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捡了个霍去病[穿越]_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哎呦不和你说了,家里又内讧了我得去镇压。那小伙子姓霍,叫什么来着……哎!安子别和你妹妹抢电视了,那小伙儿叫啥?”
    “XXX”电话里隔空传来不甚清晰的一句吼声,表姨听见了立刻回道:“你表弟说是叫小瓜还是叫啥来着?地瓜?哎呀不管了。等会儿我把手机号发你,你们自己联系吧。哎!要你那边儿不方便,我到时候让安子送他过去找你。”
    表姨说完就匆匆挂了电话,留下许涵一人唉声叹气,摊着这么个活宝一样的表姨一家人不知道是福气还是倒霉。不过有表姨在其中周旋,他这几年也总算辗转着和自己爸妈那边儿有点间接联络。
    许涵眯了眯眼睛,思路跳了个台。
    地瓜?怎么叫地瓜这么逗比的土名儿呢?
    地瓜地瓜,我是土豆……
    许涵过后想了想,觉得这土名儿特别搞笑,表姨家在一个靠近乡村的小镇子上,类似城乡结合部那种,很多当地的乡亲还有给自家小孩取土名儿的习惯,希望孩子命贱点儿少生病,好养活。
    与表姨的通话已经结束了十多分钟,墙上的挂钟指着凌晨一点。
    许涵这几天没有稿子,所以也没怎么熬夜,每天赶着晚上11点就睡了,到点就困。但今夜他心里不太平静,并无睡意。
    原因无他。正值新春第一天,万家灯火,亲人团圆,欢声笑语的日子,只有他自己坐在电脑桌旁,静静地点燃一根烟,借着喷吐烟雾回味刚才与亲人通电话的余温。
    没有人会喜欢寂寞,如果不得已要独自挨过,那一定是“被”寂寞了。
    许涵将吸得只剩一节尾巴的烟蒂摁进了烟灰缸里,手机微信恰在此时响了。
    拿起一看,是表姨发来的一串电话号码,号码的主人被不靠谱的表姨给注明叫“霍?瓜”
    许涵无奈笑了笑,把手机号码存了,姓名给改成了“霍家二表哥”,虽然看着也是嘲讽意味十足,可怎么也比“霍?瓜”强多了。
    一个人呆着当真没什么意思。许涵意兴阑珊,决定躺平蒙头睡大觉。就让他在这新春之夜继续当个无人问津的小透明,愉快地在床上装尸体好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无厘头的表姨给闹腾的,或者是霍先生的称呼被表姨重复了不止三次给强制记忆了。
    那一整夜许涵的梦里都在自动播放滚动字幕:
    ——我家表姨的大侄子的二表哥~~我家表姨的大侄子的二表哥~~我家表姨的大侄子的二表哥……
    滚动字幕梦将许涵只有在过年那几天才会偶尔多愁善感的心给刷屏了。
    到了初一早上10点醒来,许涵居然感觉自己神清气爽,精神倍儿棒,和之前几年的大年初一醒来时那种寂寞寥落的心情完全搭不着边儿。
    很好。霍家地瓜是吧?老子在心里给你点赞,记一功。要签字还是要留联系方式担保啥的,统统不是问题!
    ……
    令许涵想不到的是,就是他此时的一份“善念”,竟然造就了他接下来大半年的鸡飞狗跳。
    如果早知道,许涵估计打死自己也不会赠送这坑爹的人情。
    可惜啊,没人能够早知道。
    世上从来都是:有钱难买早知道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从7月30日起日更,等有榜单以后会根据榜单字数要求更新_(:зゝ∠)_
    第2章会在7月30日星期天凌晨2点发布。
    有事我会在作话里提前通知各位亲们的~么么啾~
    ☆、福祸双至
    在新春假期结束的最后一天,许涵去火车站接了自己的表弟安子和那位霍地瓜先生。
    一番寒暄客套,许涵略尽地主之谊,请表弟和地瓜先生在麦当劳吃了一餐。
    吃饭过程中,表弟安子为人开朗,见到许涵很是热情,两人呱嗒呱嗒说个没完,地瓜先生在旁边始终保持“静静听着”的乖巧状态,偶尔问他问题时才吱一声,努力隐藏自己的存在感。
    霍地瓜先生给许涵的印象不太深刻,许涵后来回忆起他来,已经记不清他的长相了,只隐约记得个儿挺高,皮肤有点黑,身材比例挺好的。
    但可能是从比较落后的小地方来的,地瓜先生整个人有一种自带的“摩天高楼我怕怕”的畏缩感,言行举止非常拘束,话也少,全程几乎不太开口,只在刚开始见面时,礼貌性的微笑了一下,露出了一对有那么一咪咪存在感的洁白小虎牙。所以导致许涵对他的印象,就停留在那对小虎牙上了。
    许涵因为下午有一家很重要的合作伙伴要找他谈剧本的事,也就赶地匆匆忙忙,陪两人吃完饭后,送他们去了那家影视公司签了劳动合同。大功告成。
    表弟直接转车去了隔壁市给他大学老师拜年,而地瓜先生则顺利入住了影视公司的集体宿舍。
    一切的一切如此完美,许涵也就付了顿饭钱和打车费,签了自己的大名就算完美达成了表姨的委托,别提心里多美了。
    这事儿就此揭过,没出几天就被许涵彻彻底底忘在了塞满无数脑细胞的脑壳角落里。
    春节过后的一个多月,走高成本、大制作的制片人还在为自己看中的作品拉投资商、做市场调研、筹备前期工作以及招揽剧组。只写过几部小制作成本网络剧的剧本和有声小说读物剧本的许涵当然毫无机会被这些大人物召见,但许涵依然对做编剧这行乐此不疲。
    正职赚不到钱没关系,他可以做兼职,网络络软文写作,自由撰稿人,一个月接个几单,基本生活保障不成问题。硬是折腾了两年有余,许涵在逆境中没有被现实打败,反而越挫越勇,他都对自己的这份执着都感到惊讶。
    其实影视剧编剧这行并不好混,现在国内大多数编剧的创作模式是“委约制”,既编剧接受制片方委托创作。片方往往本着“市场先行”原则,要求剧本必须按照迎合市场主流需求的方向创作。原创编剧的需求是改变编剧的需求的二十分之一。许涵又是个在创作上始终充满幻想和热情的犟牛,有些太烂的作品他不愿意接,想接的作品他资历和名气上又远远不够格。
    许涵其实也有过1,2次极其幸运的机会,参加过大剧组的剧本改编,但也只是编剧助理,自己完全没有做主的权利,甚至对方还拖欠过他的稿酬,最后连署名都没给他。
    稿酬、署名、宣传机会这种本该得到的权利,对于他这种只有2到3年工作经验的小编剧来说,尤其艰难。
    这就是世道。这就是行业现状。忍得了,你就留。忍不了,你就走。没谁非得求着你,也没有非套在这行内饿死的道理。这本来就是自由地双向选择,至于最后能不能一飞冲天,那除了运气、除了才华,还有坚持不懈的信念才能支撑下来。
    没名气、没资历、没人际关系,作为三无的年轻小编剧来说,无人问津那是再正常不过。
    许涵看得透世道,却又一直带着一种傻乎乎的乐观。他一直觉得自己内心特别强悍,自封为泥鳅,游得了水潭,钻得了泥巴。能屈能伸,没心没肺。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这年头在事业上不尽如人意的人多了去了,他已踏足了编剧这个行业,也算天从人愿,那么在奋斗的道路上跑得艰苦点儿也根本不算个事儿,他看得很开,并且对在这行中摸索钻研乐此不疲。
    今天又是个万里无云的好日子,许涵坐在靠窗的桌子前,享受从玻璃窗外透进来的阳光。
    将手机拿在手里来回颠巴着,许涵脑子飞速运转,正琢磨是不是在找几家影视公司的三流制片人主动联系联系争取一些小剧本呢。他的手机却在这时响了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