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你就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言语间一再的暗示自己儿子需要一个聪明伶俐,大方得体,性格温和,勤劳吃苦的好姑娘来配。
    可在赵宁宁心里,她就是个聪明伶俐又落落大方的好姑娘呀。
    她和陆建军般配的不得了,除了她这五大队六大队也没别人能配的上陆建军了。
    所以每天瞧着赵宁宁和翠花婶子言语上的交锋,也是很有意思。
    一个使了劲儿的装傻,假装不明白赵宁宁的心思。一个是真傻看不出人家敷衍她。
    对翠花婶子来说,她都差没直接和赵宁宁说你别在我眼睛跟前晃悠了,你这样的儿媳妇我瞧不上眼。
    但对赵宁宁来说,她以前喜欢陆建军,但是不太满意他农民的出生。
    工农工农,在赵宁宁心里还是有个先后的,她是工人阶级的后代,那自然不能降级,怎么着也得找个工人对象。
    而且工人再差也是在城里,厂子里还会给分住的地方。
    农民呢,再富那也是农村。她是不愿意在农村的,不仅处处不方便,人也不好相处。
    她喜欢陆建军,但从没想着和他在一起,她是不太愿意陆建军高攀自己的。
    可现在陆建军已经成钢铁厂的正式职工,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没那么大了。
    赵宁宁觉得自己和陆建军再相配不过。
    不管怎么说她也是个姑娘家,她是不好直接和陆建军表白的。
    而且陆建军也并不在村子里,她和陆家人没什么交情,也不知道陆建军下一次回来是什么时候。
    她不能直接和翠花婶子说自己相中陆建军了,这么一来还没成家,她就被婆婆压下一头,那结婚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但让赵宁宁生气的是自己都主动走到翠花婶子跟前了,没想到她竟然还端着劳动大队队长夫人的架子,实在是让人生气。
    赵宁宁心里已经很确定这翠花婶子将来一定是个恶婆婆了。
    如果不是陆建军自己争气,有个这样拖后腿的娘这辈子都别想娶到老婆了。
    苏敏看着赵宁宁上蹿下跳也是心里无语,她总是喜欢把别人当成傻子来对待。
    像人家沈月,虽然不知道是早就把陆建军划进自己择偶范围之内,还是为了讨好大队长一家,亦或者是单纯为人和善,
    反正人家和翠花婶子相处的不错,就算不在一个劳动大队,翠花婶子看见她也是时常是笑着一张脸的。
    而且苏敏也发现沈月和陆向红关系还不错,陆向红一向不喜欢女知青,沈月能成为特例和她成了朋友可见人家多会做人。
    苏敏猜测当初她和刘霞聊半天后沈月和自己打探,估计是早从陆向红那儿知道陆建军答应相看这事了,所以怕刘霞透露给她。
    又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和陆建军处对象的心思。
    如果从女知青里挑一个做儿媳妇,大队长肯定是选原主苏敏。
    现在说着是翠花婶子给儿子挑媳妇儿,但实际上最后点头的是陆建军和大队长。
    沈月估计从陆向红那里得到了消息后在心里就把苏敏当成了竞争对手。
    沈月唯一的问题在于有个出了国的亲大伯,所以成分不好。
    她这也算是被牵连,她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
    如果陆家能抛弃一点成见就会发现沈月娶了不亏,这就是沈月的底气。
    而且有着赵宁宁这样的人做对比,沈月简直可以被称为完美儿媳了。
    就像赵宁宁,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沈月和秦静的心思,还一个劲儿的瞎嘚瑟。
    从上个礼拜天陆建军回来,到现在礼拜五,不过五天的时间,比之前半个多月都热闹。
    苏敏有时候都怕赵宁宁现在这样信心满满,等将来陆建军订了亲她可该怎么办啊?
    发疯一场?
    苏敏正想着呢,就见一个小孩子狂奔而来,后头还跟着两个小豆丁。
    前边的小孩子边跑边喊着:“娘,娘,娘。”
    后边的小孩也跟着喊:“奶,奶,奶。”
    苏敏听着快笑死了,这不管是娘还是奶听着好像叫的是同一个人,这三个小孩子看上去差不多大,没想到竟还隔着辈分。
    同个本家的人里确是容易出现一个人的辈分比另一个大的多的情况,因为有的人家娶妻生子早,有的人家娶妻生子晚。
    但同个人家里就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尤其现在这物资匮乏的六七十年代。
    一般人长子都结婚生子了,也就不会再去生个幼子。
    一是年岁上已经是高龄产妇了,生孩子太过危险,家里又不缺孩子,何必冒着没命风险要那么个老来子。
    二是国人自古都有生儿子然后必须帮着儿子成家立业的责任心。
    但等小儿女年纪大了,自己也老了,未必有能力帮他娶妻生子。
    而孩子的其他兄长们也正好要给自己的儿子娶妻成家,搞不好又成了一场家庭矛盾。
    三是夫妻生活来说,在儿子结婚之后二老就成了祖母祖父辈了,那就会把自己当成是老人了。
    有夫妻生活没啥,但还生出了小儿子就会被人指指点点说老不羞。
    人家儿媳妇也指望着婆婆伺候自己坐月子呢,哪想婆婆自己就在坐月子,那这不是就容易惹出事儿来。
    而且有了小儿子那谁还会把心思放在差不多年纪的大孙子二孙子上。
    可对于许多儿媳来说,你做婆母的能不待见我这个儿媳妇,但你不能不待见我儿子。
    苏敏还正好奇这三个是谁家的小崽子,就见三个孩子一窝蜂的跑到了翠花婶子面前,大点的那个抱着她的腰,余下的两个一人抱着她一条腿。
    那个大一点的喊:“娘,我三哥四哥回来了。”
    剩下两个也跟着喊:“奶,我三叔四叔回来了。”
    三个孩子声音亮的很,吵闹间地里的人都听见了,众人忙好奇的问:“三娃子四娃子今儿怎么回来了?不上工了?”
    翠花婶子得意的说:“今儿不是九月十七么,九月十八是我的生辰,建军建民就特意回来了一趟。”
    众人忙恭喜她:“哎呦,还是你们家建军建民有孝心,像我们每天为了家里操心劳力的,每年生辰也没见人提出来过。”
    “哪里是儿子贴心,是我小闺女记着要给我过个生日。
    这是我四十五的生日,虽不是整寿,可也逢了个五。我便想那一家人热闹热闹也好。”翠花婶子说。
    “翠花都四十五了,哎,日子过得真快。不过你们家的日子过得舒心,你看上去最多四十岁。”
    三个小孩子见大人说话,听的有些不耐烦:“娘,我就是来告诉你一声,现在你也知道了,那我就回家看我三哥四哥去了。”
    说完,三个小孩子在翠花婶子叮嘱大一点的那个照顾好两个侄子的话语中就又狂奔着走了。
    第11章
    陆建军周五下午回到村子里,到了晚上,赵宁宁就开始作妖了。
    晚饭刚吃完,赵宁宁就领着秦静来到苏敏她们的屋子,还顺路叫上了许安安。
    屋子里是没有什么椅子的,只有一条长凳,四个小板凳。
    苏敏她们一人一个,这还是知青们来了之后自己找着村里的木匠打的。
    苏敏特别不爱坐小板凳,憋憋屈屈的,她宁可坐炕上。
    这屋子的炕算是大炕,住四个姑娘正正好,像是以前人多,六七个人挤挤也是住得下的。
    炕上有个小炕桌,平日要写什么东西就是坐在炕上然后趴在炕桌上写。
    赵宁宁她们进来的时候苏敏正在手抄毛语录。
    原主下乡带着的书不多,几本借来的高中课本还有就是红宝书了。
    这几年原主没事的时候不是看高中的课本就是手抄红宝书。
    苏敏现在手里这本毛语录就是手抄的,还是拿铅笔手抄的。不过原主保存的好,就是铅笔字放了两三年也没有糊成一片。
    苏敏现在抄写一是为了保持原主的习惯,二是为了背诵,知青们是没有一个不会背语录的,三则是模仿原主的字体。
    还好原主字只是清秀,没有什么特色,模仿起来也不难。
    赵宁宁风风火火的走进来,卫国在门口洗衣服。
    赵宁宁也不走寻常路,明明可以从水盆旁绕过来,她非直接从人家洗衣盆上跨进屋里。
    苏敏听见门口有脚步声,抬头一看就正见赵宁宁贱,兮兮的走法,直翻白眼。
    卫国愿意息事宁人,但如果换成苏敏自己,她估计会直接把一盆洗衣水倒赵宁宁身上。
    朱红正在屋子里补衣服,她袖子上被挂出个口子,她正耐心的缝着。
    见赵宁宁这狗德行,张嘴就说她:“你是不会走路吗?”
    赵宁宁也回嘴:“谁让她堵在门口让我进屋不方便。”
    “这是我们的屋子又不是你的,觉得进屋不方便那就不要进,再说秦静和许安安不都是侧着身子走进来的?人家能走的路就你不能走?”
    赵宁宁也知道自己没理,哼了一声。
    沈月在看书,《青春之歌》,赵宁宁瞟了一眼。
    又见苏敏正在床上写字,她直接用膝盖跪在炕上探着身子看苏敏写什么东西。
    苏敏最讨厌她这种不经主人同意就看人隐私的行为,冷冷的说:“你也不怕偷看烂眼睛。”
    赵宁宁强词夺理:“你若是写见不得人的东西,我自然是要趁你不注意看了然后揭发你。你若是写寻常的东西,那又何必怕人偷看?”
    苏敏被她的歪理惊呆了:“和着都是你的理是不是?和你这种人我也懒得说个是是非非,今儿我就放下一句话,你再偷偷摸摸的我就揍你。
    我以前不揍人是我脾气好忍着呢,恭喜你已经成功打破我忍耐的极限,你要是真不怕挨揍那就继续。”
    赵宁宁不信苏敏敢真动手,再说苏敏和她年纪一样大。
    都是女的她可不觉得苏敏能有多大力气,就说:“我有时刻监督你们的义务。”
    苏敏小时候是正儿八经打架打大的,她小时候长得好看,有的小男同学就会手贱来招惹她,不是揪辫子就是拽衣服。
    苏敏自己是不怕被老师批评的,她也觉得被老师唠叨一顿实在比不上被揍一顿严重。
    于是她从来不告状,都是直接上手。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