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清穿重生之伊皇后 第29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才打发了初音院一众奴才,小心翼翼的上塌,轻轻抚摸着小女人高高隆起的肚子,脸上闪过一抹庆幸之情。
    一遍遍的在心底,感叹小女人争气,这才让小女人的头,轻轻枕着他的手臂,沉沉睡去!
    第209章:终于要生了(一)
    养胎的日子,如白驹划过,一划便快到了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了。
    而自上次李氏的事发生后,伊路在初音院的日子,就又越发惬意了。
    只是这久这四大爷,因着她差点小产的惊吓,不但严格限制不让她出去。
    连这位爷自个,也是哪也不爱去,就爱往她的初音院钻。
    有事没事就来折腾她,说要跟她一起见证宝宝的成长什么的,气得她想直接了结了这雍正的心都有。
    这天天守着她,不让她动这不让她动那的,每天就守着她的肚子。
    活像个菩萨一样把她尊着,弄得她连仙府也进不了,无聊死她了。
    而雍正从那天,小女人差点小产后,心里紧张的他,就越发爱伏在她肚子上,跟肚子里的宝宝交流了。
    而自从有次不经意间,感觉到了胎动之后,以后的每天晚上睡觉前,雍正都会摸摸伊路的肚子,和肚子里的孩子说话。
    见雍正一个人说的高兴,似乎肚子里的孩子真的在认真的听着,伊路见了四大爷如此好兴致,于是兴趣也上来了,也跟着说。
    尽管没有人回应,但是伊路和雍正这俩个新上任的额娘和阿玛,还是继续着这个无聊到底的幼稚游戏,依旧是你一言我一语说的不亦乐乎。
    于是每天晚上,雍正如果不去正院看那拉氏,就是去紫韵阁看紫嫣格格。
    然后就回来初音院陪伊路,继续着固定的亲子互动时间。
    晚上的时候,雍正小心的把伊路抱进怀里,然后再躺进被窝里,各自闲聊几句。
    当然这个过程,都是伊路抱怨说雍正的多,雍正很多时候,都是充当个被伊路当发气筒的角色。
    谁让他因为李氏的事,被这小女人老是拿来取笑呢。
    雍正一想到李氏,如此蛇蝎心肠,就心里一阵暗恨,要不是那次小女人到的话,少不得还要继续被那李氏迷惑一段时间。
    只是可怜他的紫嫣格格,生生被自己的亲额娘弄得留下了病根,以后这可不能再受寒了,不然,就估计得终身体寒了。
    一开始福晋说李氏是装的,故意让紫嫣格格生病来博取他的怜爱。
    雍正就一阵愤怒,这哪有自己额娘,会亲自害自己孩子的啊。
    当然,德妃那个狠心的女人不算,可他从没有想到,往日她一直放心里有几分宠的李氏,也是如此的。
    要不是这次她怀孕了,雍正都要直接禁了她的足,关她一辈子不出来还好。
    只是现今她正怀着孕呢,因此雍正只让她在紫韵阁,不准出紫韵阁半步。
    直到他满意了为止,不然就自己在紫韵阁禁足终身。
    伊路见这四大爷摸着她的肚子,脸上的捩气越来越重,心里一转,便知道这位爷想到那自作孽的李氏了。
    只是她可不相信,女主就会淡下去了,要真那么好对付,这可就不是女主了。
    指不定她估计,还不到临盆,这女主李氏就有本事出来了。
    伊路想着,然后再回头看了眼雍正,接着伸手抚了下雍正难看的脸色,接着便换了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看着他,道:
    “爷……您这是发婢妾的火吗?脸色那么难看,看您都要吓到宝宝了,宝宝现在都不活动了。”
    说完,又在雍正的胸前拧了下,这才瞪了他一眼,便转了个身子,不理他了。
    雍正见了小女人的小性子上来,顿时便将李氏的事忘记脑后了。
    小心的将小女人的头转过来,伸手抚摸着小女人越发显怀的肚子,眼里泛柔道:
    “爷不会发路儿的火,路儿好好的养胎,争取给爷诞下健康的子嗣来,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爷都满足。”
    说完,又将整个脑袋贴到伊路的肚子上,跟肚子里的宝宝,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沟通交流。
    后面见时间还早,竟拿着本《诗经》《弟子规》等,给肚子里的宝宝做起了胎教来,伊路看得一阵无语。
    这小孩子会懂《诗经》《弟子规》是个什么东东吗?
    只是见四大爷越发玩得上瘾了,她也没有打扰她,接着拿过了前段时间,闲来无事给宝宝缝制的小衣裳。
    在那里一针长一针短的绣起来,只是那效果,后面雍正见了,全部给她扔了。
    后又找了宫里最后的绣娘,特意给小宝宝,按伊路亲自设计的样式,缝制了好几身小衣裳,春夏秋冬四季的都各有两套。
    又亲自吩咐缝制了伊路要的,特意找的白色蜀锦来缝制,容易透气的尿片。
    还有小宝宝穿的小鞋子,这才满足了伊路的各种要求。
    而随着时间,进了二月初的时候,康熙帝突然谕吏部,都察院,指出:
    “自皇子诸王及内外大臣官员,有所为贪虐不法,并交相比附。
    倾轧党援理应纠举之事,务必打破情面,据实指参,勿得畏法贵要,瞻恂容隐。”
    这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要让大臣们,务实上告所有贪官王法之举,要不畏强权,并且朝廷所有拉党结派的,必严惩不贷。
    康熙绝对不是抽风,才来这么一出,康熙是为了警告太子一党和大阿哥一党。
    更明确的说,康熙是为了警告索额图和明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