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191章 形象
    “你们在这的工钱是怎么算得?”沈皎对一个正在纺纱的学徒女子问道。
    “回大人的话。”那女子回道:“没有工钱, 但是管两顿饭。”
    沈皎看着女子回答的时候脸上露出笑容, 很是明白。本就是学徒, 跟着人学本事, 便是丰年时正常的学徒也没有多少钱。山东又是如今的现状, 能一日吃上两顿饭已经算得上非常好的了, 便是任安郡有的人连一日一顿都吃不上。
    之后沈皎又问了一些人,因着灾民大部分都是学徒,所以基本上都是管饭但不发工钱的。除了极个别的两个本来就会这行的, 现在已经和其绣庄中原本的人待遇一样了。绣娘的工钱她之前大概有了了解, 但是纺纱织布这一行确是了解不多。
    “你们这织布纺纱的如何算工钱?”沈皎问道。
    “回大人的话,我们是按照自己织布的数量拿钱。”一名织机前的女子答道:“多织多得。”
    沈皎点了点头, 按照计件发放工钱, 确实是最合理的方式。沈皎看着眼前的织机陷入沉思, 虽然她前世不是工科生,但也是知道历史的,纺纱的机器在历史上有一次质的飞跃。至于那件纺纱机是如何改良的,她只记得是将其竖起来纺纱, 至于其它的她却是记不得了,也不知道了。但是她相信大齐的能工巧匠这么多, 定然能想得出来正确的方法。
    之后沈皎和卫赜又问了一些问题后,正要离开,便见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快步走了过来, 对着卫赜拜道:“草民见过卫大人,见过……这位大人。”其看了一旁的沈皎不知怎么称呼, 于是选了一个通用的称呼。
    “廖举人请起。”卫赜笑着道,然后转头对沈皎介绍道:“重光,廖举人是这间绣庄背后的东家,最是心善不过,此次任安郡受灾,廖举人从粮食到钱财,可是捐献不少,对任安郡此次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廖举人听到后,赶紧摆手道:“卫大人说笑了,在下不过是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当不得卫大人的如此赞誉。”随后又紧接着告罪道:“之前下人眼拙,不识得是卫大人大驾,所以在下得知消息有些迟,怠慢卫大人和这位大人之处,还请两位降罪。”
    “不知者不怪。”沈皎笑着摇了摇头,赞道:“倒是廖举人对于此次任安郡的帮助,堪为众人之楷。”
    沈皎一边说一边打量着这位廖举人,比之其余的商人,这位身上有着明显的儒雅之气。由此也是可以相信,这个时代虽然有像章县苗文伟那样的恶商,也有廖举人这样的仁商。
    沈皎卫赜同廖举人客气了几句,临走前,沈皎对着廖举人道:“我在贵庄定制的绣品,请绣好后送到卫大人那里,绣样我近几日会派人送来,一定要绣好,绣的传神。”
    “大人放心,在下明白,一定让绣娘们拿出看家本事,将这绣品绣好。”廖举人应道。
    之后,沈皎和卫赜才返回住处。
    书房中
    卫赜看着沈皎坐在桌前绘制着一幅人像图,待其落完最后一笔后,卫赜递上茶水道:“阿皎,辛苦了,歇一歇吧。”
    “多谢赜表哥陪我作画,这么长时间,因是无聊了吧。”沈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她在这里作画大概用了两个多时辰,卫赜也在一旁替她研磨,陪着她两个多时辰,从未离开。
    “只要能在阿皎身边,没有一刻是会无聊的。”卫赜一双眼眸含着笑意沈皎,很是认真的赞道:“再说,一直只张大人说阿皎书画两方都有不小的造诣,前者我见过不少次,但是后者我却是第一次见,阿皎在丹青方面的造诣远超于我,这幅河神图当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元嘉将河神的样子改成这样,是有用意的吧?”卫赜看着眼前这副虽然还没有上色,只有底稿的河神图,很明显能够看到其和大齐现存的所有的河神图不一样的地方。
    “大齐的河神图偏向威武不凡,甚至是有些凶神恶煞之感。”沈皎想到她这些天,特别是在曹县内看到的当地河神的雕像,都是这一类的,如此,河神从雕像上就已经被百姓所害怕,认为其是一个凶神,不敢触怒。虽然她不了解其它时代和地方的河神是什么样子,但是曹县河神的样子确实容易让百姓产生极大的敬畏,甚至是害怕之感,这也是那些巫蛊祸乱的骗子一说河神发怒,就容易被百姓相信,且骗来钱财的原因之一。
    “我这两天查阅了不少资料,也会议其不少关于河神的事情。虽然《九歌》中描写其偏向于是一位风流公子的形象,这也是从古至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拿女子祭祀的原因。不过《庄子秋水》中却是一位值得称道的人物,虽有着望洋兴叹,贻笑大方等等的典故,但是却也有着事后虚心求教,即使改正的行为。”沈皎解释道:“所以,《庄子》中的河神也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人物,也是有着君子作风的,喜用女子和孩童祭祀绝不是他的作风。”
    “所以阿皎便将其画成一个目露慈悲,有着儒雅风范的形象。”卫赜看着上面的河神画像道:“阿皎是想要以这种方式改变百信心中河神的形象,让河神以慈悲,君子之风的形象存于世,信奉其的百姓会因着这种形象,跟随改变其内心的想法,从内心抵触以活人祭祀这种血腥的事情。”
    “不错,我的这点想法,一下就被赜表哥看穿了。”沈皎点头道:“从那天和曹县百姓的谈话中,我能够听出来曹县的百姓对河神极为信仰,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变,所以我只好另辟蹊径。”沈皎道:“我打算让人在百姓中传送《庄子》中河神的形象,然后待朝廷派人来主持祭祀时,奏请用这幅图中制成的绣图祭祀,让这样的绣图在百姓中流传开来,潜移默化地改变其内心的想法,以图减少无辜者的死亡。”一个人心中有信仰这是应该的,是可以的,但是这个被信仰者是什么形象,就至关重要了,他会引导人们的行为想法。
    她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去除那些神论,所以只能引导百姓口中神的形象,减少极端的祭祀行为,这是她这两天思考的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
    第192章 启程
    “阿皎这可谓是用心良苦啊。”卫赜感叹道, 这样的方法, 虽然不会立即出现大的改变, 但是若是能长期下去, 潜移默化之下, 定然会得到想要的效果。
    “若是我, 定然是想不到如此好的方法的。”卫赜真心地赞道。他这句话说得是真的,若是换成他,虽也有解决的方法, 但是绝不是这种温和的, 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些人的想法,只能压得了一时。
    沈皎对着卫赜客气了几句, 然后道:“这两日我会尽快完成这幅图, 到时还请赜表哥将其送到绣庄那里, 等到朝廷派来的祭祀过来后,请赜表哥将其交给他们。”
    “本就是我分内之事,阿皎这么说便是见外了。”卫赜笑着打趣道,随后便对着沈皎道:“这些事情阿皎放心便是, 《庄子》中关于河神的传说,我回去后便着手改编, 让人传出去。”《庄子》中的原文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难懂地很,而且既然要传颂这种形象, 《庄子》中的那些典故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其对于元嘉所要的河神的形象, 还需要其它的事迹进行塑造,所以他必须要进行改编,甚至是新编。
    对于这种事情是否冒犯神灵,他并不介意,人对于未知的事物心存敬畏,但不代表他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鬼的存在。都说这个世界上最接近鬼神的便是国师府,但是根据卫家现存这么多年,对于国师府也是有着一定了解的。国师府中的国师,精通易经占卜,天文星象,而天文星象又和山川地理,雨水节气相辉映,和所谓的鬼神之事根本就是毫无一丝关系。敬畏和不相信在他看来,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对于鬼神的态度上。
    所以,他对于捏造河神的形象性格,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如此,就辛苦赜表哥了。”对于状元出身的卫赜,在写出几个故事这种程度的事情上,不过是再简单的事情了,沈皎觉得不知是处于对卫赜能力的信任,还是出于对其整个人的信任,她觉得有其在,她放在这个上面的心就安下好多了。
    卫赜之后和沈皎又讨论了一下具体的事宜,待这些都结束后,卫赜看着眼前的女孩,比之之前长大了,也长开了不少,也越发的吸引人的目光了。想到这些时日的相处,在算算日子,原本美好的心情又变得空落落的。
    “阿皎接下来的两日有什么安排?”卫赜问道。
    “我观任安郡的舆图上,似乎还有一条主要的河流,明日过去看看,也好为未来大规模修整做准备。”任安郡的主要河流,一共三条,虽然其它的河流还有很多,但是规模并不大,影响的村庄和河运也不大,并不需要她在如此紧的行程中去这样的地方。
    “后日,我打算现在安置灾民的住所去看看。”沈皎接着道。她去过了任安郡灾民工作的地方,但是对于其真正生活的地方,却一次也没有去过,所以这最后一日,便是时间再紧急,也要去那里看一下,救助有没有到位,一看其真实的生活便知。
    三日后,一辆由百人护卫的车架,从任安郡出发,向着齐州府的方向驶去。
    沈皎坐在车架中,想着最后两日在任安郡的查看,并没有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任安郡对于灾民的救助十分有序有效,也安排了专门的医者看诊,所以还算是不错的。
    但是即便为官者做得再好,终究是受时代的条件所致,对灾民能够救助的东西终究是有限的。因着有着前世的记忆,前世那些重大灾情后百姓得到怎样的救助她虽然了解不多,但是比之现在可谓是天壤之别,所以她真的觉得自己有着极大的野心,她真的想要将大齐在她的手中走向过度,让大齐的百姓在未来更快更早地过上那样的日子。
    她真的觉得来了一趟山东后,她的内心真的受到了极大的触动,野心也在不断地增加,有时她都觉得自己是可笑的,是痴心妄想的,但是人总要有梦想不是?
    这时,车厢外暗彦地声音响了起来:“公子,端王爷那里来信了。”
    “递进来。”沈皎更赶紧收敛心神,对着暗彦道,她等了许久的信终于在她到达齐州府前给她送来了。任安郡离齐州府不远,也就是一天左右的路程,她昨日告别的卫赜启程,今日傍晚前应该就能到达齐州府了。
    想到卫赜,沈皎的眼中闪过一丝思念,这一别,不知还有多长时间还能再见面,一至两年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场的分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不过这却是后话了。
    不过,当打开信件的时候,沈皎的心思就完全静了下来,将信件反复看了两遍后,才递给了暗彦道:“彦先生,你也看看吧。”
    “是。”暗彦看完后,对着沈皎道:“公子,看来齐州府混乱的局面已经结束,情势很明朗了。”
    “山东的局势是明朗了。”沈皎不可置否,但是朝局的局势却是更加复杂起来了。
    “杨叔达和山东漕运衙门包括漕运使杨万里等人都已经被撤职查办,由端王爷亲自主理,赵王也具体督办。山东现在的政务都已经交由左参政张敬宗张大人负责,右参政马文本辅佐,山东赈灾的事宜已经在有序推进,各县的河道也已经开始重新勘察。”暗彦说着现在齐州府的情况,“到时公子到齐州府,行事也会更加成为方便。”元嘉郡主毕竟是女子,在官场上没有官职,行事本就不方便,这个时候齐州府的制度清明,又有端王护着,与元嘉郡主的安全和行事上来说会方便一些。
    “也许吧。”沈皎叹了一口气,虽然现在将这次水灾的罪魁祸首中的几人全部问责,山东的制度看着是清明了,但是单看这任命,她只能说朝堂真正的夺嫡之争由此才能算是真正展开。
    燕王,开始真正地为自己动手了。
    但是,帝王的心思最为难测,依照她对于天和帝的了解,虽然他要用燕王来辅佐晋王,来磨砺太子,但是却是没有让其自己单列一阵营和太子对峙的想法。
    至今,京中都没有传来天和帝对晋王的处置。
    只是怕到最后,有些人会空欢喜一场。
    第193章 身份
    齐州府的门前, 一辆庄严华贵的马车从午时左右便停在城门口, 周围有很多士兵护卫, 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随着天色渐晚, 车内的人似乎等待的有些着急, 对着外面问道:“前面派出去的护卫, 可有回消息?”
    正在这时,一个人骑马从城门前径直驶来,下马回禀道:“启禀殿下, 公子的马车现在距齐州府还有不到十里。”
    “可算是来了。”马车中的赵王听到这个消息, 脸上立时露出了笑容,原本因紧张而微微有些僵直的腰背放松下来。他倒不是对等人有意见, 而是实在是担心这位表妹的安全问题, 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灾荒的地方, 灾民上山入伙开始成为匪患已经是太正常不过了,虽然他相信禁军的能力,但是架不住寡不敌众的情况。他相信,要是这位出了什么问题, 他父皇绝对迁怒所有的人,他也不例外。而且, 他和元嘉十几日的相处,感情也算是深厚了起来,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担心这位表妹的安全。
    半个时辰后, 一辆由百十人护送的车架驶入城门。
    “重光一路辛苦了。”赵王早在一刻钟前就下了马车,在吴琼和暗彦等人行礼后, 对着沈皎道。
    沈皎在见到赵王后,也连忙从马车上下来,拱手道:“劳烦七表兄久等了。”
    赵王和沈皎两人客气了两句后,便由赵王的人做指引,两辆车架朝着端王所在的住所中驶去。
    “元嘉给五皇舅请安。”沈皎对着上首一身亲王服饰,面目严肃的男子请安道。
    端王看着眼前的外甥女,一身男子装扮,行着拱手礼,没有半点女气,行礼时举手投足间行云流水的动作,十分好看,一身温润的气质,如同谦谦君子一般。若不是他认得人,否则他定会以为这是哪个世家重点培养出的子弟。
    只这份气质,便能看出他皇兄培养其的用心,再想到自来到山东以来他见到的这位外神女的手段,他觉得他皇兄对其的培养都赶得上当年对太子的教导了。
    “元嘉快起。”端王赶紧将其扶起道:“这些日子多亏了元嘉,这一路行来真是辛苦元嘉了。”
    “本就是元嘉分内之事,五皇舅客气了。”沈皎起身,在端王的示意下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和端王客气道:“以后还要请五皇舅多多教导元嘉。”
    端王看着元嘉一副真诚的样子,嘴角勾起,他是皇子,从宫中到朝堂,这么多年,谁是诚心谁是假意他还是分的清的,他眼前的这个外甥女确实被教养的很好,谦虚懂事也知进退,对待他这个长辈,用得是教导,而非照顾,这个语言的措辞,怎能会不让人心生好感?
    “你放心,这山东还有你五皇舅呢,你想要做什么都只管做就是,只要是该做的。”至于不该做得,他相信他这位外甥女也不会去做。
    “元嘉谢过五皇舅。”沈皎起身,恭身真诚地谢道,有了这句话,她在齐州府甚至是整个山东的行事会方便很多,顾及也会少很多。
    “元嘉之前和皇舅舅说过,想要和张敬宗张大人学习一下河道治理。”沈皎将自己来齐州府的最主要的目标说出来。
    “这个没有问题,皇兄之前和我说起过。”端王也知道这个外甥女在方面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其的身份,还是迟疑道:“但是你的身份……”元嘉虽然身份尊贵,但是终究不是朝廷命官,再者修理河道这样的事情,是会经常性的外出勘察的,带着一个女孩子终究是不便的。
    “既是跟着张大人去,元嘉也不可能向其隐瞒我的身份。”想隐瞒虽也隐瞒地了,但是行事上会非常地不方便,毕竟张敬宗是负责人,她会有很多问题和其探讨,请教,再者据说张敬宗的性格有些孤僻古怪,她十分有必要其表明身份,“但是其他的人却是没有必要了,来之前,皇舅舅给我准备了一份身份文牒,是沈家的旁支子弟,靠着家里的关系,荫封了一个工部水部里一个从七品的小官,被工部指派下来协助。这个身份应当不会有人怀疑。”大齐有很多荫封的官员,向她这个年纪的,虽然有些小,但是若是家中有关系,也未尝不可。这个身份虽然会令一些文人瞧不起,但是却也不会有人敢明面上找她麻烦,这与她来说便足够了。
    说完后,沈皎示意一旁的暗彦将身份文牒拿出来,“彦先生,将身份文牒拿出,请五皇舅过目。”
    一旁的端王听到这句话,眼中一震,才转向一旁的暗彦,待看清其的样子后,心中极为震惊,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他皇兄会将这位派到元嘉身边。若说这些各皇子和大臣不知道暗彦是谁,是正常的,但是他却是清楚的,主要是因为他曾经因为前楚王一事和暗卫合作过一次,涉及到纯王余孽的事情,他的皇兄自然是不会交给下面的官员督办,虽说皇族的事就是国事,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皇子来说,这同样是他们的家事,所以当时全程由他督办,而他皇兄还派了暗卫辅助他调查事情,当时领头的就是这个暗彦,在那之后,他却是再也没有见过。不过,就算是真的有见过,相信以这位的隐匿功夫,也会向现在这般,明明已经在他身边呆了这么长时间,他也没有一点察觉。
    端王接过暗彦呈上来的身份文牒,看了之后,没有异议。天和帝亲自准备的身份,自然是样样俱全,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而这份身份文牒,即便是假的,但帝王说它是真的,它既是真的。
    “彦先生,咱们可是有好多年没见了吧,想不到会今日在这里见到你。”端王对着暗彦感慨道。
    “王爷还记挂着暗彦,是暗彦的荣幸。”暗彦从容道。端王没有见过他,不代表他这么多年没有见过端王。
    一旁的沈皎看着暗彦和端王的寒暄,并不见怪。端王是天和帝最为信任的皇弟,认识一两各暗卫并不奇怪,但是看端王对于暗彦的态度,更让她明白暗彦在暗卫中的地位绝对是不会低的。
    倒是一旁的赵王,看到端王和在他看来一直是沈皎下属的暗彦寒暄倒是有些惊讶,他之前也知道元嘉对其颇为倚重,但是对其的来历却是不知,也没有问过,却是没有想到其会和端王叔认识。而且,看端王叔对其的态度,俨然是十分客气看重的。想必这位的来历定然非凡。
    赵王看着眼前的这位表妹,其出来这一趟,从护卫的禁军,到吴琼这个出色的青年将领,再到眼前这位来历非凡的暗彦,这些人手是谁安排的,不言而喻。想到这,他不仅有些醋意,他出来一趟,他父皇除了嘱咐一番,也没见给他派什么厉害的人手。
    不过,这也仅仅是有些醋意,他十分清楚他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知道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再者,他和元嘉现在的关系极为不错,所以很快就恢复了自然。
    这边,端王和暗彦也仅仅是明面上客气了两句,就不再说什么,毕竟所处的身份不同,无论是避嫌还是别得,都没有什么可以聊的。
    对于暗彦的身份,端王从始至终也没有点明,若不是太过震惊,失态了,他也许不会和暗彦相认。不过,见到暗彦真的是太让他震惊了,他若是记得没有错,十几年前的暗彦就是暗卫中前五名的首领,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只高不低。所以,看到其唯元嘉之名是从的时候,他真的是心惊的有些失态了。
    收回心神后,端王客气了两句后,便和沈皎谈起了之前的问题,道:“张敬宗的性子难搞得很,若是不直接以身份相压的话,估计你要跟着去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实现。”想到张敬宗,端王皱了皱眉,若是其真的知道变通,也不会到处收到排挤。而且以其的性子,估计是不会想要带一个女子,而且是一个身份尊贵的郡主去勘察河道的,毕竟这在大部分官员眼中都是见极为可笑的事情。
    “张大人那里,元嘉已有打算,五皇舅不必担心。”沈皎笑着道:“过两日我会前去拜访张大人。”
    “你有打算就好。”端王点头,既然元嘉已有打算,他也不便再说什么,“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说,不要客气。”
    “多谢五皇舅。”沈皎笑着应道。
    “你今日赶路也辛苦了。”端王道:“先回去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我们明日再说。”
    “是。”沈皎起身应是,一日赶路确实让她有些疲惫,“多谢五皇舅关心体恤,那元嘉就先告退。”
    端王点头,又嘱咐了两句,然后指着赵王道:“让你表哥带你过去,好好休息。”
    沈皎和赵王应是后,才纷纷退下。
    之后,沈皎在赵王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十分雅致的院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