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13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金发搓着手,神色局促:“那、那都有哪些考验?”
    顾立春严肃地道:“首先,你要保持你的革命性和进步性,思想要红,劳动要冲在最前面;还有,你要保持心灵和身体的纯洁,不得有下流的想法和低级的趣味。要和异性保持距离,千万不要犯男女关系上的错误,这可是致命的错误。”
    说到这,顾立春用郑重的语气说道:“金同志,我希望你的心灵跟你的脑袋一样,不生杂草,纯净坦荡。”
    金发忍不住摸摸自己光溜溜的脑袋:“不生杂草,纯净坦荡?”
    他懵懵懂懂地点了头,用茫然的眼神目送顾立春离开。
    顾立春做完金发的思想工作,天已经黑了,他骑上自行车回家。
    一进门,小满就快步迎上来,跟他告状:“大哥,你猜刚才上门的那个女的是谁?”
    顾立春也想知道她是谁,便问道:“我不知道,她是谁?”
    小满气哼哼地说道:“她就是明华的表姨,那个梅老太婆的侄女梅欢。”
    小满的消息比顾立春都灵通,她接着说道:“明华的外公是上门女婿,大家都说他们梅家的人可霸道了。”
    顾立春问道:“她来找妈是因为赵叔?”
    小满重重点头:“是的。她讽刺咱妈带了五个拖油瓶,还说妈不自量车想高攀赵叔。”
    顾立春道:“妈怎么说的?”
    小满道:“咱妈的嗓门没她大,我只听到她的话,没听清妈说什么。后来赵叔就回来了,几句话就把梅欢打发走了,赵叔的胳膊受伤了,妈跟着去了赵家帮他们做饭。”
    顾立春把自行车放好,也过去看赵志军。
    他一进院子,就看见赵明光正坐在堂屋写作业,明华乖乖地坐在旁边看小人书,厨房里有人在说话。
    他探头一看,他妈在灶上忙碌,赵志军在灶下烧火,画面倒是挺和谐。
    顾立春一进来倒显得破坏了这种和谐。
    “赵叔,你的胳膊怎样了?”
    赵志军抬抬绑着纱布的左胳膊,说道:“没事,还能动,休息几天就好了。”
    田三红麻利地把菜炒好,馒头馏上,说道:“我先回去了,碗你放着,明天我一起刷。”
    赵志军笑道:“没事,让明光刷。你不吃了饭再走?”
    田三红的眼睛看向别处:“不了,我回去吃。”
    母子两人一起出了赵家的院子,赵志军还出来送了送。
    顾立春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待离赵家远了,他试探道:“妈,那个梅欢……”
    田三红道:“她来找事,被我顶回去了。我就说我带着五个孩子怎么了?只要人男方不介意,关她屁事?她算老几,跑来对我指手画脚?”
    这个倒是出乎顾立春的意料,田三红见儿子一脸惊讶,不自然地笑笑:“我觉得你姑说得对,有些人就不能给她脸。”
    顾立春又问:“那你去赵家,不怕别人说闲话了?”
    田三红像是下了某种决心:“我不怕了,爱谁谁。我们……算了先不说这个,咱们回家吃饭去。”
    晚上,顾立春躺在床上的时候,寻思着某些事情的发展似乎脱离了掌控,有些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有些则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
    不过,生活仍在继续,第二天,他仍然要按部就班地去上班。
    顾立春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桌着放着三封信,地上还有两个大包裹。
    他随口问赵高:“这包裹也是我的?”
    赵高兴奋地答道:“这两个大包裹都是寄给你的,一个海城的,一个龙江省的。”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我吭哧吭哧写了一章 感情戏,大家说尬。所以我的预感是对的,我真的不会写感情戏。那我以后是继续让立春走事业线,让陈禹安心当背景版,还是继续让你们尴尬呢?沉思猫猫头。
    第108章 参观团来了(一)
    顾立春先拆信,  第一个看的是姑父杨爱国的来信。信中说他们回家后一切都好,珠珠玩心大,开学半个月才收心。他们带回家的特产被同事疯抢等等。
    最后也是这些特产帮了他,  他送给局里领导,领导一问得知他爱人家就在东云县,他们刚从红河农场回来,  就说这次考察也让他随行。他算了下时间,  他们一行人,大约在九月底十月初,到达红河农场,到时又能见到他们一家了。
    看完姑父的信,  顾立春也替他高兴。说是考察学习,  其实相当于公务旅游,  这个年代,  能出个远门都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根本没有旅游这个概念。除此以外,  杨爱国也能在领导面前露露脸。
    第二封信是何文勇的,他在信中讲述了大学里的一些趣事和海城的一些时事新闻等等,  还说包裹里寄的是中秋节的礼物,  是他们全家的一点心意。
    顾立春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早已在信中说不要让何文勇再寄东西了,  没想到对方又寄来了。算了,  他抽空再回寄一些特产吧,就算是互通有无。
    最后一封信是龙江省红日农场的,他写信问康贝鸭的事,对方热情地回了他一封信,后来两人还通过几封信,  算是笔友。
    笔友在信里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也在考察团名单里面,还约好两人见面的大致时间。
    顾立春有些不适应,说好的做一辈子笔友,突然来个真人见面,真有些不习惯。但对方远道而来,就算不习惯,顾立春也会好好招待。
    笔友说这次出远门要带不少行李,路程太远,不方便,他就把见面礼提前寄过来了,都是当地的一些特产,是他在森林里采的木耳、猴头菇、蘑菇之类的,希望他不要嫌弃。
    顾立春:这种好东西还能嫌弃。
    读完信,顾立春找来一把剪刀开始拆包裹。赵高早就等不及了,赶紧过来帮忙。
    何文勇寄来的东西都是海城的一些特产,有不少在本地买不到的小玩意,丝巾、奶糖、酒心巧克力、香烟,还有几本书,剩下的就是一些月饼和零食。赵高看得眼都直了。
    顾立春接着拆第二个包裹,里面有一袋子干木耳,一包干蘑菇,还有猴头菇之类的干货,品质都极好。除此以外,还有两条肉干,赵高看了一会儿,说像是狍子肉。
    赵高满脸地羡慕:“顾哥,你真牛,人在农场却能交到天南海北的朋友,人家还给你寄这么好的东西。”
    他们正说着话,梁科员拎着茶缸子进来了,一看到这么多好东西,也是满脸羡慕。顾立春给两人分了一些吃食,散了几根烟,两个人都是如获至宝,赶紧把东西揣兜里,香烟夹在耳朵上。
    顾立春一想,这两人给了,其他人也得意思意思,于是便抓了一些糖和香烟,去各办公室散了一圈,大家说说笑笑,纷纷打趣说跟着顾立春沾光。
    他刚发完东西,邓场叫他过去,顾立春给邓场送了一盒香烟,邓场纠结片刻,抽出三根,又把烟盒退了回来。
    顾立春:“……”算吧,三根就三根,省得别人说他腐蚀领导。
    邓场接着开始安排工作:“秋收已近尾声,剩下的一些杂事,交给白大姐和老张去安排,基建方面的事交给老赵,你先负责接待学习参观团的事。你有什么想法也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顾立春道:“邓场有什么想法先说说,我看看咱们是不是有重合之处。”
    邓场淡淡地说道:“要依我的看法,咱们这里没什么值得参观学习的。”
    顾立春:“那咱们就没有重合之处了。”
    邓场望着顾立春,一本正经道:“我的缺点很明显,——不会吹牛,这方面需要你来弥补。”
    顾立春:“……谢谢邓场夸奖。”
    顾立春酝酿一会儿,开始说道:“其他分场,我就不操心了,自有他们的人去操心。我只说咱们五场的。我觉得咱们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苜蓿、刚起步的养鸭业和草编副业以及还没开始的副食业。
    我的打算是这样的:苜蓿延迟几天收割,让他们参观一下全过程;大力推广一下草编副业,一是在领导面前挂上号,只要得到他们的首肯,以后也省得有人再拿这事说事,二是也可以得到推广,招徕来更多的买家;三是水产养殖,顺便说一句,我前段时间不是交了一位龙江省红日农场的笔友吗?他也在参观团中,我要趁机向他展示一下咱们的实力和决心,以后好跟他们展开深入、广泛的合作;四就是副食业,时间上来不及了,我只能让职工们多做一些样品,送一些给参观团,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方便打出名气和以后的合作。”
    邓场听罢,默默地看着顾立春。
    顾立春反问:“邓场,是不是我说得还不够全面?”
    邓场摇头:“不是,我本来觉得五场没什么可参观学习的,被你这么一说,才发现是我狭隘了。你好好干,有前途。”
    顾立春面带欣喜:“邓场谬赞,我都是在你的英明领导下,才敢解放思想,放开手脚。”
    邓场扬手:“打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种话说一句少一句,要留着给需要的同志。”
    顾立春:“谢谢邓场教导。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邓场:“……”
    最后,他突然想起还有一件正事没说,便道:“忙完这件事情,我提你做个正科,好好干。”
    顾立春的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好的,邓场,我一定不辜负你的信任。”
    汇报完工作,顾立春又到党委办公室里把剩下的烟给了朱书记,朱书记不像邓场,人家全留下了。
    顾立春汇报了5分钟工作,神侃海吹20分钟,把朱书记吹得是满面春风,心情舒畅,陈洁在一旁听得是目瞪口呆,满眼钦佩。
    神侃完毕,他顺便带走陈洁,开始着手去安排工作。
    因为要迎接参观团,这面子工程肯定是要做一做的。顾立春趁机向场里申请一笔装饰装修费,比如说要整修道路,要修一修猪舍,还要给新建的宿舍楼安装一些公共设施等等。这种时候,总场的拨款速度通常比往常要许多,此时不申请更待何时?
    顾立春写好申请报告交给邓场签字,邓场看了这篇别具一格的申请报告,不由得心生感慨,原来要钱还能这么要。所以,以前他们五场要不到拨款就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感慨完毕,他大笔一挥签了字,让人送到总场场办。
    顾立春觉得这笔款项十拿九稳,索性放下此事,去安排别的工作。
    忙碌了一上午,到了午饭时间,顾立春就载着自己的两个大包裹骑上自行车回家去了。他懒得再去食堂,就随便煮了一碗挂面,扔几根青菜再卧个鸡蛋,汤清菜绿,吃着也挺舒心。吃完饭开始整理东西,整理完毕,给闹钟定个时,开始午睡。
    下午,顾立春没去办公室,直接去了猪场那边。他先去巡视一圈猪圈,猪们吃得香睡得好,小猪们粉嘟嘟肉乎乎的,大猪们个个白白胖胖的,让人看着就高兴。
    他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猪场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猪舍的哪些地方需要修葺加固。他正在记录着,孟念群打扫完猪舍出来,叫了一声:“顾科长。”
    顾立春冲他点点头,当他知道自己跟孟家有血缘关系后,再看到孟念群时就难免有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绪。
    感情是通过长久的相处培养出来的,单只靠血缘,别说顾立春是穿越的,就算是原主,要说立即有多深的感情也不可能。但两人又确实存在着血缘的羁绊,完全像陌生人也不可能。
    顾立春不是个喜欢纠结的人,他决定按照之前想好的策略,仍跟以前一样对待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同时,为了应付将来有可能到来的危险和麻烦,他需要进一步了解孟家的情况和他们的主要对手。不过,这事不急,他以后慢慢地了解就是。
    顾立春看着孟念群,他是个“二劳改”,跟他父亲相比,可以拥有一部分自由。除了不能当干部和推荐上大学,其他的工作对也没有限制。
    顾立春稍稍一想,便说道:“小孟,你的学习能力很强。种苜蓿也好,养猪也行,你尽量多学几样技术和本领,要做到让人难以替代。”
    孟念群低着头,感激地道:“谢谢顾科长,我会好好努力的。”
    顾立春摆摆手:“行,你去忙吧,一会儿我让小孙把我搜集的养猪资料给你,好好钻研学习。”
    孟念群再次表示感谢,接着去干活。
    五场申请的拨款以极快的速度发放下来,各科室的干部一脸震惊。
    白大姐自嘲道:“这次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真想打电话问问,又怕财务科拨错了再要回去。”
    张科长笑道:“你忘了咱的申请报告是小顾写的,快是肯定的。”
    白大姐道:“以后咱们五场的申请报告就交给他了,他能写就让他多写些。”
    大家笑了起来,办公室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一拿到拨款,顾立春便发动全场的职工和家属修路。家属们负责平整路面,男职工负责运送沙石、铺路。他们先修了三条碎石子路,一条是从猪场通向场办的近路,另外两条是用来连接三个家属区,省得一到下雨就满地泥泞。
    不止是修路,顾立春还号召大家打扫卫生,清理杂草和路上的障碍,说要以崭新干净的面貌来迎接兄弟单位的无产阶级兄弟。
    他还让人在家属区附近建造了三个垃圾站,做了简单的垃圾分类,并任命了几个爱管闲事的大娘为管理员负责盯着这事。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