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被流放后我带着崽子暴富了 第6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为自己被分到跟谢时宴不算远的隘口,本想跟谢时宴打个招呼,说以后他们兄弟之间要多多互相扶持的谢时宸,不得不止住了嘴里的话,只抱歉的看了堂哥一眼,急忙就抬脚跟随他的父亲快步离去。
    时日已久的一场争夺终于落下帷幕,儿子终于抢到手,哪怕是暂时的,于梵梵也开心啊。
    整个人高兴的就跟脱缰的野马一样,领着人就近找了一家客栈落脚,次日一大早起来,看到谢时宴的时候,于梵梵还很不客气的赶人。
    “呀?谢时宴,你不是只有一日的时间安顿么?那什么,我这边好得很,也用不着你,你只管去你的军营报道去。”
    她还急着找中人经济买房置业,想要快快在这三江城内安顿下来好过年呢,且没时间跟这个,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工具人再啰嗦废话。
    至于人家现在走了,到时候找不到他们在哪落脚,见不到儿子的问题?于梵梵那是故意遗忘了。
    看着怀里的崽儿眼巴巴的望着他的亲爹,有些恋恋不舍,却又怯怯的不敢过去,生怕自己去了就再见不到亲娘的模样,于梵梵只搂着崽儿哄。
    “乖崽,你爹要去军营报道了,忙得很,且没空陪你呢。但是没关系,娘亲跟你小舅舅还有四眼都在,乖宝宝不能耽误大人办正事哦,来,乖崽,跟你爹说拜,额,说再见。”
    烨儿一点也不知道亲娘在哄自己,听得娘亲这么一说,乖巧的给自家亲爹摆手说再见,一点也不去看亲爹脸上的幽怨,人就被亲娘抱着走出了客栈,潇洒的不带走一片云彩。
    顺利甩脱了全部谢家人,崽儿在怀,于梵梵只觉得天都蓝了,水都碧了,连天上下不停的雪都可爱了三分。
    领着弟弟、儿子还有四眼上街去吃早饭,吃的是当地特色的食物米豆腐配炸糕,吃的时候见人家店家不忙,于梵梵还顺道跟人家打探了一二。
    结完账,领着两小,跟同样吃饱喝足的四眼一起,于梵梵直奔三江城内有名的经济行。
    于梵梵来的时候,因为时辰尚早的缘故,经济行才开市,却不到热闹的时候,两间门脸的铺子里,就三三两两或坐或站,或抽着水烟,或聊天打屁着几人。
    见到于梵梵进门,几人的目光齐齐朝着他们扫来。
    见于梵梵一大两小外带一只狗的奇异组合,这些人失望的望了一眼便没再多看,比如那几个聊天打屁的年轻经济。
    在他们看来,于梵梵这样的组合,看着可不像是什么大生意大主顾,毕竟他们这可是经济行,干的都是买卖房产田产,租贷房屋铺子,以及帮着寻工典卖等等中介大事的!
    面前的大大小小娘三个,还带着条狗子?呵,看着就不像什么正经大生意。
    于是,这些年轻的经济就瞄了于梵梵一行那么一眼,几人便继续转头聊他们的去,继续吹嘘着他们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厉害,前些日子又是如何如何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卖出去了什么,谈成了什么大生意,一点不把于梵梵一行看在眼中。
    唯独在角落里蹲着的那位,头顶围着一圈黑蓝布包头巾子,正低头咕噜咕噜抽着水烟的年长着,见年轻的经济后辈们都没动,老汉吐出几个烟圈,把手里老竹筒子制作的水烟木仓往身边一放,径自起身走到于梵梵跟前拱手询问。
    “客人来我们经纪行所谓何来?”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善意的诚心问,于梵梵也笑着诚心的答。
    “老人家,来经纪行自然是寻经济的呀,不知老人家您是否是经济呀?”,若是的话,就这一屋子几人的态度,自己肯定会选眼前的老人家帮着自己寻摸房子的。
    见老汉果真点头,于梵梵再度笑了。
    “那感情好啊,不知老人家您现在可否有空?手上可否有现成的房舍屋院?小妇人想在这三江城里寻处屋舍。”
    “喔……”,老汉点头表示了然,看了看于梵梵三人一狗,老头背着手点头又道:“想必客人不是我们三江城本地人吧?”,虽然也说着他们这地界的话,却还是有点音调上的差异的。
    可怜于梵梵,虽然经过昨夜跟今早上跟当地人的接触,努力的在模仿使用本地话,试图弱化自己是外来人的情况,毕竟哪里都会有欺生的情况发生嘛!却是因为隔着时空地域,或者就是她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平行时空?
    自己上辈子的方言话虽然跟此地的很是相近,她也能完全听得懂当地话,还会说,却还是有差别的,这不就被人老经济给听出来了。
    于梵梵忙嘿嘿一笑,也不尴尬,只恭维老汉道:“呵呵呵,老人家你眼力可真好,不愧是老经济了,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都多,您是这个,厉害呀!”
    于梵梵连连比着自己的大拇指赞叹,看的贺老汉也皱起他那张老巴巴的脸,跟着嘿嘿笑了。
    毕竟谁不喜欢被人夸呢?
    被个女伢子恭维了,心情顿时好了三分的贺老汉,一惯严肃的脸上带出许慈爱和善来。
    “呵呵呵,不敢当,不敢当,不过是人老成精罢了,呵呵呵,言归正传啊,不知大娘子这屋舍,是想租贷啊还是想买啊?”
    得,都不喊客人,升级大娘子了,于梵梵也乐得跟人亲切。
    自家儿子是离不开这三江城了,起码在自己没想到办法,没干出大成绩之前,儿子是别想离开三江地界,这落脚的屋子嘛,能买下自然比租来的安稳,不过话却不能说死了。
    毕竟自己急着落脚,如果一口咬定要买,万一没合适的呢?
    不想挨宰的于梵梵便道:“我想先看看,租也行,买也可,只看合不合适,如果老人家您手里有的话,劳烦带着我去看看吧。”
    “哦,这样啊。”,老汉点点头,“那请大娘子等上一等,且让老汉我先瞧瞧去。”
    于梵梵比了个请便的手势,便只见老头儿背着双手,不紧不慢的走到几个年轻经济趴着的柜台后,慢条斯理的翻出经纪行的登记本,找到房屋出租买卖的页面,又翻开位于三江城内房屋的范围扫了几眼,心里大致有谱后,老汉合上偌大的册子,又背着手走出来到于梵梵跟前。
    “劳大娘子久等。”
    “老人家客气。”
    “不满大娘子,我们这三江城人员流动少,所以房屋买卖也不慎频繁,也是大娘子来的巧,当下城内可供买卖的房舍有三处,租贷的倒是不少,不知大娘子先看哪样?”
    于梵梵想了想便回:“那就请老人家您带着我先看买卖的房舍吧。”
    “也好,待老汉取了钥匙,我们这便走。”
    等老汉返回去拿了一串钥匙,领着于梵梵离开经济行的时候,身后几个年轻的经济,眼睛都嫉妒红了。
    这三江城内屋舍田地的买卖,半年都不会遇到一次,本以为是小虾米的小主顾,眨眼间就变成了要买屋舍的大主顾啦?
    还白白叫这大半年都没大生意开张的贺老汉,白白占了便宜去,可悔死他们几个了!若是生意成了,他们这是损失了多少中人费啊!指不定过年钱都有了!
    却说于梵梵,自然是不知道身后经纪行里,几个经济懊悔的肠子都青了,她一路跟着贺老汉这位老经济走在三江城的大街小巷,一边走,一边听着老经济跟她一一介绍城中情况,侃侃而谈。
    一路下来,于梵梵倒是对这三江城了解的大差不差了不说,城内三处的房子,于梵梵也看的差不多了。
    也不知是不是大齐所有的城池都是一样的格局?这三江城也如京都城一样,县衙在城西,因为城西在左,而古代左为尊嘛,这不意外,只是让于梵梵意外的是,这县城居然跟京都城一样,也是东富西贵的格局。
    第61章 路不平自有人踩
    三处房产也不知老经济是如何想的, 莫不是看他们娘几个衣着朴素?怕他们没钱?所以人家带着她看的第一处房产,是位于县城城南的平民区,是三处房产中价格最便宜的, 自然也是条件最差的存在。
    这处屋子位于菜市口倒是不远, 只可惜鱼蛇混杂的,自己又是一个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自己便是力气再大,还有四眼在,也不敢轻易在城南落脚, 更何况她可是身藏巨款的人。
    再一个, 城南这处宅子只有内外两间屋子不说, 还都是木头屋子, 再因着前头是前街, 本就只有一线天的迷你院落,就被前头或二层,或三层的店铺遮挡严实,怕是连正午都没多少光照,西南杯酒潮湿,再没了阳光,越发显得这间小小居落阴暗逼仄, 于梵梵自然不打算带着两孩子住这么个地方,忙就让老经济领着她看剩下两处。
    第二处房产位于城北, 有点靠近城北军营驻扎的外城墙, 屋子倒是青石加木头做成的大三开间,屋子前后还各有个几分地,看着可以第一处宽敞多了, 只是吧……
    此处院子的情况也比城南好上许多,于梵梵却嫌弃这里的生活不便利,买菜啥的要去城南比较远不说,刚刚她来的时候还看到,这处院子的周围人家,屋外的孩童嬉戏喧闹,隔壁还有妇人大声咒骂都让于梵梵皱眉。
    得意于上辈子的出身,别看她说的当地话不标准,可听却一点也没差。
    就隔壁妇人那骂人的泼辣架势,满口的污言秽语,自认嘴巴毒的于梵梵都自愧不如。
    人古有孟母三迁,便只为给儿子跟弟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自己虽然做不到人家孟母那样,怎么滴也不能买这处院子撒。
    “贺经济,不是说还有一处么?麻烦您老人家再带我去最后一处看看可好?”,要是那里也不行,于梵梵打算,不然先租个屋子,等以后等到合适了再换?
    至于去城外住?
    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前提下,不确认附近的山民,侗民,苗民冲突会不会随时发生,会不会有危险的情况下,她暂时是不会考虑的,即便计划中还要迫切的去买田置地,她暂时也不会考虑城外安家。
    贺经济见于梵梵还要继续看剩下的那一处,身为一个经济,吃的就是这一行的饭,自然没有什么不好的。
    老汉点着头,锁了这处院子的大门,领着于梵梵往城东走,边走还边好心的提醒了于梵梵一句。
    “大娘子,剩下一处房产可是在城东了,先前路上,老汉我就跟你提过咱们这三江城的格局,都说东富西贵,虽然说这城东不是都司将军、跟县太爷这般贵人落脚的地界,但是住城东的人,也都是咱三江城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这最后一处位于城东的屋舍嘛,那价格可就……”
    她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就是银子的问题。
    银子嘛,别的不说,就自己身上的这些,在偌大的京都城可能排不上号,可在这三江城嘛,她自认为买个大宅院,买个庄子田地啥的当个大地主,那还是稳稳当当的。
    于梵梵便安对方的心,当然,知人知面不知心,为了不被有心人盯上,也是为了自保财不露白吧,于梵梵却不得不把工具人拉出来溜一圈。
    她也没说谢时宴真实的情况,更不敢表露这货是流放犯,只对经济换了个说法道。
    “我家孩儿的亲爹是军士。”,这话说的有技巧,是孩子的爹,却不是她于梵梵的什么人不是?可人老汉不知道呀!就只听于梵梵继续当着大忽悠。
    “孩子爹才被分派到这三江城来驻扎,小妇人便领着孩子跟随到此落户,自是卖了曾经的屋舍田地来安家的,所以老人家,只要您说的这处院子合适,我们也是想尽量吃下的。”
    “哦哦哦,原来是军士老爷的家眷呀!呵呵呵呵,失敬失敬……”
    完全被于梵梵半真半假,半遮半掩的话误导了的贺经济,哪里知道于梵梵有意隐下的真相?
    她是的屁军眷?还官眷呢?八杆子都打不着,也得亏她会装相。
    他就想啊,既然是能带着家眷来随军的人,那自然就不是小兵小卒啊,而且即便是小兵小卒,那也都不是他们这样的平民百姓可以招惹的,于是乎,贺经济的态度更是好上了三分。
    “说起城东这处房舍啊,那是真的好,哪样都好!屋子可是我们三江城内难得的青砖瓦房,正屋、偏刹都齐全不说,东厢还是个两层的绣楼,是原主人专门给家里娇养的女郎盖的,因着男主人去岁中了举人,全家都迁往岳阳郡去了,这房舍便空了下来,今年据说主家要往京都城去赶考,因着银子不凑手,这才派了仆人过来,把城里这屋舍挂出来卖……”
    听着老汉介绍,于梵梵已经先对这处占地面积广,还有建筑材料都好的院子有了兴趣。
    不为别的,这三江城啊其实就是一个木头城,可以说,除了城墙,还有达官富户家里是青石砖瓦外,便是沿街两旁的铺子,绝大多数都是木制结构,那居民所住的屋舍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这个年代,便是这三江城背靠三江绝不缺水,城中也是水井小溪错落川流,却也没法说,一旦火灾起,这里就能保全得下来的。
    这些外表刷了桐油的木头屋子,在这个没有消防局救火队的古代,于梵梵可不敢轻易入住木头房子,即便自己知道它再好,再冬暖夏凉,自己再喜欢,那也不能!
    走了一路,连东升都走累了被四眼背在背上,紧跟在已经把烨哥儿改抱为背的姐姐身后,终于,他们一行抵达了最后要看的这处房产。
    这贺老经济果真是个诚实人,刚才的介绍还真没有夸大,这处西南典型的院落,虽然只是一进的院子,但是前后都有偌大的院子,供给于梵梵种菜、种瓜、种花都足够不说,前院主屋窗下,还有一道穿过了偏刹,直接链接到厨房的游廊,而游廊下居然还有一株株的葡萄藤蔓?
    以自己专业的眼光来判定,这葡萄藤不错,若不是眼下是萧条的冬日,待到夏日,这里必然是葡萄满架绿满荫。
    而且更让于梵梵满意的是,除开正房三开间宽大主屋,以及两侧各三间比主屋略小的偏刹外,院子后头柴房,茅房等设施齐全,并且在厨房一侧,葡萄架的尾端,居然还有一口水井,就着贺经济打上来的水尝了尝,居然还是口甜水井,于梵梵瞬间又满意了三分。
    再一个,贺经济嘴里的绣楼,虽然说二层是砖木混搭的结构,但是没关系啊,只要自己注意些,把这绣楼二层改造成书楼,把圆洞月亮门改成落地门,再放在榻榻米跟懒人沙发,到时候不管是冬日还是夏天,他们在上头看书、品茗、赏雪、看花,嗑嗑瓜子,喝点奶茶,那得是多么咸鱼惬意的事情?
    于梵梵对这处院子简直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越看越满意的于梵梵就直接问价了,“贺经济,不知这院子作价几何啊?”
    因着忌惮于梵梵是‘官眷’,加之贺老头本就不是个坐地起价的坏经济,靠着本份老实做了半辈子经济的他,要价并不高,就是按照主家的要求,在他们经纪行登记的价格报。
    “这院子,主家要价二百二十两,加上经纪行五个点的抽红,还有去衙门换契书的费用,一共要二百三十六两。”
    “啊?二百三十六两?”,跟自己贿赂马大田跟仇爷的银子也差不多啊,而且这物价,可比京都城低哪里去了。
    贺经济却不知于梵梵一声啊并不是嫌贵,老头儿也是见于梵梵意动了,十分想把这空了一年多的院子给卖出去,他们经纪行也好省了月月来照看打扫,自己也好在年前最后挣比银子好过年,贺老头急忙道。
    “大娘子,其实这真不贵,您看这院子所在的地段,还有这面积,这屋舍的做工用料,还有这前主家的好运道,您家里不还有俩小郎君呢,难道就不想沾沾前主家的光,将来也送俩小郎君读书认字,科举出仕,升官发财吗?”
    这个她还真不想!
    先不说她算是瞧出来了,自家弟弟虽然聪明,也爱读书,但是比起读书,他更爱习武,科举什么的,对于这个弟弟,于梵梵完全是放羊吃草随他去。
    他若是想考,自己砸锅卖铁也送他读下去,若是不想,自己也不会勉强他,只要他不是文盲,懂得道理,通得文墨就好了。
    至于背上已经酣然入睡的崽儿?
    他这辈子,若无意外,从军入伍才是他的出路,科举入仕什么的,在谢家没平反之前,那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当然,这些于梵梵自然是不会跟面前的老经济说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