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朝为田舍郎 第48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张怀玉担忧地道:“藩镇勤王兵马若齐聚长安城下,安西军有把握战胜吗?”
    顾青点头:“有,不知该感谢安禄山还是怨恨安禄山,安史之乱毁了大唐盛世,也毁了大唐大半的精锐边军,今夜叛乱即平,而大唐藩镇那些边军,也不复精锐,论战力大约只有当年强盛之时的四五成了,他们不是安西军的对手。”
    张怀玉忽然笑了:“藩镇兵马解决了,天下各大世家也愿辅佐你,手中还有一支无敌天下的兵马,顾郡王,接下来你是否打算推翻李唐,登基称帝了?”
    顾青笑了笑,道:“当不当皇帝其实无所谓,我不会像安禄山那么蠢,打了几场顺风仗便迫不及待登基,丝毫不考虑天下大势,不考虑世家的立场,民心的倾向。我会在江山鼎定,百姓思安,天下归心之时,再考虑要不要当皇帝。”
    张怀玉点头笑道:“你能在得意之时尚如此清醒,我便放心了。”
    顾青朝她眨眨眼:“夫人,你想当皇后吗?”
    张怀玉白了他一眼:“我比你更清醒。”
    顾青放声大笑,笑声随着黑夜里的罡风飘散。
    罡风之下,安西军三面兵马已对叛军大营形成了包围,三支兵马也渐渐在大营周围顺利会合。
    叛军将士执戈握刀,紧张而惶恐地四下张望,稀松拉垮的阵列暴露了这支军队的战力,当初横扫天下的叛军,如今只是乌合之众,战力下降了许多。
    两军对峙之时,一声号角吹响,西面的安西军阵列里,常忠骑马走到前阵,大喝道:“查,史思明所部叛军,向朝廷佯投降书,降而复叛,史思明意图率军南渡,复启战端,重叛朝廷。安西军奉旨平叛,尔等助纣为虐,此时投降,可饶活命。”
    周围的安西军将士闻言猛地将手中的长戟重重地往地上一顿,发生骇人的敲击声,万人异口同声喝道:“降不降!降不降!”
    叛军阵列再次出现骚动混乱,无数叛军吓得往后退了好几步。
    位于中军的史思明再也忍不住了,策马驰到前阵,指着常忠暴喝道:“顾青贼子,欺人太甚!我等皆已投降朝廷,大唐天子已恕我等之罪,尔等胆敢矫诏,你们才是谋逆!”
    常忠冷冷一笑,还没说话,黑夜中叛军阵内忽然一支冷箭朝常忠面门激射而来。
    常忠一惊,丰富的战场经验令他下意识地偏头,惊险地躲过了这支冷箭。
    然后常忠大怒:“迷途而不知返,尔等找死,莫怪我心狠手辣!”
    话音落,一只孔明灯冉冉升起。
    孔明灯便是进攻的信号。
    “杀——!”
    排山倒海般的高呼声中,三面安西军正式朝叛军发起了进攻。
    其中北面的攻势尤为激烈。
    一阵阵的排枪爆响,神射营主攻之下势如破竹,在沈田一万骑兵左右侧翼的掩护下,神射营节节推进,片刻之后便已推进到叛军后军,叛军的粮草军械辎重燃起了冲天大火,大火照亮了半边夜空,血红的火光下,神射营攻势不减,仍在往前推进。
    史思明情知今夜此劫难逃,在安西军发起进攻的同时,他便退回了中军,然后命亲卫找来普通将士的衣裳铠甲,打算乔装逃离战场,留得命在,总有东山再起之日。
    此时冯羽也一脸惶急地跑来,他的面孔已被大火浓烟熏得漆黑,拽着史思明的衣袖颤声道:“大将军,我们已被重重包围,怎么办?”
    史思明看着冯羽,想到这些年冯羽对他也算忠心,逃亡的路上不介意多带一个人,于是拍了拍他的肩,急促地道:“今夜情势难以回天了,贤弟若信我,便与我同走,你我兄弟同心,留待他年,必能再创一番功业。”
    冯羽点头,忽然露出诡异的笑容:“大将军,这几年,愚弟多谢大将军照拂了。”
    第六百四十四章 敌酋授首
    隐忍多年,今日不必再忍。
    照映天空的火光下,冯羽的笑脸变得十分诡异,像戏谑,又像轻蔑,仿佛隔着笼子观察笼中的猛兽。
    史思明有些慌乱,并未注意冯羽的表情变化,拽着冯羽的袖子便往南面走,南面是黄河北岸,唯一没有被安西军包围的方向。
    到了黄河北岸,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冯羽带着诡异的笑容,任由史思明拽着自己走,史思明身边数百名亲卫紧紧地护侍着二人,在阵列中穿梭而行。
    黑暗中乔装成普通军士,史思明没被人认出来,一行人走得很快,迅速脱离了战场。
    刚走出大营,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冯贤弟,等等我!”
    史思明一愣,却见那位整日醉醺醺的李白踉跄赶来,李白一身白衣已满是油渍,手上还拎着一只酒葫芦,脚步晃晃悠悠,隔着老远便闻到一股浓烈的酒味。
    史思明嫌恶地皱起了眉。
    对于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史思明其实是非常不喜欢的。李白的性格放荡不羁,自由散漫,而且对权贵无礼之至,史思明与他接触过几次后便对他厌恶之极,尤其受不了李白在他面前鼻孔朝天的高傲模样。
    此刻见李白踉跄赶来,史思明皱眉道:“冯贤弟,事急关头,不必再带闲散无关之人,还是扔下李白,你我逃命去吧。”
    冯羽笑道:“大将军,太白居士已找来了,顺便带了他一起走吧,否则这醉鬼此时若闹起来,对咱们都没好处……”
    史思明闻言觉得有理,只好叹了口气,默认李白随行。
    亲卫撬开了大营的栅栏,恰好能容人马通过,一行人扔下五万陷入包围的将士,匆匆逃出了大营。
    走出栅栏外,史思明回头望去,只见大营内火光冲天,安西军神射营和沈田所部已将后军辎重全烧了,然后渐渐突进到中军。
    一排排火枪激射,叛军根本无人能挡,不甘心的将领好不容易组织起骑兵阵列,试图冲破神射营的军阵,结果冲到两百步内就被火枪放倒,改变战术从左右侧翼迂回冲击,被压在左右侧翼的沈田所部痛击,惨败而归。
    何谓“天下无敌”,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神射营步步推进,叛军节节败退,绝望的叛军打算换个方向突围,然而西面的常忠所部和东面的马璘所部正等着他们,无论从哪个方向突围都毫无希望。
    绝望的叛军只好从南面逃跑。
    南面是黄河,跳下去其实也没有生还的希望,只是叛军将士没有别的选择,跳河或许能有一线生机,总比被安西军一刀砍了强。
    安西军的攻势从发动到此刻,不到一个时辰,叛军的军心士气已经崩溃,开始全线败退,无论将领和普通军士都没有了抵抗的意志,他们只想活命。
    兵败如山倒,没有任何悬念,安西军一口吞下了五万叛军。
    栅栏外的史思明怔怔看着大营内将士的败退,他的眼中倒映着熊熊火光。
    彻底兵败了,在强大的安西军面前,他麾下的将士确实不配为敌。
    千年前的西楚霸王说“非战之罪”不过是托词,但史思明知道他今日的兵败确实是“非战之罪”,他是被政局所误。
    全天下都以为顾青不会动手,可他偏偏动了手,世上没人猜得透顾青是如何想的。
    “回到河北,我当召集旧部,再与顾青争雄,好教他知道,世上英雄非他顾青一人尔。”史思明咬着牙道。
    冯羽轻声道:“大将军回到河北,仍欲招兵买马,与顾青斗?”
    史思明冷冷道:“不但与顾青斗,也与大唐天子斗,与天下斗!父母生我于天地间,生而为人,岂能庸碌一生?无论美名骂名,终归要留下痕迹。”
    冯羽叹道:“如此,天下百姓岂不苦矣?”
    史思明一愣,不满地道:“冯贤弟,你被吓昏头了?刀剑搏得霸业皇图,何必操心贱民?区区草芥,纵是杀得寸草不生,春来自又复生矣。”
    冯羽笑容有了几分冷意:“大将军如此看待百姓的么?”
    史思明终于看出冯羽的不对劲了,皱眉道:“冯贤弟,你到底想说什么?”
    冯羽轻声道:“大将军,百姓陷战火久矣,人心思定,苦盼太平,大将军何必逆民心而为?”
    史思明厉声道:“冯羽,你是否见我失势,便有了别的心思?我史思明还没败,河北仍有城池和旧部,回到河北登高一呼,仍有十万雄兵任我驱使,你何来底气敢对我无礼?”
    冯羽垂头沉默,良久,嘴角忽然勾起了那抹诡异的笑容。
    “大将军为一人之私欲,而置天下于苦难,难道你以为靠武力夺得天下,天下就真是你的了么?”
    “冯羽,你究竟想说什么?”
    冯羽笑容渐冷:“我想说,大将军不过是有勇无谋之莽夫,你只配拎着刀剑冲锋陷阵,不配得天下,德不配位,必有灾祸。”
    史思明脸色迅速阴沉下来:“冯羽,看来你真有了别的心思……”
    “别的心思……呵,当然有,早就有了。安禄山起事之前,营州城外军仓那把火,你猜是谁烧的?这些年叛军进退行止,所有动向皆被安西军了如指掌,你猜他们是如何知道的?你我共谋刺杀安禄山,安禄山仓惶逃走,你猜是谁杀的?还有这一次,你猜是谁告诉你,顾青只图钱财,不会对你动手的?”
    看着笑容越来越诡异的冯羽,史思明的心渐渐沉了下去,接着便是满腔的怒火与耻辱。
    “是……你……?”史思明脸色铁青,从齿缝中迸出两个字。
    冯羽笑了:“没错,是我。大将军,我是一颗棋子,早在天宝十四年便被埋在范阳城了,你猜,下棋的人是谁?”
    “顾青?”史思明遍体生出一股寒意。
    “没错,是顾青。天下人皆以为安禄山不会反,唯独顾青早已断定他会反,所以提前将我这颗棋子埋了下去,再告诉你一件事,我,冯羽,名字是真的,但出身并非益州商贾,而是青城县,石桥村,我与顾青是同村长大的。”
    史思明牙齿咬得格格响,此时居然还能保持冷静。
    “冯羽,我真是小瞧你了,没想到我居然也有走眼的一天,看来我当初派人去益州查你的底细,那些所谓的底细也都是假的?呵,好,厉害!顾青布得一手好局。”
    冯羽笑道:“你不如顾青,远远不如,无论哪方面你都不如。他的心里也装着天下,可他装着的是太平盛世,而你,只有尸山血海,论谋略,论智慧,论心胸,论为人,你都比他差远了。”
    说着冯羽诡异地一笑:“今日你已身陷重围,你是个祸害,所以,我不能让你回到河北继续招兵买马,荼毒天下……”
    话音落,冯羽突然大喝道:“太白居士——!”
    一柄利剑斜刺里伸来,凌厉而快疾,浮光一掠,直刺史思明的心窝处。
    史思明大惊,下意识后退,胸前忽然一阵剧痛,隐藏在普通军士衣裳内的铠甲护心镜被利剑击碎。
    李白的剑术名不虚传,确实又准又狠,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史思明的胸前藏着一面护心镜。
    这面护心镜救了史思明一命,史思明忍着剧痛,大喝道:“护驾!”
    数百亲卫这时才反应过来,急忙冲上前将冯羽和李白围住。
    冯羽看着逃过一劫的史思明,神色浮起几分遗憾,真是精明啊,衣裳里居然还穿戴着护心镜,棋差一着。
    扭头看了李白一眼,李白却满不在乎,酡红的脸色余醉未消,打了个冗长的酒嗝儿,道:“看我作甚?一剑杀不死他,再补一剑便是。”
    冯羽苦笑道:“你还能行吗?”
    “试试吧,不行就跑,这辈子不当官便是。”
    冯羽无奈地道:“太白居士,你认真点……”
    李白大笑:“好,便让你看看我认真时的模样,跳梁小丑,何足惧哉!史思明,借尔项上人头,助我平步青云,得罪了!”
    剑光又闪,迅疾如游龙入海,矫霍如九天雷霆。
    数百名亲卫死死护着史思明,一时间竟无法奈何李白一人,李白的剑光所至之处,亲卫们纷纷倒下,无人配当一合之敌。
    冯羽眼睛睁大,惊叹地注视着李白在人群中的身姿。
    这是他第二次亲眼目睹李白的剑术,当年在石桥村时见过一次,不得不说,每一次都令他惊赞不已。
    以前总是听李白醉后吹嘘自己的剑术天下第二,冯羽笑吟吟地不置可否。
    今日亲眼所见,才知李白所言不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