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等陆建军回家的时候,见门外没锁,一推,门是朝里闩着的,他就叫苏敏开门。
    没想苏敏没来开门,来的是陆建设。
    陆建设见到陆建军也很高兴,他来三哥家,可三哥去了外地,三嫂忙着上班,他一个人也无聊的很。
    见陆建军大包小包的,陆建设就问:“三哥,你这是买什么了,怎么这么多东西?”
    陆建军把行李放书房:“都是一些南边的东西。对了,你小子这是考到帝都来了?来,和三哥说说,你考了哪个大学什么专业?”
    “清大,我报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之前三嫂上大学前和我说了电视机,我当时就记在心里了。我觉得电视机实在是太神奇了,这不就是千里眼加顺风耳么,后来我问了学校的老师,我们初中的老师也说不清电视机是什么原理。还是高中老师物理老师给我解释了一些。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报专业的时候咨询了物理老师后,就报了这个专业。”
    陆建军听了很高兴:“不错,比你四哥强,你四哥当时高考完,完全不知道该报什么学校。后来还是觉得师大录取的人多,老师这个工作也好,这才念了师大。对了,你四哥怎么样,婚期定了么?”
    “定了,前年四哥大学毕业,就留在林城的高中了。今年夏天四嫂也毕业了,和四哥分配在了同一个学校。因为他们两个是夫妻,学历还高,还在职工宿舍领到了一套四十多平的房呢。有了婚房,别的也没什么好发愁的了。最后婚期定在了阳历的十月,咱们俩估计都没时间回去。”
    陆建军听了有些遗憾,他从小看到大的弟弟终于要结婚了,可因为时间不允许他不能亲自见证这一时刻。
    想想他当时和苏敏结婚,也因为恢复高考的消息先是推后,后来他又分心在高考通知书上。
    再加上村里也不兴大操大办,一辈子最重要的婚礼,就极其简单的过去了。
    陆建军想到他今年去南方见到人家结婚的情景。
    男方开着小轿车去迎亲,黑色的小轿车上贴着大红的双喜剪纸,可气派呢。
    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着大红色的长裙,真不是他和苏敏那对着亲戚们改个口,然后摆个席面可以比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大家说不太好,主次不明,道一下歉,可能我有点因为前几章读者说女主性格问题的评论纠结过度了,因为我当时非想说清楚,把评论刷成话题楼…所以就又不由自主的写了,就想把这件事说明白…不过写到这里其实在亲戚方面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女方是彻底莫得戏份了,男方家也不会再写这部分极品亲戚了,放心吧。
    第82章
    电影讲的是河北人家, 取景是在京郊的一个小山村里,距离市里有些远。
    剧组没有车, 附近只有公交, 之前苏敏请假去接陆建设, 就是提前一天坐公交到了市里,然后再打车回家的。
    这段路也不好走, 土路, 公交车坐着颠簸的厉害。很容易就会有眩晕感。
    回家一趟太麻烦, 来回得五六个小时, 陆建设也是大学生了, 又告诉了他五爷爷家的地址和电话,苏敏也就很放心他一个人住了。
    到了八月底,电影还没拍摄完, 苏敏又厚着脸皮请了两天的假。
    陆建设马上就要开学了,也不知道陆建军回来没,作为家长,苏敏自然是要亲自去送陆建设到学校。
    坐着公交车一路颠进城, 苏敏快步下车,先在站牌下的木椅上坐着休息休息, 缓了一会儿,缓过劲儿来, 再打车回家。
    这个时候坐出租很贵,但苏敏觉得她再坐公交就该吐了。
    苏敏下午三点多坐的车,到了家门口, 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
    她敲门,见先出来的是陆建军,惊喜的问:“你回来了?你走的时候不是说提前和你们老师请了假,最晚可能要九月底才回来么”
    陆建军点头说:“今年鹏城那边把属于经济性质的行政局改为了公司,因为政府不能跟外商签订合营合同,改为公司的行政局却可以。这样就可以加快引进外资。我就是想去看看这些公司和以前的行政局有什么不一样。了解的差不多,研究的差不多,我就回来了。”
    苏敏对这些经济啊发展啊什么的了解不多,也就没再追问,而是说:“建设呢?在家吗?”
    陆建军笑了一下:“我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小子正忙着看电视呢。”
    苏敏说他:“你就乱花钱吧,咱俩你忙着上学,我又上班,电视买来也没人看。说,还买了什么?”
    “没什么,我就又买了冰箱和洗衣机。现在我还在,能帮着你洗一些衣服,等我明年毕业,你又要上班又要洗衣做饭多累啊。有了洗衣机啊,外头的衣服都能用它来洗。还有冰箱,你可以在里面冻上些饺子包子的,什么时候不想做饭又懒得出去吃,就热个包子煮个饺子。”
    苏敏奇怪:“既然你都买四大件了,怎么独独缺了电风扇?”
    “咱这又不是筒子楼,有小院子,觉得天太热就到院子里乘乘凉。那电风扇我去看了,风大的很,你身体虚,可受不住那么大的劲儿。”
    行吧……
    进了屋,就见电视机是放在苏敏和陆建军的卧室里。冰箱和洗衣机也在,倒是把屋子显得拥挤了。
    陆建设没有坐床上,而是搬个椅子挨着墙坐着,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见苏敏进来,和她问了好,就又转头看电视了。
    陆建军给苏敏泡了一碗糖水,拿了几片西瓜,和苏敏商量说:“敏敏,你说要不要在院子里再盖个小间,专门放洗衣机啊?咱们家院里有水井,也有水龙头。我把水龙头那块盖起来。这样一来等冬天,水龙头不至于被冻裂。二来也有个地方放洗衣机。”
    “那还得把电接出去,太麻烦了吧?”
    “不麻烦,有水有电,你以后洗衣服也方便。还有冰箱,我也打算给厨房接过电去,冰箱还是放厨房好。”
    “行,你看吧。”
    “对了敏敏,咱要不要养只猫啊,我怕家里有老鼠,以后我不在家,你一个人招架不住。咱们等冬天这批猫崽子出生,就寻摸一只吧。还有狗,狗能看门。”
    苏敏摇头:“猫能养,狗就算了。我以后有了工作,说不定十天半个月的不回家。猫能抓老鼠,能自己找东西吃。我就是提前买好,让隔壁的帮着喂猫,猫那么灵,从墙边就能过去。狗不一样,狗养起来麻烦,还是算了。再说咱们巷子口那家养着狗。他家那狗精着呢。一条狗要给全巷子的人家看门,谁家有个响动它就汪汪叫。厉害的很,咱也没必要特别养一条。”
    离陆建设开学只有一天了。前些天陆建军和他已经把床铺搬到学校了。
    今儿苏敏和陆建军再把他送过去,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去了清大宿舍,陆建设的几个舍友见了陆建军和苏敏,只看长相,就能猜出这是陆建设的兄嫂。
    他们偷偷看苏敏,觉得这新同学的嫂子长得真好看,和电影演员似的。
    陆建军也开学了,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的老师推荐他去米国留学一年。
    陆建军很激动:“我们老师说了,要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和国际市场接轨,那就得去国外看看,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老师手里有一个推荐名额,他推荐了我。”
    “你们老师很看重你啊陆建军。”
    “是啊,老师对我有教育栽培之恩。”
    “那,你是要去米国的哪个学校留学啊?”
    “纽约大学,听说是米国很有名的大学。我的老师就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老师还和我讲了很多他当时在米国求学的故事。我真的很期待啊。”
    苏敏抱了一下陆建军:“那真要恭喜你啦。”
    “谢谢,敏敏,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苏敏又问:“对了,你什么时候走?”
    陆建军说:“五号就走。”
    今儿都三号了,“这么着急?”
    “没办法,之前这个出国的名额老师虽然推荐了我,但是最后确定下了的是另一位同学。那位同学成绩不如我,而且他才上大三,上个学期的考试还不及格,可他的舅舅很有权势。这让我的老师很生气,这个假期他找了好几位领导,说国家现在需要的是人才,不应该把宝贵的机会拿来给特权阶层镀金。可人选已经定下来了,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说明年,等明年这个名额一定给我。”
    苏敏听着生气:“怎么能这样啊,这也太不公平了。”
    陆建军说:“这世上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后来听说在那个同学八月二十号出国前,学校老师和那个同学用英文交流,想看看他这三四个月把英语掌握的怎么样。”
    陆建军说着就笑了:“你也知道,出国留学不是去享受,而是要分秒必争的去学人家的知识。在这样紧迫的环境下,最基本的就是要流畅掌握米国的语言。如果出了国再去考虑语言问题那就太晚了。可没想到这位同学,竟然连简单的交流都磕磕巴巴的。更不用说掌握一些金融经济上的专业词汇了。这让学校的领导很生气。最后决定更换出国的人选。”
    “于是这机会就落到你头上了?”
    “经过十来天的讨论,学校订下了三个人选,我是其中之一。正好开学我又把就鹏城行政局改为公司一事分析的论文给了老师,老师看后拿着我从七九年到八二年的论文去找校长。再加上我的英语很不错,所以最后这个名额给了我。”
    苏敏听完真的很替陆建军高兴,她打开衣柜,一边帮陆建军整理行李,一边说:“你要去米国一年,坐飞机也不好拿太多行李,陆建军,我给你准备一两身换洗的,余下的你去了米国再买吧。”
    “我听说米国用米币,物价高着呢。”
    “高就高呗,该花的钱不能省。对了陆建军,咱家现在还有多少钱?你全拿去换成米币吧。”
    “还有一万七,不过我问老师了,老师说我这是公费留学,学校会给我出学费生活费。要是想自己换些米币,学校最多能帮着换一千五的。”
    “才一千五?那万一钱不够花怎么办?我们就不能自己私下换?”
    陆建军摇头:“私下不好换,我听说不少都是拿金条去换才换到的。”
    “那就拿金条,咱家在银行存着三根呢,陆建军你拿去换了吧。”
    陆建军不同意:“不用,学校公费出国,再换一千五备用,我就没什么再需要花钱的地方了。”
    苏敏说他:“你是去研究米国经济的,怎么研究,就坐在学校里研究吗?你难道不该去看看米国的工厂有哪些?商场有哪些吗?听我的,别矫情,那金条不着急用的时候咱可以先放着,现在到了用它的时候,那就拿出来。又不是什么传家宝,不至于。”
    苏敏知道陆建军觉得这是他送给自己的东西,他不好意思拿。
    陆建军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了,就只说家产,陆建军分的特别清楚,他觉得他给了苏敏的礼物,过户到苏敏名下的房产,就该是苏敏的。
    而余下的家里的积蓄,那是他和苏敏的夫妻共同财产。
    要说什么是单独属于陆建军的,也就是他的私人物品衣服鞋子书和他的小小私房钱了。
    至于这私房钱,陆建军也只有一千多。
    陆建军从来不会说太多的甜言蜜语,但他的所有行为都让苏敏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爱意。
    陆建军同意了苏敏的话,把家里的金拿出来换成米币。
    然后他转头把一万七的积蓄拿出来一万五又买了一大一小两个院子,他和苏敏说:“这两个院子我上半年就看中了,只是我看这两家人人口多,为了钱吵吵嚷嚷的,觉得价格可以压一压,也就没买。现在我要离开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万一这院子被其他人买去那就够咱后悔的了。”
    苏敏:行吧。
    现在除了老家县城的那套院子,她和陆建军在帝都已经买了有七套院子了。
    大的有一亩多地,小的就是苏敏现在住的这处小院。
    不过因为钱不凑手,苏敏和陆建军的时间也不充裕,这些院子买了也只是简单的打扫了一下,把院墙修补好,就没再多做整理了。
    买了房,家里的积蓄一下就见了底。
    苏敏把余下的两千给陆建军,让他拿着,万一到时候银行通融,说不准还能多换米币呢。
    陆建军非说他有私房钱,只拿了一千,给苏敏留了一千,让苏敏在急需钱的时候不会拿不出来。
    临行前,陆建军又给老家写了信,说他要去米国学习一年,今年过年回不来,让家里人不要担心。
    陆建军一走,苏敏整个人就蔫儿了,去工作的时候也总是进不了状态,被导演骂了好几回。
    苏敏赶忙调整,这才免于被继续喷的命运。
    电影终于拍完了,苏敏紧接又着去拍电视剧。
    今年工作多,到了腊月二十九才能放假。
    陆建军不在,苏敏一个人就不打算回老家了,她置办了一些年货,让陆建设捎回去。
    这是苏敏在帝都过的第一个年,还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年。
    还好她家附近的国营饭店还在营业,苏敏直接叫了一桌子菜,然后提着餐篮子慢慢往家运。
    运回来就放冰箱等着除夕和过年吃。
    又从饭店买了不少人家包好还没煮的饺子。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