正说着话,王二叔忽然急急奔了进来。
    吴神仙,不好了,有几个兄弟从山中打猎回来,说是在一处水潭里发现了那魔物踪迹,有一个兄弟还被那魔物拖进了洞里。
    可确定?
    确定的!跟着王二一道进来的作猎户打扮的汉子面色惨白开口:我亲眼看着吴老大被拖进去。求吴神仙救救他吧,他一家老小都只望着他一个过活呢,若是出点事,可教他们孤儿寡母怎么活。
    吴秋玉立刻回屋取了剑,让昭昭先睡觉,和村民们一道往山里去了。
    这一去就是三天。
    三日后的一个早上,王二和那几个猎户一道带了昏迷的吴老大回来,昭昭立刻奔过去问:王大叔,我师父呢?
    王二道:吴神仙进洞斩杀那魔物去了,让我们先带吴老大回去。你放心,那魔物被吴神仙拦腰斩成了两段,断活不成了,吴神仙不过进洞瞧瞧,他还有没有其他同谋。
    天又下起急雨。
    秋叶被冷风垂落,在空中无力的打着旋儿。
    挂在廊下的蝈蝈笼也在雨中飘摇,里面的蝈蝈半死不活的叫两声。
    昭昭忐忑的等到晚上,还是不见师父踪迹,望着暗黑雨幕,越想越害怕,一咬牙,披上蓑衣,提了盏风灯,索性出了门,往村口等着去。
    昭昭不敢独自进山,一是不知道水潭的具体位置,二是怕和师父错过了,三则是怕遇到魔物,再给师父添麻烦。
    寒风裹挟着冷雨,扑面泼来。
    少年提着盏灯,宛如一个黑点,在风雨中逆风而行。
    村口没有避雨的地方,昭昭就坐在石碑上等。
    一直到后半夜,前方山道依旧空茫茫一片,只有大雨滂沱浇下,别说人影了,连个鬼影都没有。
    昭昭忍不住红了眼睛,趴在膝上,伤心的哭了起来。
    哭什么呢?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低沉而温柔的声音忽然在头顶响起。
    昭昭脑子轰然一声,抬头,见一道高大修美的玄色身影站在面前,正垂目望着他,正如那日蜀中城的街道上一般。
    唯一不同的是,修士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血腥气,一身玄袍皆被雨水湿透,几乎与黑夜融为一体。
    师父!
    昭昭立刻丢了风灯,扑过去。
    师父吓死我了。
    我以为师父不要我了。
    呜呜。
    小家伙眼睛红彤彤的,肿的核桃一般,显然哭了不短时间。
    好了,不哭。修士抬手,苍白手指轻轻将少年身上蓑衣整理好,道:你还在,师父怎会不回来。
    昭昭忙问:师父受伤了么?
    吴秋玉微笑摇头:无妨,只是一点皮肉伤,先回去再说。
    好,那我扶着师父走。
    那日,吴秋玉的确没有大碍,只是臂上受了些轻伤,村民们得知魔物被斩杀,在村中大摆了三日三夜的宴席,庆祝此事。
    庆功宴结束次日,吴秋玉一早给昭昭做了鱼汤和乌龟汤,趁着吃饭功夫,和少年道:师父要入山修行一阵子,你乖乖呆在家里,先去王大叔和王大婶家里吃几天饭,等师父回来,好不好?
    昭昭知道师父因为对付魔物受了伤,虽然心里很不舍,还是装作很坚强的样子道:当然没问题,只是,我想师父了可怎么办嘛?
    修士想了想,从怀中取出一个柳木雕成的小人,道:师父上回叫教你的符术还记得么?你想师父了,便在这上面刻符文,等符文刻满,师父也该回来了。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