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投其所好 第9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孟丹枝抿着唇,终于在其中一页上看见朱香茹的记录,不过外婆在她的资料上划了横杠,表示不是她的学生了。
    她目光落在那个地址和联系方式上。
    这么久过去,朱香茹可能已经不住在那里,但必然能找到蛛丝马迹。
    她总不能让陆洋透露另一个传承人资料,这样影响他的工作,也影响周宴京。
    临走前,她郑重锁上门。
    雕着花儿的木门上都是痕迹,锁被被松开,碰撞出声。
    孟丹枝还记得外婆去世前,跟她说了好多话。
    “你也不要给你妈妈了,就自己收着,大概她也不想要,不记得有什么。”
    “你以后要是不住这里,就把东西都带走吧,在这里放久了也就生潮坏了,外婆还有好多东西你都没见过呢。”
    “自己搬不动的话,就让男朋友一起,我们枝枝一定会找到一个很好的男孩的。”
    一切都恍然如梦,仿佛近在昨日。
    孟丹枝想,等非遗传承人的事结束后,就和周宴京过来一起把可以移动的东西带走吧。
    -
    下午两点,陆洋终于见到孟丹枝。
    他来得早,坐在咖啡厅里,透过玻璃看见外面马路对面站着一个女人,正在等红绿灯。
    她穿得好像是旗袍,长袖的,裙摆有些大,今天宁城有风,裙摆随风飘,露出姣好的身形。
    等她推开咖啡厅的门,陆洋心里就有种感觉,这大概就是自己要等的——周宴京喜欢的人了。
    孟丹枝坐下来,笑道:“陆先生。”
    虽然是周宴京的同学,她却不记得陆洋这个人。
    “我真没想到宴京的未婚妻是你,我和你哥也算是同学。”虽然不是同专业。
    “上次来宁城是不是也是宴京和你一起的?”陆洋问。
    “对。”孟丹枝点头:“上回来拜祭外婆。”
    “那天我要是知道,请吃饭应该也让他叫你的。”陆洋笑了笑,“我以为我不认识,不好说。”
    他停了一下,“我当时还以为宴京故意不想让我见你呢”
    孟丹枝被逗乐:“那今天见上了。”
    陆洋没说太多琐事,直入主题:“这次申请非遗的人我看了资料,确实有点问题。”
    孟丹枝问:“有可以方便说的吗?”
    陆洋没直接说,而是问:“我毕竟不是主管这方面的,而且还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刺绣这种传承手艺,如果想达到老绣娘那种地步,你现在可以吗?”
    孟丹枝没想到他问这个,听起来有点不相干。
    她抿了口咖啡,才开口:“如果是我外婆那样的绣娘,我可能到五十岁也赶不上。”
    陆洋知道苏阿婆。
    因为朱可和孟丹枝都有写苏阿婆的名字,再加上这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上一次的传承人了。
    他查过苏阿婆的绣品,外行人看着都只能说完美。
    而且她和孟丹枝有点像,什么东西都有涉猎,从送给国家的几米长的大绣品,到抹额、手帕的小绣品。
    虽然孟丹枝现如今的大绣品还只有零星几个。
    “这么夸张的吗?”陆洋吃惊。
    那朱可那些精巧到可以和老绣娘相比的,到底是天赋高,还是有别的缘故?
    孟丹枝认真解释:“因为很多老绣娘都是把刺绣当职业的,但我们现在,很难有这个环境。”
    “当然,话也不能说死,肯定有可以达到的。”她补充。
    每行每业都有那么一两个天才。
    陆洋:“我知道。”
    他现在怀疑朱可的作品是不是她的了。孟丹枝是苏阿婆的亲外孙女,都自觉达不到。
    “很多细节我不能跟你说,但我可以确定,这次你们两个的申报,都会认真调查。”
    孟丹枝想了想,大概明白他的意思。
    估计是朱香茹的女儿问题太明显,他都看出来了,他的问题几乎在暗示对方绣技太出色,出色到不符合这个年纪。
    虽说刻板印象不能有,但朱香茹曾经抄袭。
    孟丹枝下意识地就往那方面想。
    就像绘画一般,没人说不能临摹,到和抄袭是有区别的,如果真定性抄袭,对方肯定会没有资格。
    她浅浅一笑:“我知道了。”
    有他这句话,她倒也不急了,可以慢慢查。
    孟丹枝又想起一事:“对了,还有个事,我外婆曾经逐出去过一个学生,叫朱香茹,因为她抄袭。”
    “再然后就是,我的资料是我外婆准备的,她应该不会再准备别人的。”
    陆洋听得一愣,转而就明白她的意思。
    虽然他从头到尾都没提对方姓朱,她竟然就已经自己猜到了一些,怕是从其他方面查过。
    难不成是抄袭?
    如果真抄袭,那朱可优秀的绣技是真实的?他猜错了?
    陆洋摸不准,只道:“好,我会和上面说的。”
    原本就是为了申报的事,到这里,孟丹枝打算离开,陆洋自己待着也没意思。
    “一起吧。”
    孟丹枝好奇问:“你和周宴京是同学,怎么没有做翻译?”
    陆洋说:“我记得你好像还没毕业吧,其实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多了去了,再说,我可没有宴京的能力。”
    他想起什么:“你申报宁城的传承人,以后是在这边?”
    孟丹枝摇头:“不在。”
    “也是,宴京工作不在这边。”陆洋说:“哎,你们到底是什么时候订婚的?”
    孟丹枝保守道:“就月初。”
    陆洋:“今年?这么迟,我还以为你刚上大一他就下狠手了。”
    孟丹枝都被说得不好意思了。
    转念一想,被老同学内涵变态的是周宴京,又不是自己,她不好意思干什么。
    孟丹枝心中好笑,这事一定要告诉周宴京,让他好好做个人。
    “你怎么会这么想?”她问。
    陆洋回答:“他又不是宁城人,但我19年在宁城见到他的时候,你大概是在大一放暑假。难道我估算错误?你已经大二了?”
    19年?
    孟丹枝弯唇:“他第一次来宁城是18年,我高三。而且19年他都还在国外啦。”
    陆洋有些惊讶:“就是19年,我上次问他,他都承认了,你不知道?”
    至于周宴京让他不要说其他的叮嘱,已经被他忘在脑后。
    他承认了?
    孟丹枝总算重新审视这段对话,她没想到从陆洋的嘴里听见这件旧事。
    当初外婆去世的第二年,大一暑假时,她和陈书音从国外旅游回来后,就一个人回宁城过的。
    按照陆洋的说法,周宴京那年不仅回国了,还来了宁城。
    可是为什么不告诉她,他们当时的关系不至于到地方了都不说一声吧。
    还是他来这儿要做什么不能告诉她的事?见不能和她说的人?
    难道不知道她当时在这里吗?
    第49章 这么主动,有问题。
    陆洋见孟丹枝的表情好像不大对,心里咯噔一声。
    该不会自己说的是个不该说的吧?
    他这人,就是在这方面容易说漏嘴,被家里人说过,但习惯实在难改。
    “那个……”陆洋想转移话题。
    孟丹枝看他这样,没忍住笑:“没事啊,没告诉我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我那时候还没和他在一起呢。”
    陆洋哦了一声,这才放下心。
    “你大概不知道,我和他从小就认识啦。”孟丹枝莞尔一笑:“不过,你和我说了这件事,就不要让他知道了。”
    “好的。”
    陆洋的注意力都被前面一句吸引。
    他们俩从小就认识?这个他完全不知道。那岂不是青梅竹马,就是差了几岁。
    陆洋感慨,难不成这年头有女朋友还真得从小抓起?
    “非遗的事麻烦你了。”孟丹枝主动转移了话题,“等这件事结束后,一定请你吃饭。”
    陆洋笑:“这就不用了,我是宴京同学,帮点小忙而已。”
    孟丹枝说:“这不一样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