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六姑娘听到这,虽然脸色通红,但是心中也是舒了一口气,看着沈皎期待的目光,想了一下道:“以前也听到过关于韩王的传言,今日这却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真人,倒不像是外面传得那样冷酷无情,虽是有些冷漠,但是却也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单看韩王对卫皇后的尊敬,便能看出这是知恩图报,能将人挂在心理,实时惦念,尊敬的人,被这样的人放在心中,应该是一件不错的幸事。”整个京中都知道,韩王和宁妃母子,是在卫皇后的庇护下长大,韩王能够知恩图报,而不是心生怨怼,还将卫皇后放在心中尊敬,可见心性是个好的。
    “但是,和这样的人做夫妻,未免有些太累了,特别是若韩王妃不是韩王能够放在心中的人,那日子估计会难过极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得住韩王冷漠的气息,最起码我就不行。”六姑娘摇头道:“所以,韩王便是再好,和我也不适合,我也不想要做一个被丈夫冷待的妻子,然后变成一个怨妇。”
    “还有,现在京中估计都已经知道我是个退过婚的女子,估计婚事会更难了,更别提和韩王这样的皇天贵胄成婚了,这个不太现实,做人还是现实一点好,不要妄想自己不该有的,不然只会是一场祸事。”这是她祖母从小就教育她的,在家中她的四姐姐就是一个教训。
    “以我现在的名声,只愿自己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家,丈夫能够尊重我,善待我,婆家能够和善些,不让祖母和父亲母亲担心,就足够了。”六姑娘微笑道。
    若是连这点都想不明白,她便愧对自己祖母的教导和用心了。
    “六姐姐何必如此悲观?”沈皎却是不赞同地笑着反驳道:“有自知之明固然是应该的,但是有时候太过现实,反而会使得人错失一些机会。”一个人不仅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不放弃和乐观的精神,还要敢想敢拼才行。
    “六姐姐是我梁国公府的嫡女,身份尊贵,德容功言样样出众,不过是有过一场错全然不在六姐姐身上的退婚,便让六姐姐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吗?”
    “我只希望六姐姐能够重回往日的风采,在机会来的时候抓住自己的机会,六姐姐的前程未尝不可期?要知道这世事无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情可不在少数。”沈皎意味深长地看着一旁的六姑娘。若是六姑娘一直都是现在这样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算是刚刚韩王真的动了心,这婚事也不一定能成。最起码卫皇后和宁妃可不想要一个自己都立不起来的儿媳。
    六姑娘看着沈皎别有深意的样子,虽然不明白,但是也知道这位九妹妹是为了自己好,点头道:“之前是我想差了,以后不会了。”
    她并非是不听劝得人,她虽对自己的婚事上少了些信心,但是只要给她机会,她定然不会放弃的,并会牢牢地抓住手中。
    “六姐姐明白就好。”沈皎点了点头,看着六姑娘听进去了,她才放下心,算了算时间,对着六姑娘道:“时间不早了,六姐姐跟我一起入席吧。”
    随后,两人便相携朝举办宴席的芳茵殿走去。
    不过,她倒是没有想到,会在路上遇到燕王。看着眼前打扮地极为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见到她之后,笑得十分温柔地道:“元嘉表妹,好巧,你和这位姑娘也是去芳茵殿去的吗?”
    “九表哥好,我和六姐姐确实是前往芳茵殿去的。”沈皎对着燕王笑着点了点头,至于巧不巧,反正她是不相信有这么巧的事情的。
    一旁的六姑娘连忙对燕王行了礼,立时就被燕王和善地叫起了。
    随后,燕王笑着对沈皎道:“表妹,相请不如偶遇,既然遇到了一起,不如结伴而行?”
    第268章 解释
    沈皎看着面前十分诚恳, 似乎只是礼貌地邀约, 不禁笑了。
    她可不相信, 这个有这么巧的事情, 她能在这芳茵殿前, 见到这如今朝堂上正炙手可热的朝堂新贵燕王殿下。若是第一次, 她恐怕还要犹豫一下是否应当怀疑,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不少巧合的。
    但是若是这种巧合的偶遇这几日接连发生的话,便是耐人深思了。
    之前燕王这里因为有晋王在明面上压着的缘故, 燕王基本上算得上的深居简出, 但是自从晋王倒台,燕王替代晋王, 成为朝堂上又一位被天和帝看重地皇子, 成为朝堂上现在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比起晋王, 燕王无疑比之有脑子的多了。尽管被天和帝捧起,但是也并没有像晋王那样洋洋得意,趾高气扬,看不起人的样子, 反而处处表现得谦虚有礼,对待朝臣从不拿大, 虚心好问,颇得人心,对待太子, 也是处处尊敬。这样的谦逊有礼,即便是满朝的朝臣都明知道这位是罪妃之子, 知道这位妄图夺嫡,也生不出太多的厌烦来。
    反正不管燕王自己私下里是什么样子,总之燕王在朝堂上的表现很好,朝臣对其评价颇高。
    本来这一切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一个是帝王的心腹,一个是皇子,平日里虽有表兄妹的血缘关系,但是并不熟悉,也没有必要熟悉。
    但是最近,这位燕王,她确实三番两头地能够见到,而且基本上都是私下里。她便是傻子,也知道这位燕王在打她的主意了。
    至于打得什么主意,她却是没有想好。但是收买她这样的愚蠢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这位一肚子谋算的燕王身上的。收买帝王心腹这样触及帝王底线,还基本上不会成功的事情,绝对是愚蠢至极的。
    但是不管这位燕王打得什么主意,她也没有什么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燕王殿下请。”对于燕王的提议,她既没有否决,也没有同意,只是礼貌性的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燕王先走。不过是长幼有序,燕王比她大,虽然爵位相同,但到底是皇子,礼应燕王先行,现在到底是不能与燕王关系闹得太难看的时候。
    燕王为何要在这里偶遇她,打得就是为了和她一同走进芳茵殿的主意,那么估计用不到第二日,就会出现她和燕王关系甚佳,天和帝看重燕王,所以她这个天和帝的心腹便结交燕王,友好亲善之类的传言。
    亦或者还有些她和燕王两情相悦,关系亲密,携手共进芳茵殿的话,这些大概就是这位燕王的目的了。
    不过,虽然现在不能和燕王的关系闹得太僵,直接拒绝燕王,但是这撇清的办法她还是有的。
    燕王看着元嘉默认的态度,因着他之前接连吃了几次软钉子,心一直都悬着,听到这句话,才舒了一口气。
    “元嘉表妹也请。”燕王依旧十分有礼地对着沈皎请道,笑容十分温和亲近。元嘉愿意和他一起进芳茵殿,这便是好的开始,代表着元嘉缓和的态度,如此下去,他再温柔以待,他相信自己的目的定然能达成。
    不过是没有过任何情感经历的小女孩,他又怎么会搞不定?燕王看着沈皎,笑得温柔迷人。
    等沈皎到地方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除了卫皇后和宫中妃位以上的宫妃,其余的人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芳茵殿中,太子妃在安排着席位,主持大局,淑惠长公主和文安长公主在一旁聊着天,嘴角都带着笑意。
    随着一声唱喏:“燕王殿下到!元嘉长公主到!”殿内的众人都纷纷将目光移向了殿门口。
    只见一位俊逸挺拔的男子,和两位华服少女一起走来。至于哪位是元嘉郡主,众人一看就能知道。先不说两人明显的一前一后,尊卑分明,便是元嘉郡主今日的一身双龙纹和云凤纹,这个世上能穿这两个纹饰的,恐怕除了谢太后,卫皇后,也就只有元嘉郡主一人了,本朝便是太子妃的服饰上也只能绣凤纹,不能绣龙纹。
    还有便是这位元嘉郡主的气势,和寻常贵女的优雅妍丽庄雅,走在前面的元嘉郡主身上有着一股威严之势,便是比之其旁边的燕王还要更盛一筹。
    如果说原本的燕王进来后会是绝对的众人瞩目的对象,而现在和元嘉郡主一同走进来后,这风头便被分去了一半,甚至还要多,单论最近的风头和气势,元嘉郡主都隐隐压了燕王一头。
    看到燕王和沈皎进来后,太子妃连忙走过来。
    “臣弟请太子妃安。”燕王对着太子妃恭敬道。
    “元嘉恭请太子妃嫂嫂妆安。”沈皎行礼道。一旁的六姑娘也跟着两人行礼。
    “快请起。”太子妃亲手扶起了沈皎,对着一旁的燕王和善道:“赵王殿下和韩王殿下也都已经到了,都在男宾那里就坐,燕王殿下可自去,我便不招呼你了。”
    “谢太子妃殿下提点。”燕王告退后,径直朝一旁的男宾那里走去。
    燕王离去后,太子妃才拉着沈皎亲近地道:“可算是把你盼来了,这是到哪里消遣去了,还有人作陪?”太子妃将目光落在旁边的六姑娘身上,眼光中带着打趣。
    “是元嘉来迟了。”沈皎陪笑道:“忘记和太子妃说,这是我六姐姐,平日里很是照顾我。”沈皎和太子妃介绍着一旁的六姑娘。
    “沈家六姑娘名声我是听过的,端庄雅致,性子直爽,最是明辨是非的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是个好姑娘。”太子妃夸赞道。
    沈皎听到太子妃的夸赞,就明白了,今日六姑娘和马二姑娘的在御花园中的争吵太子妃已经知道,不然太子妃绝不会夸赞一个姑娘“明辨是非”的。
    “多谢太子妃夸赞,臣女愧受。”六姑娘害羞地道。
    太子妃夸赞后,也不再拿六姑娘说话,而是对着沈皎打趣道:“刚刚在御花园中想必过得不错,不仅有你六姐姐作陪,还遇到了燕王。”
    沈皎知道太子妃也是想要知道她和燕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今正处夺嫡之争,太子妃时时关注情况再正常不过,其实太子妃这样稍显直白的问话,让她更为舒坦。再者,她能够感觉道,太子妃的话语中并没有恶意,只是想要明白,她究竟是否站队,这样问出来,比试探来试探去好多了。
    再者,太子妃敢这样问出来,便代表着太子虽然对她的选择在乎,但是却不会妨碍她站队的意思。
    不过,这也正好给了她一个解释的机会。
    “您说笑了,元嘉和燕王不过是在芳茵殿殿门前遇到的,当时元嘉和六姐姐往这里来,但是没有想到如此之巧,居然会在芳茵殿的殿门前遇到燕王殿下。”
    “按照身份,自是应当请燕王殿下先行,所以要是算起来,可算不上是一块儿来得,燕王殿下应该是比我先到才是。”沈皎回答太子妃这句话的时候,声音特地提高了些,殿中的众人都听到了,当中也包括刚刚坐在男宾席位的燕王。
    第269章 利弊
    众人听到沈皎的话后, 第一反应就是朝着刚刚坐下的燕王看去。不过, 却是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燕王依旧笑得如沐春风, 为柔和善, 似乎并不察觉出沈皎话中蕴含的其它意味。
    不管这场遇见偶然, 还是燕王蓄意而为,单是燕王的这份养气功夫就不会让人小看,比之之前的废晋王萧洋不知好上多少倍。
    但是, 坐在燕王旁边的赵王, 却是能够看到,燕王嘴角的笑意有些牵强, 脸上表情微微僵硬, 更重要的是, 被依旧遮住大半的手已经握紧成拳,露在外面的手背青筋暴露,可见燕王的隐忍和愤怒。
    不过,他却是觉得燕王这是自找的, 他的那个表妹元嘉郡主的便宜哪是那么好占的。元嘉的嘴舌之锋利,朝中的哪个大臣没有见识过, 燕王这是不涨教训,或者说是自以为是。自以为自己长得不错,现在有的重用, 元嘉便要对他客气一些吗?
    如今这算是碰上碰钉子了,不, 应该是栽了跟头了。
    燕王打得什么如意算盘,他怎么会猜不到。元嘉是那么好娶的吗?先不说他父皇不会同意,沈家和他姑母淑惠长公主不会同意,便是元嘉自己估计也不会同意。元嘉今日这个解释,便是向众人表明,她这是在和燕王划清关系。
    都说燕王比晋王聪慧,能成大事,但是在他看来燕王和晋王也就是半斤对八两,甚至比晋王还不如。最起码,晋王再蠢,也从没有想过打元嘉的主意。
    还有,元嘉的主意要是这么好打,那为何太子这么多年都不出手,即便是元嘉一直在释放善意,和卫皇后交好,提点过太子,前些日子还提点过韩王。便是这样,太子爷从没有想过要拉拢元嘉站到他们这边来,而现在的燕王居然敢动这个心思,也当真是为了利益,不计后果了。
    太子为什么不愿意拉拢元嘉,他之前也不明白,毕竟拉拢元嘉带来的好处可谓是巨大的,元嘉不仅背后有着沈家和淑惠长公主,更有着谁都比不上的圣宠。所以,他心中很不明白,还特地问过太子。
    至今,他还记得太子当时说了什么。
    “在父皇心中,对元嘉的信任不比父皇手中的那些暗卫低,也不比自小跟在父皇身边的御前总管胡喜差。若是你,你会选择拉拢胡喜或者暗卫吗?”
    对于这个问题,他当然是摇了摇头。
    随后,他便听到太子继续道:“帝王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拉拢这些父皇的心腹等于是自寻死路,而元嘉的性质和这些人相同,交好可以,但是绝对不可以拉拢到自己的阵营。”
    拉拢帝王的心腹,一旦被他父皇得知,到时恐怕太子和父皇这些年建立起的父子亲情不保,有可能还会搭上性命。
    “孤自认父皇对孤的态度尚好,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走这步险棋。不然,便是愧对父皇这些年的信任和栽培了。”
    他明白,太子对自己和父皇之间的关系看得明白,且十分自信,所以从不动元嘉的主意。但是如今的这位朝堂新贵燕王,似乎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了。
    一旁的燕王忍受着旁人异样打量,审视的眼光,心中悔恨,他并非不知道招惹这位元嘉表妹的代价,也明白拉拢元嘉带来的后果,但是对于他来说,若是他能够和元嘉成婚,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他和太子不同,太子背后卫家,有太子妃的娘家,更在朝中经营多年,早都几经羽翼丰满,而他不同,若是王家还在,他还有可能和太子争锋,但是现在他不仅没有强大的母族,母族和母妃又都是待罪之身,这是他身上无论如何都洗刷不掉的污点。
    而他进朝本就没有太子这些人早,还都跟在晋王身后,根本就无法光明正大的收拢人才,虽然这些年,他尽心筹划,但是愿意站到他这边的人并不多,别说比不过太子的党羽,便是之前萧洋手下的人都比他多。很多人就算是他费劲心思,但是就是不愿意站到他的阵营中去,除了觉得他的是罪妃之子,与大宝无缘的原因外,更重要的便是他没有强大的可以坚定地支撑他的母族或者是妻族,势力单薄,想要登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实就算是王家和他的母妃没有获罪,王家支持的人爷只会是他的四哥勇王,而不是他,便是他的母妃,即便看出他比他四哥更聪慧,更适合这场夺嫡,但是依旧是实时教育他,让他不要生出妄想的心思,好好辅佐他四哥。可谓是偏心至极!
    所以,他对于王家和他母妃获罪,除了一开始有些伤感外,更多的是一种庆幸,没有了王家,没有了他母妃,他那个软弱的四哥基本上是形同废弃,他现在出来夺嫡,可谓是没有任何顾忌,也不会有人跟他说什么长幼尊卑的废话,让他必须要辅佐他四哥了。
    没有了母族,又能如何,他还可以有妻族不是吗?他的妻族爷可以给他带来强大的支持和势力,而元嘉正好是如今是所有贵女中最为符合他对未来妻子的家世设想的。不仅是因为沈家,也是因为元嘉这个人,这两者,无论是哪一个,都不比王家差。
    娶元嘉的后果,他不是没有想过,他父皇的猜疑,太子的忌惮,甚至如今元嘉以女子之身入朝,引起的一些大臣的不满,到时都会转移到他身上。
    可是与他来说,他父皇的猜疑可以慢慢缓解,特别是若是这个赐婚的圣旨是元嘉自己去求的,男女之间,两情相悦,他父皇的猜疑和愤怒便会少很多,日后再慢慢弥补就是。
    还有,虽然元嘉入朝,但是也依旧是女子,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这样的少女最是喜欢“情”字,只要是他能够令元嘉倾心于他,对他产生情,未尝不愿意退居幕后,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王妃。陷入情爱中的女子,便是再聪慧,也都失去了判断力。他觉得自己的爵位容貌还是不错的,再加上刻意讨好,温柔以待,虽然一开始可能会不顺,如像今日一样,但是最后总会让一位少女心动。至少在他父皇给元嘉赐婚前,他是不会放弃的。
    求娶元嘉,与他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的选择,而且他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得偿所愿。
    第270章 名次
    不管燕王心中怎么想, 沈皎却是同太子妃相谈甚欢。
    很快, 随着唱喏, 卫皇后和宫中的各位有身份的宫妃进入芳茵殿, 这场宴会才算是正是开始。
    因着这场宴会的目的, 算是公开的秘密, 所以卫皇后的行事也很明确,目光都聚焦在朝中适婚年龄的姑娘和青年。
    “如今已算是秋末,御花园想必诸位也都去过了, 里面的晚菊开得正好, 如此美景当诗相伴才好。”卫皇后看向下方的众人,温婉而不失威严, 道:“既是赏花宴, 不如就请诸位以今日所见之花, 赋诗一首,也不负这御花园中的大好风景。”
    “娘娘可饶了我们把年纪的人吧。”卫皇后说完后,淑妃便紧接着掩笑道:“我们这些可比不上年轻人,哪里还有什么才情啊, 只想着每日里怎么看顾孩子了,哪里还有心情专研这个, 娘娘宽恕臣妾们一下,便不让臣妾们写了吧,免得写出来惹人笑话, 还望娘娘给臣妾们留些颜面吧。”
    “你这个促狭的,罢了, 本宫就为你保住些颜面,饶了你这次。”卫皇后笑着虚点了淑妃一下,可见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亲近,然后对着下面的众人道:“既然是按照淑妃的意思,那便免了下面的诰命夫人们的作诗,只在坐的公子和姑娘们在两柱香的时间内作完一首诗交上来便好。”
    卫皇后说完后,下方的诰命们赶紧起身行礼道:“臣妇谢皇后娘娘体谅。”
    紧接着便有宫人将笔墨纸砚端到尚未婚嫁的公子和姑娘们的身边,沈皎看着没有宫人将这些东西送到她身边,内心不由松了一口气,抬头看向上首的卫皇后,发现卫皇后正好在朝着她笑着招手道:“元嘉过来。”
    再一次顶着众人瞩目的压力,沈皎走到了卫皇后的身边,只间卫皇后拉着她的手道:“本宫记得你师从张大学士,前些日子听陛下说,张大学士亲口对陛下说,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张大人是当世大儒,想必身为得意弟子,这点作诗什么的难不倒你。”
    沈皎知道卫皇后是知道自己不善作诗的,这如今光明正大的为自己找借口不作诗,而且这借口找得,这水平,让她自己都觉得自己的作诗水平可以笑傲在坐的这些个青年才俊和世家的才女们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