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两百三十四章 三战鲜卑之战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冰城——平鲜城一战,鲜卑正式走向暮落,部落的勇士损失十之八.九,还多是已经暗中投靠了征北军的轲比能的手下。
    此时大汉内部爆发黄巾起义以来,最激烈的矛盾——讨董。
    为伸大义于天下,提高在大汉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征北军暂缓了对鲜卑的灭族之战。
    大规模骑兵,进行两线远途作战,对征北军不利,后勤的压力尤其大。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像征北军管辖的领地一样,修建了完善的道路。
    征北军恰好需要进行休整扩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领地扩大。鲜卑所在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差不多等于整个大汉,那可就比征北军现在所拥有的地盘,大上一倍,拿下之后就是三倍领土面积。
    这得需要士兵去守卫,草原地广人稀是实情,但自己的地盘那就是自己的地盘,就得自己守卫。所以扩军势在必行。
    同时草原上的积雪刚刚融化,温度还很低,等天气稍好,更利于骑兵作战。
    徐荣受命整训部队,进行磨合工作。本意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该项工作,然后出兵拿下鲜卑。
    这天,徐荣正在准备下一阶段的磨合训练内容,忽然戏忠派人来请:“统帅,戏院长请您过去一趟,说是有急事商议。”
    徐荣闻言,心里一惊,他从未见过戏忠如此语气请人,看来事情确实严重。当即放下手中的事务,立即赶往戏忠所在房间。
    “戏院长,有什么事这么急着叫我过来?”进了房间,徐荣就问了出来。
    戏忠正在来回踱步,听到声音,抬头一看,说:“德彦,你来了,快请坐。”待徐荣坐下,又拿出消息递了过去,“你先看看吧!估计家里出大事了。”
    徐荣面色一变,顿时严肃起来,仔细瞧起了消息的内容。
    看完,皱眉苦思。
    戏忠依旧踱步思考。
    徐荣起身,就要离开,戏忠赶忙问道:“德彦,你这是要去哪?”
    “做准备工作啊!主公不是说了立刻出兵吗,我得去做出兵的准备。”徐荣义正言辞的回道。
    戏忠闻言,一噎,顿了顿,说道:“你说得有道理,但是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的啊!我们先商量一下如何进军,然后在出发,也方便做准备工作,不是吗?”
    徐荣,沉默了一会,说道:“志才,我觉得吧!你这个时候有点想多了,我们现在占据的是绝对优势啊,虽然我现在在整军,在进行磨合。可是我们并不是新兵,而是有经验的预备役,也是有一定战斗经验的,一个月的时间也差不多了,直接拉出去就是了。”
    “再有,我们直接杀过去不就行了吗?管那么多干嘛?反正又不是我们的百姓,死多少都没有关系,反正不死也是俘虏,做苦役的命。”
    戏忠解释道:“这次不同以往,不能这么干了,以前夫余、娄挹、高句丽,那是起初我们势力小,没法收买人心,加上夫余与主公有杀父杀母之仇,即便是被灭族,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鲜卑不一样啊,你看,现在轲比能是自己人,要是我们在拿下草原的过程中,杀了鲜卑人,数量少,没事,要是多了呢?轲比能可能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会有疙瘩。”
    “倘若因此,在今后的作战中,轲比能没有尽心竭力,导致了战斗失败,那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况且,现在鲜卑也没有剩下多少可战之兵,只要我们小心注意就不会有多少损伤。”
    徐荣终究只是一名军事人员,哪怕在冷兵器时代,他是一个不错的统帅型人才,但他考虑问题的方向依然只是如何打赢战争。至于战争之后的事情,并非他所需要考虑的,再则辽东多有收到鲜卑等异族的进犯,许多人家破人亡。
    他,徐荣,就是其中之一,若非张羽相救,早就成为孤魂野鬼。所以对异族,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哪怕他再理智,也会受到仇恨下意识的影响。
    比如,现在对鲜卑作战一事。
    戏忠乃是真正的聪明人,对于张羽的安排,早就明白是为了什么,此时不出力更待何时!
    “德彦,现在我们的应该做的就是拿下整个草原,整个鲜卑,不让他有一人逃脱,有一丝的死灰复燃的可能,让他消亡在历史中。你说这样做,岂不是跟能解恨?”
    徐荣承认,他被说动了。
    随后二人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商议着,完善这个计划。
    鲜卑的终结计划就在这两人的相互补益下,出炉了!
    很快,征北军开始运转起来,无数的粮草从各地汇聚到了第二统帅部。同时因为虎卉军被调离的缘故,经过请示,第一军与第七军奉命北上,暂时归其指挥作战。
    五原郡,护军大营。
    午饭时间,一士兵找到典韦:“军长,第二统帅部发来消息。”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典韦加快扒饭的速度,三五下就吃完了一大碗。
    回到大帐,消息已经静静的躺在他的书桌上,立即打开看了起来。
    内容并不多,主要是转达张羽的命令,命他配合第二统帅部,对鲜卑作战。以及第二统帅部发来的第一道命令:威吓羌族,秘密北上。
    典韦销毁传来的命令,坐在椅子上思考了一会,喊道:“来人!”
    “军长!”
    “去将吴校尉叫过来。”
    “是,军长!”
    不多时,士兵回来了:“军长,吴校尉到了。”
    “进来。”
    吴校尉踏步走进大帐,到了桌前三尺的位置,停下,双腿并拢,敬礼道:“军长好!不知道找我来有什么任务?”
    典韦来到吴校尉身旁,揽过他的肩膀,凑到耳边,悄悄说了一会,才将其放开。
    吴校尉默然一礼,退了出去。
    大半个时辰之后,吴校尉带领一校人马离开了护军大营。经楼烦,前出羌人境内。
    数日后,羌人靠近并州的部落,有一个关于雷公的传说开始流传。不久又逐渐传开了,所有的羌人部落都知道了。
    传说——
    雷公山,原名不详,因雷公一事,遂改名雷公山。
    一日,天朗气清,红日高悬,是个绝好的天气,正是放牧好时节。雷公山附近,牧草肥美,是周围部落的首选放牧之地。忽闻山中雷声阵阵,却不见乌云,更不见半点雨水。
    牧民疑惑不已。
    不久,疑惑变成了惊骇。
    打雷,没云,无雨,下起了铁蛋。天上掉落了徐徐多多眼珠子大小、拳头大小的铁蛋,砸死了十余人,数百头牛羊。
    放牧的牧民,顾不得其他,连滚带爬的逃离了雷公山下,连牛羊也不管了。
    雷公山的消息首次在羌人之间开始流传,有人认为纯属谣传,有人惊恐,也有人根本不在意……
    次日,又不信邪的羌人,自恃勇武,十余人纠结在一起,进了山中,就再也没有回来。反倒是雷声再次响起,天上也再次下起了铁蛋。
    原本不信的人,也开始动摇了,开始害怕了。
    但总有不怕死的,第三天,又有人进了雷公山中,这次人更多,足有百人,可惜,进了山中如同进了坟墓,从此了无音信,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山中的雷声更响,响的时间也更久,好是被惹怒了一般,铁蛋雨的时间也更久了,山下的肥美牧草变得一片狼藉,这座无名山,也正式更名为——雷公山!
    周围的部落,都迁移开去,远离雷公山。
    当他们离开后,山中再也没有雷鸣,也不再下铁蛋雨。
    传言变得更加真切,临近的羌人变得惶恐不安,进一步西迁,远离了并州。
    就在雷公的传说在羌人之间传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吴校尉带着手下的人马回了护军大营。
    中军大帐中——
    “军长,我来交令了。”
    典韦抖擞精神,严肃的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吴校尉拍着胸脯说道:“军长,我老吴出马,你还不放心吗?妥妥的。就是,就是有一个后遗症。”
    典韦眼珠子一瞪,狠声道:“什么?还有后遗症?”
    吴校尉感觉腿有些软,急忙辩解道:“军长,不是的,是这样的。”走到典韦身旁,说起了悄悄话。
    典韦听完,一把推开吴校尉,从上到下,仔仔细细打量了一边。
    吴校尉哪经历过这架势,当即一个哆嗦:“军、军长,你、你这、是、要、要干嘛?”
    典韦伸手凌空给了他一巴掌,恨声道:“要你个大头鬼啊!你那啥眼神,啊,看嘛呢你!”
    “我告诉你,我只是没想到你这家伙,居然混了个雷公的名头,妈的,比老子的名头都响,不成,你以后要是敢在老子面前提这事,看我不收拾你。听到没有?”
    “还有,别想歪了啊!”
    吴校尉撇嘴道:“听到了。我也没想歪啊,是你自己想歪了,能怪我吗?”
    “什么?”典韦大怒,“小吴,你是不是皮痒痒了啊,要不要我帮你松松?”
    吴校尉哪敢答话,慌忙说了句“军长,我还有事,先回了”,就逃也似的跑出了大帐。
    眼见吴校尉离开,典韦没有半点起身的意思,面上也没有半点怒色,感情刚才全是装的。
    坐在椅子上琢磨了一会,典韦觉得有了雷公的震慑,应该算是达到了威吓羌人的效果了。旋即传令军中各部,收拾行装,明日启程北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