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不想种田 第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江星月大考在即,全家上下都尽量不去打扰她,连两个孩子都比平常安静不少。
    白佑林和白夫人来访的事桐月也没告诉她,在她看来,这种小事没必要让她知道。另外,她也没有告诉荷月和梅月,不过,她感觉荷月好像已经知道了。桐月本以为两人就这样算了,大不了以后井水不犯河水而已。
    但她没料到,仅仅隔了几天,白家又来人了。这次来的是春兰,春兰是白佑林的贴身丫头,两人以前就认识。毕竟是熟人,桐月也不好不接待。春兰看上去比以前白胖了不少,眼角眉梢都是喜意。她不但把上次桐月退回的东西带来了,另外还添了不少。春兰说这是少爷的吩咐。桐月是一脸莫名其妙,她实在搞不懂白佑林是在演哪出。
    春兰显得十分高兴,她说道:“我知道姑娘来了,心情那个高兴,少爷再三嘱咐不让我乱出门,可我还是想来跟姑娘说说话。”桐月听得懂春兰话中那隐隐的得意,便笑道:“看来你家少爷对你不错。”
    春兰忙解释道:“少爷那人就是这样,对女人家从来都是体贴入微,他对姑娘的好却是谁也比不了。”
    桐月心里已打定主意不再跟白佑林牵扯,便说道:“之前你家少夫人和少爷先后来过,我们之间发生点不愉快的事,我想我们以后还是少些往来,这些礼物你还是带回吧。”
    “表姑娘,您还在怪少爷吗?其实少爷回去后也很后悔,而且,他还和大少夫人大吵了一架,说她不该擅自作主,结果弄得他左右为难。他这两晚上连家都没回,大少夫人气得饭都吃,家里头的下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春兰借机转移话题,两人接着闲话家常,说是闲话,但每句话都是另有用意。她的本意有两层:一是像白夫人那样试探桐月对白佑林的心意;二是像《红楼梦》里的袭人试探黛玉那样试探桐月,看她将来对姨娘会怎样。
    桐月当然都听得出来,她只是觉得哭笑不得。她也有多大的运气被白家主母和通房给看上了,一个接一个地来试探她。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她故意夸大其辞,用冷森森的声音说道:“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也是容忍不了。我将来的丈夫要是敢纳妾敢偷情,我首先先把他骟了。”为了起到震撼作用,桐月又特意加了一句:“骟就是阉了,男的这样,女的呢就扔到池塘里用石头砸死。”
    春兰听得不寒而栗,浑身一震,为了维持仪态只好勉强笑道:“看不出来姑娘倒是个烈性子。”
    桐月意味深长地一笑,意有所指地道:“看人不能光看一面。”
    春兰如坐针毡地继续陪着笑跟桐月闲扯,但她的心思渐渐淡了下去。她是少爷的通房,对白家主母的人选格外上心,她很害怕将来的二少夫人娘家强势,人又善妒,那样,她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她想到桐月,是因为知道她娘家无权无势,她从小为生计奔波,什么琴棋书画都不通,而且自己跟她早就相识,她要是进门,自己的日子总会好过许多。如今听她说这番话,春兰顿时觉得她比那些大家小姐可怕多了。特别是当她绘声绘色地讲了她五妹怎么打她姐夫时,春兰更是倒吸一口冷气。心里感慨:怪道人们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又道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人谁敢惹?就算少爷对她有意,她也一定要劝她打消念头。
    春兰又坐了一会儿,挑选了一个十分合适的时机提出告辞,桐月起身相送。她仍然坚决要退还礼物,春兰坚决不退。她一脸为难地道:“表姑娘,我是奉命而来,交不了差,少爷会责罚我的。好姑娘就体谅体谅我吧。难不成姑娘真的为了几句话就真的不理我们少爷了?”
    两人正在争执间,荷月正好从外面进来了。她小手一挥,豪爽地说道:“行行,东西放下吧,我收了。”春兰如蒙大赦,她生怕桐月再反悔,赶紧告辞离开。白家一干人浩浩荡荡的来,又浩浩荡荡地离开。
    桐月一脸倦色地坐下,看着满屋的礼物,又看荷月,无奈地说道:“你喜欢钱也不能乱收人家礼物啊。”
    荷月两眼望天,“送上门的收就收呗。再说你要不收,那姓白的肯定以为你跟他彻底掰了,以后对你更不放心。你收了,就是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桐月看着荷月,她觉得荷月这个人有时候在某些方面粗心得很,但有时又犀利得一针见血。
    她想起上次的事,突然说道:“哦,忘了告诉你了,你以前对白佑林的评价是对的。”
    荷月得意的笑,先是微笑,接着是哈哈大笑。
    桐月也跟着自嘲的笑,笑毕又道:“只是,你怎么猜测得那么准呢?”
    荷月以手指自己的心口:“因为,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心啊,懂不?”
    “你真够坦率的。”这么痛快地承认自己是小人。
    荷月笑够了又正色道:“他送的你就放心收下吧,大不了,以后他落魄了,你再拿这些钱救济他。”
    桐月嘴里没说,心里却想,先不说白佑林如今正春风得意,单说白家家大业大,他哪里会落魄?又哪里会轮到自己救济?不过,此时,她已经不想再讨论白佑林的事了。他们那条友谊的小船虽说没有明面帆船,但早已不在一条航线上,从此以后,各走各路。
    桐月休息了几天,便又开始带着两个妹妹做生意。
    这期间,她跟荷月也发生了争执。荷月是个坐不住的人,她自以为自己体力够强,一会儿要进山打猎,结果被桐月否决了:“现在是春天,动物正在繁殖,你打它们干吗?”
    荷月又要去卖艺,桐月又是一口否绝。如是几次后,荷月不禁暴躁起来:“这不行,那不行,我以后到底要干什么?”
    桐月道:“好好打熬你的身体,练你的武艺,将来肯定有大用处。”荷月似信不信。这时代,天下基本太平,想参军都没什么用武之力。而她从末世而来,又只知道这些打打杀杀抢食物的手段,她因此觉得很落寞,越长大越落寞。尽管如此,她大体上还是听话的,也不惹大麻烦。只要她不闹得过份,桐月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梅月本想还跟以前一样做些小本生意,不过,桐月如今喜欢上了倒买倒卖,低买高卖,一转手就是一笔钱,比做小生意赚得多。她打算再攒点钱,在京城买个小院子,再租个店铺做生意。
    桐月在为生意忙碌,江星月仍旧在埋头苦读,而白佑林,桐月想不听到他的消息都难,京城里总是有他传说,无非是他做了什么好诗,说了什么惊人的话,被人们到处传送。又听说,一向洁身自好的他某次被友人灌醉了,和一个早就仰慕她的京城名妓成了好事。
    光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大考之日。考试前几日,江星月不再彻底把书推开,每日吃吃睡睡,陪着家人说说话,好好养精蓄锐,到了那日,她也不让家人去送,收拾好东西,只带了一个小厮便去了。
    礼部的考试日期分别安排三月初九,三月十二和三月十五共考三场,一共九天。
    考试不但需要脑力还需要体力,这几天,桐月亲眼见到有几个人因紧张和体力不支被人抬了出来。还好江星月无事。
    九天后,瘦了一圈的江星月终于出来了。桐月和端月带着两个孩子及仆人一齐在外面迎接。
    江星月虽然面容憔悴,但双目却炯炯有神。桐月一看她这样就知道发挥得不错,她满眼激动地望着江星月,江星月虽然平常十分冷静,今日却也十分激动,她情不自禁地抱了桐月的肩膀一下,桐月也拍了她一下以示鼓励,两人没有多说话,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还是端月小声提醒她们要注意,江星月脸色一凛,赶紧看看身后,还好,那些考生们落在后面又在激烈地讨论着刚才的考试,没有人注意到她们。
    桐月不觉哑然失笑,她们两个太激动竟险些忘了自己的身份:她们名义上是姐夫和小姨子。她也不由得朝前后左右望望,却看到正缓步而来的柳栖白,他一副目不斜视的模样路过他们身边,然后冲江星月略一点头,接着飘然而去。他也许看到了,也许没看到。
    众人说说笑笑地往家走去。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等待放榜。
    ☆、第八十七章 中状元
    会试在四月中旬放榜,江星月榜上有名。放榜之后,便是殿试,然后由皇帝宣布名次,赐琼林宴。宴罢,皇帝又赐今年登科进士的前三名骑马游街。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
    江星辰、柳栖白,秦世容。
    全京城的百姓几乎倾城而出,达官贵人早就定好大街两边的酒楼,坐在楼上观看品评。
    桐月和端月他们也挤在人丛中,可惜桐月被层层人墙阻拦,什么也看不到。荷月不受影响,她爬到路旁的一棵大槐树上去看,并招手让桐月也上去,桐月犹豫了一下还是摆手拒绝了。她和梅月站在树下,听荷月讲解。
    她等了一会儿,就见前面的人群一阵涌动,接着一阵响亮的鼓声,然后是威严的喝道声,这是士兵在前面开道,正主还没出来。人们都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尖,拼命地朝里挤着望着。
    荷月的眼尖,先众人一步看到,她情不自禁地叫出声:“啊啊,姐夫在中间,戴着乌纱帽,穿着大红袍……”
    荷月已经说得够详细,可是桐月仍嫌不够,她一咬牙,提起裙子让荷月拉着她上树,她要亲眼看一看。
    荷月嘿嘿笑道:“早就说了让你上来,非在那儿装淑女。”
    桐月不耐烦地道:“少啰嗦,快看。”
    两人越过黑压压的人头,向街心看去。
    前面有士兵开路,后面有侍卫护送,前呼后拥,旗帜鲜明,气派端的非凡。
    中间街道上,三马并行,江星月在中间,头戴着乌纱帽,身穿着大红袍,她面容沉静,微带笑容。她的左边是柳栖白,他也身穿红袍,不过那红色跟江星月的略有差别。他端坐马上,目光似乎在望着人群,又似乎在看别的什么。江星月的右边是秦世容,桐月没见过这人,但听过他的名字,他爹秦松是本朝有名的权奸。秦世容继承其衣钵,人们都说他有青出蓝而胜于蓝的架式。不过,桐月做为一个平头百姓,对他的印象仅限于传说,并不了解其中的□□。她默默地打量着这个人,他生得其实挺英俊,但给的感觉却有些阴沉,这是一种整体气质,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秦世容也是面带微笑,可是那笑却好像不是发自内心的,给人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桐月不大喜欢他的相貌,只是略略看了几眼便移开了目光。
    三人缓缓而行,离她们这边越来越近,众人欢呼雷动,拼命挥手。
    桐月的激动劲儿已过,她安静地坐在树杈上,安静地看着江星月。为了更好的隐身,她爬到了更高处,让浓密的树叶遮住自己的身子。荷月仍然兴奋不已。她看样子十分喜欢这种出风头的事情。
    她不停地用手捅桐月:“姐,姐,要是你也男扮女装,能不能也考个状元当?”
    桐月微笑,“不能。”说到这里,她朝三人努嘴:“你觉得我穿得这红袍怎么样?”
    荷月歪头端详了一会儿,摇头道:“太大了。”
    “这就是了,我这长相连男扮女装都不成。”江星月其实是有先天条件的,她的身量要比一般女孩子高挑,长相又非常英气,穿起男装后,毫不违和。
    “其实这都是次要的,最根本的是,我没有她那心志和毅力。”古代的科举之路有多艰难,她也算是略知一二,她自忖自己没有那么强大的意志力,更何况还要时时担心被人发现身份,这里面的煎熬非旁人所能知晓。
    荷月叹道:“那好吧,你不行,我更不行,我装扮上可以,可是读书不行。”
    她们不再讨论这个问题,荷月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江星月身边的柳栖白身上。
    她看一眼柳栖白,又不怀好意地看着桐月嘻嘻地笑。桐月知道她在笑什么,不过她故意装作不知道。
    因为她们占的这棵树是在道路的左边,因此,三人中柳栖白离她们最近,当然也看得最清。
    桐月看着他,心里不自觉地浮上一种浅浅的喜悦。让她感觉奇怪的是,尽管是这身装扮,在这种场合,柳栖白身上仍没有半分富贵堂皇的气派,他像是月光铸成的,天然一份清雅飞逸的气质。
    三人中,江星月是济世之相,凛然大气,朝气英睿;秦世容是入世之相,阴沉淡然,心机深沉,让人看不清摸不透;而柳栖白却完全是一副出世之相,这一点尤其是他桐月想不通,按理,他居于绮罗丛中,是膏粱仕宦子弟,怎么会养成这种气质?
    桐月想到这里,不由得暗笑自己,她似乎有些走火入魔了。因为江星月的父亲对相学感兴趣,她耳濡目染跟着学了不少,桐月是近朱者赤,也跟着学了一点。她起初是半信半疑,但后来又觉得“相由心生”也有一定道理,特别是江星月又教她辨识人的精气神,就是所谓“下相相形,上相相神。”她现在是活学活用,把三人都分析了一遍。
    荷月见桐月脸上洋溢着莫可名状的微笑,以为她是在思春,便又开始打趣她。
    她再次用胳膊肘捅一捅桐月:“姐,这次姐夫中了状元,这两人跟她一起进过宫,游过街道,以后就是好哥们了。到时你就可以近水楼台先摸白了。你就别犹豫了,该出手时出手。”
    桐月猛然回过神来,她远远地望着端坐在马上的柳栖白,笑着摇头。
    “这样的人,出身清贵,才名又高,想必眼光极高,多少名门仕女都不放在眼里,我何苦去凑这个热闹?”
    荷月恨铁不成钢地道:“你怕什么,俗话说,烈男也怕女缠,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顺便撩撩怕什么,成就成,不成拉倒。光坐这儿看着有什么用?我给你说,要换了我,我夜里潜进他家也要把给办了……”
    桐月仍旧摇头:“你知道的,我不是那种人,那不是我的风格。我喜欢平静、理智的生活,最爱的人始终是我自己。他是我向往的那种男人不假,但我不会接近他,明白?”
    荷月翻了个白眼表示不理解这句话。
    桐月只好进一步解释道:“我只爱他的容颜但不想探究他的精神和内在。”
    荷月状似明白了,反问道:“你是怕失望?”
    桐月淡淡一笑:“是怕彼此失望。”
    其实,用历史唯物观来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道德观念,以古代的观念,他们这些人都是正常的,合乎当世道德的,她才是不符合当世闺范的出格之人。她是古人的身体,却有着今人的道德观念,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矛盾,根本难以调和,她就像一滴油,浮于水面却永远无法与水相融。
    等到桐月思考完人生哲理时,发现鼓声远了,人声淡了,人群散了。游街的人早走远了。
    大槐树底下有人在高声议论:
    “哎,你们看到酒楼上的那些官老爷没有?听说他们在相女婿呢。”
    “这是肯定,哪次都这样。这次不知相中谁了?”
    “那个江状元听说早已娶妻生子了,他夫人是个村姑。不知道会不会休妻再娶。”
    “我敢打一文钱的赌,肯定会休妻,你等着瞧吧。”
    “那个柳公子呢。”
    “这个猜不准。”
    ……
    众人正争论得起劲,忽觉眼前一花,就见从树下跳下个活人来,把大家吓了一大跳,他们压根都没往树上看,哪里想到树上会有人?
    荷月得意洋洋地笑着,抱着膀子等着桐月一点点地往下滑。
    她在看,众人也仰着脖子看。
    桐月说不清是什么感觉,滑到地上后,故作淡定、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离开人群后,她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她真的不习惯引起众人的注目。
    两人回到家里时,就见平日里门可罗雀的江府此时是人满为患。有来看热闹的街坊邻居,也有上门拜访的同年同案同乡。平常见都没见过,今日却突然像地下冒出来似的都来了。江星月一*地接待、打发、应付。
    接下来的几天,江家几乎不曾断过人,有人送礼示好,有人房子和女人,让江星月哭笑不得。不过,她既然要在官场混,就清高不得,硬着头皮也得应酬。她跟桐月商量,近日要换所大房子,眼下住的房子仅够她们自家人住的,来客人什么就有些挪转不开。江家本就有些资产,而且江星月马上要拿俸禄了,可以不必这么节俭了。
    江星月要换房,桐月也在考虑租房子的事,总住在江家也不是个事,她想带着两个妹妹搬出去。江星月倒也没阻拦,她心里明白,桐月是不可能长期靠着她的,便说道:“买房子的事不急,咱们慢慢地寻访,最好是比邻而居。”桐月一想倒也乐意。
    两家的房子还没着落,江星月又开始为她的职位奔忙,别看她已中了状元,可是官职是有定规的,按照常规,她最有可能的职位是翰林院修撰,是个六品官,比芝麻略大些,可还没有后者有实权。江星月希望自己能做些实事,所以她想外放为官。这就需要人情,朝中有一定地位的官员帮她说话。
    到底找谁呢?江星月真是犯了难。
    她正在冥思苦想,却听荷月突然问道:“姐夫,那个柳栖白是什么官呀,是不是你的手下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