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6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家想想也有道理。六人都挺急切的,干脆开了一辆拖拉机去清河鸭养殖场。
    听说六位书记来找她,余思雅笑了。不是拿乔狮子大开口吗?这么快就坐不住了,果然这人啊就得有竞争者,才有危机感,也才能够认清自己的地位,省得总以为自己无可取代。
    放下笔,余思雅对马冬云说:“你将他们带到会议室,泡上茶,我一会儿就过去。”
    马冬云点头,赶紧出去招待客人。
    等钱书记他们的茶都喝了半杯的时候,余思雅总算来了。
    “余厂长,你可真是个大忙人啊,现在见你都要排队了。”阳明公社的书记阴阳怪气地说道。
    余思雅不以为意,笑眯眯地说:“不好意思,六位书记,怠慢了,刚才接了一通省百货公司的催货电话,耽搁了几分钟,抱歉。”
    好吧,省百货公司的排面确实比他们大。
    几人无话可说,钱书记出来打圆场。他仗着跟余思雅熟,张口就半真半假的抱怨:“我说余厂长,咱们三个养殖场不是在谈合并的事吗?你怎么又去弄了个新的养殖场?你这也太不厚道了。”
    余思雅苦笑:“这不是大家要价差距太大,没法谈拢嘛。后来我想,几位书记想保持你们养殖场的独立性,这挺好的,所以就没再提。”
    不是?他们什么时候想保持养殖场的独立性了?他们巴不得跳上清河鸭养殖场这艘大船好不好?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谁不懂啊?
    钱书记有点不甘心本来就要到手的好处就这么突然地飞走了。他厚着脸皮说:“哎呀,余厂长你说笑了,谈不拢咱们可以再谈嘛。我们对余厂长还是非常信任的,今天咱们来找余厂长就是为了前几天那事。”
    其他几位书记也表态,他们跟钱书记一个想法:“对啊,余厂长,有什么意见喝想法咱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谈,这么大的事你总得给我们一点考虑的时间嘛。”
    自打进了清河鸭养殖场,看着这一栋又一栋的新厂房,还有嗡嗡响个不停的机器以及不停忙碌的几百号工人,几个书记更是下定了决心要跟清河鸭养殖场绑定在一起。
    可惜余思雅不答应:“谢谢诸位书记的支持,不过后来我想了想,咱们现在这样也挺好的,大家各自保持独立性,自负盈亏,赚钱是自个儿的,亏本了也是自己担着。各个公社有什么福利,要搞什么建设那也是自己公社的事,大家有多大的力气端多大的碗,省了扯皮和各种争执,对大家都好。”
    什么意思?这是嫌他们累赘,不管他们了?那说好的修路和通电呢?都要他们自己掏钱嘛?
    六个书记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但此刻他们也意识到了余思雅的强市和善变,不敢像上次那样轻忽她。
    几人对视一眼,钱书记扯了个笑容说:“大家都是兄弟公社,自家人,扯什么皮啊,肯定不会的,余厂长,你多虑了。经过我们大家的认真考虑,我们全体都同意并入清河鸭养殖场。”
    钱书记挺能屈能伸的,就怕余思雅不带他们玩了,赶紧改了口。
    余思雅笑容不变,推脱道:“谢谢书记们的支持,不过真要合并也是胜安养殖场第一个合并过来啊。如今咱们养殖场在大搞建设,你们也看到了,又要管胜安养殖场的事,实在没什么钱也没精力,这个事以后再说吧。”
    现在想加入晚了,她已经找到了更好的法子,又何必舍自己养殖场的股权呢。
    看出余思雅是铁了心不肯让他们加入了,六个书记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那天就别把口开那么大的,搞得好好的机会就这么没了,真是太可惜了。
    事已成定局,没法改变了,他们只能把目光转到他们最关心的另外一件事上。
    “那,余厂长,咱们的鸭子收购协议还按原来的来吧?你不会因为跟胜安养殖场合作就不管咱们了吧。”
    他们就怕余思雅不要鸭子了,他们没有加工生产线和经验,也没销售渠道。这么多鸭子,不卖给余思雅,那真不知道卖给谁去。
    余思雅笑道:“这是当然,几位书记多虑了。我们跟胜安养殖场那边签订了十年的统一收购协议书,按照规定的数量和当季的活鸭市场价格收购鸭子。如果六位书记不放心,咱们也可以签个协议,白纸黑字,以后如果有一方违约,也能去找县里面的领导主持公道,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一想也有道理,签了合同,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这清河鸭养殖场都不能不收他们的鸭子了。他们的养殖场也有了保障。
    几人商量好了之后,由钱书记出来做代表:“好,我们信得过余厂长你,就按你说的办吧,这个协议怎么签?”
    余思雅早有准备,她对马冬云说:“去把我跟胜安养殖场签的那份收购协议拿过来。”
    然后又对六位书记说:“咱们就按胜安养殖场的那个模板签吧,你们看怎么样?”
    大家都没意见,清河鸭养殖场再怎么坑也不至于坑自己占有股份的胜安养殖场吧。
    收购协议拿了过来,虽然只有两页,但内容非常详细,从数量规定到年限,价格,如遇不可抗力因素(比如鸭瘟之类)的意外该怎么处理都有规定。同时还规定了鸭子的饲养要求,只能饲养天然谷物、青草菜叶子之类的,不得喂养加工过的饲料、添加剂和催长素、激素之类的,一批鸭子的出栏时间得在两个半月以上。
    几个书记听都没听说过激素之类的,但前面的喂养谷物青草菜叶子之类的还是看懂了,他们现在就是这么喂养的,继续按现在的喂养方式来不就行了。
    对这些,大家都没意见,唯一要确定的就是数量。
    看到胜安养殖场的养殖规模,钱书记几人顿时觉得自己的步子走得太慢了,他们这些先成立的养殖场还不如后面这个影子都没有的养殖场,太说不过去了。以后不但要被红云公社压一头,还得被那两个公社压一头,凭什么啊?
    “余厂长,胜安养殖场都养这么多,咱们的数量也得增加。”
    余思雅笑着说:“这个自然,以后我们清河鸭这个牌子做大了,对鸭子的需求量肯定会增加。但今年已经够多了,再多我们养殖场吃不下,这样吧,在协议里备注好,从明年起,你们每个养殖场也可以多养一千只鸭子,我们养殖场都收,如果数量还要增加,那咱们可以签补充协议。”
    这个余思雅主要是考量到明年会发生两件大事,一是改革开放,二是包产到户。这样社员手里将会有更多的粮食,以后养殖场的饲料来源不缺了,而且市场也会扩大,迟一年再大肆扩张也不迟。今年她还要参加高考,要分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复习,先稳打稳扎来。
    六个书记虽然有点不甘心,可谁让他们迟来一步,人家已经跟胜安养殖场签订了协议。他们只能同意。
    于是这两家养殖场也一起签订了一份十年的收购协议。
    送走六位书记,余思雅心情甚好地将协议拿了回去,放进抽屉里。有了这三份协议,再加上养殖场这两百多号人,还有欠银行的几万块没有还。清河鸭养殖场确实是个香饽饽,但每个月几千上万的支出,每个季度好几万的收购费,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这就无形中给她的地位增加了一重保障。想撇开她,来摘桃子,可不是人人都能收拾这么大一个摊子。
    ——
    余思雅未雨绸缪,做好了准备,结果上面一直没有动静,冯书记也没挪窝。
    直到四月底,冯书记才又把余思雅叫过来说:“我已经接到了调令,下个月就要县里面报道了。接替我工作的你也认识,就是王秘书。王秘书跟了梅书记好几年,年纪不小了,也该放出来历练了。你们都是年轻人,应该更好沟通,以后大家好好干,一起将咱们红云公社建设得更好。”
    王秘书?对于这个只有两面之缘的秘书,余思雅第一感觉就是没什么存在感。因为两次都是跟梅书记见面,这个王秘书态度都很友好,不该他说话的时候跟个隐形人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真的很平凡。能做到一把手秘书的,肯定是个心思细腻,做事周全之人。
    也好,这样的人至少比那些不讲道理,喜欢论资排辈的大老粗好。
    于是余思雅笑着说:“原来是王秘书啊,挺好的,冯书记你放心,我一定跟他一起努力将咱们红云公社建设成全省第一公社。”
    “小同志有雄心,好样的。”冯书记看余思雅没什么芥蒂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
    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也轮不到她说话,余思雅便没再管这个,转而关心起冯书记的去处:“冯书记,你调到哪里啊?”
    冯书记笑着说:“办公室主任。”
    余思雅乐了:“恭喜冯书记,这可是个好职务,以后你可以多罩着点咱们红云公社啊。”
    冯书记被她逗乐了:“你这小同志能干得很,还要我照顾啊,我这回升迁都靠你呢。对了,还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
    余思雅看出冯书记是真的很激动,乐了:“什么好消息啊?”
    冯书记高兴地说:“恭喜余思雅同志,你被评选为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节去省城接受表彰!”
    余思雅惊喜得合不拢嘴:“真的?”
    冯书记兴奋得脸都红了:“这种事我还能骗你不成。这是你应该得的,依我说,要不是你工作年限短,年龄又还小,全国劳模也是做得的。前一阵县里就把你的事迹推上去了,不过当时还没确定,所以我就没先告诉你。”
    余思雅笑了:“那是冯书记你偏袒我,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对了,这个表彰大会什么时候举行,我一个人去吗?”
    “五一劳动节那天,省城你很熟了,就你自己去吧,我把地点记下来了,那边会安排食宿,你带着介绍信去报道就行了。”冯书记把一张纸递给了余思雅,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小余,你还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多的荣誉,我相信你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好好干!”
    余思雅心里充满了感激和不舍:“谢谢冯书记,你永远是我的好领导,你放心,我一定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让咱们红云公社变得更好。”
    冯书记含笑看着她:“我相信你!”
    ——
    余思雅要去省城接受表彰这个事在红云公社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惊讶的同时,也觉得余思雅是实至名归,应该得到这个奖励。养殖场的职工那更是兴奋,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搞得跟自己得到了表彰一样。
    但要想说兴奋谁都超不过沈红英姐弟俩。
    得到这个消息,沈红英马上忙碌了起来:“嫂子,你要去省城参加表彰大会,那得做身新衣服,我帮你做。咱们家还有布吧,我明天去公社买布。”
    余思雅赶紧拦住了她:“不用,做什么新衣服,我这是去参加劳模表彰大会,穿得干净整洁大方得体就行,就穿旧衣服,方显咱们劳动者本色。”
    她年纪本来就小,在这种场合不穿庄重点,更容易被人小瞧,不知情的恐怕还会在背后议论她是走后门进去的。
    沈红英还是有点犹豫:“可是,这是大喜事啊,咱们就这么算了吗?要不我给你做身新衣服,咱们以后穿吧。”
    沈建东插了一句嘴:“你别做了,你做的衣服土死了,嫂子是当大干部的人,穿城里买的衣服合适。”
    沈红英脸一白:“我,我做的衣服真的那么差吗?”
    差倒不至于,就是小女孩的审美跟她这种事业型的成熟女性不大搭。余思雅赶紧安慰她:“没有,红英你的手非常巧,做的衣服很好。这样吧,你给嫂子做一件裙子,用舒适的棉布,嫂子在家里晚上洗了澡穿。”
    沈红英这才破涕为笑:“好,嫂子,我一定帮你做一件漂亮的裙子,你放心,绝对不土气。”
    “好,不过这个事不急,等你们考完试再说。红英,建东,你们初二马上就要毕业了,下学期就要上高中了,我希望这两个月你们能先放下手里的事,专心念书,争取都考上高中。”余思雅诚恳地说道。
    沈红英乖巧地点头。
    可沈建东自打上回卖瓜子赚了钱,尝到了甜头,现在整天惦记着赚钱的事,对本就不喜欢的学习更不上心了。
    他扒了扒头发:“嫂子,我能不能不念了?”
    余思雅好笑:“你今年才14岁,不念书你想干什么?”
    沈红英马上出卖了他:“建东最近跟人在合计夏天卖冰棍的事。”
    余思雅挑眉看着他:“你准备不念书搞这个?”
    沈建东摸了摸鼻子,有点心虚:“嫂子,这,这不是夏天来了吗?你们养殖场弄了个冷库,咱们自己冻点冰棍,放点糖,掺点白开水进去就弄成了,两分钱一根,我算过了,比卖瓜子还划算呢!”
    这小子脑子够灵活啊,而且都打上冷库的主意了。别说,冷库还真是个天然做冰棍的好地方,余思雅见他实在没兴趣念书,也不勉强,转而问道:“那你的磨具从哪里来?”
    沈建东摸了摸后脑勺说:“我准备找六叔用木头打一些磨具。”
    六叔是村里的木匠,手工活非常好。
    可余思雅不大看好:“木头好脱模吗?而且手工做出来的模具能一模一样,都一个大小吗?还有你们选木头也得注意,中间的木屑要是没清理干净,弄到冰棍里,别人吃到了,以后可不肯买你们的。”
    这倒是,但沈建东长这么大连县里都没去过,他能接触到资源和人脉实在有限。
    看他皱着小脸,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余思雅笑了:“我可以去省城帮你买磨具和包装冰棍的塑料纸回来,你好好念书,不管考不考得上,都考完再做这个。就当是嫂子送你的毕业礼物。”
    沈建东一脸欣喜:“谢谢嫂子,不过钱还是我们自己出吧,这个是咱们本钱的一部分,哪能让嫂子出呢。你要方便,就帮我们弄点糖票,不然咱们买不到白糖。”
    余思雅被逗乐了:“敢情你们什么都没准备好啊,就打算开卖了。”
    只能说年轻人就是有冲劲。
    沈建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不有嫂子吗?谢谢嫂子帮忙。”
    “好了,我答应你。”余思雅一口应下了,这些东西对她来说并不难。有孟经理的关系,想弄几斤白糖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沈建东赶紧跑回屋将自己攒的二十多块钱拿了出来,塞给余思雅:“嫂子,我现在只有这么多,等赚了钱,再把其他的补上。”
    余思雅没接:“不用,你先拿着,你们还要打箱子之类的吧,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等赚了钱再还给我就行了。”
    沈建东收回了钱:“那好吧,算我借嫂子的,等我们赚了钱再还给嫂子。”
    余思雅点头,又说:“舍得买冰棍的大多是孩子,等放假你再卖吧,这段时间好好念书,有空想想怎样才能把你的冰棍卖出去。”
    得到了余思雅的支持,沈建东干劲十足,看起书来都比以往有劲儿了。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