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朝为田舍郎 第18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身份官职且先不论,双方都处于一个磨合适应时期,这个时期绝对不能装模作样,一定要将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让下属看到后心里有底,知道自己以后跟领导相处该如何拿捏分寸。
    这个时候领导千万不能装模作样,因为装是装不长久的,人前人后两副面孔反而会令下属无所适从,给他们释放了太多错误的信息,磨合期就会变得很漫长,甚至影响团队的合作和员工的忠诚度。
    所以顾青领大军离开长安城后,一路上表现出来的样子绝对真实,平日里他就是这副模样,无事时懒懒散散像一条没有任何追求的咸鱼,有事时正经严肃甚至骂骂咧咧。
    毫无顾忌地摊开双手让将士们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爱我你们怕不怕?
    将领的威严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顾青不会管束普通的军士,他的眼睛只盯住了常忠等四名将领,只要常忠四人在顾青面前毕恭毕敬,普通的军士便会对顾青敬畏。
    一屁股坐在篝火前,顾青随手从韩介手里接过一块胡饼和一碗菜汤,稀里哗啦大吃起来。
    玉门关守将客气虽客气,但官面上的应酬除了饮酒便是聊天,酒宴散后,顾青的肚子仍然很饿。
    吃完了两块胡饼,顾青肚子终于饱了,打了个冗长的嗝儿后,坐在火堆旁有些犯困。
    常忠凑过来轻声道:“副使,末将请教了玉门关的老人,老人说出塞最好准备一些骆驼,请几位向导,否则沙漠里容易迷失方向……”
    顾青算了算自己带来的钱财,不由有些肉疼,多乎哉,真的不多矣。
    给杨国忠送礼花了一半,给韩介等亲卫买镔铁打造板甲又花了一千多两,离开长安时搬空了家里的库房,大约只剩了五千两,到了安西都护府还不知道要花多少……
    以往一个人过日子时总觉得钱不过是一串数字,昨天赚的钱还没花完,今天赚的钱又源源不断地搬进了库房。
    可是一旦成为一支军队的主帅,顾青便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穷困了。
    别说一万人的队伍,就是养韩介他们这支一百人的亲卫队伍都很吃力。
    这一瞬间,顾青觉得自己不配当主帅,因为穷。
    “买买买!”顾青咬牙道,像一个娶了极度虚荣拜金女人当老婆的男人,既无助又死要面子。
    常忠为难又腼腆地道:“呃,副使,塞外风沙大,听老人说最好每人配一块麻布包住头,这样就不会被风沙迷了眼睛……”
    顾青忍不住呻吟了一声。
    一块麻布当然不值钱,但一万块麻布……
    “你别这样,再给我点时间……”顾青痛苦地双手抱头,像一个被小三逼着跟原配离婚的中年渣男。
    随即顾青精神一振,忽然道:“如果出塞以后遇到胡人商队,咱们是不是可以干一票?”
    常忠愣了一下,接着大惊失色:“副使为何竟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念头?”
    “因为穷。”
    “副使万万不可!此事干系太大,再说,我堂堂大唐王师,怎可……”
    “好了,闭嘴,我随便说说的。”
    三日休整过后,一万将士踏着风沙和黄尘,走出了玉门关。
    出塞便是漫天黄沙,放眼望去一片黄茫茫,像失败的人生一样看不到希望。
    又走了小半个月,天气越来越炎热,出长安时还是春天,如今已快到夏天了。
    西出阳关,过沙州和西州,路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但地面却渐渐不太平了。路上甚至有了许多来不及被黄沙掩埋的尸体,尸体的装扮大多是普通商队,被秃鹰啃噬得只剩了半具骨架,地面上还有许多马屁或骆驼的尸骸,越往前走,越像一步一步走向地狱。
    队伍的气氛莫名沉闷了许多,将士们也被这一幕幕惨象震惊了,他们不惧怕厮杀拼命,但这种厮杀过后的惨烈残忍景象却实在令人难以适应。
    顾青的心情也莫名地沉重起来。
    沿途这些商人尸骸显然是被沙漠里的盗匪劫财害命,果然如张九章说的那样,西出玉门关后就不太平了,难怪李隆基郑重交代,一定要恢复打通西域商路,如今这条商路上的森森白骨告诉顾青,这个任务难度很高。
    或许,这已不仅仅是盗匪的原因了,大唐安西都护府与周边的吐蕃,突骑施,还有突厥残余势力等,都在这片一望无际的沙漠上互相较量争斗,那些路过的商人很容易便成为牺牲品。
    想要打通西域商路,除非将周边的敌对国家全部灭掉。
    骑在马上的顾青正在凝神思考,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
    一名斥候匆匆策马赶来,到了顾青身前才勒马禀道:“副使,前方三十里处有盗匪出没,他们正在劫掠一支胡人商队!”
    “盗匪多少人马?”
    “二百余人,看服色不是大唐人。”
    顾青皱眉,忽然道:“常忠,过来!”
    常忠拨转马头朝顾青抱拳:“末将在。”
    顾青凛然道:“你领一支千人骑队,将那伙盗匪歼之,不准放走一人,违者军法处置。”
    常忠大声道:“末将领命!”
    迅速点齐一千人马,常忠一马当先朝前策马而去,后面的一千将士跟着常忠如风卷残云般掩杀而去。
    顾青也朝韩介示意了一下,让他带着亲卫们跟上。
    “侯爷,不过是一伙盗匪,常忠应可轻松胜之,侯爷不必去观战了吧?”韩介劝道。
    顾青摇头,笑道:“我想看看常忠领兵打仗的本事,也想看看咱们这支左卫精锐兵马的成色,就当是一次练兵吧。”
    顾青等人远远跟在常忠所部后方,策马前行三十里后,前方终于听到了厮杀惨叫声。
    放眼望去,一群身穿黑衣,脑袋包着层层头巾的异族装扮的盗匪正骑马围着一支仅剩数十人的商队,盗匪们似乎觉得大势已定,正不慌不忙地策马围着商队转圈游走,嘴里不时发出怪笑声,口哨声,像极了一群流氓在巷子里堵住了刚放学的女高中生。
    常忠见战而心喜,仔细观察半晌,充分将眼前的情势做出分析判断后,忽然拔剑高举,大喝道:“将士们听我号令,一千人分三队,左右两翼迂回包抄,绕到敌人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中间一队随我冲锋!”
    第二百五十五章 驾至安西
    骑兵围歼敌军有固定的战法,大多是正面冲锋,左右两翼迂回包抄,三路齐进便将敌军陷入包围中,聚而歼之。
    眼前这两百多盗匪的战斗力与大唐精锐骑兵无法相比,盗匪们甚至来不及反应,一队骑兵便向他们正面杀来,没等他们聚集起来做出反抗的动作,左右两翼已被唐军包抄封死。
    接下来的战局便毫无悬念了,唐军一千人,盗匪两百人,双方无论人数还是战力或是阵列都不在一个量级的,常忠亲自领兵正面发起冲锋后,仅一个来回冲刺便将盗匪冲散,左右两翼包抄过来,扬起长戟钩镰对盗匪一通单方面的屠杀,盗匪根本没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已被唐军屠戮了大半。
    顾青领着韩介等亲卫站在远处,从头到尾目睹了这一场不公平的厮杀,战斗结束后,顾青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正如顾青所意料的那样,左卫这一万兵马果真是精锐,一场小规模的厮杀里便能看出他们严谨的排兵布阵和从容不迫的分割绞杀,单兵素质很强大,将领的指挥水平也是可圈可点,不愧是大唐的军队,至少眼前他带领的这支军队没有辱没大唐的名声。
    敌人被消灭大半,活着的盗匪心神俱裂,纷纷下马扔掉兵器,高举双手投降。
    常忠留下二百将士打扫战场,俘虏盗匪,转头见顾青领着亲卫们正站在沙包高处静静地看着他们,常忠急忙策马迎上。
    “禀副使,末将幸不辱命,盗匪已被歼,活着的盗匪亦都降了,胡人商队大约二十多人已被救下。”
    顾青笑道:“刚才亲眼见了常将军领兵打仗的本事,果真不凡,将士们辛苦了。”
    常忠咧嘴一笑,道:“一群毛贼而已,三两下功夫便解决了,算不得辛苦,此战麾下将士只有两人轻伤,并无战死者。”
    顾青凝目朝那群被五花大绑的盗匪们看了一眼,道:“可知那伙盗匪是什么来路?”
    常忠摇头道:“末将不知,还未来得及讯问。”
    “咱们队伍里有胡人向导,派个向导过来翻译,你找个伶俐的人去审他们,来龙去脉弄清楚,他们可以做糊涂鬼,我们不能当糊涂人。”
    “是!”
    被救下的商队朝将士们千恩万谢,随即又朝顾青等人飞快走来。
    商队为首的是一名老者,五六十岁左右,穿着一身花色长袍,头戴尖角圆帽,褶皱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看起来像是过了一辈子悲惨的人生,就连脸上的五官都被排列成一副被生活摧残得奄奄一息的模样。
    “多谢这位将军搭救,老朽商队上下感恩涕零。”老者说着摘下帽子,单手抚胸朝顾青行礼,说的居然是半生不熟的关中话,勉强能听懂意思。
    顾青好奇道:“你们是哪国人?”
    老者恭敬地道:“回将军的话,老朽这支商队原本三十多人,皆是吐蕃商队,来往于西域诸国和大唐之间,赚点辛苦钱。”
    “吐蕃人?”顾青挑了挑眉,笑道:“吐蕃不是与大唐在开战吗?你们为何还敢入我大唐境内?”
    老者愕然道:“两国开战,与商人何干?大唐的商队也经常去吐蕃做买卖,咱们吐蕃的军队并未留难他们呀。”
    旁边的韩介拽了拽顾青的袖子,轻声道:“侯爷,这人倒是没说假话,咱们长安城里常有吐蕃商人来往,也有大唐的商队经常满载货物去吐蕃做买卖,跨越边境时,两国军队通常是不会为难的,毕竟……商人是互通有无,两国子民都有买卖需求。”
    顾青顿时明白了。
    战归战,商归商,处于战争状态的两国在战场上杀个你死我活,但两国的商人却可以自由来往,也算是如今这个年代弥足珍贵的君子之战吧,当然,主要是出于两国的利益,国家之间厮杀再激烈,终归需要商业互通有无,商业的重要性是任何情势下都无可替代的。
    顾青离开长安前,李隆基交给他两个任务,其中之一便是“打通西域商路”,可见作为帝王,其实是很清楚商业的重要性的。
    路遇盗匪不过是西行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与吐蕃商队老者随意闲聊了几句后,顾青便摆摆手,让商队继续赶路。
    盗匪那边也审出了结果。
    通过向导的翻译,顾青知道了这支盗匪原是突骑施汗国某个部落的牧民,天宝九年,高仙芝兴安西四镇兵马攻打石国,石国被唐军所灭,高仙芝班师凯旋的途中,居然顺手将向来是大唐盟友的突骑施汗国也灭了,活捉了突骑施的移拨可汗,押送长安献俘。
    移拨可汗在长安被李隆基下旨斩首,突骑施汗国从此四分五裂,许多部落的牧民在唐军的追杀下不得不放弃牧场,转而为盗匪,在西域商路上靠打劫过路的商队为生。
    问清楚了来龙去脉,顾青骑在马上拧眉沉思许久。
    常忠见他久久不言,小心地问道:“副使,这些俘虏的盗匪该如何处置?”
    顾青回过神,哦了一声,淡淡地道:“这些人打劫商队不知造了多少杀孽,都砍了吧,一个不留。”
    常忠抱拳领命而去,没多久,远处沙漠里传来一阵阵不甘的嘶吼声,随即便没了声息。
    顾青心中毫无怜悯,对于这些劫财又害命的盗匪,一刀砍了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归宿。
    人还没到安西,顾青便发现了许多问题。
    安西与吐蕃的敌对关系,与突骑施的敌对关系,四处猖獗的盗匪,以及高仙芝经营安西四镇时犯下的许多外交和战争方面的错误等等。
    这些都是刚才一场解围之战带给顾青的思考。
    高仙芝是大唐名将,但他不是完美的名将,如今周边邻国对安西四镇颇为敌视,都护府几乎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高仙芝要负大部分责任。
    李隆基无论出于怎样的心理,猜忌也好,不满也好,但他将顾青派到安西用以牵制高仙芝的权力,不得不说,李隆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杀了那群盗匪后,顾青下令整军继续前行。
    接下来的行程,顾青刻意放慢了行军的计划,每日走二三十里便下令休息,然后将斥候源源不断派出去,斥候的任务不仅要在大漠深处打探敌踪,还要记住周围的地形和方向,回营交令时向随军文吏详细叙述打探路线和风貌,随军文吏则按斥候所说,画下堪舆地图。
    且行且住走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西域商路周围的盗匪倒了大霉,顾青刻意放慢行程就是为了剿匪,斥候们打探到盗匪踪迹后,顾青便派出千人骑队前往剿灭。
    盗匪大多规模很小,数十人一伙,也有一两百人一伙,但在唐军骑队的碾压下,皆毫无悬念地被剿灭干净。
    从沙州一路走来,总共剿灭了十余伙盗匪,战果可谓不菲。
    西域商路上出现大唐骑兵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前方的盗匪们皆闻风丧胆,纷纷远避商路,数十年来,西域商路第一次出现如此安宁平和的环境,唐军此举引得各国商队无比感激赞誉,顾青竟在各国商队中树立了极佳的名声。
    一个月后,顾青正没精打采骑在马上,双手扶着马鞍打着瞌睡,前方斥候策马而来,指着西面兴奋地禀道:“副使,前方二十里已至龟兹镇,安西都护府到了!”
    话音落,顾青还没反应过来,身后疲惫不堪的将士们齐声欢呼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