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四十九章 黄巾起义爆发,奉旨出征(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距离张羽大婚已经有了几年的时间了,今天是光和七年元月十日,今年对张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即将展露自己的锋芒;对于整个大汉皇朝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大汉这座大厦根基即将动摇、即将倒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大汉的动荡即将开始,而张羽要做的则是在这场动荡之中尽量保存汉族的元气,也让百姓能少受日子的苦楚,过上那饿了有得吃,冷了有得穿,病了有得医,老了有人养,小孩有学上的日子!
    这个时候张羽传令各部进行最后两个月的加强训练,然后休整待命(不是放假休息,而是每天只保持基础锻炼,维持战斗力)。只是张羽心里有些担心,因为最近太平道的秘密消息已经是打听不到了,具体的举事时间自然就无从得知了,唯一能知道的就是时间应该就是最近。
    那么,这会张羽究竟在干什么呢?嘿嘿!
    地点:渔阳;时间:已知的这个时候了;具体位置:渔阳太守府大厅;具体时间:光和七年元月十一日上午辰时(特殊情况,所以时间才在早上七点)。这不,大家刚一起用过早餐,就聚集在这里了。
    “启禀主公,去年各署相互合作、协调使得行政效率得以再次提高,均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荀彧首先做总结道,张羽听了点了点头。
    却说这是在干嘛?其实是年终总结大会,本来这个总结大会往年都是在每年年底的最后一个的月最后五天进行的,只是去年年底张羽另有要事,所以下令等待具体命令,结果时至今日张羽才有了时间来听取去年的年终总结。
    荀彧讲完之后,田丰说道:“启禀主公,去年各地政府已经配备足够的官员,无有所缺,且按照主公的吩咐都留有一到两个副职人员。经过我们的精挑细选和执法部门的严厉监督,如今所有官员在清廉程度上已经得到巨大的提高,去年一共查处不到五位的贪官污吏,贪墨金银均未超过百两,错判误判案例仅有一例,这说明我们的各种措施是非常有效果的。”
    张羽在田丰说完之后沉默了一会,说道:“虽然如今律政署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但是依旧不能松懈,尤其是在官员的清廉和案件的审理问题上。还有,大家都是饱学之士,应该知道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再到秦,最后到现在的汉,国家的法律制度不断的在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法律也是需要适应当下的实际情况的,只有合适的法律才能使得当下的发展变得更加的快捷,当然有些法律是无法改变的,要符合实际的道德问题,这就不具体说了,律政署下去之后要开始着手准备实际道德法的问题,例如:孝顺,忠义,爱国等。再来说合适的法律的问题,也许现在的这个法律使得我们的官府变得清廉高洁,但是也有可能几十年后或是上百年后或许更多年后,就不再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大家一定不能放松,要提高警惕,减少这样那么的官府的不好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官府能够得到百姓的长久的认可。”
    众人应道:“是,主公!”荀彧、田丰、戏忠等当世的大才似乎看到了国家永久流传的希望,就算不能永久也能流传得更久,至少不比夏商周短,心里不由的有些自豪、欣慰等感情。
    张羽让众人坐下之后,示意田畴继续发言。
    田畴看到自家主公的示意,说道:“主公,各位同僚,去年是高速发展的一年,如今主公治下一共有一百八十余万户,比几年前翻了三倍,共有约八百五十万人,其中老人数量不足一百五十万,大多都在逃亡的路程中死亡,只有壮年和少数的老人逃亡到了我们这里;壮年共有三百六十多万人,其中大多是外地逃亡而来和聚贤楼送来,其中符合兵役年龄的大约有百余万人,妇女儿童共三百二十余万人,儿童占近一百三十余万人,这其中大多为这几年主公下达的鼓励生育政策所生,但是现在仍旧很缺少妇女,很多男人都只能打光棍,有钱都娶不上新娘子啊!”说到这里田畴停下了接下来要说的话,就这么看着自己主公。
    张羽见此知道是等自己拿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样,民署再发布一个鼓励生育的命令,在原来的奖励上提高两成,以提高未来的战争潜力,同时告诉所有百姓,生儿生女的奖励都是一样的,凡是不好好照顾的女婴的适度量刑。再则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不少的妇女进入到我们辖下之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男女比例问题,所以子泰不用太过担心。”
    田畴听了回道:“是,主公英明。属下等下就去办。”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共有二千四百余万亩土地,这为今后涌入主公治下的难民等提供生存的希望,也使得这几年各地粮仓数量一再增加。”张羽听到这里不由叫好,同时说道:“子泰如今存粮有多少?”
    田畴想了想说道:“大约有三千六百万石。”
    张羽说道:“留下六百万石以备不时之需,其余全部做好准备,不久之后就要用到。”
    “属下遵命。”田畴也不问缘由,“自从稻种改革以来,粮食的产量一再增加,只是稻种的数量如今还有巨大的缺口,这些土地当中有一半以上都还是种的以前的低产量稻种。”
    张羽听了看了看尤浑,尤浑回道:“主公,田大人不必担心,自两年前丰收之后,技术基本已经成熟,‘研究所’在这基础上已经加快了进度,明年应该能够基本满足现有的土地数量。”
    张羽笑着说道:“好,民以食为天,目前来说只要能吃饱就是好事,好!当记一功!”
    尤浑也笑了,“谢主公!”
    田畴继续说道:“那就好,如今红薯也已经扩大了种植面积,约有三百多万亩,也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
    田畴说完之后,辛评说道:“今年商署收入约有一万万四千万金,大钱折合银两约有四千余万两,这还得有赖工署的钱币制造和钱庄。除去用于工署研发、制作,各部署年奉,军费,难民和聚贤楼送来的百姓的安置之后,还剩下三千万金,银两四百五十余万两。”
    张羽这下觉得高兴了,手里有了余钱心里不慌啊!笑着示意尤浑说话,尤浑点头表示明白,同时嘴里说道:“启禀主公,如今各师已经基本完成换装,而且之前的几样在技术的难题也被主公在前些日子解决了,估计这个月月底就能出样品,很快就能进行批量生产。另外船只问题上已经解决两千吨以上船只的龙骨问题,如今已经投入到了制造当中,大约年底就会有船只下水,到时候请主公和各位同僚前去观看下水仪式!”
    张羽心道:临近大事得到如此大的惊喜,不错不错,是个好兆头!便说道:“好,到时候和诸位一同前去观看下水仪式!”
    其余众人很是惊讶,议论了几句,听到张羽的话,一同回道:“是,主公,这是我等的荣幸。”
    尤浑不知是不是觉得大家的心脏够强大还是怎么,也不怕吓死人,继续说道:“主公之前说的铁甲船的事情,我们工署已经研究成功,吨位大约三百,前些日子刚刚投入到建造当中,呵呵!”大家这下可是惊呆了,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尤浑,只见尤浑那一脸的得意,大家真想上去踹上几脚。张羽却是心里琢磨着:这么大的事也不先和我说,幸亏这都是值得信任的人,不然要是泄露了这么大的机密我一定不会放过你,哼,老家伙,吓老子一跳,真是的,现在心脏都还扑通扑通的挑个不停,要不,找个时间整整这个老家伙?想到这里,张羽忽然平静了下来。要知道这里除了张羽之外,其余人估计只是惊讶罢了,觉得铁做的船很是新奇,除此之外估计也就没有其他了,唯独张羽这个有着后世灵魂的人才知道铁甲船的可怕,呵呵。
    张羽听到铁甲船已经在建造,很是高兴。可是尤浑这家伙似乎是想要吓死一两个心里才舒坦似的,见大家不再议论,复又继续说道:“这个东西要下水估计等到明年了,不过主公说的蒸汽机也有了新的进展,估计不出三个月就能有合格成品出来。”这次大家确实没有惊讶,只是有些好奇,这个什么‘蒸汽机’是什么东西?不懂,不过主公弄得应该是好东西,到时候得见识一下才行。尤浑看到大家并不惊讶,脸上的得意有些挂不住了。
    张羽见了,心道:活该,老家伙,让你得意,哼,不过蒸汽机出来了,这个真正应用到船只等运输工具上不知道还有多久啊,哎!好在不管怎么说,迈出了第一步,也好!想到这里,张羽本来就要低沉下去的心情也有了好转。旋即对尤浑说道:“明天我去你们工署看看。”
    尤浑回道:“是,我等一定恭迎主公!”
    张羽摆摆手,“不用特意安排,我到时候随便看看就是,你找个人给我带路就好!”尤浑听了点点头,对于这种研究狂人而言或许出了研究就是因为自己的研究而让别人吃惊认可了,其他的,呵呵,都不重要。
    这时轮到管宁了,本来应该是张羽的岳父蔡邕来参加年终总结大会的,可是蔡邕不想参加,便打发了管宁前来,“主公,各位同僚,如今小学学堂已经遍布辖下的每个乡村,中学学堂在每个县里至少有两所学堂,大学如今因为还没有人达到标准,所以只有两所大学学堂,分别在渔阳与昌黎,学堂的老师如今在各个研究所和蔡大人手下学习,只要后年有了学生,立马就能把学堂运作起来。”
    张羽鼓掌大笑着说道:“好,不错,幼安,你们这些年辛苦了!”管宁就要说话表示不辛苦,张羽摆手示意继续听就好,“幼安不必谦虚,我们整个民族要想得以传承和发展依靠的只有文化,也即是知识,只有知识才能创造文明,这才能形成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所以幼安你们在做的是开头、源头,不可避免的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索着前进,也就是所说的万事开头难。因此辛苦是必然的。”
    管宁听了立即起身拜倒,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宁代所有学堂的老师谢主公的关爱和理解。我想他们要是听到主公的这番话必定会士气大增,能更好的投入到教授知识当中去。”这是张羽已经走到了管宁面前,然后一把就拉起的管宁,嘴里说道:“我和他们做的是要维持一时的安宁与强盛,而你和你们所有老师做的是要维持整个民族的长久的安宁和强盛。所以你们的默默付出才是真正的辛苦。好了,今天是总结大会,不必如此女儿态。”
    管宁回道:“谢主公,宁失态了,今后宁必然会更加努力的去办好学堂,不过学堂的老师估计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不小的缺口。”
    张羽想了想,拍了拍管宁的肩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说道:“这只好暂时这样维持着了,不过可以适当的提高老师的工资,同时中学学堂毕业的可以参加考试之后担任小学学堂的老师嘛,而大学学堂毕业的也可以参加考试之后担任中学学堂甚至大学学堂的老师嘛,这个你们下去之后自己思考一下,做出一个制度来就是了!”
    管宁听了,略一思考便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是,主公,属下下去之后就着手办理此事。”
    “好,今天的总结大会便到这里吧!志才、文若、元皓、文和、尤浑五人留下,其余人都散了吧!”张羽说道。
    “是,主公,属下告退!”除了戏忠、荀彧、田丰、贾诩、尤浑,其余人尽皆离开。
    这时张羽说道:“我料定数月之内天下必有大变,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做好战事准备,文若要注意稳定我们治下的稳定,以及各署的安定,我将会抽调公达离开,所以你的担子就会变重。元皓,你出过海,这次要麻烦你出趟远门了,明天就会下达命令到你们律政署,所以今天回去之后元皓你就要做好安排和准备,还有要注意这次你要参加下午的军事会议。”喝口茶之后,继续说道,“志才、文和这次将由你们二人担任随军参谋,所以你们也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尤浑,明天我就到你们工署看看,同时解决一些你们的问题,还有要加快船只的制造,尤其是铁甲船,这对我们未来的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你们都明白了的话,那么就到此结束,都回去吧!”
    五人同时应道:“都明白了,属下告退!”
    总结大会终于结束了,然后吃过午饭之后,下午进行军部军事会议。自前年起军部除参谋处以外,其余人不再参加总结大会,另外进行每年一次的军事会议。
    会议上张羽是以戏忠发言,戏忠便说道:“从七年前到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壮大起来,如今有近十三万的正规部队,另有二十万的后备兵员,随时可以转成正规部队,捕快队伍有近三万人,在必要的时刻也可以转化为正规部队。另有水师十二万人,各种大中小型战船八百余艘,另有运输船只共近五百艘。”
    “各位,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大汉将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这既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机,也是我们为汉族保留元气的开始。所以我宣布:”张羽在戏忠说完之后大声说道。
    “甘宁、韩当、田丰、颜良听令!”
    “属下在!”甘宁、韩当、田丰当即应道。
    “水二师、水三师立即组建远征军,六师为远征军预备部队,任命甘宁为远征军都督,韩当、颜良为副都督,田丰为参谋长,补充好补给于十日后立即出发远征东瀛,运输船调两百艘作为你们的补给运输船。”张羽说完拿出一封密令说道,“这是你们到了东瀛之后你们要做的事情。”
    “是,主公,我等领命!”四人听张羽说完,立即回道,随后甘宁上前结果密令,然后郑重的放入一个木盒之中,然后放到怀里才退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张羽见到甘宁如此谨慎,心里大是点头,不错!然后说道:“其余各部按照我前几天下达的命令执行,同时随时注意意外情况的发生,一旦有变要能立即投入到战斗中!好了都散了吧!”
    “是,主公!”众人回道。
    众人散去,张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想到:来到这里已经有二十二年了,本想改变大汉的命运,从而改变汉族日后的命运,谁知人微言轻,大汉又病入膏肓,自己是拼了命也救不了了,只好出此下策,才有了如今这番局面,希望张角这王八蛋不要做得太过分,让我能够为汉族多保留一份元气才是;还有哪天杀的董胖子,哼,有机会一定要宰了你这王八蛋;至于刘备这家伙,要是真如历史上所言的那般,也就不能怪我了,嘿。算了,这些人迟早一个个收拾掉!随即张羽转念一想:也不知道这次的谋划能不能成啊,希望张让那个死太监识相,不然的话可就别想像历史上那般轻松死去……哼。想到这里,张羽起身离开军部,回到自己府上陪伴自己的两个小娇妻,不就之后就要出征了啊!
    十日后,远征军启程出发,张羽等一干人前去送行,那场面,是惊呆所有的送行将领和官员,当然了张羽除外,毕竟前世也是见过大场面的。可是在这个时代,那海上停留的数百艘战船(因为很多人都不了解,把运输船也当做了战船,而且由于是运输船,显得更加巨大,所有也更加惊人)简直就像移动的堡垒,所有没办法不惊讶,有种一眼都望不到边的感觉。
    “兴霸,此次出征不同于内河,这可是在海上,所有你一定要注意海上的安全问题,不要当做实在内河上,凡事遇到困难,一定要多听元皓的意见。”张羽拉着甘宁说道。
    “主公,你放心,我一定会多加小心的!”甘宁回道。
    张羽又拉着田丰说道:“元皓,此次出征非比寻常,兴霸虽然精通陆战、水战,但这次出去时间是上估计恐怕得花一两年时间,所以,元皓,只好辛苦你了!”
    “感谢主公的信任,丰必效死命,必定完成主公交待的任务!”田丰回道。
    之后张羽对甘宁等人一一拥抱告别……
    就在张羽给甘宁送行这天洛阳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虽小,但这使得黄巾起义就此拉开序幕,大汉也由此进入常年的战乱之中。
    洛阳城东南角某个贫民家中,这时这家人早已不在,而是几个自称太平道的家伙占据其中,这天……
    “唐周大哥,我得到小道消息,听说不久之后的起义在司隶的黄巾军由马元义那家伙为渠帅,唐周大哥你为副渠帅。这真他.妈.的不公平,论身份唐周大哥你是大贤良师的亲传弟子,论地位,马元义那家伙不知道是那冒出来的土鳖,而唐周大哥你可是唐家的大少爷(其实也就是个小世家罢了),无论怎么看都轮不到马元义那家伙担任司隶地区的渠帅吧?要是唐周大哥你不能当司隶地区的渠帅的话,我唐三怎么都不服?哼!”这个自称唐三的家伙走进这户贫民家中之后就对在屋内的唐周说道。要说这唐周,当初张角传道的时候,经过唐家所在的县城,唐家家主也就是唐周的父亲,惊为天人,遂散尽家财帮助张角传道,所以张角才会收唐周为弟子,可是这些年下来,张角发现这家伙全身上下一无是处,所以也就把他打发出去,要不是看在当初传道之初,唐周的父亲用全家的家财资助的张角的份上,恐怕早就被张角逐出自己的门下了,所以这次起义,司隶地区才安排了马元义作为渠帅领导起义,而唐周则是安排了个副渠帅,还是有名无实的副渠帅,因为就这件事张角在给马元义的密令中有特别的说明。可谁知密令居然被泄露出来了,还被唐三这家伙知道了,而唐三则是当初在唐家唐周的伴当,甚是要好,所以才有了这样的一幕……
    唐周听了唐三的话,顿时大怒:“什么?师傅居然把司隶的渠帅交给了马元义那么王八蛋?哼?”怒不可遏的唐周说完就走出房门,往外而去。唐三见此,问道“唐周大哥你去哪?”
    唐周头也不回的说道:“我去找马元义那瘪三问问是不是真的,你就不用跟来了!”却是没有看见唐三眼中的那一抹奇异的神色。
    唐三喊道:“那唐周大哥你要小心啊,那家伙还是有些蛮力的!”
    唐周这时那还能听见这话,早已经走远了。没过多久唐周走到了马元义在洛阳的落脚之地,“唐大哥来了?”听见门口的太平道弟子问话,唐周回道:“马元义在吗?”
    “恩,在呢,今天有天师的书信送来,所以在呢!”唐周听了不再回话,径直走了进去,反正他是知道马元义一般在那个房间的。
    “马元义,马元义……”还未走进房门,唐周就开始喊道。
    “唐周,你作为天师的亲传弟子,如此的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只见一个面相粗犷,但又显得有些儒雅之气的男子推开房门说道。
    “哼,马元义,那也轮不到你来教训我!”唐周回话的同时走进了屋内。进过这个应该就是马元义的男子的身边的时候还重重的哼了一声,以表示自己的不满。
    “那不知你今天来我马某的屋子有何事啊?”看来的确是马元义啊!说完马元义也回转本来要出门的身子,然后坐下看着唐周。
    “听说老师来信了?还让你领导司隶地区的起义?”唐周一根筋的问道。
    “不错,天师的确来信了,也确实如你所说天师任命我为司隶地区的起义首领。”马元义见此点头回道。
    “哼,我不信,除非你把老师的信拿来我看看。不然,哼!”唐周十分不满的说道。
    马元义听了这话,不由低头思考起来。唐周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有什么需要想的,我老师的信,我看一下难道还不行么?快点拿来!”
    马元义一听这话,觉得也是这个道理,毕竟是师徒,就算唐周再不好,那也是师徒,唐周总不至于会害了天师的。于是从怀里拿出天师的信递给了唐周,唐周一把接过信就看了起来,不就脸色大变,随即把信往桌子上一扔就起身离开,连个招呼也不打。
    “你……”马元义觉得很是无赖,然后把天师的信重新收了起来。也不再管唐周,只当他是一时气愤。
    唐周十分生气的走出了马元义落脚的地方,心里咬牙切齿的想到:张角你个老家伙,我唐家为了你的大事散尽了家财,更是委屈我做了你的弟子,你居然宁愿让你个外人来领导司隶的起义,也不愿相信我,哼,你不仁,那也别怪我不义了。哼。唐周边走边想,随即心里一动,伸手摸了摸怀里,然后往张让府上走去。
    ……
    自上次唐周去张让府上已经过去了十来天,进入到了中平元年二月上旬,唐周见张让一直没有行动,不由有些着急,然后偷偷溜出张让府邸,为何为如此轻松就溜出来了呢?原来是有人相助,那就是唐三。
    话说出了张府的唐周去了何处,那就是何府,那是唯一能在朝堂之上和张让抗衡的存在,所以这就是唐周的唯一选择了。
    ……
    次日正逢早朝,“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司职太监刚说完,何进就出列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起奏!”
    “爱卿请讲!”刘宏一听是何进的声音,就随意的说道。现在的刘宏面色惨白,估计是没几年好活的了,却说张让一听何进说话,再一想到昨天唐周那小子不见了,顿时有些心慌,心里不由开始盘算起来,随即镇定下来,却是有了主意。
    何进说道:“陛下,这次可是件大事!有人要造反呐!”听了这话朝堂上的大臣顿时交头接耳起来,刘宏也不由的被吓了一跳,随即咳嗽起来,张让赶紧伸手在刘宏背后轻轻抚摸起来(咦,这话好诡异,鸡皮疙瘩都去起来了)。
    “肃静!”司职太监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陛下,十常侍和张角三兄弟合谋想要造反呐!昨天有个叫唐周的人到我府上揭露他们造反的具体事项。这是根据唐周所说写下的,还请陛下过目。”何进说完拿出一份奏章。
    随即很快传到刘宏手里,刘宏一看,手顿时抖了起来,然后瞪着张让等人说道:“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张让脑门上立时就是冷汗直冒,立即跪在刘宏脚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说道:“陛下冤枉啊,这个什么,谁来着我根本就不知道啊!这是何进在污蔑我,好除掉我啊!”看刘宏听了这话脸色好看了不少,又继续说道,“陛下,老奴今日也有事要禀告陛下,昨日老奴收到渔阳太守张羽的捷报,本想今日给陛下一个惊喜,哪成想……”说完不知从哪拿出一份奏折递给了刘宏,刘宏一把接过奏折。然后张让继续假装伤心的哭着,眼睛却是不时的看着刘宏,见刘宏看完奏折,脸上也有了些高兴的神色,张让便带着哭腔的说道:“老奴觉得吧,我大汉有张羽这样的大将之才在,怎么会有人想要造反,即便是有人造反,别说还有卢植、皇甫嵩、朱隽这些老将军在,就是张羽这等年轻的大将之才也能轻松平定,老奴有没有糊涂这种作死的地步。所以这是何进何大将军看不得老奴和陛下亲近,想置老奴于死地。老奴……”说着就不再说下去,只是在那假装哭,心里却是想到:张羽这小子,这次却是便宜你了。
    刘宏听了这话,加上看了张羽的奏章,心里也不再担心了,便说道:“阿父,是朕失察了,你就别哭了。”随即叫对何进说道:“这事必定是与阿父无关的,命你立即按照那个什么谁说的严加查处,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还阿父一个清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