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书房中,沈皎对着下方的暗彦道:“彦先生,可是有了结果?”
    “这才过了一个时辰,哪里能查清楚。”暗彦摇头道。
    “是我太着急了。”沈皎叹了一口气道,然后看向下方的暗彦疑惑得问道:“那彦先生前来是因为?”她之前让暗彦派人前去调查,所以看到暗彦在这里,第一个想法就是结果已经出来了。
    “属下这次过来,是因为之前咱们留在山东的人手已经传来消息,您之前让关注的山东之事已经有了回信。”暗彦答道。
    “是吗?”沈皎惊喜地问道:“是哪方面的事情?”
    “一是井灌之事,留在任安郡的人传来消息,公子提出的井灌之事已经被当地的百姓应用于农田灌溉之中了。郡主走后,卫大人便派人去南方请了不少制作水车的匠人,又请了不少当地的百姓,村正,里长等共同商议,十几日便有了成果。”说着,暗彦便一边将手中的信件递给沈皎,一边说道:“现在证明,井灌一事在任安郡确实可行,且效果十分好。”
    说到这,暗彦语气十分欣喜,对着沈皎道:“此事的功绩多是归于郡主,有了这个功绩,郡主进入朝堂就又多了一份保障。”
    “嗯。”沈皎看完手中的信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我果真没有看错人,短短十几日,赜表哥就能将井灌之事研究出来。如此,百姓便又多了一种灌溉的方式,特别是对于北方的百姓来说。山东能行,想必北方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可用的,灌溉的效率提高,想必这粮食的产量也会有所增长。能与于姓,于大齐有利,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才是她的初衷,至于前面的功绩什么的,她并不在意,她也没有想到井灌之事会进行的如此顺利。便是没有这井灌的功绩,她也有进入朝堂的把握。
    她在看到百姓在农田上辛苦的劳作着,日子贫苦,她只愿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农事有新的发展,一步步改变农民的生活和劳作方式。
    “还有一事是什么?”沈皎欣喜完后,问道。
    “另一个便是人祭之事。”暗彦答道。
    所为人祭,便是用活人祭祀之事,暗彦看到自己说完后,沈皎原本愉悦的神情,慢慢收起。他一直都知道元嘉郡主对于人祭的反感,如今看来,郡主对于人祭恐怕憎恶到了必须要将其取消的态度。
    “因着郡主之前派人送去的画像,和编说的故事,由卫大人推动,已经在仁安郡各县传播开来,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整个山东,在任安郡反响倒还是不错的,但是相信的,愿意接受的多是年纪轻点,很多年长的人却是冥顽不灵,跟本就不信。”
    暗彦看着前方的元嘉郡主,在自己说完后良久,叹了口气。
    “我早该想到的,一个想法被一个人影响了几十年,怎么可能因为几日变彻底改变想法。”沈皎道:“这样的事情也急不得,这得是至少两代人才能彻底改变这个想法。”等到人一辈辈的老去,新一代被他们影响的那些青年,慢慢变成老一辈,到时也就好了。”这样的思想上的变革,本就不是可以急于求成的,需要一点一点慢慢来。
    之后,沈皎又和暗彦交代了关于调查文安长公主的事情,看了看天色,朝着主院中的淑惠长公主的正院中走去。
    她记得淑惠长公主之前特意嘱咐她过来,便是有话和她说,果然如此。
    她却是没有想到淑惠长公主会问起这个话题来。
    第221章 心累
    “今日在园中应该来了不少人吧。”淑惠长公主看着女儿说道。
    对于淑惠长公主的这个明知故问的问题, 沈皎虽然奇怪, 但是还是回道:“确实, 六姐姐邀了不少人前来, 宴会办得也十分不错。”
    “你六姐姐这两年在这方面越发的应对自如, 老太太教的十分不错。”说到六姑娘, 淑惠长公主夸赞道。自从六姑娘在当年中帮了自己女儿后,淑惠长公主对于六姑娘还算是不错,虽比不上当年的大姑娘, 但是也是现在姑娘中的头一份, 很是亲近喜爱。淑惠长公主府和梁国公府中,有什么重要的宴会, 沈皎有事不便参加的, 都是有六姑娘待客。
    “你六姐姐年龄也不到了, 老太太为此事操碎了心,最终才定下了这林家的二公子,也算是不错。”淑惠长公主笑着道:“这林家二公子虽是嫡次子,但是这嫡次子有嫡次子的好处, 虽不承袭爵位,但是作为嫡次子的妻子, 倒也不用为府中的琐事烦心,日子清净。再者,只要这嫡次子自己上进, 威远侯府还能不帮衬?”
    淑惠长公主和女儿讲解着这中间的故事,沈皎虽然对这些事情平日里不怎么在意, 但是听得也算是认真,毕竟这事关六姑娘的终身大事,她和六姑娘的关系很好,自然是十分关心的。
    “听老太太说,这林家的老二,似乎已经是举人了,来年便要下场了。打听的结果,都说林家老二高中不成问题,林家保证他们家老二必然会高中。但依着老太太的意思,先将此事定下,等到林家老二高中后再来迎娶。”淑惠长公主说道。
    “正该如此。”沈皎笑着道:“正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双喜临门才好。林家以这个保证求娶六姐姐下嫁,若是这个前提成不了,那岂不是骗婚?”不是他们势利,而是这是跟林家议婚的前提,沈家看重的是林家老二这个人的才学和能给六姑娘带来什么日子,六姑娘是沈家的女儿,沈家心疼自己的女儿,自然是不愿意让金尊玉贵养大的姑娘,嫁给一个没有前程,不思上进的人。没有前程,便意味着林家老二在林家的地位不高,这样连带着他的妻子也会被林家的人看不起。在外面交际时,妇人的地位待遇自然要随自己的丈夫地位而定。老太太自然不愿意捧在手心养大的姑娘被人瞧不起,受委屈。
    老太太愿意将六姑娘嫁给林家老二,看重的就是林家老二的才学前程。
    “倒也不是你这么个说法,你六姐姐是沈家嫡女,她的婚事自然是要慎之又慎。”对于女儿的说法,淑惠长公主虽然有些赞同,但是却也是纠正道:“若是嫡女的婚事不好,那么下面的庶女又能嫁给到什么人家呢?”
    “林家的这位二公子多大了?”沈皎问道。向卫赜那个年龄成为两榜进士的,基本上是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下,成为两榜进士的,便是世家子弟,也是要及冠以后了。
    “据说是去年及冠的。”淑惠长公主回忆了一下之前老太太和她说得情况回答着女儿的这个问题。
    “这个年纪还没有议亲?”沈皎皱眉道:“家中可有通房妾室?还是有什么问题?”
    淑惠长公主听到这句话后,震惊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道:“这是你,你该问得吗?”看着女儿不以为意的样子,淑惠长公主觉得心真的很累,无奈道:“你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这样的话在我面前说说就好,在外面可不要说,这些话可不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该说的,对你的名声不好。”
    沈皎也知道自己这话在这个时代的不妥,对着淑惠长公主应是。
    “你说的这些事情,老太太焉能没有想到?”淑惠长公主解释道:“都打听清楚了,威远侯夫人管得严,林家老二没有什么妾室通房,至于为什么不成亲,威远侯府对于自家这个儿子,抱有厚望,不想让他在科举前分了心,所以才迟迟没有给他议亲。”
    “威远侯府是武将出身,好不容易处这么个能读书的儿子,自然是要管得严一些,若是争气些,还是能帮威远侯府改换门庭的。”淑惠长公主道。
    沈皎点了点头,威远侯府以武将起家,和沈家文武兼有不同,威远侯府一府全都是武将。而一个家族要想要传承下去,定然不可能一直只靠武将传家,需得文武兼备才好,不然只会被人说是粗人。而威远侯府的子弟,这么多年过去,似乎都没有什么会读书的人,所以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林二公子,看得紧些,也没有什么。
    “林家倒是看得清楚,给林二选择了咱们家。”选一个文官家庭出身的妻子,不是更利于林家这位二公子的仕途吗?
    “你三叔如今也是从三品了,咱们家文物兼备,你祖母梁家家中也是清流出身,老太太家中也是,再加上你三婶婶家中,这也算是不少了。”淑惠长公主分析道:“再者,咱们府中更是圣眷浓厚,你父亲和你二叔极得你皇舅舅器重,他选择咱们不会比选那些清流之家差的。”
    沈皎点了点头,除此之外,沈家还有她母亲这个天子胞妹在,圣眷极深,林家会这么选择也正常的。
    “不说这些了。”淑惠长公主觉得这个事情有些扯远了,这话题岔的,摆她之前准备好的话,最关心的问题都给她岔没了。
    “今日,除了这林家的老二,应是还来了不少世家公子吧。”淑惠长公主看着周围也没有外人,觉得直接挑明,这要是再这么下去,她指不定被女儿带到哪条岔路上呢。
    “听老太太的话,都是青年才俊。”淑惠长公主心一横,直接道:“你今日可都见到了?”
    “阿娘这是再受谁之托,给人相看?”沈皎疑惑道,随后抱歉地说道:“虽然我见是都见到了,但是没有认真观察过,不好评价。若是有这样的事情,阿娘以后提前告知我一声,我也好观察一下。”
    听到女儿的这些话,淑惠长公主觉得特别绝望,这都暗示到这个份上了,还没有开窍?她觉得今日这场宴会定然白费了,她觉得心特别地累。
    第222章 打消
    “你觉得我这是在给人相看?”淑惠长公主不死心, 决定还是要再问一遍, 她希望自己刚才听到的是个错觉。
    “难道不是?”沈皎皱眉问道。若不是这个, 她实在是想不出淑惠长公主叫她过去究竟有什么意义。
    听到这个答案, 淑惠长公主心中绝望, 看着女儿满脸认真地看着自己, 一点也不像是敷衍自己,装傻的态度,不禁有些悲从心来。她实在是想不明白, 平日里聪慧无双, 一点就透的女儿,怎么在这个事情上不开窍呢?
    难道是还小?可是这已经及笄了, 也不算是小了, 都是可以议亲的年龄了。
    知道暗示没有作用, 淑惠长公主决定直接挑明:“当然不是。我事在给人相看举案,但是不是别人,而是你。”这要是不说到这个程度,淑惠长公主觉得今天是结束不了这个话题了, 不,应该说, 这个话题连开始估计都开始不了。
    “阿娘,我还小。”沈皎听到淑惠长公主的话,嘴角一抽,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淑惠长公主会有给她想看的想法。眼看着淑惠长公主忧愁的看着自己,只能先搪塞道。
    “也不小了。”淑惠长公主直接摆手道:“你今年已经及笄了, 也是能议亲的年龄了。这亲事是女子的第二次投胎,即便是你身份尊贵,也要慎重为之。”
    淑惠长公主看着女儿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兴致,只能耐着心讲解着这其中的重要性。
    “沈家的男儿可以自己挣得功业,不用女儿家牺牲什么,所以你的婚事也不必为沈家做出什么退步。你喜欢什么样的儿郎,只要家世人品好,阿爹和阿娘也是同意的。”淑惠长公主语重心长地对着沈皎道:“这人是要挑的,再花上两年互相认识了解一下,到时也算不得是盲婚哑嫁。当然,两情相悦是为最好,便是做不到如此,也是要找一个能够相敬如宾的人。”
    “再者,这京中优秀的儿郎就这么多,我和你阿爹也舍不得你远嫁。所以,这还是要趁早定下,免得到时候好儿郎都被挑光了。”淑惠长公主说道。
    “所以,现在也还不算是早了。”淑惠长公主接续讲道:“你之前很少参加宴会,你忙,阿娘不说什么,但是你现在也不小了,这终身大事也是近在眼前了。我如何能不着急,平日里让你去参加宴会,你也不得空,今日虽然知道你一路劳累,我也是心疼,但是我若是这个时候不让你过去,指不定下次你白日在家中有空是什么时候呢。”
    她不是不心疼女儿一路舟车劳顿,但是这次若是这次不叫女儿过去,下次还指不定到什么时候呢?
    “是女儿不孝,让阿娘劳心了。”对于淑惠长公主的埋怨,沈皎也是心存愧疚。淑惠长公主慈母之心,一切所思所虑皆是在为她考虑。
    “只是阿娘,我的婚事恐怕不是只有我和家中点头就可以了,皇舅舅那里也是需要同意的。”就算是没有卫赜,沈皎也绝对不会为自己的婚事操心,因为她的婚事,必然要得到天和帝的首肯。而到现在,她一直都不知道天和帝对于她的婚事究竟有什么打算。
    首先,她知道她的婚事的对象定然不会是皇子。天和帝绝对不会让她直接参与进这场夺嫡之争中,所以,她才会觉得自己和卫赜的婚事万分艰难。
    但是对于淑惠长公主要给她相看婚事一事,她一想到卫赜,总是觉得有些心虚。
    “阿娘,我的婚事您不必操心,皇舅舅如此疼爱我,定然不会委屈了我。”沈皎安慰着淑惠长公主,自从她提起自己的婚事由天和帝做主后,淑惠长公主的心情便有些低落。
    “再者我的身份在那里,我位比亲王,这天下,身份能越过我的又有几人?”沈皎安慰着自己的母亲:“所以,无论我嫁到哪家,谁又敢对我不敬,谁又敢怠慢了我?”
    “皇舅舅一早就命人给我兴建郡主府了,一切皆按照亲王府的规格修建。”沈皎说道:“所以,日后我定然是会住到自己的府邸中的,这烦心事自然就会少了。”
    “退一万步讲,便是我与那人关系不睦又如何?”
    “按照礼制,我礼同亲王,亲王可以有一正妃四侧妃,那我也是可以有的。”
    淑惠长公主听到这话,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她觉得她今天受得刺激真的太多,这心都快承受不了了。
    “这话是你该说得吗?”虽然这话没有错,但是淑惠长公主觉得这话不该是由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口中说出来啊。
    虽说皇室的公主郡主,彪悍的比比皆是。向文安长公主一剑捅得驸马不能人道的有,历朝历代的公主郡主蓄养面首的更多,但是这也多是成婚以后才有的念头不是?
    还有,这蓄养面首的公主多是在私下养着,不过是取乐的玩意儿。但是这侧妃可不是,那可是有正经的品级的,是光明正大的身份。看着她女儿这个意思,若是和仪宾感情不睦,这让朝廷给自己册封个夫侍也是可以的。这女子光明正大的给自己纳妾,她女儿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说出口的人。
    淑惠长公主觉得她对自己女儿的一些想法,真的是低估了。
    沈皎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在这个时代用惊世骇俗形容都是轻的了,也亏得是她阿娘接受能力强,见惯了皇室的公主郡主们的彪悍作风,不然真的可能被她的这个想法给吓得晕过去。
    其实,她说这个想法也不是用来忽悠淑惠长公主,而是在这次见到卫赜之前自己心中原本的打算之一。她不清楚卫赜对她的感情有没有因为这两年的天各一方,而慢慢淡薄,或是移情别恋。因为这都是正常的,少年时的青春懵懂很多人都只是一个懵懂,当时间这个最好的淡忘剂出现后,一些东西很快就会消散。
    她当时再想,若是卫赜和她之间不可能的话。她就会选择这个想法。人生不是非有爱情不可,人生可以追求的东西有很多,若是她未来的仪宾真的不听话,她不介意自己纳个夫侍,替她料理后院。
    “我觉得我和你阿爹,你大哥夫妻和你三哥夫妻都挺好的,你是怎么有这么想法的?”这一开始就开始计划婚姻不幸,这莫不是受了什么影响?淑惠长公主反思后,还是没有寻到什么由头,她是想不明白,这家里挺好的,怎么女儿会有这么个想法。若是她和沈邦靖关系不睦,女儿有这么个想法她还是比较能想明白的。但是她们家的这个情况,她却是想不明白了。还有,这小姑娘不都是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情爱故事吗?
    “这个,平日里见得多了……”对于淑惠长公主的问题,沈皎笑着低头,不自在地道。对于这个问题,难道她要说自己的年龄已经过了追爱的年纪了。
    沈皎是随便找了个理由,但是淑惠长公主却是放在心上了。女儿平日里也就是家中和宫中两处转,便是这次出去,也不可能遇到这样事情,再者,这些话,一看就不是这一时半刻想得,而是一早就有的打算。
    这家中和宫中两处地方,前者不是,那就可能是后者了。
    淑惠长公主觉得自己改日需要进宫,看望一下自己的皇兄了。这全天下,妻妾最多的可不就只是这一位吗?她女儿的这些个想法,可不就是和她皇兄对于后宫的想法差不多吗?这若不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能有现在的结果吗?
    淑惠长公主觉得自己发现了真相,但是这不值得庆幸,因为,这就算是找到了缘由,估计也改变不了她女儿的想法了。
    沈皎看着淑惠长公主一脸绝望的样子,觉得这药有些下猛了。她本意是想要彻底打消淑惠长公主给她相看人家的事情,一来,是她已经和卫赜定情,她做不来这种再和别人相看的事情,便是被迫的也不行;二来,她接下来的事情将会十分之多,她没有心思可以分到这个上面来,没时间陪着淑惠长公主去应付这件事。
    所以,才会说出这番话。但是,看着自己阿娘的样子,沈皎赶紧补救:“阿娘,你放心,我跟你保证,若是我的仪宾没有像文安姨母的第一个驸马那样,我是绝对不会有下面的想法的。”
    “我在皇舅舅身边,青年才俊也是见过好多的,人我自会留意。”毕竟,这能凑到皇帝身边的才是真正的青年才俊不是?这质量,可比这什么个宴会的高多了。毕竟这有本事的,都忙得厉害,哪有这么多时间去出席宴会。
    听到女儿的这几句话,淑惠长公主才算是送了口气,脸色好了不少。
    “阿娘,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我的事情,而是文安姨母的事情。”见淑惠长公主脸色好看了不少,沈皎立时转移话题,“您这两日还是多照看一下姨母吧。”
    “我知道。”提起文安长公主,淑惠长公主便叹了口气道:“你文安姨母的婚事也不知道怎么了,就从来没有顺过。”
    沈皎又和淑惠长公主说了几句,才离开,回到琼华院中。
    第二日清晨一早,她刚起来,便听到了文安长公主前来的消息。
    第223章 心思
    淑惠长公主看着面前明显憔悴了一些的文安长公主, 连忙关心地问道:“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是我心急了, 打扰皇姐和姐夫了。”文安长公主也知道这么早来不对, 对着淑惠长公主抱歉道。
    “你姐夫每日都这么早起练武, 没有什么关系。”淑惠长公主倒是不在意这个, 对着文安长公主忙问道:“到底是怎么了?让你今日这么早就过来。”
    “我想让皇姐一会儿陪我进宫,我要禀明母后,皇兄, 还有母妃, 与黄绩的婚事作废。”文安长公主深吸一口气,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