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95章 把苗子都挪回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么一想,大家就更不淡定了。
    还没有排上队过称的,也不敢继续过称了。
    而那些已经过了称,甚至连银子都已经拿到手的人则是开始后悔。
    但是药材已经卖掉了,银子都拿了,还能再要回来吗?
    再说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厚的脸皮,卖完了东西还能往回要的。
    而且程海棠的背后是于家,于家的信誉还是在的。
    所以,大多数人并没有当场反悔,只是还没有过称的人有些犹豫罢了。
    程海棠再次跟两位地主确认,“你们真的要撕毁协议吗?”
    两位大地主对视一眼,同时点头,“对,我们决定撕毁这份协议!”
    “好。”程海棠点了头,伸手让两位大地主把协议拿过来,然后当着两位地主的面把协议撕成了两瓣。
    但接着,程海棠就指挥自家的长工,“去两位地主家把苗子拿都挪回来吧,就暂时种在咱们之前养苗子的那块地上,先种挤一点。”
    长工们立刻应声,就回小院子里拿农具了。
    两位大地主一惊,“不,我们只是撕毁协议,但苗子不能挪回来。”
    程海棠冷笑,“我当初退银子给你们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苗子免费,前提是你们要跟我签订药材收购协议,现在你们要撕毁协议,我免费提供给你们的苗子当然要收回。看在苗子在你们地里养了大半年的份儿上,我不追究你们的赔偿责任,已经算是对两位仁至义尽了。”
    “我们买苗子,这就把苗钱给你。”张大地主说着,慌忙从口袋里掏出郭管家留下的银票。
    程海棠却是一声冷笑,“可是我现在不想把苗子卖给你们了。”
    “凭什么不卖!”两位大地主都十分不乐意。
    程海棠耸了耸肩膀,“我的苗子,我不想卖了,还需要什么理由吗?两位如果觉得冤的慌,那就去县衙告我一状,咱们请县太爷来做公断。”
    县太爷就是于光的姐夫,能不向着程海棠吗?
    再说,这件事本来就是程海棠有理。
    对方不愿意把药材卖给她,她就不提供苗子,这事儿再合理不过了。
    先前两位大地主买了苗子不假,可是后来又要签订药材收购协议,程海棠已经把银子退还给他们了呀。
    两位大地主怎么能看着自家的苗子被程海棠家的长工挖走,当即让自家的长工守好庄稼地。
    程海棠自然是不可能派人去抢的,见两位大地主不肯把苗子归还,立刻就派了人去县里,跟县太爷告状。
    县太爷立刻命人传两位大地主与程海棠,以及几个当时在程海棠家小院子外面交药材的村里人去做证。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两位大地主把药苗归还给程海棠。
    程海棠不愿意再把药苗卖给两位大地主,从县衙回来就发出消息,说自己有苗子要卖。
    仅仅是当天晚上,小王庄的地主就带着自己村上的散农户,把退回来的八百多亩地的苗子给拉走了,还跟程海棠签订了药材收购协议。
    第二天,那些前一天因为犹豫而没有把药材卖给程海棠的人自然又来排队卖药材。
    金银花的种植,前前后后经过了许多折腾,到这时大家也都明白了,跟风两位地主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
    他们应该跟着的人,是程海棠。
    程海棠从来没有骗过他们,把这么好的药苗卖给他们,是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听程海棠的,才是硬道理。
    --
    第一个金银花收获季就这么过去了,程海棠另外种的一百亩柚子田也将喜获丰收。
    原本应该在第四年头上才开始结果的柚子树,因为程海棠是在空间育的苗,挪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两米来高了。
    而且这一年的时间柚子苗长得奇快,挪回来时那才刚二指粗的小树苗,如今竟然能赶上成年人的小腿粗了。
    那树枝也是根根粗壮,枝头也挂满了柚子果。
    一个个的柚子长到了脐橙大小,黄澄澄的挂在树枝上。
    程海棠弄完金银花田,再回过头去整柚子田时,才发觉不知何时那大片的林子里,早已挂了这么大的果。
    可看着那些柚子,程海棠却皱起了眉头。
    眼下的柚子树虽然比刚刚栽下时粗壮了许多,但还是太纤细了,那树枝承受这脐橙大小的果子还可以,可如果再长大了,恐怕会有压断树枝的危险,更不可能等到柚子长到三斤左右采摘。
    可就这么把所有未成熟的果子摘下来扔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程海棠看着那大片的柚子林,怔怔站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出了主意。
    “张海,”程海棠喊跟在自己身后的长工队长,“你带几个人,去买架材去。”
    张海是个老庄稼把式,从十四岁就跟着自己的父亲给张大地主打长工。
    父子两个十分肯卖力气,在十年前也攒够了本,买了一头老黄牛,又从张大地主手里包了十五亩地,终于摆脱熬长工的日子。
    第一个年头种地的种子都是跟张大地主借的,借一斗粮还一斗半,还要交地租,一年忙到头,张海家也就剩了十五亩地的种子,和一点点粗粮做口粮。
    不过至少他们今年不用再借种子,也就不用再多还那半斗的利息,再干一年他们就能存下二三十斗粮了,日子也就能越过越好了。
    张海跟父亲盘算着,往后就再多包一些地,多卖些力气,隔个几年攒下钱来就买上几亩地,到时候连地租都不用交,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谁成想,刚刚交完地租、还完欠下的粮种,他们家的大黄牛突然死了,毫无征兆。
    原本还觉得日子有了盼头的张海一家一下子又陷入了危局。
    祸不单行,张海的父亲也因为着急,一口气没上来撒手离去。
    张海媳妇跑了,只留下张海跟刚刚十岁的儿子。
    至今已经六年,张海的儿子也十六岁了。
    前些年张海跟儿子都给张大地主做长工,后来程海棠招工的时候,张海毅然辞了张大地主家的工,来跟着程海棠。
    老天这回总算待他们父子不薄,程海棠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
    而且因为张海是个老庄稼把式,样样农活都十分精通,所以当上了长工的队长。
    对于程海棠所说的买架材一事,张海立刻就理解了,她是怕果子再长大些压断枝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