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分卷(2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季坤这样的都能爆,可想而知,罗佩的微博该是什么样的。
    季坤叹了口气还好你在我旁边,要不然我清白都没了。
    如果不是我来根本不会有些事儿。
    如果他没来,季坤还跟洪老师住在一起哪来这么多事儿。
    胡扯!季坤说我现在发微博澄清。
    姜然叹了口气明天走是不行了,我先走,走完你再发。
    季坤放下手机把季坤压在墙上咬耳朵对不起。
    外在因素,跟你没关系。姜然并没有怪他说马上就过年了,有放假你回来。没有放假过了年初一我再来看你。
    好。
    两个人抱了一会儿,季坤才看着姜然恋恋不舍的走了。
    八卦爆出来后,酒店的经理立刻上门道歉并且把所有想效仿之前狗仔蹲守的全部赶走,所以姜然离开的时候还算顺利,至于酒店门口挤的满满当当的记者,姜然一点不在怕的连口罩都没戴,光明正大的从大门走,并且对挡着路的说不好意思,让让。
    就算姜然长得好看,也不是他们今日的目标,自然放行。
    姜然离开两个小时后,季坤发微博。
    这个时候姜然已经回了家,躺在床上翻微博。
    季坤发文我有男人了。
    并且附图,还是几天前拍的,姜然穿着灰色毛衣,黑色休闲裤和一双罗马靴。一只手藏在裤袋里,一只手在打电话。
    身材高挑,衣着随性。
    姜然记得这张照片,那个时候他在给阿婆打电话,季坤拍了后做了屏保被他瞪了一眼,晚上还从后背来了一回。
    想到这,在配上季坤发的字,顿时脸火辣辣的。
    顿时季坤的微博评论的风向又转了看照片就知道是个帅哥!
    三秒钟,我要知道他所有资料。
    季坤你有种放照片没种给正脸吗!
    所以罗佩是怎么回事?
    八卦不可信啊~
    然后罗佩转发了季坤的微博,加上两个房门的照片1903和1905请看清楚,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积点德。
    并且艾特了爆八卦的娱媒。
    罗佩把房号爆出来后她立即换了一个房间,免得惹上什么麻烦。
    一天还没过去季坤Cp就没了,我还没开始磕呢!
    该不会又是炒作吧???
    哎,捕风捉影也是够了,狗仔积点德吧,人家是有家室的人了。
    我们佩佩果然是最棒的!!!
    余鑫和剧组人员纷纷发问,表示他们都知道这两天季副导的那口子来看他的事情,出于个人隐私并没有外传。
    好笑的是洪松老师老师发的微博你们这群人呐,把季坤对象吓跑了,季坤又得回来和我一屋,谁想跟我换房间?
    余鑫和男配在下面评论不,我们不想!
    罗佩评论此时此刻,感谢我是女的。
    有网友不懂了,余鑫不是季坤的好哥们吗?你们剧组不是气氛很好吗?孤立季坤?不能吧,他是原著,还是编剧之一,更是副导。
    网友们纷纷问为什么。
    余鑫回复因为他不洗澡。
    罗佩回复因为他不洗头。
    男配一回复因为他不换衣服。
    男配二回复因为他不换袜子。
    女配一回复因为他没有干净的衣服袜子!
    余鑫楼上,你歪楼了。
    女配一回复对不住对不住~
    闹了半天,结果是个大乌龙,不过网友们并不失望,因为他们已经磕了不少的瓜。
    比如,季坤有家室了!男的!百分之八十帅哥!
    比如,季坤邋遢到被剧组孤立,谁也不想和他一个屋,就连好哥们余鑫也不愿意。
    于是各种歪楼,比如,季坤是上是下,明显季坤比照片里的人高,可能是上,但是为什么季坤写我男人?难道是下?
    一时网上各种赌注。
    毕竟季坤不是别人,小说圈子里火到死去活来的大神,天才导演,天才编剧等等称呼像是不要钱的砸在他头上,不是明星也自带流量。
    并且引发了全网寻找季坤对象的话题,不少圈子里的小鲜肉们被拿出来做对比,最后定下两个人选,当然也有人说圈外人的可能性也不小。
    到底是谁,没有正脸说也说不清楚。
    还有,季坤到底多邋遢也扯了好几波。娱乐圈明星多多少少都有些人设,比如吃货,比如路痴等等,但是像季坤这样邋遢的人设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也有人认为这是剧组自己炒作,而且是很成功的炒作,让《寒冬记》未播先火。
    跟季坤有关的八卦红红火火热了好几天,远在Y市的季家多少也能听到,于是季坤收到了来自他父亲的电话,季坤忙的很废话不多说撂下一句忙得很,过年再说。就挂了电话。
    姜然回家后姜老头就问季坤日子过得苦不苦,这关心程度都快赶上孙子了。
    有什么苦的,说苦片场里谁不苦不累?出了片场这厮往床上一趟吃喝拉撒两样都在床上搞定,能苦到哪儿去?
    姜然照实说了,可惜季坤可怜兮兮的人设深入姜老头心里,反而不相信自个儿亲孙子的话了。
    哼,你从小就这样,话只往好的说。姜老头哼哼着说。
    姜然.....
    嘿嘿,四哥,我一看照片就知道是你。思文举着手机在姜然面前晃。
    姜老头问什么是他,什么照片我瞅瞅。
    思文把照片给姜老头看,姜老头左看看右看看皱眉这有啥好看的,脸都没有,怎么就看出是阿然了?谁发的都不知道转个身拍个脸。
    思文把网上的事儿一五一十的八卦给姜老头听,姜老头听完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就该这样,谈恋爱就要有谈恋爱的样子,遮遮掩掩的像什么样子。
    这不是把脸遮住了吗?
    姜老头瞪思文你小崽子懂什么,把脸露出来那你四哥不就被人发现了?
    思文暗地里撇嘴刚才谁说不要遮遮掩掩的?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天越来越冷了,年味道是越来越重了。
    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门联,村子里又来了一波祭神大典,姜家还是老样子,碰上这样的日子就躲在家里。
    民宿在前几天暂停营业了,新年还是跟自己家人过才是最好的。
    今年阿坤跟咱们一起过年吗?
    姜然一愣他那边忙得很,也不知道能不能放假。
    不放假咱不说,放假了嘞?
    姜婆子说他不得回自己家啊?
    姜老头说他妈不是早没了?
    那不是还有他爹?
    也是。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勤勤恳恳努力不码字的一天呢,我两小时做了三个指甲,腰酸背痛
    ☆、第 30 章
    也是
    姜老头一时有些泄气,姜然看得出来,阿公是真的喜欢季坤。
    不只是姜老头,姜婆子嘴上说不太可能,但是心里多少还是抱着些期盼的。
    这厮邋里邋遢,丢三落四,嘴巴总爱胡扯,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招两老人喜欢。
    季坤的剧组早去了D市,已经好几天没有打电话了,姜然从剧组里其他工作人员的微博里知道,为了赶上剧本里的一段下雪的片场,他们还好可以轮班,导演主演几个有戏份的已经好几天没有回酒店了,都是裹着大衣自备睡袋睡临时搭盖的活动板房,没有空调都是电暖片,电热毯,暖宝宝靠撑着。
    这一次姜然真的心疼了,电话打不通连一句关心的话都送不到。
    他已经抱好了季坤可能不回来的打算了,并且开始准备行李打算初一之后就去找他。
    没想到的是,大年三十,季坤居然回来了。
    大年三十一大早姜然裹着羽绒服出门放鞭炮,一开门正好瞅见季坤正在倒车,一开始还有些不相信以为是睡迷糊了,揉揉眼睛,嘿,那一头油腻腻的挂面,真是季坤!
    你回来啦!姜然难得情绪外露三两步上前抱住他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季坤笑着说赶着把D市的戏份拍完了,放三天的假。
    姜然皱眉这么短?
    对姜然来说当然是短的,对剧组来说,三天时间,经费得烧掉不少。
    不说了,快进来,我给你倒热水。
    姜老头和姜婆子看到季坤也很高兴,招呼着季坤快进客厅,开了暖气嘘寒问暖。
    季坤难得没有向二老诉苦,只说为了赶时间忙了些,其他的倒是还好。
    姜然端着一杯温热的黑糖水喝完暖一暖。
    季坤喝完糖水,杯子刚拿走下一秒手上又多了一个碗新年要吃面,炖了一晚上的鸡汤,可补了。
    金黄色的鸡汤里是细白的线面,还有一个大鸡腿,一个大鸭蛋。
    这是他们当地新年习俗,早上必须吃线面。
    季坤看了眼面前站着的姜老头姜婆子,还有姜然,心里一暖,小时候他妈也这样在过年的时候煮一碗面给他吃。他嫌弃线面软烂总是不爱吃,他妈走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碗面了,也很久没有尝到家的味道了。
    一路赶回来是对的。
    季坤埋头大口吃面,连汤底儿都没剩下。
    吃饱了快上去睡,这两天好好休息知道吗?姜老头说。
    季坤一顿,哑声说道我只能在家里一天。
    姜老头皱眉为什么呀?就放一天假?
    季坤摇摇头我要去见我爸,我要和他坦白。
    当时暴露的时候姜婆子问过季坤这事儿,季坤还记得呢!
    姜婆子说不急在这一时,等年过了你有空了再去也行。
    谁知季坤十分执着不行,一定要说清楚,夜长梦多。
    谁都拗不过季坤,与其在这里劝季坤还不如让他赶紧上楼睡觉,眼下的黑眼圈都快赶上动物园那个吃竹子的生物了。
    姜然带着季坤上楼,季坤是真的累,来不及和姜然说一句话亲了他额头一下就睡了,姜然看着他狼狈的模样难得的没有管他一身的邋遢。
    姜然从衣柜拿了一套衣服放床尾等着季坤起来换。然后自己下了楼。
    姜老头姜婆子已经在忙碌了,锅里蒸的地瓜香味充斥着整个厨房,掀开锅盖,一团热腾腾摁白气争先恐后的跑了出来,姜老头拿筷子试了下说还有点硬,再蒸会儿。
    姜然点点头,借着蒸地瓜的空间去把石臼洗了。
    石臼就放在平日里磨豆浆的石墨旁边,石臼有点像药臼放大版,方正的石头中间掏去一个半圆的洞,能用上它那都是做麻烦的吃食的时候,平日里用一块板盖上免得脏了。
    姜然把盖子掀开,用水冲了一遍又用开水烫了一遍后才觉的是洗干净了。
    厨房里姜老头大声唤姜然地瓜蒸好了。
    姜然带着手套把屉子拿出来倒到院子里的石臼里头,和石臼搭配的是木锤子,趁着地瓜热腾腾的,姜然两手握着木锤子高高举起重重落下。
    把地瓜锤的稀烂,姜老头站在旁边拿着一袋地瓜粉,在姜然举起锤子的空间里时不时的撒一把地瓜粉进去。
    地瓜粉又叫做红薯粉,是增加粘性弹性的一把好手,在姜然一下一下反复捶打,熟烂的地瓜和地瓜粉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橙黄的颜色慢慢变淡,体积也变大。
    最后打成一坨土黄土黄的面团才算行了。
    和做糍粑是差不多的。
    放下锤子的时候姜然喘了口气,这番体力活下来身上也热乎起来,只觉得两手震的有些发麻。
    出息,就这点体力活都做不了。姜老头嫌弃的看了眼姜然,抱着还有余温的面团放到桌上,桌上已经爬上一层面粉,这样面团就不会粘桌。
    另一边,姜婆子也已经把生花生干炒过一遍,生花生指的是红皮花生,用擀面杖碾碎,轻轻一吹就去了外衣,姜然小时候最喜欢这个步骤了,姜婆子一吹,花生外衣像下雪似的在空中飘啊飘,姜然就喜滋滋的在里头转圈圈喊着下雪喽,下雪喽
    炒过的花生十分香还带着焦味,姜然不自觉的抓了一把放嘴里阿婆,好香啊!
    姜婆子笑着说是吧,今年第一出花生,我都没舍得吃就留着过年用呢!
    姜家也是有地的,不过是在村屁股后开垦的一小亩地,一般都是姜婆子打理,一年到头就种点花生地瓜。也就这两样东西在海边好种些。
    第一出花生指的是地里第一波□□的花生,这个时间段的花生最好,在接下去种花生叫做暗花生,值得是快过季时种的,因为不在季节上,所以花生长得良莠不齐,花生粒也不圆润饱满,皱皱巴巴的,口感和第一出花生完全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吃第一出的花生,比如姜婆子。有些人喜欢吃暗花生,就比如姜老头。
    别吃了,都让你吃了拿什么包!姜老头看姜然一口一口吃的没完没了,拿筷子打了他的手去切葱花来。
    哎。
    花生碎,葱花,还有白糖用筷子搅拌在一起,牛头不沾马尾的东西凑合在一起能做什么呢?
    把地瓜面团掐成一小块小块的,擀面杖擀成薄皮,把白砂糖和花生碎包起来,像个月亮形状,再放到油锅里炸,土黄的地瓜皮在油锅里逐渐变得金黄,焦脆。
    地瓜是熟的,花生也是熟的,不用炸很久,一会儿时间就能出锅,姜然早就被油锅里的半圆美食馋了,倒是也不敢马上吃,等了好一会儿后才迫不及待的捻起一个放嘴里,油热将白砂糖融化成糖水,糖浆的裹上花生碎加上焦脆的地瓜皮,甜滋滋的,好吃的很。
    这就是小岛上最出名的特色美食之一,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长地久。
    过年就应该是像这个甜滋滋的,开心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