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然后在客厅放了床,他和陆三山陆建军睡这个屋。
    苏敏和陆家两个嫂子睡她和陆建军的屋子。
    终于到了考试的这一天,苏敏和陆建军陆建民吃了大嫂二嫂早起做的热腾腾的鸡蛋饼,小米粥,热乎乎的去了考场。
    在考场外头,苏敏碰见了刘霞朱红她们。
    朱红一见苏敏就抱怨:“哎呀,苏敏,我真是后悔,没有好好听你的话。你拿了课本,卫国也说恢复高考这件事八九不离十,我还是光顾着自己的事情,没把心放在课本上。现在到考场门口了,我感觉自己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唉,真是完蛋了。”
    苏敏劝她:“你别着急,也别气馁,先进考场,静下心来把自己会的都好好的答了。这高考已经恢复了,今年考了还有明年,不要担心。”
    听了苏敏的话,朱红不那么紧张了,刘霞也说:“是这个道理,今年考不上明年考。”
    进了考场,苏敏感觉自己复习的挺好,一看卷子,果然大部分题目都不觉得难。
    她真是没想到经过三年苦学,她竟然从一个学渣进化成伪学霸了。
    唯一不好的是现在天气是真冷,考场里也没有炉子。
    写一会儿字苏敏的手就有些僵,只能将手从脖颈那伸到后背上,通过自己的体温来让手暖和一些。
    要不就边写边对着手呵气,通过这点子温度来让自己舒服点。
    脚也冻的厉害,苏敏怕边跺脚边答题,手一滑写错字,只能读题目的时候跺脚。
    跺完脚赶紧答题,答完题目继续跺脚。
    苏敏这还是穿着为了结婚新缝的棉袄呢,都这么冷,那其他人岂不是更受折磨?
    估计大家都是靠着想上大学的这个劲儿撑着。
    等全考完,苏敏就催着陆建军回家,先是给自己泡了个暖暖和和的热水澡,然后钻到了大棉被里,只把脑袋留在外头。
    等彻底缓过劲儿来,苏敏问陆建军考的怎么样。
    陆建军坐苏敏身边,握着她的手说:“敏敏,谢谢你,谢谢你支持我放弃工作然后一心复习。我觉得我考的很好,语文政治不说,数学和理化题目我全会写。”
    苏敏:哇,学神就是学神,竟然能说出这种卷子题目全会写的话来。
    苏敏就以陆建军为参照对答案。
    陆建军记性好,考了的题目他都记得。
    考完他还把大概的题目写稿纸上。
    陆建军自己估算了一下数学和理化,觉得两门最多扣个三五分。
    数学和理化这两个科目,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答案都是固定的,不像语文,作文还要看阅卷老师手松手紧。
    他是真觉得自己这次考的好,答题的时间感觉很顺畅。
    跟着陆建军的回忆,苏敏也估算了一下,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她上辈子虽然是艺术生,也是理科班的艺术生。
    上辈子是因为她不想死记硬背,觉得自己一个艺术生,文化课够打底就行,学文学理不重要,只看着哪个更轻松就学了哪个。
    这辈子同样报考了理科,是因为陆建军真的好会讲课,跟着陆建军的思路,苏敏觉得理科也不难。
    只要开了那个窍,很多题目就都会写了。
    数学和理化好估分,苏敏算了下这两门她应该能及格。
    至于语文和政治,她写的一手好字,上辈子语文是她所有科目里成绩最好的一门。
    作文也写的不错,希望看在这笔好字的份儿上成绩能好点。
    政治她是下了苦功夫,她自从来了这里,为了不被人扣帽子,只能自己掌握主动权,去了解‘帽子’有哪些。
    高考完,就该办酒席了。
    现在苏敏和陆建军领了证,但在村里人看来,只要没有办酒席,那就不算是夫妻。
    现在考完试,陆三山也打听出来陆建军和苏敏应该都能考上,但要是想上同一个大学那是别想了。
    原本陆三山一直沉浸在儿子可能能上大学这件事中,等苗翠花问起来陆建军去上大学,苏敏该怎么办的时候。
    陆三山有些着急了。
    陆建军是阳历的八月十三领的证,但他八月十六就上班去了。
    出外地跑了半个多月,他打听到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忙着辞工作,又把建民叫到他那里住。
    也就是说,他这三儿子和三儿媳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时间也就两三天。
    这怎么行?
    现在眼看着陆建军参加了高考,考上了那就要去上大学。
    这样一来,这小两口这几年又得分开。
    陆三山愁的抽了几口旱烟,他虽然没念过书,但也知道大学和部队不一样,那是有男娃子也有女娃子。
    三儿和三儿媳不在一起,他家三儿是顶精神的小伙子,三儿媳自从去了县里之后那更是十八变,标致俊俏的很。
    他们两个结婚的时日短,还没有孩子。
    万一三儿子昏了头遇上什么女同学,儿媳遇上什么男同学,唉,这可真是。
    陆三山后悔去年没有强压着三儿结婚。
    他一个做公公的,不好管儿媳,陆三山就每天压着陆建军给他做思想工作。
    还偷摸的去找人算了算摆酒的日子。
    陆建军则是和陆建民一起商量该报考什么学校。
    这考完试,分数只能自己估算,也没有分数线什么的。
    苏敏觉得,今年这高考不仅看实力,还看运气。
    十年时间,自己是个什么水平,其他考生是个什么水平,这都是未知的。
    陆建军倒是挺利索的直接写了京大和清大。
    陆建民怕他哥考不上,劝着陆建军第二志愿怎么也该写个再低一点的学校,第三志愿就写他们的林城大学。
    陆建军却说:“我答应苏敏了,一定要考全国最好的大学。要是这高考今年考了明年就不再招生,那我是要稳妥的报考学校。可既然咱们都知道明年还会再考,那我又何必凑合。”
    陆建民向来没有陆建军有主见,他拿着自己的志愿书,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填写。
    他本来想着为了确保自己一定能上,不如直接第一志愿填他们林城的师范,要是师范上不了,就去学会计。
    现在听了陆建军的话,也觉得自己还年轻,就是再考一回也未必比这回差。
    毕竟他现在只复习了三个多月,要是能再复习一年,成绩只会更好。
    想明白后,陆建民直接第一志愿填了北京的师范大学,第二志愿填写了林城大学,第三志愿是林城的师范。
    至于苏敏,她第一志愿京大,第二志愿清大,第三志愿没填。
    陆建民都快被苏敏这操作吓傻了,他犹豫着说:“三嫂,你,你考的应该比我好,但,但我觉得吧,你的分应该够不着京大清大。我哥,我哥说不准能有五成的把握。可嫂子你,你不然和我一样报师范,你看你现在就是老师,以后继续当老师多好啊。”
    苏敏扑哧就笑了,她这回考试就是怕去考电影学院的时候人家要看之前高考的成绩。
    苏敏上辈子可是看文化课分数的。
    她是为了保险起见才去考的,但能填的志愿里又没有电影学院。
    于是苏敏就当是圆梦,不管能不能上京大清大,但就问你哪个人在填志愿的时候没想过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直接填京大清大的!
    反正苏敏是暗搓搓的做过这样的白日梦。
    不过全大队像苏敏和陆建军敢这么填志愿的很少。
    苏敏和陆建军的酒席定在了腊月初六,陆建军和苏敏直接给了他爹娘二百块钱让他们帮着准备饭菜。
    年底杀猪,又有鱼,陆建军和苏敏这个婚宴是难得的丰盛。
    村里的知青们全来了,还随礼不低的礼金。
    苏敏还挺吃惊的,她本来只打算请朱红苏小云这几个处的好的。
    没想到不仅朱红他们来了,就连沈月也来了。
    沈月在前年秋天嫁给了李大强,去年夏天就生了一个女儿。
    沈月说因为她夏天在地里干活太劳累了,所以孩子早产了。
    但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
    大队里有流言说沈月是怀了李大强的孩子,这才嫁给他的。
    现在沈月的女儿都出生一年半了。
    前些日子刘霞说沈月高考完发现自己怀孕三个月,就去医院流了孩子。
    现在的沈月可能因为刚刚流产的缘故,气色很不好。
    她整个人病怏怏的,李大强坐在她旁边,怀里抱着他们的孩子。
    苏敏有些无语,身体不好就回家歇着啊,这大冬天的。
    刘霞和苏敏说,正是因为陆建军当时的动静太大,知青们都觉得能让陆建军连工作都不要专心复习,恢复高考这事儿应该是真的。
    而且苏敏还送了两套书给知青们。
    因为苏敏和陆建军,他们不仅比其他人多复习了一个半月,还不用想着法子去弄书。
    可以说这真是很大的恩情了。
    现在苏敏和陆建军结婚,他们自然都要来一趟。
    沈月之前和苏敏闹过矛盾,因为那事儿知青们也发现沈月是那种面甜心苦的人。
    平时和和气气的,要是有了利益冲突,她一定会出手坑人。
    现在她出现在苏敏的婚宴上,不过是见五大队六大队所有的知青都来了,她要是不来不好看罢了。
    而且知青里卫国的爷爷平反了,许安安的父母也都没事了。
    男知青里也有几位家里人都有好消息传来。
    沈月和卫国是一个老家的,她也想借此和卫国缓和一下关系。
    刘霞还说卫国原本是姓李,她爷爷是很有名的将军,出事之后,她妈为了儿女,和她爸爸离了婚,还给儿女们改了姓改了名。
    难怪沈月坐的时候直接坐到了卫国旁边,让本来打算挨着卫国的杨树只能挪位置。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