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五百一十章 天下一统(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随后,戏忠又将白天告诉庞统的那些,讲了一遍给孙策、曹操四人听。
    孙策和曹操听完,都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于是纷纷转头看向张羽。张羽却微微摇了摇头。
    二人顿时明白这是绝对不能破例的,心里很是失望,甚至有些后悔来见张羽了。
    实际上,他们不是不明白军政分离的好处,毕竟之前戏忠已经讲了不少,以他们的高度,是很容易就理解这之中的好处的,可是真到了他们需要在这之中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内心是拒绝的。
    孙策看向周瑜,曹操看向程昱,想看看他们的意见,却得到的都是摇头。
    二人对视一眼,又看向张羽,企图做最后的挣扎,见到是坚定而又淡然的面庞。心底顿时升起一股怒火:你是强,可是你这样不是逼人太甚吗?想把我们连皮带骨都吃下吗?胃口也太大了点吧?
    他们是真想就这么拂袖而去,但是想到年初看到的大炮,飞艇,还有昨夜看到的手雷,如同一盆凉水从头淋下,心顿时又凉了半截。
    最后,曹操咬咬牙,道:“不知陛下可否给我们一点时间考虑一下?”
    孙策忙不迭点头,接着道:“是啊,陛下,这个太难以抉择了,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张羽淡淡一笑,道:“可以!朕将会在襄阳停留三天,只要你们在这个时间以前到来都是有效的。”
    曹操和孙策大喜,道:“谢陛下!”
    欣喜的二人就要招呼着周瑜和程昱离去,张羽却又开口了,道:“朕想你们可能理解有误。”
    孙策和曹操,以及周瑜、程昱四人闻言,都是面露不解之色。
    张羽淡然道:“想必你们觉得应该是每家只能选择从政或者从军吧?”
    孙策和曹操都是点点头,心头却泛起疑惑:难道不是这样吗?难不成可以都选择?
    心头又涌上一股欣喜之意。
    “呵呵!”张羽微微一笑,道,“所以朕说你们理解有误。举个例子说一下,荀彧、荀攸叔侄二人,想必你们是都了解的,对吧?”
    曹操点点头,程昱亦是如此,周瑜和孙策虽然并不算了解,但是看到曹操点头,也就跟着点头了。
    “他们二人都是颍川荀家的人,却一个在行政院,另一个却在军事院,份属军政两方。”说完,张羽挥挥手示意孙策和曹操他们离去。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是他们还不能理解的话,张羽也只能说——活该。
    孙曹两方四人退去,戏忠道:“陛下,你这算不算是涮了他们一把?”
    张羽瞪了一眼戏忠,道:“志才,朕发现什么东西到了你嘴里就变了味,明明是美味佳肴,却成了牛屎、羊屎的混合物。真是~”
    啧啧两声,不待戏忠从这恶心的话中回神,张羽便悄然离去。
    半晌,戏忠回神,却发现只有他一人,心底不停嘀咕:陛下这话说得,我明早哪还有食欲,要不明早看着陛下一起吃,我就不信了,一起吃还不同了!哼哼~
    自以为扳回一局的戏忠,嘚瑟的离开了。
    这自然只是戏忠胡思乱想罢了,当不得真,不过这倒是能看出他们君臣之间关系相当的融洽与和睦,并不是成了君臣,就断了朋友的情谊。
    此后三天,孙策和曹操没有显露半点踪迹,若不是一直未有的得到两方人马撤离的消息,张羽都得以为他们已经开溜,准备和他顽抗了。
    在这三天里,原本被轰塌的西城门已经焕然一新,重新修好,却是让襄阳城内的一众世家、商贾、普通百姓等惊讶不已。要是以前有人告诉他们有人能在三天之内修好一座巨大的城门,打死他们也不信。而现在他们见识到了工部建筑队的速度,足以让他们改变观念。
    甚至每天都有不少人专门跑到西城门瞻仰这三天修建的城门,好似不看上一眼就落后于他人一般。一时间西城门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成了又一道景观……
    城内商家,除了那些已经消失不见的,也都开始开门营业,依稀可见商业迅速在恢复,在繁荣……
    原本躲在屋内的百姓,对于汉军的恐惧也渐渐消去,全都走出了家门,接受工部的雇佣,开始在襄阳范围内修建水利。同样是以工代赈,只是范围更加的广阔,几乎包括了襄阳范围内所有百姓的家庭。正值壮年的出体力,年纪大的则或捡柴、或做饭……
    ……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与先前被天灾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的情景大为不一样,与炎炎的烈日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到这时,世家、商贾、百姓们方才明白之前是中了刘表的圈套了,渐渐的归心于汉。
    同时,汉军正规部队除了黑衣军以外,其他部队均已撤出襄阳,前往北地维护粮道的安全,防止有宵小之辈作乱。取代他们的是,一队又一队的城卫军,也即是预备役,襄阳城内就有一万余人。
    另外足有四十万预备役在淮南、邓县新野一带、天水扶风南部,随时准备开入江东,以及蜀地,接收城池。
    第三天,傍晚时分。
    已是张羽给孙策、曹操的最后期限,也将是他襄阳呆的最后一个晚上。但是他没有半点着急,他相信孙策和曹操都是聪明人,会做出聪明的决定,不会自误。就算他们一时糊涂,也有周瑜和程昱阻拦,根本不会殊死一搏的意外。
    果然,夕阳接近地平线的时候,孙曹两方联抉到来。
    张羽当即接见了他们。
    见得二人,张羽没有啰嗦的意思,直接开门见山道:“不知二位考虑得如何了?”
    孙策和曹操好是排练过一般,听到这话,跪拜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旋即,又道:“臣等已经想过了,无论从军,还是从政,对随他们自己的意愿。”
    张羽笑道:“你们做了一个明智的抉择。”心里想的却是:还说随他们,却将从军说在前边,分明还是觉得军权重要,想要从军以掌握军权,看来前几天志才说的没有完全引起重视啊!呵呵,也好,就让你们看一下什么坚定战士!
    又道:“好了,平身,都起来吧!”
    孙策、曹操再拜道:“谢陛下!”
    张羽笑道:“既然你们有了决定,朕希望你们现在就写下命令,让朕的人马接收城池。只有尽快接收了城池,赈灾用粮食才能尽快发到每家每户。”
    孙策和曹操既然下了决定,自然就不会在推拉,直接在张羽眼底写下命令,盖上各自的印章。
    张羽对二人的识时务,十分满意,当即让王越将消息发出去。
    王越应命而去。
    张羽笑道:“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有一套快速传递消息的方法,最多两天就能传到淮南、汉中两地。另外,朕希望你们能派出亲信,带着你们的命令,带领现在驻扎在邓县、新野一带的预备役,前往襄阳以南接受城池。”
    孙策、曹操再次应道:“是,陛下。”只是心里颇为震惊从此地传递消息至淮南和汉中,竟然只要两天不到的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而且,他们又听到了一个新的名词,那就是预备役,心里不断暗暗揣摩这是什么意思。
    张羽却是点点头,沉吟了一会,然后看向曹操,道:“孟德,朕记得当年你最大的理想便是能成为征西大将军,朕应该没有记错吧?”
    曹操躬身道:“有劳陛下挂怀,这的确是臣最大的梦想,哪怕现在亦是如此。”
    张羽点点头,道:“虽然现在没了这个称号,不过实际上倒是可以满足一下,让你有机会完成你的理想?”
    曹操眼睛一亮,道:“陛下的意思是?”
    张羽道:“你想的没错,如果你愿意,朕可以任命你为第五统帅部的统帅,负责明年四月中旬的西征。”
    曹操大喜,但随即面上现出担忧之色,道:“陛下,今年旱灾之严重波及全国,明年就西征,是不是太仓促了一点?是否考虑先修养生息,待后年再说?”
    张羽对于曹操进入角色之快,感到满意,但是曹操这还是没有脱离军政分离的坎,因此,婉言道:“此时孟德你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取得西征的胜利,至于其他的,则有其他人负责,如果出了问题,自有相应的人承担责任。”
    曹操顿时明白自己过了,便拜道:“是臣多言了,还请陛下恕罪!”
    张羽对此十分满意。
    摆摆手道:“不必如此,你也是不熟悉我军的制度与相应的职责,等以后熟悉了就不会了。”
    曹操还待请罪,张羽强硬道:“行了,孟德,就这样,记住下次别犯就是了。以后要是犯了这些错,自会有专门的人对你们进行处罚。这一切都是有军规管着的,所以这次就算了,等接下来的时间,你们先好好熟悉一下军规就是了。”
    曹操闻言,拱拱手,不再多言。
    张羽这才将目光放在孙策身上,道:“伯符,不知你想从军,还是从政?”
    孙策迟疑了一下,想着周瑜的嘱咐,道:“一切谨遵陛下的吩咐!”
    张羽摇头道:“你这么忘了朕刚才说的了,朕说你们的选择是对的,自然就包括你们所有人,也就是包括你和孟德。朕之所以没有问孟德如何选择,盖因朕对他十分了解,知道他会选择从军,所以才没有多问。而你,朕就不知道你想如何选择了,方才有此问!”
    实际上,张羽心底是不希望曹操从政的,不管是因为他觉得曹操从政会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还是因为他认为曹操的军事才能要高于政事才能,抑或是真的想要成全曹操完成早年的梦想。到最后,曹操无论选哪一个,都只能从军。所以,为了避免失信于人,张羽就直接提起了从军,曹操也明白张羽的意思,应了下来。这就是他们早年的默契,至今犹在啊!
    孙策听了,又想了想,将周瑜的嘱咐放到了一边,道:“陛下,臣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