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投其所好 第1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从社死现场出来需要多久?
    孟丹枝坐在客厅里发了足足五分钟的呆,在脑袋里模拟当时的情景,做出了十八种应对。
    都没有被周宴京看到时来得尴尬。
    还好周宴京必须去上班,否则这会儿她恨不得会遁地。
    十点钟时,孟丹枝终于回到正事上。
    她把公寓里自己的一些小绣品统统带回了[惊枝],连给周宴京的领带都没有放过。
    许杏:“周师兄戴了吗?”
    孟丹枝:“没有。”
    许杏:“周师兄真是不解风情!”
    自从知道两人的“奸情”之后,她对周宴京的印象就发生了改变,很多时候偏听孟丹枝的话。
    风光霁月的周师兄已经远去。
    “今天下午店里来人。”孟丹枝交代,叮嘱:“到时候就把休息的牌子挂上吧。”
    “好嘞。”
    工作人员来时,看到店里的装扮,第一印象很好。
    孟丹枝当初买这个店铺的原因就是它有个小房间,可以当储物间,她正好需要。
    “你们要看什么?”她问。
    “你的一些作品就行。”
    和朱可那里摆放杂乱,外面没什么刺绣相关的一比,孟丹枝这里随处可见。
    陆洋为避嫌,在外面待着。
    孟丹枝的小绣品多,一拿出来就闪花盆眼:“这些都是我以前上学时绣的。”
    “有记录吗?”工作人员问。
    孟丹枝指指头顶:“监控摄像算不算?”
    工作人员笑起来:“当然算。”
    他们要的只是她自己刺绣的证据记录而已。
    “再久以前的没有,所以我上报的只有最近的东西,这几个有拍摄视频传上网。”
    孟丹枝的准备很充分。
    再者,时间一久,她自己也觉得大一大二的绣品不够好,就没有拍照放申报资料里。
    工作人员挑出一件鸳鸯戏水手帕:“这个也是你绣的?”
    孟丹枝:“我外婆的,夹在里面了。”
    她和苏阿婆的关系官方都知道。
    她本想拿回来,没想到两个工作人员却对着手帕小声说了两句,离得远,她没听清。
    “这种刺绣是不是很常见?”他们问。
    “鸳鸯戏水是最常见的图案。”孟丹枝点头:“但每个人的绣法和图案的画法还是有区别的。”
    她随机网上搜索鸳鸯戏水刺绣。
    “鸳鸯戏水这个意象没有固定的图案,重点只有鸳鸯和水,只看绣娘怎么画,绣线颜色用的也不一样。”
    没人能画得一模一样,除非临摹或者抄袭。
    工作人员对视一眼:“这个我们可以带回去吗?”
    孟丹枝决出不对劲来:“有什么问题?”
    “还没有调查好,不方便透露。”工作人员话题一转:“苏阿婆绣过龙凤呈祥、凤穿牡丹吗?”
    龙凤呈祥?凤穿牡丹?
    孟丹枝从没见过,他们怎么会这么问。
    这种一听起来就是大绣品,而且吉利的名字就代表了绣品可能出现的场合不普通。
    他们又问:“你外婆有什么学生,你这边知道吗?”
    孟丹枝眉梢一抬:“我外婆的学生她都有一个本子记录,逐出去的就会划掉。”
    她状似无意:“不过这么多年,也就逐了一个朱香茹,这件事当年同期的几个学生都知道。”
    如果这话是真的,那朱可的资料就存疑。
    最重要的是,这个鸳鸯戏水的手帕和朱可昨天那把大红双面扇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他们还从来没见过连鸳鸯边的水草都一样的刺绣。
    许杏坐在柜台后,听了一茬,提醒:“老板,其实你也绣过鸳鸯戏水的。”
    “我绣过?”孟丹枝毫无记忆。
    “绣过。”许杏还有照片为证:“就大一的时候,你在课上绣的,还被主任抓到了。”
    “……”
    这种事就没必要说了吧。
    不过许杏翻出来的照片,这幅鸳鸯戏水就和苏阿婆的有些相似,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孟丹枝那时还没尝试全原创,再加上外婆刚离开几个月,打底走针都带了外婆的风格。
    工作人员把这个照片也拍了下来。
    他们出门时,孟丹枝看见车里的陆洋,他笑嘻嘻地,看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就是有问题,也不在她这里。
    “如果有什么结果,请务必通知我。”孟丹枝笑吟吟:“我最近只有一个官司要打,很有空。”
    “……”
    “他们拿走了外婆的手帕。”孟丹枝回了店里,“我怀疑,朱可那些磅礴大气的绣品是外婆的。”
    这些是她基于那些工作人员的反应得出的结论。
    他们还拿走了手帕,能有什么用,不可能去收藏吧,拿去对比更有可能。
    许杏惊诧:“可是这怎么偷啊?那么大。”
    孟丹枝也想不到:“别人偷还有点可能,朱香茹真的不太可能,但除了偷,还能怎么弄到?”
    最主要的是,他们说的两幅她都没见过。
    外婆的绣品多,但她很早就出名,当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申报之后,她就是第一批传承人。
    她的很多作品都被拿出来宣传过。
    如果真有这样的大绣,不可能忘记,也不可能不拿出来的,两者都是寓意很好的绣品。
    孟丹枝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
    这件事太过迷惑,孟丹枝静待结果,她坐了会儿,把东西都收回小房间。
    陈书音倒是来了电话:“要不要今天去剧组玩玩?”
    孟丹枝拒绝:“今天忙。”
    陈书音:“好吧。”
    被这么一打岔,孟丹枝又想起早上自己胡诌的内容,做戏做到底,找到张骋宇的联系方式。
    【张导,我那个角色的姓,可以改吗?】
    张骋宇刚结束一镜头:【可以呀。】
    他问:【你想改什么?】
    孟丹枝惊喜:【改姓孟。】
    张骋宇:【孟很好,姓孟,孟老板。】
    孟丹枝将截图藏头露尾,将图片发给周宴京。
    周宴京打开微信,看见图片里孤零零的一句话,笑了。
    孟丹枝:【没骗你吧。】
    周宴京:【嗯,真的。】
    孟丹枝得意不过几分钟,张骋宇的语音发来。
    “那个,孟小姐,我看了之前拍的,那个台词里你自称姓赵,女主角和男主角也都叫你赵老板,要是改,都得配音,口型也不一样。”
    这种无关紧要的剧情,平时吧,张骋宇肯定改。
    但这是他让编剧临时加的戏,自己都忘了有过什么台词。
    张骋宇:“你要是真的很想改,也可以。”
    他都这么说了,孟丹枝只好道:“这么麻烦,就不用了,口型不对不太好。”
    尤其是电影,大荧幕上看得明显。
    孟丹枝又倒回和周宴京的对话。
    绝了。
    这大概就是那种“一个谎要用无数个谎来圆”吧。
    自己刚刚为什么不当这件事已经过去,非要给他发截图——迟几分钟发也行啊!
    撤回好像太明显了一点。
    -
    陆洋关上车窗,同事们正头对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