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福宁殿_9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每次都是这样,明明那样可怜,却总是在笑。
    赵十一抿嘴再写:眼睛红。
    赵琮不在意地放下另一只手中的瓷碗,抬手压了压眼角,依然笑:“无碍。”说罢,他也不待赵十一再问,只是又问他,“谢六郎将去辽国,有何想要的?可令他带些回来。”
    赵十一低头,未有反应。
    “怕是你也不知那处到底有些什么吧?其实朕也不知,书上见到的终究是虚的,具体如何,还得亲自走过一趟才明了。”赵琮说着,又有些伤感,这辈子不知还有无机会走出东京城。
    前些日子,他躺在床上养病时,业已立秋。此时窗户半开,已有秋风吹入。
    赵琮望了眼格窗处的半角秋景,靠在引枕上,突然也再不说话。
    赵十一回头看他一眼,见赵琮有些恍惚地看着窗户。
    他从前就常盯着窗户看的,是因窗户是唯一一处漏光的地方,他想逃出那个阴暗的地方。此刻,不知赵琮是不是也如此?
    赵十一愈发觉得赵琮有些可怜,他伸手拉了拉赵琮的袖子。
    赵琮这才又回神,也是真正回神,他笑:“谢六郎明日要进宫来,你回去后,把想要的东西列张单子,明日给朕。辽国的风土人情如何,朕也是给书你看的,可记得?”
    赵十一点头。
    “那便好。”赵琮早把方才的落寞抛到脑后,他要往榻下去,找他的鞋子。
    赵十一瞧见了他的鞋子,也未细想,便想去拿来替赵琮穿上。
    赵琮已朝外道:“染陶!”
    进来一个小宫女,行礼道:“陛下,染陶姐姐在膳房,有事命婢子去做即可。”
    “鞋子。”
    “是!”小宫女上前,细心地帮赵琮穿鞋。
    赵十一这才有些后怕,他方才是魔怔了?
    他立即站起来,想往外去。
    “做什么去?”赵琮叫他,“留下用膳。”
    赵十一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赵琮又说一遍:“朕已许久未同你一道用膳,你留着。”他还对小宫女道,“去告诉你们染陶姐姐一声,小郎君在正殿用晚膳。”
    小宫女笑:“染陶姐姐知道的,陛下放心。”
    赵琮笑,伸手再指核桃:“将糖熬了,裹了这些核桃仁,撒上芝麻。做好后,送去侧殿。”
    “是。”
    赵琮吩咐完,才又对赵十一道:“这下,总愿意吃了吧?”他发现,赵十一喜欢吃甜口的东西。
    他能发现,染陶这些人自然更能发现。
    赵琮不好奢侈,往常用膳,不过最为寻常的三菜一汤,再加一碗白米饭。开封府在长江以北,大多数人还是喜好食用面食,但赵琮上辈子是南方人,他还是喜爱吃白米饭。
    自与萧棠见过一面之后,每逢他吃白米饭时,便会再想起一回萧棠与他说的话,朝廷早令北方地区种植水稻,可那些人竟是没几个将这事落到实处的。越想越不甘,明明可以变得更好,孙太后为何就要那般墨守成规。
    不甘到,这半个月来,他连米饭都不想吃。
    赵十一则是北方生北方长大的标准北方人,他喜欢吃面。
    染陶知道他留在福宁殿用膳,便多准备了些菜,其中一道鱼脍、一道蜂糖桂花凉糕与一道红豆糯米糖藕,均是特地为赵十一而制。
    赵琮懒得再去厅中用膳,就他与赵十一两人,他们便在榻旁的小桌上用膳。
    一共八道菜,将小桌摆得满满当当。除了特地为赵十一备下的三道菜,另外均是些素食,另有一锅白羊肉汤。天开始凉了,赵琮身子弱,染陶常要亲自为他炖羊肉汤吃,汤中放有黄芪与枸杞,与水焯过的羊肉一同用小火炖了整一天。
    起锅时,染陶往其中洒了些许胡椒粉,再用铜锅盛上。
    染陶带人为他们摆好膳,她便笑道:“陛下,婢子先为您盛上一碗汤,这是用的辽国新送进宫来的羊肉炖的,炖得格外酥软。”
    赵琮点头。
    他是喜欢喝羊汤,尤其他体凉得很,冬天就靠抱着手炉,脚边放着炭盆过活。如今虽才初秋,却已有些凉,喝碗羊汤,暖暖地也好睡觉。
    染陶用瓷勺撇开枸杞与黄芪,给他盛了一碗汤,笑着递给他。
    赵琮赶紧喝了一口,然后便笑开:“要赏染陶。”
    染陶也笑:“婢子谢过陛下啦!”
    赵琮笑着继续喝那碗汤。赵琮进食向来十分缓慢,喝起羊汤来却不是,赵十一还是头一回见赵琮这么急切地吃一样东西。
    他心中暗想,看来赵琮是喜欢羊肉的,难得被他发现赵琮喜爱吃的东西。
    他正想着,染陶转身便为他盛汤,并道:“小郎君您也少喝一些,喝多了怕您热。为你备了凉面,膳房还在切鸡丝,稍后便送来。”她边说,边给赵十一盛了小半碗,并递给他。
    赵琮问道:“天已凉,还能吃凉面?”
    “陛下,婢子也是听茶喜说的,她说小郎君如今夜间睡觉还淌汗呢,每日不吃三两碗面,肚中便饥。”
    一听染陶这么说,赵十一的耳根便有些红。
    他在长身体,怎不能多吃?不吃如何长到六尺?她知道就知道,何必又说给赵琮听!
    赵琮暗自“哇”了一声,他的确很久未与赵十一同用膳,赵十一竟然又更能吃了!他担心地问:“御医瞧过没?”
    “婢子问了,茶喜道,邓御医经常来诊脉的,小郎君身子康健得很。”
    “那便好,随他吃。”赵琮说罢,还伸手拍拍赵十一的手,“尽管吃,吃得多,才能长得快!”
    “……”赵十一连耳廓都红了,幸好夜已晚,屋内点着蜡烛,并不能瞧仔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