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三百七十六章 无脑袁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阴陵太守的开城投降,使得淮南地区的最后一丝战火熄灭,然而这并不是结束,相反这只是另一个开始……
    人类最大的敌人除了人类自己以外,就只剩下自然灾害。
    往往一次自然灾害导致的后果,甚至要比一场大规模战斗,或是好几场导致的后果还要严重,牺牲的人数还要多。
    在徐荣接受阴陵太守投降的那一刻,阴陵太守并没有多大的失落,更多的是放心,是轻松。因为雪灾下保护保护百姓的责任也随着投降,交了出去。
    徐荣接手城池的第一时间,就下令对整座城池施行军管。
    对于一座新得的城池来说,要是在平时这样做无异于是想激起民变,此时也不是没有,只是寥寥无几,又随着接下来的命令所有的百姓不再是反抗,反而是积极响应。
    阴陵作为郡城,毫无疑问是一座大型的城池,周围数百里内没有一座城池,而且还有十六万以上的俘虏,徐荣只好全部驻扎在城内,暂时放弃分散到周围城池的想法。
    施行军管之后,将城中所有无人居住的房子收回,让士兵和俘虏交叉住了进去。然后又在城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选取了一部分居民区,让原本的居民住到亲戚家、朋友家、邻居家,方才将所有的士兵、俘虏安排好住的问题。
    当然了,也不是白住,是会给一定住宿费用的。
    至于有所反对的人,在宣布了每家每户按照人口数量,免费提供取暖的木材后也偃旗息鼓。
    因此,军管很顺利的实施了下去。
    安排住宿只是处理一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木材了,好在来的路上经过了一座大山——凤阳山。山上森林茂密,有足够的树木,可以化作木材用于取暖。
    于是又安排三波人手,每波两万人,进行伐木,一日一回。
    将木材分散到城中每家每户,以保证城内的百姓不会被冻死。而军队本身,肯定是首要保障,两万人足以带回足够让全城的百余万人取暖一天的木材了。
    阴陵陷入安定之中,所有人都开始感激汉军,歌颂汉军的美德。
    北边的张辽在大雪来临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应对,是所有汉军部队中受到影响最小的。
    大雪降落下来的时候,袁术刚好完成对都城的搬迁,不由大喜:“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这是上天在看到汉军对朕的进攻后,对汉军的惩罚,是的,一定是的,哈哈!”
    大喜之下的袁术并未想到大雪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都一样的受到影响,并不是对谁的惩罚。
    三天后……
    袁术再也高兴不起来了,虽然还不知道淮南地区、兖州的战况如何,但此时的袁术正在为大臣们的劝谏头疼。
    “启禀陛下,如今大雪封城,气温骤降,百姓冻死者甚多,还请陛下下令让士兵出城砍伐树木,发给城内百姓,以供取暖。”阎象拜请,“如此,百姓将会人人歌颂陛下之功德,传扬万世,作战的士兵也会人人奋勇向前,必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袁焕等人附和道:“启禀陛下,臣等以为阎大人所言极是!还请陛下恩准!”
    “请陛下恩准!”
    对于阎象所说的好处,袁术心里是极为渴望的,但他又有些看不起百姓,觉得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弄来的木材,就这么平白无故的给百姓实在不太划算。
    所以袁术有些犹豫,犹豫要不要这样做,要不要收钱……
    不得不说,袁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到了这种时候都还想着钱的问题,对于百姓的生死却冷漠视之,以金钱衡量之……
    袁术想了半天,觉得或许可以趁机捞一笔,于是说道:“好,朕准了。”
    阎象等人大喜:“陛下圣明!”
    可惜,他们高兴得太早。
    “张勋,这件事由你负责,派遣军士出城砍伐木材,然后送到每家每户。”袁术乐呵呵的说道,“嗯,每家收取半贯钱财,作为木材的费用。”
    “记得上交国库,不得私吞!”
    张勋回道:“是,陛下!”
    阎象等人听到还要收钱,还是半贯,也即是五百铢,这可不少,寻常人家一年都没有这个数目,这不是要人命吗?
    “陛下,不可啊!”
    阎象等人哭诉道:“不可啊,陛下!这样会激起民怨的!”
    袁术本来正觉得找到了一个赚钱的好办法,暗自乐着呢,听到阎象等人的话,恼怒道:“说要这么做的是你,不让这样的也是你,你到底是想要干嘛?想让朕出尔反尔吗?啊,你眼里还有没有朕?”
    阎象傻眼了:“这……这……”
    看着阎象的反应,袁术没了继续早朝的欲望,起身一挥袖子说道:“就这样吧,退朝!”
    随即转身离开了,看也不看阎象一眼。
    “退朝!”
    尖锐的退朝声中,众大臣离去,阎象却瘫倒在地,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也只有袁焕、杨弘二人留下,来到他身边。
    受此打击,阎象喃喃自语起来:“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袁焕、杨弘听着阎象的自语,眼中闪烁着不忍。相互看了一眼之后,袁焕安慰道:“阎兄不必自责,此事怪不得阎兄啊!实在是……,哎!”
    杨弘瞪了一眼袁焕,接口道:“是啊,阎兄,你的本意也是想让百姓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而不被冻死。所以你的本意是好的,只是事情有了偏差而已。其实只要百姓按照陛下所说交出足够的钱财,不也可以领到木材,能够安稳度过这个冬天了吗?”
    原本眼中失去了光彩的阎象,听到这话,眼中有了精光,说道:“是啊,只要钱交了不就不行了吗!百姓没钱交,我们帮他们交就是了,只要凑足了钱,到时候给张勋,让他免费发给百姓就是了。”
    由始至终,阎象无不是在为袁术着想,其对袁术的忠心可谓是日月可鉴啊!
    令人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
    袁焕、杨弘听到阎象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就是佩服,发自内心的佩服。
    阎象想通之后,急忙站了起来,抓着袁焕、杨弘的手,说道:“袁兄、杨兄,还请二位助我一臂之力。”
    许是怕二人没听明白,又解释道:“象这些年以来,虽然省吃俭用,但因为家中仅靠我一人支撑,没有剩下多少钱财,恐怕是不足以支付购买木材的钱财。所以还希望二位能解囊相助!”
    袁焕和杨弘均是苦笑着摇头说道:“你呀你,就知道向我们张口。”
    说着又一拍大腿说道:“哎,算了,谁叫我们和你是好朋友呢,也罢,我们一起出资。”
    “哈哈哈!”
    说完,三人都大笑起来:“好,我们一起!”
    “这下我们三个可要破财咯!”
    看似对于拿出大量钱财的不满,实际上只是几个老朋友之间的打趣罢了。
    况且袁焕和杨弘与阎象不同,二人俱是大家族出身,家资颇丰,虽然算不上巨富,但也比阎象要富裕得多。
    于是最后阎象出五万铢,这已经是他能拿出的最多钱财了,拿出这些他家中已经只能勉强吃上饭了。
    余下的袁焕出六成,杨弘出四成,想比之下,袁焕要更有钱,毕竟他乃是老袁家的远亲,虽然远得不能再远了,但也改变不了他留着袁家的血脉,也因此赚了不少钱,家中资财要比其他人丰富。
    在袁术手下算是最有钱的大臣了。
    晚上,袁焕找到了张勋,将他们三人的想法说了出来。张勋实际上也不想收百姓钱财,但对于袁术的命令,他不得不听,但现在有人愿意出钱,替百姓付账,张勋哪里还会不同意,十分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第二天发放木材的并未向百姓收取钱财,百姓还以为袁术善心大发,一时间对袁术大加赞赏。
    此事传到袁术耳中的时候,令他万分高兴,也更加觉得百姓愚蠢,愚不可昧。便传令张勋,将钱财加到一贯。
    张勋得到命令大惊,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袁焕等人,亦是大惊。
    袁焕三人当即进宫面见袁术,请求降低购买钱财的数量。
    但利欲熏心的袁术岂会同意,已经尝到甜头的他,一番严厉斥责之后,直接命令宫中的护卫将三人赶了出去。并吩咐宫门处的守卫,不能再放三人进宫。
    三人被赶出宫之后,只好商议再次筹钱,可是之前已经把家底掏得差不多了,现在哪里还有那么多钱来替百姓付钱。
    最后只好分头联络其余大臣,希望他们能拿出钱财。可是这些人都是和袁术一个德性,贪财好色之辈,岂会同意。
    求助无果之后,三人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能拿出多少是是多少,都把家底拿出来完了,但还是差了不少。
    张勋在接到三人的钱财之时,被三人的大义之举感动,将自己腰包里的钱都掏了出来,然而,还是差了许多。均分到每家每户头上,也还需要给五十铢。
    而张勋不敢违背袁术命令,只能向百姓收取钱财,每家每户强制收了五十铢,补足了剩下的钱财。
    使得城内百姓怨言四起,一个个都决定明日自己出城去打材,不向袁术购买木材,毕竟五十铢实在太多,很多人家中总共也才不过五十铢,稍好的也才百铢,但之后的生活呢?大雪没了,可还在下小雪,地上也都盖上了厚厚的大雪,农作物早就被冻死了,哪里还有什么产出,只能是靠家底生存。
    当张勋将再次收到的钱财送到宫中的时候,袁术大喜,再次下令增加钱财,要一千铢,令张勋大骇,慌忙将消息告知了袁焕三人。
    袁焕三人惊得直呼袁术昏庸,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三人又准备进宫求情,可惜连宫门都进不去。
    但这次,三人不再打算退缩,跪在宫门处,逼迫袁术撤销命令。
    眼见手下大臣逼宫,袁术大怒,气得想要杀掉三人,但被皇后阻止了。但袁术对三人也再也没有好感,觉得三人挡了自己的财路,于是下旨免除了三人的官职,并派人将三人软禁在家中。
    这令得张勋也忍无可忍了,将袁术收取钱财的事情悄悄透露了出去,并把阎象、袁焕、杨弘三人私下为百姓出钱购买木材的事情也一同传了出去。
    令得百姓对三人感激不已,对袁术则是好生敌视,虽然没有直接造反,但仇恨的种子却已经埋下。
    差得只是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引发这颗埋在心底的仇恨种子罢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