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战前的阴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风云变换天下惊,草原铁骑扑九州。
    一己之私阴谋起,汉胡大战变数生。
    鲜卑,虽是异族,为汉人所瞧不起,但不可否认的是其骑兵颇为强大,尤其是檀石槐主政时期,更是威风无比,建立了强大的鲜卑帝国。如今虽然四分五裂,但依旧被汉庭所默默的注视着。
    鲜卑三部联合,雄兵齐聚,动静之大,震动了整个大汉朝廷。尤其是董卓,谁让这个时候朝廷的权柄握在他一人之手呢?
    但是他没有感到丝毫的不安,反倒是有股窃喜,为啥?
    因为他觉得他的机会来了,什么机会?
    整治他眼中最大的敌人——征北将军张羽的机会来了。
    董卓得到鲜卑举兵的消息已是二月将过,三月降临,也就是说信息速度传播很慢,估计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出动。
    匆忙赶回了相国府,招来了李儒,急不可耐的说道:“文优,现在鲜卑集结大军欲要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张羽那厮的征北军,你说,我们的机会是不是来了?可以实施那个计划了?”
    听得董卓急匆匆的相招,李儒在来相国府的路上就已经有所猜测,他隐约之中对于鲜卑的动静也有所听闻,如今听得此言,暗道:果是如此。
    想了半天,就在一旁的焦急的等待着的董卓将要忍不住的时候,方才说道:“主公,属下以为,时机确实到了,不过要稍微变化一下。”
    董卓听得此话,急吼吼的回道:“怎么变?怎么变?文优你说,咱家听着呢!”
    李儒闻言,慢悠悠的来到董卓身边。
    看着他这慢动作,董卓差点想要直接跑过去,好在还想着要端起架子,竖立威严,才没有动。
    不知李儒说了些什么,让董卓两眼放光,同时大声叫好,一副市井小贩坑人成功的模样。
    不就一匹快马从洛阳而出,往北而行。
    同时大汉各州有一个震人心魂的消息悄然传出,那就是征北将军战功卓著,皇上心中甚慰,为表其功,特晋升为大将军,司掌天下兵马,攻伐之权。
    在北方各州刺史得知鲜卑将要来攻的时机,突然传出这样的消息,如此一来,这个消息就有意思了。
    要是征北军有什么天大的功劳,晋升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有吗?不说去年的无故出兵拿下并州,就是有功劳也不能这么直接到大将军啊,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可以升啊,一下子到顶,要是这次鲜卑之战胜利了,那该怎么办?这是要把张羽架在火上烤啊,必定有阴谋啊!
    果不然,不到一天又有了征北将军借鲜卑来攻之机要挟朝廷,不给大将军之职就联合鲜卑平分大汉。
    这话,实际上没人信,不说汉胡之间仇恨已深,就是征北军和鲜卑的仇恨那也是远超大汉其余各军,怎么可能联合?但是百姓信啊,他们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只知道空穴不来风,肯定是有这么回事的。
    一时间,众口铄金,征北军是有口难辨。好在征北军辖下的百姓基本没人信,就算有人觉得有可能,也会被周围的人给收拾一顿,再也没人敢说这事。
    张羽得知此事的时候,也得知了洛阳有信使北上的消息,觉得两者之间必有联系,立即招来了戏忠等人。
    此时征北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招兵练军一事,只有戏忠、贾诩、荀攸三人在渔阳,其余人都到其他地方去了。
    所以当来人只有三人的时候,张羽并没有感到奇怪,反而心底有些庆幸,幸好没有都出去,还有人在渔阳,不然可就惨了。
    三人收到命令当即放下手中的事赶了过来。
    等三人到达征北将军府的书房,张羽立马将收到的消息仔仔细细讲了一遍,生怕漏过了什么。
    果然,听到这个消息,三人都是一脸的沉重,感觉有些棘手,一个处理不好,今后征伐各州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受到来自底层百姓的抵触,甚至拼死守城。
    商量来商量去,三人都讨论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也未能拿出什么好办法,只拿出了一个看上去有些耍赖的办法。那就是暂时接受大将军的封号,反正不管接受不接受,流言蜚语都已经传遍了大汉,都无所谓了,只要后边隔点时间,再想个办法辞去大将军一职就是了。
    张羽听了也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是暗恨董卓和李儒的毒辣,难怪先前就听说董胖子要给张羽找点麻烦,结果却没有半点音信,现在看来是在等待机会啊,如今恰逢鲜卑大举来攻,正是好机会。不仅损害了征北军的名声,还让征北军得不到半点支援。
    不过令张羽没想到的是,好戏还在后头呢!
    这会他是没法知道了,正在接待出了门又折回来的贾诩。因为他想出了个毒计,让张羽以绝后患。先前只是碍于戏忠、荀攸二人在场,不好意思说,免得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有降低危险的意思。这不是说他们二人不值得信任,而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可是,张羽思考一番,还是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在他看来虽然找人杀掉信使是个好办法,但他总觉得将一个无辜的人拉入到这场斗争中来,是不道德的,还很有可能引起董卓的反弹,拿百姓撒气,这就更不好了。虽然只是可能,但他不会去赌那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可能,何况以董卓如今的残暴性格来看会这样可能超过九成。
    要是因此让更多的无辜百姓惨死,张羽心底过意不去。
    再则建议散发谣言来制止谣言的办法也不好,以如今的文化教育水平,百姓的主见性并不高,容易人云亦云,很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尤其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谣言一起出现,会让百姓感到不安,变得人心惶惶!那大汉将会变得更加的动荡不安,将来可能遇到的变数会激增,这可不是张羽所想要遇到的。
    所以很自然就拒绝了贾诩的建议,弄得这家伙离开的时候,还一脸委屈的看着张羽,活像菊花开了一般。
    张羽见着这眼神,这脸色,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使劲甩了甩头,决定不再想这么多,就按之前商定的办就是了,现在还是琢磨怎么将消灭鲜卑的计划完善吧!
    就在张羽觉得无赖,只能如此办的时候,一个农夫打扮的男子悄悄走进了上党郡的郡守府。
    待了一个多时辰又悄悄离开了,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就如同小虾米之于大湖一般,翻不起什么浪花!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张扬莫名其妙的就接到董卓的示好,最开始还一脸的迷惑,但听到对方的要求的时候,心里震惊异常,思考一番之后没有直接答应,但也说了会认真考虑。
    随后上党郡悄无声息的派出了数路探马前往并州查探消息,看样子先前谈论的事情与征北军有关啊!
    这个所谓的农夫到底是谁?
    他是董卓和李儒商量后的结果,虽然董卓觉得这么偷偷摸摸的不好,但是李儒坚持这样做,也就同意了,也没问为什么,估计是懒得问。
    这其实是李儒推测征北军应该在洛阳暗地里有不少的探子,尤其是聚贤楼,从去年进入洛阳以来,就一直盯着他们,只是可能隐藏得太好,没有发现异常,也就没有动手的理由。
    但这并不妨碍他进行推测,以及预防消息走漏。
    所以才有了混在人群中离开洛阳,前往上党传消息之事。
    想要联合张扬向征北军下手,到时候根据董卓信使所言,一同出兵,平分并州。
    只是没有想到张扬胆小,没有第一时间答应此事,而是含糊其辞,然后悄悄派出了探子。
    不过这些小动作并没有瞒过一直盯着他的董卓的手下,很快就传到了李儒耳中,当即会心一笑,知道张扬已经上钩了。不论他有没有动手,就凭这动作就足以让征北军提高警惕,那么接下来的计划就可以继续进行了。
    又一骑信使出洛阳往东而行,经陈留往濮阳,数日后不知所踪。
    这些张羽此时还一无所知,直到数日后得到并州关于张扬派出数量很多的探子进入并州才觉得事情有些诡异了,但一时之间也捉摸不透其中有什么阴谋。
    哪怕是找了戏忠等人一同商议,也没有个结果,只能等待董卓的下一步计划,以不变应万变了,只需要令虎卉军和在并州主持政事的荀彧加强警戒和提高防御。
    尽管如此,张羽还是暗中下令让洛阳的人注意隐蔽,不要被发现了,但也要时刻注意董卓的动作,尤其是李儒的行踪。
    这是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不得不防。
    翌日,张羽接见了洛阳来的信使,简单的一番礼仪之后,接下了任命大将军的圣旨,然后信使就离开,估计是觉得这趟差事危险,还是尽早完成的好。
    张羽也不挽留,让他自行离去。只不过虽然接受的大将军的任命,但没有将征北将军府的牌匾更换,这让他辖下的百姓心安不少。
    数日后,张羽同时接到了鲜卑大军已经接近弹汉山的消息和洛阳又有信使到的消息。
    不得不先接见了洛阳来的信使,虽然大家都知道洛阳的信使表面代表的皇帝实际上只是代表董卓而已,但是面子上的事情也不能丢不是,不然宣扬个不尊皇帝,意图谋朝篡位的罪名,那岂不是要遭全天下人的唾骂。
    现在大汉的百姓还没有改变对大汉的信仰,当然征北军辖下的除外,虽然也对大汉有感情,但更多的是对征北军、对张羽的感情更深。
    可是接见了此人之后,张羽的心情有些不好,虽然最后对方听到拒绝的话语,也是客客气气的,也没有半点勉强的意思,但是他心里知道麻烦来了,越是客气越是令人在琢磨不透。
    为何?
    原来此人带来了消息说,鲜卑即将来攻,大将军劳苦功高,但是既要面对鲜卑大军,又要镇压并州、幽州各郡,未免大将军力有未逮,建议将并州交由相国代管,以防不测。
    这话是代管,可谁都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事。
    送走了信使,张羽思虑一番,还是派人召见了戏忠等一帮子谋臣。想看看他们能不能想出个究竟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