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马冬云正在给书记们倒茶,看到余思雅跟王书记过来,赶紧在上首也倒了两杯茶。
    余思雅径自走向主位坐下,王书记紧随其后,坐到了她旁边。
    下面几个书记看到这一幕,眼神都有点微妙,余思雅突然回来,还如此强势,势头比之老冯在时都还要猛,看来红云公社以后无人能挡其势了,哪怕是书记对上她也得让三分!
    余思雅似乎没察觉到书记们异样的眼神,笑盈盈地环顾一周,目光带着歉意:“几位书记,抱歉,最近清河鸭养殖场出了点问题,资金周转不畅,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麻烦,我在这里对大家深表歉意!”
    早就拿了款子一身轻的钱书记赶紧摆手:“哎呀,余厂长你太客气了,咱们都能理解,能理解,是吧!”
    除了三公养殖场的两个书记,没人搭理他。他们倒是拿了钱,当然说起来轻松了。
    钱书记也不恼,呵呵地笑着,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余思雅冲他笑了笑:“非常感谢钱书记的理解。今天找大家过来开会是还有一件事要跟大家讲,最近我们清河鸭的产品出了点问题,在省第二百货公司……”
    余思雅没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她将清河鸭在省城遇挫,遭到客商退货的事全说了。引得几位书记心里惊疑不定,摸不清楚她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将事情的经过结果讲完后,余思雅终于道明了目的:“各位书记,想必你们现在都清楚了,我们清河鸭遇到了前所有未的困难。在这里,我恳请诸位书记搭把手,跟我们清河鸭同舟共济,度过这个难关!”
    啥意思?钱书记摸了摸鼻子不吭声,反正他钱已经拿到了,现在这些事跟他们没多大关系。
    阳明公社的书记开了口,语气有点阴阳怪气:“余厂长直说吧,是不准备付我们的尾款了吗?”
    余思雅一点都不受他态度的影响,语气平和地纠正道:“是推迟一段时间付款,如今厂子里的情况大家也清楚,暂时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如果诸位书记一定要钱,那我只能卖了机器、设备、厂房还他们的款子了,我想大家也不愿意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
    明明一个威胁的字眼都没有,但几位书记硬是从中听出了威胁的味道。要是他们不同意,清河鸭真的倒闭卖机器、车子、厂房付了他们的款,那以后呢?他们这么多鸭子卖给谁?现在已经把摊子给铺出来了,说关闭就关闭吗?工人们能答应?县里面怎么交代?
    至于取代清河鸭,几位书记心里也不是没这种念头,但看看王书记,才干了一个月,本来挺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现在成啥样了,两只大大的黑眼圈,头发也没空打理乱糟糟的,衣领都皱了也不管,而且还甘愿坐到了余思雅旁边当陪衬。
    惨,真是太惨了!几个书记打了个寒颤。好好的养鸭子,年底分个几千块不香吗?为什么要去瞎折腾呢!没那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给自己找麻烦。王书记就是典型的前车之鉴。
    永胜公社的书记瞅了瞅稳坐钓鱼台的钱书记一眼,有点不甘心地说:“余厂长,三公养殖场可是拿到了所有的款子。”凭什么他们却只拿了一部分的钱,而且还上门好几回了。
    余思雅听出来了,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也是她今天一并将钱书记他叫来的目的。
    余思雅微笑着说:“我有个方案跟大家商量一下,欠你们两个养殖场的款项,年底再给,你们通融一段时间,当然这也不是白让你们等,这笔款就当是我们清河鸭养殖场借你们的,按照银行的存款利息算,还的时候也把利息给加上,你们看怎么样?”
    几个书记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操作,都有点拿不定主意,小声商量。
    余思雅又对钱书记三人说:“钱书记,曲书记,黄书记,你们的款子拿回去也只能躺在你们养殖场的账目上,到了年底才能分,这么短的时间,存到银行也没什么利息,还要跑来跑去的麻烦,自己保管吧,又怕出事丢了钱,提心吊胆的,不如也一并借给我们呗,利息我照样按照银行存款利息给你们算,到了年底你们还能多拿几十上百块,就当我余思雅欠你们一个人情了。你们看怎么样?”
    “这……”钱书记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
    余思雅又晓之以理:“三位书记,咱们清河鸭养殖场跟你们三公养殖场是兄弟单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你们就帮个忙呗,咱们红云公社的社员都会感谢你们的。”
    他们才不要感谢呢,他们是不想得罪余思雅。如果清河鸭养殖场倒闭了,他们鸭子的销路就成了问题,要是清河鸭挺过这一关,现在不帮忙就等于得罪清河鸭,似乎也挺不划算的。
    钱书记端起茶杯咳了一声说:“余厂长,咱们是老朋友了,我也很想帮你,可是万一过年你们还不上钱怎么办?这可不是咱们的私人财产,咱们可还是要向公社里交代的,要是年底没钱,咱们没法交代啊。”
    “是啊,余厂长,不是咱们不愿意帮忙,咱们也有咱们的难处。”几个书记找到了借口,纷纷附和。
    余思雅点头:“大家说得没错,我也理解你们的难处。这样吧,咱们立个字据,要是到大年三十还还不上你们的钱,清河鸭养殖场的东西随便你们搬。我们有一万多只鸭子,还有这么多机器,厂房,汽车,总抵得上欠你们的钱吧?你们不用担心咱们还不上。”
    好像也是,就那汽车就得一两万块钱。清河鸭养殖场的固定资产可不少。
    几位书记得了准确的答复,又想到余思雅处理职工雷厉风行的作风,有意卖她一个好,总算同意了。而且三公养殖场还答应拿出一万块借给清河鸭养殖场。
    王书记看到在他面前犟得不得了,嚷嚷着要去县里找梅书记的几人这会儿不但不追债了,竟然还主动掏钱出来,心情之复杂,难以言表。
    送走了几位书记,余思雅不但一分钱没花,还反倒给厂子里拿回来了一笔流动资金,缓解了厂子里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余思雅看出了王书记的诧异,有心想解释,但转念一想,说多了,这位心气高着的王书记指不定还觉得她是在教他做人呢,她干嘛给自己找麻烦。
    其实这些事解决起来也简单,找到大家共同的利益诉求,软硬兼施,再把他们拉到一条船上就是。这些书记虽然急着要钱,但他们更不想清河鸭养殖场倒闭,她只要让他们认清这点再给他们一个保底方案,让他们觉得不会吃亏就行了。
    这两件事一忙就是一上午,简单地在食堂吃了个午饭之后,余思雅叫上了王书记:“我们一起去县里一趟,搭厂里的顺风车,然后去省城,可能要呆几天,王书记去收拾一下行李,待会儿公社见吧。”
    王书记……
    他要出差,他怎么不知道?
    不过从昨天到现在,看余思雅有条不紊地收拾烂摊子,他心里也是服气的,这会儿更想看看余思雅进了省城怎么做,便答应了。
    下午,余思雅、王书记加两个司机潘永康和吴强,一起去了县城。
    进城后,余思雅让他们把她和王书记放在银行,两人去供销社拉没卖完的货,再回来接他们。
    看到银行,王书记有点懵:“余厂长,咱们来这里干什么?”
    余思雅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贷款!”
    “不是,咱们养殖场不是欠了银行的钱还没还吗?这还能贷吗?”王书记诧异地问道。
    余思雅淡然地说:“没问题的。”
    现在银行监管本来就不严,贷款并不难,因为敢于贷款的人真的很少很少。而且他们厂子里有固定资产,银行没道理不贷给他们。
    到了柜台前,余思雅道明了来意,然后将资料一份一份地拿出来,车子的证明,买机器的收据,建厂房的花销和付款凭证等等,当然最后还有一份清河鸭养殖场固定资产表,例得非常清楚,一目了然。
    别说王书记意外了,就是银行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看到材料准备得这么充分的贷款人。
    等银行工作人员去办手续的时候,王书记低声问道:“你什么时候准备的?”
    余思雅小声说:“今天早上。”
    他怎么没发现,这人动作真是太快了。
    因为余思雅的资料准备齐全,养殖场的固定资产不少,估值超过十万,银行很痛快地答应了贷五万块给余思雅。
    拿到钱,余思雅塞进了包里,淡定地走出了银行。搞得王书记紧张地跟在她后面,深怕钱丢了。他自诩见过不少世面,但这一天惊心动魄的经历着实刷新了他以往的认知。
    两个人在路边等了一会儿,潘永康他们开着车子过来了。
    两个司机坐前面,余思雅跟王书记只能坐车斗,跟回收回来的货物坐在一块儿。
    上了车,没了别的人,王书记总算没那么紧张了,也有功夫惦记着其他的事:“余厂长,你贷这么多款干什么?咱们,咱们要是还不上怎么办?”
    余思雅笑看着他:“还不上也是我这个厂长的责任,王书记要实在担心,可以提前申请调走。再说了,现在没周转资金,厂子要发展很难,一个不好就可能破产,反正都可能破产,还不如赌一把,王书记,你说是不是?”
    王书记擦了擦额头的汗,他第一回 看到一个人把破产这么轻松地挂在嘴上。
    “对不起,余同志,都是我的责任。”
    余思雅不管王书记是真心还是说说而已,淡淡地笑着说:“谈不上,王书记不必紧张,问题总能解决的。”似乎一切到她这里都不是事。
    王书记感觉有些别扭,他怎么觉得自打昨天把余思雅找回来以后,自己似乎就低了她一头似的,可他还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摇了摇头,想把这种诡异的感觉甩掉,王书记岔开了话题:“余厂长,这些回收回来的货怎么处理?”
    “销毁了。”余思雅轻描淡写地说。
    “什么?”王书记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就只有周家兴和林鹏在加工厂里抽过烟,也不是每袋食品都沾上了烟头,很多都是干净的,都销毁了多可惜啊,这可都是肉。”
    这时候多少人还吃不上肉啊,想想王书记就心疼。
    余思雅也心疼,好好的肉就这么丢了,确实浪费,尤其是这个是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不少人连饭都吃不饱。
    余思雅也想过将这些东西发给需要的人,废物利用,总比丢了强。可她又担心,这样做了以后会有人为了拿到免费的清河鸭,故意出来栽赃诬陷他们。
    按了按额头,余思雅说:“我再想想,总之这批货不能再带回去了。”
    闻言,王书记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两万的货,就这么毁了,他心疼极了。但见余思雅闭上了眼睛,靠在车斗上养起了神,一副不想多说的样子,他只得闭上了嘴。
    到了省城,已经是傍晚了,找了招待所安顿下来,天全黑了,大家住了一晚上。
    次日清晨,余思雅就带着人去了第二百货公司,将货款退给了百货公司。在大家清理货物,搬运上车的时候,余思雅去了楼上找孟兰。
    孟兰看到余思雅依言前来退了货款,恶劣的心情好了许多,扬起笑容招呼余思雅:“坐,好好的,你怎么又跑回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虽然余思雅只打了个电话,一语带过说她离职了,没详细说具体的原因,但在宦海沉浮十几载的孟兰也能大致猜到缘由。
    余思雅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不是不希望养殖场倒闭吗?还有两百多个职工指着养殖场吃饭呢!”
    孟兰摇头:“你这姑娘啊,就是太心软了。现在弄成这样,你怎么收拾?短期内,你们的货怕是在省城打不开销路了。”
    余思雅明白,孟兰这么说,是提醒她别指望清河鸭再摆在第二百货的货架上。她也不会开这个口为难别人,坏了彼此的交情。
    “我明白的,谢谢孟经理提醒。今天上来,除了向你表达歉意,我还有个事想请孟经理帮忙,这附近街道上有店面出租出售吗?”时间紧迫,余思雅直接切入正题,也省得孟兰胡思乱想。
    见余思雅没提清河鸭重新上货架的事,孟兰舒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了许多,认真思考她这个问题:“有的,第二百货斜对面的那间铺子原是玻璃厂的仓库,后来玻璃厂搬迁,就空了下来。你要是有意向,我可以帮你牵线。”
    余思雅连忙感激地说:“那可真是太谢谢孟经理了,不然我贸然找上门,人家肯定不搭理我。”
    孟经理提醒她:“你真的要租,余厂长,你可想好了,你们养殖场现在资金不是很宽裕吧。”
    “我想好了,钱的事孟经理不必担心,我们都准备好了,谈妥了当场付款。”余思雅爽快地说。
    既然她心里有数,孟经理也不再劝:“那走吧,正好今天上午我有空,带你去玻璃厂。”
    这个铺子位置不是特别好,面积又比较大,空闲了许多,一直放在那里,玻璃厂都快忘记这个事了,见孟兰找上门才想起这茬。
    因为孟兰百货公司销售经理的职务,玻璃厂的人有心跟她交好,很爽快地就同意了,最后商量是租还是卖。
    因为这会儿都是计划经济,统销统购,私营经济被压制,导致街道上的店面卖不起价,一百多平米的铺子,租金一个月只要三十块,售价只要一万三,也就比住宅贵那么一点点。
    听到这个价格,余思雅简直有种贷款买下一条街的冲动。省城百货公司对面的铺子,这以后肯定是省城的商业中心,黄金地段,铺子竟然这么廉价,不买不是人。
    她当即拍板,不租了,直接购买。
    玻璃厂那边也很痛快,余思雅给了钱,他们当天就派人跟余思雅一块儿去办好了手续。
    王书记三人在招待所等到中午总算看到余思雅回来了。
    “我们下午做什么,直接回去吗?”王书记问道。当家才知盐米贵,自打养殖场欠了一堆债,王书记就变抠门了,想着在招待所住一点,吃饭住宿都得花钱,他就想早点回去了,以节省点开销。
    余思雅摇头:“不回,走吧,将车子开回第二百货公司对面。”
    王书记狐疑:“开去那边干什么?”
    余思雅说:“我在那边买了个铺子,咱们过去收拾一下,将车上的货卸下来,放在里面,省得晚上还要留人看车子了。”
    车子里都是吃的,也没封闭的停车场,停在路边,会招来小偷小摸的,昨晚两个司机都睡在车里,轮流值班,就是为了看这批货。
    “铺子,你买铺子了,多少钱?”王书记感觉跟着余思雅脑子简直不够用。
    余思雅说:“一万三,挺大的,咱们不是要开门市部吗?这地方正合适,收拾收拾,回头找人简单装修一下,前面摆货柜,后面隔间仓库出来,再收拾一间小屋,供销售员暂住,现在没什么钱,先这么搞,其他的以后再说。”
    好吧,她都盘算好了,他还能说什么?
    王书记见识了余思雅的雷厉风行和大手大脚,有心想劝,可如今钱已经贷了,也花了,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四人赶到铺子,打开门,里面全是灰尘,墙角还有很多蛛网,应该是荒废了好些年头。余思雅招呼他们:“你们三个人去找周围的人借水桶扫帚,借不到就去对面的百货公司买,好好把店铺收拾干净,晾一下吹吹风透透气。我还有事,先去忙了,晚点再回来找你们。”
    说完就风风火火地走了,留下三个男人面面相觑。
    王书记到底是公社一把手,潘永康和吴强不好意思指使他干活,便说:“王书记,你去车上坐会儿吧,我们来搞卫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