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原来他也知道自己平时的扮相十分显老,倪芝这回更是笑得止不住。
    陈烟桥冷眼瞥她,耐心缺缺地把擦头发的湿毛巾扔回左边肩头挂着。
    终于开始审问她,“为什么来这么早?”
    “怕你一大早就去给湄姐扫墓了。”
    陈烟桥那天还没问她,“为什么非要去?”
    倪芝反诘,“那你为什么同意我去?”
    陈烟桥又是那句招牌答案,“随你,你可以选择不去。”
    他心里叹不知自己如何混成这般模样,他和余婉湄当年在一起,人尽皆知,因为都等着看他们笑话,等着看他何时甩了小青梅再次投入莺莺燕燕,等着看余婉湄何时结束上当受骗。那时候他巴不得每天骑摩托车带余婉湄在校园里溜一圈,好堵了悠悠众口。
    如今过去十年,知道他们那场生离死别真相的人,竟然只有倪芝一个小丫头片子。
    以前不觉得,现在忽然意识到,多了个知情人,好似就少了份罪恶包袱。
    他并不抗拒她一同去。
    倪芝回答他第一个问题,“我只是觉得,湄姐值得我祭拜,况且她还是我同校师姐。”
    余婉湄值得祭拜,那他当是值得唾弃了。
    “那我呢?”
    倪芝眉眼弯弯,“你还没死呢。”
    她心里和面上一样痛快,两个人都明知对方问的是什么,较量一番。
    却偏偏,你瞧,谁也没答了谁的问题。
    陈烟桥坐下来,倪芝看见他侧面的下巴上还有一道不深不浅的伤痕,看起来像刮胡子时候刮到的。
    他把肩上搭的毛巾扔沙发上,窸窸窣窣地解开塑料袋。
    两样黑乎乎的东西被搁在倪芝面前。
    倪芝伸手拿起来,“这是什么?”
    原来是墨汁和一方长相普通的砚台。
    陈烟桥手里拎的是一捆捆纸钱,茶几上还有支毛笔,“既然来早了,就帮忙干活儿吧。”
    “哦。”
    要说倪芝还算是个兴趣广泛,且做事有持续耐心的人。唯一不开窍的,便是书法,还是每家每户都会让孩子学的。
    她知道陈烟桥要做什么,五月那回她跟着他去烧纸时候,就看见他一手漂亮草书,给烧的纸钱写的袱包。
    她看陈烟桥这方砚台,猜他大概没有什么讲究,或许字好看,也便无所谓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陈烟桥一年到头,确实写不上两回字,都说书画是一家,儿时抓阄抓了画笔后全都练了,还算他有天赋,这些年手腕不行了,练得最不走心的软笔书法却勉强还能一看。
    倪芝还是本着对写得一手好字人的敬重,问得毕恭毕敬,“要怎么研墨?”
    陈烟桥看她一眼,倪芝自己接了话,“随我,对吧?”
    黄纸上落了阴影,陈烟桥知道是她凑过来看。
    知道她看不懂,把字迹写工整了些。
    从右起笔,由上到下。
    “具备信袱冥财共…,…冥寿寄钱…,故…正魂启用…陈烟桥敬奉…天运戊戌年八月十一火化。”
    倪芝表面上不动声色,她在书上见过这样的格式,上次还见到陈烟桥烧纸,可跟亲眼见一个个字带着墨汁味儿印在泛黄的纸上完全不一样,读着就觉得下一秒黄纸会无风自动飞起来。
    到底是离这些生死大事过于遥远,她的胳膊上起了层细小的鸡皮疙瘩,脖子后面汗毛也都起来了。
    只不过她倔,仍梗着脖子保持凑近看的姿势。
    陈烟桥笑了笑,他刮了胡子,笑的时候少了分暮气,“害怕了?”
    倪芝摇头不承认,“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他揉了揉悬腕久了导致发酸的手腕,往沙发旁边的盆子看去,“帮我给蓬莱的盆子里换水吧。”
    倪芝想了想,已经亲眼见了他怎么写烧纸的袱包,便接了这个台阶。
    老老实实去端起盆子,小心地捏着蓬莱的壳儿,还顺道把蓬莱的盆子用手刷了两下。蹲在旁边看蓬莱,蓬莱察觉到无危险,惬意地舒展了四肢,黑亮的眼睛对倪芝眨了眨。
    倪芝没了刚才的惧意。
    直到陈烟桥写完了,自己收拾塑料袋,把毛笔和砚台丢给她去清洗。
    倪芝细致地洗完毛笔砚台,又把他水池里的墨水污渍拿刷子刷了,可能是他的洗手池脏久了,洗不出颜色,倪芝刷了两下就放弃。
    甩干手出来,看陈烟桥已经背了个黑色的旅游包,最普通那种旅行社发的模样,还拎了一袋儿塑料袋,放着捆好袱包的纸钱。
    陈烟桥到底念及她是个小姑娘,刚才是真害怕了,出门前问她一句。
    “还敢去吗?”
    倪芝神色轻松,“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
    且不说倪芝原本是不怎么怕这些的,去了也发现是真的一点儿不可怖。
    今天不知是什么日子,公墓是爬山的一层层向上,半山腰位置的墓前竟然有人放了不知多少响的鞭炮,一串接一串,爆竹红色的纸屑炸得满天飞。
    震得人耳膜生疼,两人一路什么都没说,无言地往上爬。
    陈烟桥在一座墓碑前停下来,把东西也搁下来了。
    这是附近唯一一座没有刻名字的碑。
    上面只有一行字。
    “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
    墓碑前下方竟然还有一束带着露水的花,用浅淡的蓝色纸束着。
    作者有话要说:  1.“袱包”是古时祭奠逝者,将冥币以信袱的方式化给幽冥界的亡魂,以寄托哀思。相当于现在人邮寄钱财。由于地域不同,写法也不尽一致,但大致相仿。——资料来自网络
    2.“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出处下章会写,可以先自行查。
    两天不见啦。
    你们曼发现这篇文冷门儿得有些出乎我的想象,到什么程度呢,冷到连盗文的都没有。今天认真反思了一下,虽说每篇文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不同的人设,不同的剧情切入点,不同的题材,但病树这篇吧对我而言确实有些太跨越了。
    题材沉重,剧情节奏慢,人设导致没法撩来撩去。
    对于题材沉重,写的时候没想这么多,现在觉得题材不讨喜,我看文也是图个轻松,很抱歉让姑娘们难过了。再次保证下一篇要轻松许多,因为我也给憋得够呛。
    就当是我任性,想练个笔,人总要尝试过才知道自己能不能写得出来不一样的故事。
    我会尽力写得讨喜点,这两章是没办法了,一定要过去的。
    最后多个建议啦,如果确实觉得读着不能高兴,可以等我完结了一口气难过。
    舍不得你们一直难过呀。
    第32章 秋林红肠
    鞭炮声终于有了间隙。
    倪芝开口问他, “这束花?”
    陈烟桥恩了一声,显然是他意料之中。
    这也是他为何不一大早来的缘故, 早上的时间, 是留给何沚。
    他们转了几趟公交到了郊区,又吃过饭, 才上山。
    “她室友来过。”
    “哦。”
    倪芝这会儿反应过来,陈烟桥说过的,余婉湄的遗物都是室友收拾的。只是没想到过了十年, 她的室友仍留在哈尔滨,仍然保持着生日祭拜的习惯,不知是不是跟陈烟桥一样,一年几次。不管如何,坚持十年都说明她说的没错, 余婉湄值得祭拜, 友人爱人皆长情。
    每次上下这个不算高的墓地山坡, 对于陈烟桥而言,都是一种煎熬。
    倪芝一清二楚,知道他不愿意别人看出来他上下台阶的困难, 所以走了他前面,隔几节台阶原地歇歇脚, 却是不回头看他的。
    听见他脚步声近了, 复而迈步。
    陈烟桥揉了揉膝盖和腿,弯腰把那束带着露水的花儿往墓碑侧面少许放立,免得一会儿被烧纸灼热的空气烤干了水。
    下一秒, 鞭炮声又响起来。
    倪芝下意识捂了捂耳朵。
    看陈烟桥从花束底下拿起来张卡片。
    白纸黑字写着,管理费不到一年就到期了,请尽快缴交。
    她凑过去,扯着嗓门儿,指了指下山的路,“我去交。”
    陈烟桥根本听不清,倒是知道她要说什么。
    沉吟片刻,口袋里拿出来掉皮的黑色钱夹子递给她。
    其实等走的时候,下山去管理处交一样的。
    倪芝想的是正好给他留了独自缅怀悼念的时间。
    没想到一去管理处,管理处的大爷看见通知单,就把她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你怎么回事啊?刚才问你交不交管理费,你说晚点有个男的来交,好了你现在又屁颠儿着过来了。看我是老头子好耍是不是?”
    倪芝:“……”
    倪芝猜这管理处的大爷可能是老眼昏花,认错了她和余婉湄的室友,解释道,“我刚才才来的,跟那个男的一起来的。”
    “真的?别唬我。”
    大爷虽然这样说着,还是摘下了老花镜,“哦,确实有点儿不一样,你头发长一点。”
    大爷戴回眼镜,吐了口唾沫,开始翻册子。
    “姓余是吧,要交几年?”
    倪芝没交过公墓的管理费,不知道价格,一边看了眼陈烟桥的钱包里,好像钱也不多,就二百来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