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将军夫人养儿记事 第10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贵和长公主便让人撤了饭桌,众人又坐回一处喝茶。
    薛勤这几日虽然不用上值,但书房里依旧是一堆事要处理,不多时便说要回前头去了。
    王晗语的视线就跟在他身上,目送他出了屋子才收回。
    人都走了后,屋里就只剩下她们三人。
    贵和长公主久久不说话,王晗语有些忐忑地抬起头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郑绣。
    郑绣对她柔柔一笑,示意她别紧张,她心里才好受了些。
    “我听说,昨夜你闹着要回信阳侯府?”喝完了一盏茶,贵和长公主才缓缓开口道。
    王晗语站起身福了福,道:“儿媳昨日无理了,望您见谅。”
    贵和长公主又问她:“我听说你还当着下人的面拿枕头砸世子了?”
    王晗语面色一僵,“是儿媳一时糊涂,断不会有下次了。”
    贵和长公主没再说话,沉默了片刻后,才道:“我有些累了,你们都回吧。”
    郑绣和王晗语便起身行礼告辞,两人肩并肩一起出了长风苑。
    一跨出长风苑,郑绣就听到王晗语如释重负地一声叹息。
    她拍着胸脯道:“总算是出来了,刚才可吓死我了。”
    郑绣便笑着安慰道:“公主也就是问问,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贵和长公主真要发落她,昨夜就不会只派了秋蕊去。
    王晗语道:“二婶不知道,我昨夜想到今日敬茶就是止不住地紧张,天亮前才睡着,连带着世子也睡晚了。”这也算解释了她为何姗姗来迟。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很快就到了走到了岔路。
    王晗语依依不舍道:“二婶去我那里坐坐吧,或者我跟您过去也成。”
    郑绣也确实没什么事做,而且还有些不放心西雅苑的那些人,便点头道:“我那里没怎么收拾,就不招待你了,我跟你去西雅苑吧。”
    王晗语欣喜地笑了笑,挽着郑绣的手臂就一起往西雅苑去了。
    西雅苑里,贵和长公主安排了一众下人,但等级还要王晗语自己分。
    她身边两个陪嫁丫鬟都是一等,就还剩下两个一等丫鬟的名额。
    郑绣去了以后,两人坐在桌前饮茶,便说到了这上头。
    王晗语支开了人,问郑绣道:“二婶您看,这些下人我提谁上来比较好?”
    郑绣虽然在庆国公府的时日也不短了,但日常走动也仅限于浩夜堂和长风苑,对府中的下人倒不算熟悉。
    “这事儿你还真是问错人了,这几个丫鬟我看着都挺面生。不过反正你身边有自己两个陪嫁丫鬟,再提两个顺眼老实的上来就好,平时让你陪嫁丫鬟多看顾一些便好。”
    其实王晗语的意思就是这西雅苑的丫鬟她都是不想用了,毕竟前一天大婚当日,闹出了那样的事情,她觉得这些个人都不是那么靠得住,也不放心把人放进屋里来。
    她便道:“那我先把她们都放在二三等观察一段时日,等观察好了再提人上来。”
    她是西雅苑的女主人,这些事情本不必要同郑绣提的,跟她商量一番,也不过是刚来庆国公府心里没底,觉得郑绣亲切可靠,才想着同她说说。
    郑绣想到自己刚来庆国公府的时候,后院里上下除了阿劭,也是谁都不算认识。当时她心里也十分忐忑,虽然表现得还算镇定,但许多时候确实是捏不准的。好在有茗慧她们三个,时时能在一旁帮忙,不然她的日子也没有那么舒坦。因而她也不见怪,耐心地听着王晗语说话。
    说完这事儿,王晗语又问她:“老太太那儿,您看我是不是该过去敬茶请安?”给长辈敬茶本是本分,可前一天她成亲,老太太都没有出席。又听说老太太性情古怪,她才一时拿不定主意。
    薛勤成亲这样的大事,自然也是要通知老太太的。贵和长公主也让人邀了老太太出席婚宴。
    老太太却只道自己已经是世外之人,不想理凡尘之事,并不愿意出小佛堂。
    贵和长公主本就跟她不对付,也没说非要让她出席,便就此作罢。
    “老太太潜心礼佛,我这段日子几次求见,她也没肯见我,还说让我不要频繁再去,影响她清修。我也是怕打扰了老太太,也许久没有去过碧和园了。你要有心,使人去小佛堂问一声,看老太太愿不愿意见。”
    王晗语点了点头,道:“还是我亲自去吧,劳烦二婶陪我走一遭。”
    郑绣自然不推辞,陪着她去了碧和园。
    谁知道两人进了碧和园还到进小佛堂,守在园子里洒扫的张嬷嬷见了她们便道:“老太太知道世子夫人有心,今天肯定会过来的,不过老太太这几日身子不适,实在不方便见人,还请二太太和世子夫人先回去吧。”
    吃闭门羹也在意料之中,郑绣问候起老太太的身体,问是否有大夫来看过了。
    张嬷嬷道:“老太太只是普通风寒,大夫来看过也开了药,已经吃起来了。”其他的,就是一副不欲多说的样子了。
    郑绣和王晗语便不再多叨扰,又一起回了西雅苑。
    *
    西雅苑里,王晗语两个陪嫁丫鬟,高挑清瘦的名叫墨云,矮一些脸盘莹润的叫碧桃。两人见郑绣先是昨日陪了一个白天,今日又不辞辛苦陪着王晗语去了碧和园,伺候起来便格外殷勤。她们回到西雅苑的时候,两人已经拿了王晗语的陪嫁茶叶沏好了新茶。
    郑绣喝着,虽不如长风苑贵和长公主那里的好,倒是真比自己浩夜堂的香一些。
    王晗语又拿了一些香料出来同她分享,让郑绣选自己喜欢的香料,并说要把方子给她。
    京城贵女没有不用香的,来往人情也有送香料的,可香料的方子却都是视若珍宝,秘而不传的。
    郑绣推辞了方子,只选了两种味道清淡的香料。
    王晗语也不勉强,只笑道:“二婶喜欢就好,用完了就使人来说一声,我让人制好了再给您送过去。”
    郑绣笑着道了谢,王晗语道:“二婶别跟我客气,您是府里待我最好的人,我都记在心里呢。”
    郑绣便笑道:“你这么说,让世子听到了,心里可要不高兴的。”新/鲜/中文/网
    提到薛勤,王晗语羞涩一笑,“我说的是实话,他不高兴我也没辙。”昨晚郑绣走后,下人们便换了一副面孔。可想而知,白日里郑绣若是不在,她会是受到什么待遇。
    两人说了会子话,眼看着就快到午饭的点了。
    王晗语本是想留郑绣一起用午饭的,郑绣推辞道:“午间阿劭要回来用饭的,世子差不多也该回来陪你了,你就别留我了。”
    王晗语这才点了点头,起身将她送出了门。
    *
    得知了老太太得病的消息后,郑绣心里就有些不安生,白日里还让茗慧特地去问了府里的大夫。
    茗慧回来后说老太太得的就是普通风寒,大夫也开了药,她这才安心了些。
    晚上薛直回来后,郑绣少不得和他提起。
    薛直和老太太的母子情谊比不得寻常人家的母子,但到底是至亲,他也是上了心,顾不上用夕食,当下就亲自去了一趟碧和园。
    郑绣让薛劭先用了饭,自己则准备等薛直回来了才一起用。
    没想到薛直没过一会儿便一脸失落地回来了。
    “没见着人?”郑绣问。
    薛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先用饭吧。”
    屋里放足了炭盆,十分暖和。郑绣拉着薛直的手进屋,却发现他整个手掌都是冰凉的,她也就不再多问,着人摆上了饭。
    薛直胃口缺缺,吃了大半碗饭就放了碗筷。
    薛劭已经吃好了,回屋做功课去了。
    郑绣见他不太对劲,便也停了手,让人先把饭食撤了。她拉着薛直去临窗的炕上坐下,让茗慧上了热茶,然后屏退了其他人。
    屋里只剩下两人后,薛直重重地叹息了一声,道:“阿绣,我觉得我娘她……像是要出事的样子。”
    郑绣一惊,连忙问:“什么叫‘像要出事’的样子?”
    薛直的眼神直直地看向窗外,“我小时候,我娘她不是这样的……听府里的老人说,我娘她一直想有个女儿,生了大哥和我以后,却没能有孕。后来恰好我姨母家出了事,母亲就让人把表姐抱到了府上。表姐只比我稍微大些,母亲却格外偏疼她。等她大了,更是温婉贤惠,善解人意,我娘十分喜欢她,将她当成了亲生女儿。后来等我大哥长大一些,该说亲事了,我娘就想着把表姐许给大哥,但是却遭到了我爹的极力反对,便耽搁下来……再后来,我爹就病重了,可他临去之前,却把表姐送走了……”
    说着说着,他面露痛苦之色,“送到了哪里我们谁都不知道,后来却听说表姐在山路上跳下马车发生了意外,仆从搜寻半天都毫无发现。我娘听说她爱若亲女的表姐落得个尸骨无寻的下场,当下就惊厥过去,险些就过去了……等醒来后,她就搬到了小佛堂去住,连我爹去世她都没有出来……”
    “从那以后老太太就没再出佛堂了?”
    薛直摇摇头,“不是,三年后大哥大婚,娶了大嫂。那时候表姐也去了一段时日,我娘她心情平复了一些,倒是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那时候她十分不喜大嫂,觉得我爹临去之前,和太后达成了协议,准备迎娶公主之尊的大嫂,才会把表姐送走,酿成惨祸……她仿佛有了斗志一般,从小佛堂搬了出来。尤其是后来知道表姐还活着……”
    “还活着?”郑绣已经隐隐有了预感,“阿劭的娘就是……”
    薛直点了点头,“大哥从来没放弃寻找表姐,终于几年后让他找到了。听说表姐吃了很多苦,大哥就一直让人把她安排在身边,边关一役,他也把表姐带去了。表姐生下阿劭后不知所踪,我大哥又……她不堪打击,自此闭门礼佛,不问世事。”
    ☆、第156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郑绣听的都有些乱了,连忙叫停,问道:“所以说,当初大伯以为你表姐死了,奉旨娶了公主。过了几年,你表姐又被找到,他们便又在一起了,然后生下了阿劭?”
    薛直点点头,“事情略有些复杂,但就是这么回事。我娘她几次经历起起落落,最终才真的不理尘世。她如今这一病,我心里总是不安。”
    郑绣沉吟片刻,理了理庆国公府的关系,之前听薛直说薛劭是庆国公同别的女人生的私生子,她就很心疼贵和长公主,也给庆国公打上了‘渣男’的标签。但听薛直这么说,好像庆国公本来心属的就是他表妹,以为他死了才安心娶了贵和长公主,表妹‘死而复生’后,他们旧情复燃,才有了薛劭。
    虽然终归是庆国公的不对,但他似乎没有她之前想的那么渣。
    说来说去,只能怪老庆国公了,若是当初他没有强行拆散他们,便不会滋生后头那么多事。
    那桩错误的婚事,无疑是贵和长公主,庆国公和薛劭的娘三个人的不幸。
    可再深究的话,太后似乎才是幕后主使,她要把贵和长公主嫁给身份够高但没有实权的勋贵,所以挑中了庆国公府,和老庆国公达成协议,才有了后头那么些事儿。换到老庆国公的境地想,自己重病在身,不能护佑妻儿,两个儿子又都没有成家立业,一家子的前途堪忧。这时候太后伸出橄榄枝,或许还是威逼利诱之下,他自然只有答应的份儿。
    别说郑绣想的多,实在只有这样说得通。不然为什么老庆国公早些年没说要把这表姑娘和儿子隔开来,却在领说亲的时候变了卦。也难怪老太太埋怨他。
    两人沉默了片刻,郑绣才开口道:“你若是担心,就让大夫时时留意,每日再多去看看。”
    薛直无奈叹息道:“我们再热心又有什么用,就怕她自己不乐意。”
    不乐意?不乐意什么?
    不乐意生,想求死。
    郑绣顿了顿才明白过来,她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安慰道:“世子刚娶妻,或许晗语生个曾孙出来,老太太就能好了呢?”
    “但愿吧。”薛直无奈道。
    *
    眼看着就要过年,家家户户都正是忙活的时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