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出来已经很久很久了,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宫,去见见父皇,看看母妃,想知道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而且,从手谕当中,魏钰能够看的出来父皇真的很迫切。
    魏钰心里其实已经隐隐的知道了点什么,只是此时不曾表现出来而已。
    何将军不想走,可皇上手谕就在眼前,不走就是抗旨。
    点兵还需要时间,魏钰也看出来姓何的军师有点话要跟姓何的话,他不怕这两个人耍什么花样,径直走到桌子边坐下,吩咐道:“你们还不快去点兵?”
    “是,六殿下。”
    出了营帐,何将军便扯着军师的袖子焦急道:“皇上怎么会好端端的让我护送六殿下回京?会不会是皇上想要收拾我,故意骗我回去的啊?”
    真不怪他多想,实在是他在这个地方干的事儿都够杀头好几次了,没有事情找上门的时候,他就是天王老子谁都不怕。可一旦有一些别的苗头,他就马上开始疑神疑鬼了。
    张军师却跟何将军有不一样的看法,他手里折扇一收,说道:“将军,何不往好的方面想想呢?皇上的收于能够直接到达辽东,这就说明京城的局势,是在皇上掌控中的吧?大皇子和六皇子在此,可皇上只让六皇子回京,我们大胆的猜一猜,这是为了什么?”
    何将军眼睛慢慢的亮了起来,若当真如张军师所猜测的这样,那这岂不是皇上亲自送来的从龙之功?
    他此刻很想搓搓手以示激动,想了想还是忍住了,领着张军师一起,雄赳赳气昂昂的前去点兵了。
    此次任务一定要做好,做到完美,绝对不能让六殿下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何将军在心里这么告诉自己。他待在辽东,骗取军费,是因为知道自己几乎走不掉了。但是现在,机会忽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他要是不抓住,那岂不是很蠢?
    第119章 满门荣耀
    只是, 六殿下还点名要让张军师同行,这让何将军心里有点慌,总觉得他这一走, 会出什么事儿似的。
    张军师看了眼何将军, 见他还在犹豫思索,便说道:“将军, 或许我们该做两手准备。”
    “哦?”
    “我跟您一起护送六殿下回京,您也留下副将, 随时准备行动。万一路上出了什么事儿, 这边就直接行动。”他说的是, 是指对大殿下还有谢当苟他们的行动。
    何将军点点头, 不过这个打算也不需要直白的说出来。
    重新回到营帐的时候,何将军便对二位殿下说道:“正在点兵, 我们这边随时都可以出发。只是,这边事情众多,且有一些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直都是我亲力亲为的,所以路上, 我可能要很频繁的跟我的副将通信了。”
    小六子瞥了他一眼, 点头。
    路上随便他怎么联系, 到了京城还想如何, 可就由不得他了。
    魏钰担心皇上, 所以第二天就动身回京了。
    皇上急召他回京, 其他人会有一些联想, 他自然也能够想到。
    他在辽东整整满了一年,这短短一年的时间,让他见到了这块土地上的改变。他也听到了很多在谢先生语气中, 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军队是人民子弟兵,保护百姓是朝廷的责任,任何一项政令,都应该从百姓出发。
    这些都跟他的所学相悖,帝王之道,集权为要。
    有些事情可能都是要去做的,但目的却绝不一样。
    圣人所言的帝王之道,和帝王真正去行的帝王之术,差别很大。他的祖父,他的父皇,包括从前的他,认知里巩固皇权才是最重要的。
    圣人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都是这么说,可真正照着这个话去做的,极少。可是在辽东,眼见着辽东一日日的发生着改变,他觉得,自己或许也该有不一样的追求。
    将百姓真正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去行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真正想着要去做点实事的时候,魏钰发现自己的想法便又发生了改变。从前的他,想着要怎么做才能够进一步的将权力握在自己的手里,然而当他将做实事放在心上的时候,想的却是怎么合理的将权力分配下去。
    在谢先生那儿,魏钰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多力量大。当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力往一处使的时候,是能够创造出奇迹的。
    魏钰闭上眼睛,想着未来。
    不过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得尽快回京,看看父皇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回京的途中,他们什么地方都不曾停留,尽最大的速度往京城赶去,一路上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到了京城之后,何将军和那五千人被留在城外,而魏钰则径直往皇宫走去。
    一年多以后,魏钰终于见到了父皇。
    只是他如今看起来苍老的不像话,面上还有一块块的褐色的斑点,瞧着像是老年斑,可他如今才不过四十出头。
    魏钰眼眶一下子红了。
    “父皇!”
    皇上艰难的抬起头,冲着魏钰招了招手,“好孩子,回来就好。”
    他的声音听起来也苍老无力的很,只是眼神却还是如狼一样,透着几分狠劲儿。这是个连自己的性命都不曾看重的帝王,为了皇族后世基业,宁愿折损自己,也要肃清朝堂的狠人。
    “我儿如今不过十二三的年纪,却要承担如此重则,你怨不怨父皇?”
    魏钰摇头。
    “朝廷上,忠臣有,佞臣也有,一心为国者有,私心为己者也有,这些人如何用,都要你自己去摸索了。你在地方上待过,应当也知道,掌控地方官员,比掌握京官,还要难上几分。世家虽然已经被打压下去,可父皇没有对他们斩草除根,也做不到铲草除根,往后要如何对待世家所出之人,也要看你的选择了。”
    魏钰声音虽小,却十分坚定的说道:“往后,再也没有世家。”
    皇上点点头,他让魏钰坐在自己的身边,对他说道:“来,跟父皇说说,你们在辽东都做了些什么。”
    魏钰便挑了一些重要的有趣的事情,一样一样十分耐心的对皇帝说了。
    “好啊,父皇知道,你定然也是想继续留在那边,想要见识一下更为辽阔的远方,如今却只能锁在这一方天地中了。”
    “父皇选择了儿臣,这天下便是儿臣的责任。儿臣,也想要为这天下做一点事情。父皇已经为儿臣扫除了最大的障碍,儿臣自信可以做好。”
    皇上接下来的动作十分迅速,御林军带人过去,在何将军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人抓了。张军师站在一旁无动于衷,何将军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一直深信不疑的军师,早就将他给出卖了。
    “张仕泽,你个狗.娘养的!”
    他骂的十分难听,可张仕泽却半点儿不高兴的反应也没有。阶下囚而已,他只站在一旁,高深莫测的笑着。何将军骂那个死了的郡守,说他贪心不足,实打实的蠢货。可人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犯的错误,并且站在一旁指指点点,显得自己很聪明的样子,却不会去反省自己,他又比那郡守好到哪里去呢?
    贪了军饷,任何实事都不做就算了,就连该发给军士们的银子也还要贪墨走一大半,还自认为对待军士已经足够好了。
    他看不清,可是张仕泽却看得很清楚。
    军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是来混日子的,当了兵就能够不被海寇杀。还有一小部分人,是为了保护家人,这才来参军的。
    姓何的,根本就不了解这些人的诉求,还以为自己在军中的掌控力极高。更看不清跟大殿下比起来,这位六殿下才是更不好惹的存在。
    他早早的做出了选择,将来就算落魄一生,但性命至少保住了。
    张仕泽也知道自己并不无辜,虽说没有彻底跟姓何的同流合污,可该贪的钱,他没少拿一分。但是他也有一些底线,也保护了一些人。张仕泽认为自己是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坦白从宽,指认有功。
    可以说,没有他的指认和极力劝说,这姓何的不会这么容易就答应护送六殿下回京。
    而那五千人也成为六殿下编下的军队,训练的事情就交给了御林军统领。
    刘家被皇上处置了,皇上给刘老爷子留了个体面,让他自己请辞告老,至于其他人,跟在崔氏后头蹦跶的,皇上都没有留情。就连宗室当中,跟崔氏有牵扯的,也都圈禁起来了。崔皇后被赐了白绫。
    趁此机会,那些毫无作为,也没有任何才能却在朝中占据着官职的世家子弟,也被清理的一干二净。皇上大概也是想趁着自己还有余力,极尽可能的为六殿下肃清朝堂。
    他也是心疼这个儿子的。
    那么多人,都以为这个位置至高无上,都想要坐上这个位置,以为可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是只有真正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才会明白,坐在这上头,有多么不容易。天下那么多,那么多的事情最终都汇总到他的案头,等待着他来处置。
    每时每刻,他都在战战兢兢。因为这份责任太过重大,却没有一个人能同他分担一点点。
    这些天,小六子几乎每天都会来看看他,也会跟他说一说他的一些想法。
    他想给地方上更多一些自治的权利,在天灾来的时候,地方上的反应得迅速一点,他想要改革军队,将不同的兵种分开来。还有太医院,囊括那么多好的大夫,却只为他们这一点点人看病,这是极大的浪费。
    尤其是后宫中那些争风吃醋的女人们,今儿个头疼请一下太医,晚上父皇就去看一下,明儿个胸闷请一下太医,父皇再去瞧一下,这实在是不好。要叫魏钰说,还是因为后宫女人太多了,能给他们做的事情又太少了,说白了就是闲的。
    他在杨河村里,在辽东的山庄里也见识了许多有真本事的女子,她们明理识字,她们能看病救人,她们能纺纱织布,能创造出玻璃,能管理好许多的人。
    后宫中这些女人,手段各方面都不缺,若是放在能让她们发光发热的地方,能做许多事情呢。
    谢先生整日里念叨着人不够,可皇宫里却有这么多闲人。
    魏钰想,以后他绝不要这么多女人。浪费钱,浪费地方,还会给自己创造无穷无尽的麻烦。
    软糯又无能的男人才会害怕女人上位,害怕女人超过他们,掌握话语权。他才不是那种人呢!
    魏钰有自己的骄傲,也有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子,该有的天真。虽说在皇族,这份天真很微不足道,但在皇上看来,这却是最难能可贵也是弥足珍贵的。
    因为他知道,等魏钰登上那个位置以后,这份天真就会慢慢的,再也不见了。
    皇帝命人赶制新帝登基的礼服,各种礼仪规制都在赶制当中。虽然没有人明说,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数,皇上要退位了。
    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能在这一场皇室和世家的博弈中存活下来,并且还能保存自己地位的人,不是一心为朝廷为皇上办实事的,就是真正的聪明且看得清形势的人。
    所以在明确的看出来皇上选定了继承人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站出来反对,甚至还明里暗里的夸赞六皇子。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时候的皇上,最是不能惹得。
    而谢家,在这一次的博弈中,表现的十分坚定,且因为他们家跟已经确定的新帝走的极近,可以想见,未来的谢家有多么的荣耀。
    第120章 孩子样儿
    腊梅飘香, 整个皇宫都能闻到那股透香,皇帝就是在这个时候驾崩的。
    白天的时候,他还在跟魏钰说着, 谁人可以信任, 谁人可以用,谁人是平衡朝堂的一把刀子。他的精神看起来十分不错, 可是太医们却知道,这不过是皇上的回光返照。
    他们也没有隐瞒魏钰, 将皇上的情况一一对他说明了。因为有几个月的时间给他做准备, 所以他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皇帝驾崩, 宫里全部换成了缟素, 钟声在夜里响彻在整个京城。
    夜里睡得正香的人们赶紧爬起来,披上衣服赶去皇宫。
    晚上还要为皇上守灵, 停灵半个月,再葬入黄陵,而新帝的登基大典也是在这半个月内完成的。看着满脸稚气的新帝, 不少人心中都在怀疑,这样年轻甚至可以用年幼在形容的帝王, 真的能够将这个皇朝给治理好吗?
    新年过后, 新帝更改年号为新元, 太傅谢立兰告老, 新帝不允。
    半月后, 远在辽东的谢辞渊收到了新帝的圣旨。他如今为镇国将军, 新帝让他当个有名有实的将军, 辽东的守将已经被下了狱,因为贪污数额巨大,被判处两个月之后问斩, 而辽东因为临海,又年年有海寇侵袭,不能没有守将,所以便将辽东的守将给了谢辞渊。
    而他的大哥魏琏,则被封为成王,没有封地,但新帝给了他领兵的权利。可以让他自主练兵,若往后当真能够在海外打下一片土地,那里就是他的封地。
    对此魏琏并没有什么不满的,反而十分高兴。
    但谢辞渊却很懵逼,镇国将军这原本就是个爵位,可现在他真的成了将军了,他却不知道要怎么管理军队。他上辈子是基层的干部,而且军政分家,他可不曾了解过这些。
    要怎么布防,怎么扎营,怎么打仗,他统统都不知道,就连平常的训练,他也只知道一点儿大概的内容。皇上该不会是因为被自己教过,所以任性了吧?
    得亏魏钰不知道谢辞渊这会儿的想法,要是知道了,还不得蹦过来,好好跟他理论理论。当初还是谢辞渊跟他说的,他们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行了,要会用人,敢用人。
    山庄这边这么多从边疆走出来的战士们,还怕没人替他管理好军队?
    反正谢辞渊就茫然的上任了。
    比谢辞渊更难以接受的是谢当苟,他觉得新帝这是在胡闹,这是在玩火。辽东在别人眼中,还是穷山恶水之地,可是他任此地郡守已经快要满一年了,他知道这里的发展潜力。只需要好好治理,这里将会有无尽的发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