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分卷(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送啊,那多不好意思。
    姜婆子喝着豆浆说有啥不好意思的,我家一年送出去的泡菜多了去了。
    他们听了就好奇这么好吃为什么不拿去卖啊?
    姜老头摆手说要吃的带上菜我给泡,那去卖,罐子重,我老头扛不动。
    他们也就多嘴问一句,听了就罢了。但是一旁姜然听进了心里。
    对啊,为什么不拿去卖?
    从前是因为阿公阿婆身体不好扛不动,现在他不是回来了?
    反正短时间内他不想离开,整点事儿做也挺好的。
    吃了早饭四个大学生就要回县里了,姜然找了几个干净的塑料罐子把泡菜装好给他们我家没有玻璃的,塑料罐子不能晒太阳放冰箱最好。
    姜哥谢谢你。一个高个男生从口袋里掏出三张红钞这个借宿费
    姜然推了两张床的事,美术生烧钱的很,还是攒着吧!再说了他又不是冲着钱去的。
    送别了几个大学生,姜然拿着扫把扫院子,心里盘算着泡菜的事儿。
    阿公,挑个时间做泡菜吧!
    姜老头坐在院子里磕花生吃,听到说家里不是还有?
    我觉得刚才大学生他们说的对,阿公你泡菜做那么好,我们可以卖泡菜。
    姜婆子听了皱眉你不打算去找工作啦?
    姜老头说那不行,再过半个月我就拆石膏了,到时候你就上班去。
    阿公。姜然垂眸低声说道我真的有些累,想休息一段时间。你就随我吧!
    姜婆子说你不上班你打算做泡菜生意?
    闲着没事干随便做做看,要是去上班了就不做了呗!
    接下来是长一段时间二老的沉默。
    外孙从一个大老板的助理一下子堕落到卖泡菜,这起落真不是一般人能马上接受的。
    姜然见他们不说话,也不敢再多说什么。默默扫了地板回房间了。
    姜婆子叹了口气乖仔这是受委屈了。
    姜老头手上抓着一把花生揉来揉去,花生壳揉碎了落在地上,手掌心剩一把红皮花生。
    他没说话。
    他想的和老婆子想的一样。
    他家乖仔,性格像他妈,温柔又体贴的很。小时候摔得再疼都忍着不哭反过来还来安慰大人们。
    从前他老姜饭馆还在的时候,和老婆子每天早出晚归,阿然一句抱怨没有,自己做饭吃饭写作业,有空还能换被单洗衣服。到了寒暑假还会主动来饭馆子打下手。
    他这个处处为人着想体贴的乖仔,如果不是在公司受了天大的委屈,不会是这样的。
    他不想说咱就不问,他要是想待在家里也没什么,家里又不是养不起。
    中午吃饭的时候,姜老头哼哼说要做赶紧的,这两天天气正好。
    这两天不冷不热,做泡菜正合适。
    姜然一愣,还不知道姜老头说的啥,等回过神来笑了谢谢阿公。
    要做就做好点,别搞砸了我的招牌。
    哎。
    做泡菜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这两天天气不冷不热正正好,这就是天时。
    姜然吃完午饭就去镇上批发了一箱的玻璃罐子,大中小各二十个,先试试水再说。罐子拿回来要洗还要批量放进消毒柜消毒。
    隔天一大早姜然就去各家叔婶家买新鲜的蔬菜,村子里大家种菜都是自己吃的,多了就拉到县里赚个零花钱,姜然找他们开口买的时候他们还不要钱,一个村的要啥钱。不过听姜然说要的多还要做了泡菜拿县里卖,于是他们才同意收点钱的。一个村的买的菜钱不会贵,蔬菜还是从地里刚刚采摘上来,还能有比这更新鲜的?
    干净的罐子和新鲜的蔬菜,这是地利。
    人和是最重要的一关,值得就是姜老头姜婆子和姜然。
    姜婆子把买回来的菜一片片叶子洗的干干净净,姜然负责腌制调味,姜老头做总把头,腿脚不好的他只能坐在轮椅上指挥。
    一整天下来,所有的玻璃罐子装满了泡菜,姜然把厨房杂物置物架收拾一个出来把罐子一一摆放好,才松了神经长吁一口气。
    就等着夜深人静,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细菌发酵了。
    三天后,姜然开了一个罐子出来,姜老头尝了点头说没我做的好吃,不过还算及格。
    姜然笑起来眉眼弯弯那我拉去县里啦?
    去吧!
    和姜然一起去的还有姜婆子,她心心念念的鸡蛋已经攒了许多,正好拉去县里卖。
    至于姜老头,用他的话说老子又不是犯人还用得着一天到晚监视我!我脚不能动不是还有手吗!不会自己推车吗!
    于是,姜然带着姜婆子后座后备箱拉着泡菜鸡蛋乘着蒙蒙亮的天去了县里。
    他们挑了个最近的县北的大市场摆摊,就在路口,把后备箱打开架个小桌子,搬出两个小板凳就行。
    姜然利落的把这些摆好后就突然就卡壳了,不知道该咋办了。
    是坐着等着人上门来问?还是大声吆喝?
    第一个估计做一天都卖不出两罐,第二个他觉得有些害羞有点喊不出声。
    所以,咋办?
    一旁姜婆子看外孙纠结的表情不厚道的笑了,还是年轻人呐!拉不下这个脸。
    她也没有吆喝,就坐在小凳子上,走过一个人就说土鸡蛋嘞!好吃的泡菜嘞!
    声音不大声,正常对话的音量。
    但是特别有效。
    你想,当一个人走在菜场,突然有个人说话,自然而然的会顺着说话声看去,还以为是和他说话呢!
    这么一来就能看到他们摆卖的东西,有感兴趣停下脚步的,也有为了缓解尴尬来看的。
    如此,就好卖了。
    姜然顿时钦佩的看向姜婆子,太佩服了!
    姜婆子下巴微抬哼了一声,傲娇十足。
    菜场里摆摊的多数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的,买菜的也没几个年轻的。一个年轻人长得白净好看,说话温和有礼,看着像是陪自家老人卖东西的,买不买先不说,好感度先刷一遍。
    鸡是我们自家养的,下的蛋不大,但是蛋黄特别的黄,你看看。姜然准备工作做得很好,出门前还煮了几个水煮蛋,这个时候正好打开给人看,土鸡蛋不大,蛋黄略硬有弹性,白煮出来的蛋黄微微橘色,和普通鸡蛋一下子区分开来。再加上他们卖的不贵,买的人不少。
    泡菜是我老伴做的,他干了一辈子的厨子,本事不是吹得,你尝尝?店关了,很多老主顾都难过,到现在还有人来我家买泡菜嘞!姜婆子一通猛吹,姜然十分配合的将试吃的泡菜夹出来。有姜老头是老厨子这么一个噱头,才有人觉得既然是厨子做的那应该不差,于是才敢伸手尝试。让姜婆子骄傲的就是,吃过他们家泡菜的就没几个不喜欢的。
    有了这么一个开头,一切都顺了。
    姜婆子卖东西跟村口聊天似的,说着她家老头子多牛,手艺多好,又说她家鸡怎么伺候的,说来说去就是拐着弯的说她卖的东西多好,她这么一通猛吹,买的人听着也放心。
    两个小时过去,泡菜卖完了,鸡蛋早就没了,就剩下空荡荡的木板,就连试吃用的罐子都让姜婆子送给了聊得来的老太太。
    姜婆子正在喝水说了一早上的话早就口渴了。
    在姜然看来风淡云轻深藏功与名,有道是姜还是老的辣。
    还愣着干啥?收拾收拾回家了,你阿公还一个人在家呢!
    哎。
    回到家姜婆子本来还想和老伴吹她今天的战绩呢,一开门看,本来应该乖乖坐在轮椅上的姜老头手里拎着一只鸡勾着打了石膏的脚一蹦一跳的。
    姜老头......
    ☆、第 4 章
    姜大牛!
    姜然连忙捂耳离火山口远远地。
    姜婆子脸都黑了,她气得啊!
    顿时吹的心情没了,捶的心情猛生。
    为了防姜老头一个人在家口渴饿了没东西吃,姜然把烧好的水,花生瓜子地瓜干都摆在桌上,鸡本来老老实实的关在鸡舍里也不怕脏了桌子。
    做好这一切的姜然才离开的。
    话说姜老头一个人待在院子里,乖仔出门前给他一个平板给按的电视不知道碰了哪儿看不了了。
    于是他就无聊了,满院子左看看右看看,看到鸡舍的时候,心想今儿还没把鸡放出来活动活动呢!
    他压根就没想到姜然是故意不放出来的,把鸡都放出来的姜老头还挺得意的。
    鸡看见桌上有东西当然跳上桌子啄东西吃,把桌上的瓜子花生撒的到处都是不说,
    姜老头急了,几次挥手把鸡赶下去又有新的鸡跳上来。烦不胜烦。
    姜老头这才知道坏事了!
    为了不想老婆子回来叨叨,他就想着把鸡抓回去,可是轮椅太碍事,他有手推轮椅就没手抓鸡啊!
    于是,就有了姜婆子回来看见的一幕。
    姜老头独脚侠抓鸡。
    你能耐啊你!一只脚蹦跶的欢实还拿两只干啥!回头就让大夫锯了!
    鸡老实待里头碍着你什么事儿你非得跟鸡过不去!
    白活了一大半年纪!
    院子里,姜老头坐在轮椅上头都快垂到地上了,姜婆子两手叉腰都半个小时了,还在骂,中气十足。
    姜然努力的做空气,顺着墙角走。
    姜老头微微抬头,投来求助眼神乖仔,救救你阿公啊!
    姜然咽了下口水,鼓着胆子说阿婆,先收拾吧!
    收拾个屁!
    姜然赶紧夹尾巴溜了。
    阿公呐!不是你乖仔不救你,是功力不够啊!
    姜婆子一直骂到痛快了,才甩头进了厨房。姜然这才赶紧跑出来收拾院子。
    姜老头委屈的哼哼就不知道夸我点好。
    姜然暗想,夸了的,在菜市场夸得他都快不认识自个儿阿公了。
    可惜本人没听见。
    今儿大家都累,姜然一早摆摊累,姜婆子又摆摊又骂人累,姜老头被骂了快一个小时也累。
    中午吃的简单点,冰箱冻着的小蟹子剁半放锅里冷水煮开,再放花蛤,海虾,就成了一锅浓浓的海鲜汤底,再放菜场买的手擀面,烫个青菜,卧两个鸡蛋,简单的海鲜面就是今天的午饭了。
    饭后,姜婆子把她腰包里的钱倒出来大家一起一边数钱一边把皱巴巴的钱摊平。
    加上网络支付在姜然手机上的额数。
    是个理想数字。
    姜婆子说咱养两只鸭子,以后腌咸鸭蛋。乖仔去县里买点鸡爪,咱们泡鸡爪吃。
    吃还是卖
    也吃,也卖。
    姜然看鸡舍至少还有三十只鸡,鸭子想想还是算了吧!
    再说了也不适合混养啊,养的多了照顾不来容易得病才是得不偿失。
    是个理想数字。除去成本,利润不错。
    姜老太一看笑开了眼,直说还要再去卖,反正现在乖仔在家有车也不怕扛不动了。
    也不知道晚上想了些什么,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突然说要养鸭子,下蛋做咸鸭蛋卖。
    姜老太说咱养两只鸭子,以后腌咸鸭蛋。
    乖仔去县里买点鸡爪,咱们泡鸡爪吃。
    吃还是卖
    也吃,也卖。
    姜然看鸡舍至少还有三十只鸡,鸭子想想还是算了吧!这牲畜可比鸡会叫,一直叫其他的一起叫,全家就得沉浸在嘎嘎嘎的世界里。
    再说了也不适合混养啊,鸡鸭混养下的蛋少,养的多了照顾不来容易得病才是得不偿失。
    好说歹说姜婆子才放弃了养鸭子的想法,
    姜老头的石膏拆掉了,可以拿着拐杖下地走走了,许久没有走路的姜老头一点不想在坐轮椅了,非要拄着拐杖去海边走走。
    走走走,走个屁!风一吹再给你折了。
    姜婆子一瞪眼,姜老头就萎了。
    她说的这话不假,这段时间海风大的很,估摸着台风又得来了。
    他们老姜家三代以前是靠海吃饭的,后来姜老头十四岁就让他老爹送去馆子做了学徒,娶了媳妇儿就是姜婆子后开了饭馆子谋生,再到姜然父母再到姜然都是在城市里工作的没有以海为生,但是有些东西是渗进骨子里的,后来姜老头的小饭馆拆了之后,才买了一条渔船偶尔出海打渔,和姜婆子养鸡一样,都是消磨时间的同时赚点零花钱开心开心。
    姜然怕姜老头闷坏了,开了门扶着他去门口走走。
    他家离海最最近,在村子边缘,走几步就是石堆,巨大的石头堆被沙子覆盖,下面就是浅浅黄色的沙滩,和一望无际的海。
    不远处海滩上还泊着一排渔船。还架了竹竿子晒渔网的。
    海风真的很大,吹得姜然头发都乱了。
    他们这里没规划到开发区,一切都是原生态的。不像他们村后山背面的海边,被改造成了度假村,高处铺了大理石,有各种店铺,烧烤摊,有石雕,沙雕,花二十块钱还可以在沙滩上骑马,坐沙地车。还有游艇呢!
    他看着不远处三个小孩迎着海风从石头堆往下爬,乱石堆起,杂乱不堪,看那几个小孩爬的小心翼翼就知道真的不好爬。爬到最后还有个小孩没踩稳摔了个狗啃式造型,吃了一嘴的沙,旁边两个哈哈哈的小,姜然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姜老头说有空咱砌个台阶,去海边就轻松了。
    姜然点点头行啊,等台风过去了挑个时间。
    台风终于来了,不用天气预报,姜老头老太太一辈子对着海,吹着海风。日久天长他们养成了老把式。
    姜老头站在沙滩上吹吹海风就说风向变了,赶紧回去吧!
    回到家,姜婆子正在收衣服,看见他们就说风咸了,台风来了,你们把鸡舍挪一挪。
    其实海风一直是咸的,日常的海风对他们而言不痛不痒的。不过今天的海风格外的咸,是大风从很远地方吹来的。
    鸡舍底下是有移动轮子的,就是为了避免台风装的。
    姜老头和姜然一人一边将鸡舍挪到墙边有遮雨棚的边上,还搬了石头把鸡舍四角压实了,也不知道台风有多大,会不会把鸡舍吹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