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王应是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吩咐仆从准备行礼后,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沉思起来。
    今日他听到端王叔说元嘉前来山东并在章县时,他真的是震惊的。他之前真的以为元嘉是前去求医的,毕竟元嘉为他父皇受伤,且手臂形同被废的消息,京中皆知。想到这里,他自嘲地笑了笑,恐怕京中绝大部分的人,恐怕都是和他一样的想法吧。他父皇将元嘉这个不会惹人注意的暗棋秘密派到章县,避开朝中的耳目,恐怕是所有人都不会想到的吧。
    如此一来,元嘉的暗访,会让山东官员费心隐瞒的实情暴露在他们眼中,再也隐瞒不了,无处遁形。
    虽然他一直都知道他的父皇对元嘉另眼相待,对元嘉的重视和宠爱远远超过他们这些皇子。小时候他还曾有过一丝嫉妒,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连这一丝的嫉妒也没了,因为元嘉为他父皇几次几近丧命。他扪心自问,若是让他面临和元嘉一样的处境,他会毫不犹豫地扑向自己的父皇,牺牲自己保护父皇吗?他不知道,但是他敢肯定,就算当时他选择了救驾,他也会犹豫。一来是天家亲情淡薄,二来是人在生死面前的本能。当然,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前者没有感情还有君臣之义,而后者对生死的恐惧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消失的。
    所以,他对于他父皇对元嘉的宠爱可以理解,但是其一直以来对元嘉的重视却是他不可理解的。一开始,他以为他父皇让元嘉去崇文馆中上课,只是出于一种宠爱的心理,但是随着后来他父皇除了延请名师张博钧以外,更是给元嘉请了好些名师,毫不夸章地说,他这个表妹所接受的教导,远比他们这些皇子要厉害的多。那些名师,也只有太子以前在崇文馆上课时才有的。那时,他才明白他父皇对元嘉有的绝不止是宠爱,更多的是期望和重视。
    他对元嘉的印象,以前一直停留在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女孩身上,温温和和的,直到后来其在那场万寿节的寿宴上,元嘉在深受重伤后,依旧能将朝臣反驳的无言以对时,他才知道他这个表妹的厉害。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父皇竟然会将元嘉派来山东,将如此重任交给她。特别是端王叔还对其评价如此之高,并让他向其请教。很明显,元嘉的能力在端王叔和他父皇心中比他高出更多。
    三日后,一队亲王依仗的车队进入了章县的城门。
    第169章 招惹
    章县
    周仁正在府中发着怒火, “你说他为什么要带人去砸了那沈家的铺子, 那沈晟又没有碍着他什么?”
    一旁的管家看到周仁的样子, 赶紧劝道:“老爷, 您别生气, 舅老爷做了什么, 您训斥就是,何必为了他气坏自己的身子?”
    周仁听到管家的话,勉强收敛了一些怒火, “以前他出手对付冯家和尤家, 我倒是可以理解,可是这个沈晟又没有碍着他什么, 货都是从他那里拿的, 钱他也赚到了, 其余的又没有碍着他什么。他找这沈晟的麻烦干什么?”之前,他那个小舅子请他帮忙出手对付冯家和尤家时,他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其中最重要便是这两家施粥, 阻碍了苗文伟无法高价售粮的计划,对付这两家他是出手帮了不少忙的, 因为苗文伟售粮的钱财,不止是他自己的,其中更多的是孝敬他的老师布政使杨大人的。卖不上高价, 他自然无钱孝敬。
    但是这对付沈晟,他就理解不了了。据他了解沈晟手中并没有粮食, 所低价卖出的粮食都是从苗文伟那里高价购来的,苗文伟一点都没有吃亏,反而赚了不少。苗文伟给粮食定的价格,他也知道,现在买的人稀少的可怜,每日的授意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反而是这个沈晟这个人来了之后,给他们送来了大笔的钱。他觉得实在是没有必要做针对这个财主。
    “还有,他在做这些事情之前,都没有打听过这个沈晟的来历吗?”周仁说道这,原本消下了不少的怒火,又重新点燃,“做什么事情之前就不知道动动脑子,把事情考虑清楚,打听清楚,这个沈晟可不是冯家和尤家那两个没有底气的家族。他之前派人打听过,这个沈晟来自京城,京城那是个什么地方,皇亲国戚,权贵遍地的地方,一块砖头砸下来都有可能砸中一个五品大员,这个沈晟一看就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即便是其家中的品级再低,估计也要有三品以上,不为别得,就为他身边的护卫人手,那么多人根本就不是普通官宦人家能给家中子弟配备的起的。还有一种可能,这个沈公子家中是个皇商,其经常在外行走经商需要人手压货,但是就是皇商也不是他们可以招惹的存在,京中的哪个皇商不都是背景和靠山极为强硬的人做得?所以,无论这位沈公子是哪一种来历,都不是他们能得罪的。
    至于这位公子哥来山东干什么,他心中也有疑惑。其所做的事情实在奇特,若不是这个沈公子是个败家子,想要拿钱砸出个响来,那就是有什么不得不这样做得目的,至于这慈悲为怀,怜悯众生的说法,这样的可能微乎其微,即便现在章县的百姓都这么称赞这位沈公子。他认为还是第二种可能居多。
    他之前也派人打听过,却也真的打听到了一些内情,据说这位沈公子身体孱弱,被高僧批命,活不过及冠之年,只能靠平日里多做善事,行善积德,才能绵延寿数。在他看来,这个说法,到十有八九是真的。一来,这位沈公子来到后,没有有和他们作对的意思,毕竟不会有哪个政敌会花费如此多的钱对方的东西;二来,是因为这位沈公子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也不像是入过仕的年纪,三来还是钱的问题,若不是没有选择,谁愿意将这些巨款花在不相干的人身上。
    他是章县的县令,整个章县中所发生的事情,他基本上都了解一二。所以在全方位考虑后,他对于这位沈公子的态度就是进水不犯河水。谁能想到他今日就接到了他那个不知轻重的小舅子带人找对方麻烦的消息。他听到后,便立时派人前去阻止,但愿还来得急。
    他愤怒的不止这些,最近以端王为首的钦差,还呆在齐州府没有走呢,前两日才召见了个州郡的知府,他因是县令,品级低,并没有被召见的资格,只能老实地呆在任地内。就算没有前往齐州府,他也知道现在山东官场紧张的局面,人人自危以求自保。端王更是派人彻查各地政事民情,并要勘灾,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便是山东布政使杨大人都要小心从事,生怕被端王,特别是属于太子一党的赵王抓住把柄。他这两日,也是害怕惶恐地很,都已经好几日没有睡着觉了。而他那位小舅子倒好,这个时候还要给他找麻烦,这是生怕那些钦差不来查他吗?
    正在周仁暗骂他那位小舅子时,一位仆从匆匆而来,行事十分匆忙着急的样子?
    “怎么了,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周仁看到仆从的样子,更加烦躁,皱眉喝道。
    “老爷恕罪。”仆从赶紧恭身请罪,然后递上一块上好的白玉玉佩,道:“老爷,门口来了一队车马,来人将此物递给小的让小的通传,说是什么贵人驾临,让您亲迎。”
    周仁接过仆从递上来的玉佩,玉佩由一块上好的美玉雕成,温凉润手,通体晶莹,极为难得,但是最另其震惊的而是上面雕刻的图案,是金云龙纹,下坠金钩和四彩小绶,这个规格……
    “来者可说了其是什么身份?”周仁大惊后,急忙问道。
    “给小的玉佩的人没有说,只是让小的尽快通禀,让您换上官服后,立刻出门相迎。”
    “快。”周仁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却也知道这是正常的,以这位的身份又怎么可能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一个仆从呢,然后飞快地吩咐道:“将官服拿来,我要更衣,还有让人开中门,恭迎贵人。”
    “是。”下面的仆从赶紧应是。
    “对了,再派人去阻止苗文伟,这个时候可别再给本官惹麻烦了。”周仁急道。
    “老爷,可是哪位大人来了。”管家应是后,小心地伺候周仁穿衣时颇为好奇的问道。
    “这可不是哪位大人,看那玉佩的规格,少说也得是个郡王,这个时候在山东的,只有端王和赵王两位殿下,而端王要坐镇齐州府,所以,你说这个时候来得能是谁?”
    第170章 挑衅
    周仁在对着管家低声道, 语气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
    赵王本就属于太子一党, 和晋王不对付, 他们本就是对立的双方。至于这位赵王殿下的脾性, 他虽然没有能和皇天贵胄打交道的身份, 但也听他的老师在分析朝局时, 提起过这位殿下。大致的印象,便是这位殿下是个玩世不恭的性子,虽然脾气不算差, 但是温和这个词绝对不沾边儿, 总之,这绝对是为难伺候的主儿。特别是, 他现在的心实在是虚的很。
    无论心中的赵王的到来怎么忐忑, 周仁还是飞快地换上官服, 打开中门,前往门口迎接。
    等他到门口时,发现他的府门前停着一队车马,最中间的那辆车是一辆辇车, 车上和一些兵士的手上都有着一面绣着赵字的红底云龙纹旗,连忙上前形参拜大礼。
    比起周仁的紧张和担忧, 赵王却是没有任何表示,直接让旁边的随侍叫了起,没有一点为难的意思。正当周仁起来的时候, 只见一名军吏骑马而来,向赵王的辇车旁行去, 随后下马行礼道:“王爷,公子现在在双柳巷。”
    “嗯。”赵王听到后应道,“公子可还好?”
    “回王爷,公子看着身体康泰,但是……”军吏迟疑道。
    “但是什么……”
    “公子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烦。”军吏道:“属下到的时候,公子身边的下属似乎正在和人对峙,虽然公子说不会有事,但是属下瞧着对方人并不少,气焰十分嚣张,似乎有后手的样子。”
    “吩咐下去,前去双柳巷,你在前面带路。”赵王皱眉吩咐道。
    “是。”军吏领命。
    “周大人,本王的表弟在双柳巷遇到了一些麻烦,本王要过去看看,周大人可要和本王一起?”赵王问道。
    “能够陪同赵王殿下是臣的荣幸。”周仁赶紧应道,“殿下的表弟在章县遇到麻烦,是臣对章县治理不佳,请赵王殿下恕罪。”
    “事情尚未调查清楚,又如何能怪罪贵县呢?”赵王看着周仁忐忑不安的样子,便知道此事和他脱不了关系。但是面对周仁现在的请罪,若是他直接怪罪于他,那便变成了他公私不分,故意迁怒,到时这有理也变成了没理。赵王透过车窗的纱缎,深深地看了一眼周仁,只是不知道刚才周仁的那句请罪,是故意挖坑给他跳呢,还是心虚下的无意?
    待赵王的车架先行后,周仁才赶紧跟上。因事发突然,他也没有时间去备轿什么的,再者,他也不敢在赵王这个皇子身后乘轿不是?只能步行跟上,索性,因是在街上的缘故,人流不少,又没有封街,车马的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他稍微加快点步伐便能跟的上。
    走在去双柳巷的路上,周仁心急的不行,背后全是汗水。他现在只期望自己之前派去的人能阻止他那个小子荒唐的举动。刚刚他听到那个军吏说道双柳巷时,他便知道大事不好,这赵王的表弟很有可能指的就是那位沈公子。
    双柳巷并不大,那里有一些商铺,其背后的东家是章县的另一个商户陈家,因为灾荒的缘故,最近陈家这些商铺的生意并不景气,这里已经闭门。这两天据说被那位沈公子给租了下来,用来施粥和售粮,在旁边还租下了一个宅院,用来安置那些灾民。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他那位小舅子真是脑袋坏掉了,这个沈晟又碍不着他什么,他找这位的麻烦干什么?如今可好,这可算是踢到铁板了!
    他本以为那位沈公子也就是位普通官宦自己的公子哥儿,却是没有想到其会是赵王的表弟。他依稀记得之前听他那位老师提起过,这位赵王的母妃,是当朝的淑妃娘娘,这位淑妃娘娘出身永昌侯府,所以这位沈公子很有可能还是一位侯府的公子哥。
    他现在只希望他派去的人有用,能够阻止他那位无法无天的小舅子。
    现在这个时候,出了什么事,那不就是直接将自己的把柄直接送给赵王呢吗?
    怀着极度不安的心情,周仁跟着赵王的车架到了双柳巷,刚一进巷子,他便听到一句极为嚣张的话,听到后,他差点没有直接晕过去。
    “砸你们店又怎么了?知道我们老爷是谁吗?”他只见一位身着仆从服饰的人,站在他小舅子旁边,气焰极为嚣张,“我们老爷可是县太爷的小舅子,这章县谁敢不给我们老爷面子,别说今天是砸了你们店了,就是打了你们谁又能怎么样?”
    “劝你们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店关了,乖乖地只卖点粮食就算了。若是再搞其它的花样儿,这后果你们可要想清楚,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周仁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苗文伟,只见其站在一旁,对于这仆从的话,根本不阻止,俨然是其默认的。周仁只觉得心中一沉,暗骂一声蠢货,不知所谓。
    他正想向前出声,将他小舅子拦下来,却发现自己被两个士兵给拦住了,并对着他道:“赵王殿下有令,请贵县不要出声,也不要上前。”
    “两位,这是误会,误会,在下求见赵王殿下,有实情相禀啊。”
    对于周仁的话,两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睬。周仁依旧被拦在原地,最重要的是他被那两个士兵紧紧地盯住,他知道只要他敢大声说一句话,这两个人就会将他堵住嘴压下去。比起这样,他更愿意在这个地方看个清楚,最起码让他死也死个明白。
    另一边,沈皎坐在椅子上,对于这些人的叫嚣毫不理会,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她耗费任何心力。这几日,她已经将周仁和苗文伟的罪证搜集齐全,只待赵王来到,就可以动手肃清官场了。
    一旁的暗彦和吴琼安排着人手,随时戒备着。虽然对苗文伟带来的这点人手毫不在意,都是些乌合之众,二十个禁军就足以将其收拾了,但是他们不能让元嘉郡主受到一点伤害,不然,他们就是失职,根本无法交代。
    苗文伟看着沈皎没有动静的样子,也不出来搭话,心中更加气愤,然后对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紧接着,其身边的仆从便立时朝着沈皎他们冲了过来。
    随后,场面混乱了大概不到半炷香的时间,苗文伟带来的人便被禁军给全部制服。
    第171章 收押
    “你们大胆, 你们可知道这么做是什么后果?”苗文伟看到自己的人全部被制服后, 脸上一片铁青, “你们就等着坐牢吧!”苗文伟恨恨地道。
    吴琼听到这句话, 嘴角轻嘲, 这是俨然是没有了人手, 没有依仗,只会拿话来威胁别人了。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元嘉郡主和那位彦先生并不说话,他知道这个时候只有自己出声才是最合适的。
    “章县的官府难道还要不分是非, 不尊大齐律的吗?”以元嘉郡主的身份和苗文伟搭话, 是自降身份,而那位彦先生据他所知, 虽然权利大, 但是身上似乎并朝廷的官阶在身。所以, 这个时候只有他出面讲这些话才是最合适的。
    “什么大齐律,在这章县,我苗文伟让谁进牢房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苗文伟说道这底气似乎又足了起来,语气轻蔑:“所以, 不管你是什么人,在章县你是龙也得给我盘着, 是虎你得给我卧着……”
    苗文伟的这句话还没有说完,一道压抑着怒气的声音响了起来:“你是想要本王给你卧着还是盘着?嗯?”
    这句话刚落,便见街道上涌现出一队兵士, 将街上封锁起来。
    沈皎听到这句话,从椅子上站起, 然后冲吴琼使了个眼色。既然人已经来了,她也没有功夫在这看一出跳梁小丑演的戏了。
    吴琼会意后,便立时指使人过去,将苗文伟扣住,见到其想要大声嚷嚷的样子,直接将其嘴堵了起来。就凭苗文伟之前的话,就足以治其一个大不敬,蔑视公堂的罪,抄家什么的已经足够,也没有必要再听其再嚷嚷下去。再者,他们还怕其惊扰贵人呢。
    看到来人,沈皎笑着迎了上去,行了个揖礼,笑着道:“见过七表哥。”
    “一别半月,表弟可还好?”赵王眼中散去之前的怒气,对着沈皎笑吟吟地道。
    “托七表哥的福,重光一切安好。”沈皎客气道。
    对于沈皎的自称,赵王眼中一暗。虽然他之前也对他父皇给元嘉起的这个表字不是很理解,猜测众多,如今看着眼前这个身着男装,举手投足间满是大气,让人不敢小觑的表妹,他倒是有点明白重光这个表字的含义了。
    “今日若不是七表哥及时赶来,重光就收不了场了。还要多谢表哥才是。”沈皎谢道。
    赵王听后摆了摆手,“表弟这是折煞我了,今日就算没有我来,相信以重光的能力也会不会吹灰之力就能解决此事,这般的跳梁小丑哪里值得重光放在眼里!”对于这位表妹明显的自谦,他却不能厚着脸皮应承下来。
    沈皎笑了笑,不可置否,没有再和赵王客气什么,相邀道:“请七表兄上楼一叙。”这里之前是个茶楼,被她租下后,下面改成了售粮和施粥的地方,上面则成了她偶尔在这里处理事情和听取下属汇报的地方。
    赵王听到后,眉毛轻佻,虽然他之前想过这位表妹究竟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但是却没有想到是这般的雷厉风行。
    赵王点头后,便跟着沈皎一起去了楼上。
    沈皎和赵王坐下后,便对着一旁的暗彦道:“彦先生,麻烦将之前我整理的那份关于章县现情的文案拿过来。”
    “是。”
    “表妹果真厉害,短短几日便将章县的情况查探的一清二楚,若是换成为兄,却是办不到的。”赵王看完暗彦递来的文案,上面的将章县的具体情况,从勘灾,到救治方法和疫情处理,还有周仁和苗文伟的全部证据,清楚全面,条理清晰。他可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中,他绝对是没有办法做到像元嘉这个样子的。直到此时,他才对端王叔让他跟着元嘉好好学的说法,起了深刻的认同感。
    沈皎听后笑着谦虚了一会儿,就没有在此事上浪费时间,而是直奔主题:“章县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很多村庄已经死伤的人数都有十分之二三,最高的能达到一半,这还只是灾情,若是一旦等疫情爆发,到时可能就不止这些了,十不存一也是有可能的。”沈皎说道这心中就忍不住叹息和着急,这件事情真的是刻不容缓。
    “不知元嘉有何安排?”赵王点头问道,章县的情况紧急,虽然现在有所了解,但是到底不全面,再说之前端王叔也告诉过他,他此次来章县,一切事情都以元嘉为主,主次关系他永远要惊醒自己记住,不然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他就后悔莫急了。
    “我全力配合元嘉的计划。”赵王笑着道。
    沈皎听后点了点头,道了谢:“那便多谢七表兄了。”随后也不推辞,直接道:“首先,还是请七表兄尽快处理周仁和苗文伟一事,将军仓中的情况尽快核实清楚,以便随时调用给灾民,这件事我已经上报给皇舅舅了,昨日批复的圣旨也已经送达,这一点七表哥不必担心。”周仁的罪责,除了是百姓于不顾,对灾情置若罔闻,不配为官外,其最大的罪责就是挪用军仓敛财一事。周仁私挪军仓是死罪,同样他们私用军仓也是死罪,虽然会因为他们的用途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是降职是少不了的,这军仓和官仓在大齐的区别。
    所以,为了能用军仓中的粮食救济百姓,减少伤亡,她早在从柳树村村民那里了解情况,意识道其是打上军仓的主意后,便上书天和帝此事。而就在昨日,圣旨通过暗卫的特殊途径已经传到了她的手中。
    “此事容易,我这就令人去办。”赵王听到沈皎得到的圣旨的话,知道不会落人把柄和口实后,便立时吩咐道:“将章县县令直接收押,其府中的人也全部控制起来,不要放过一个人。”
    沈皎看着赵王说收押就收押的样子,心中有些感慨,这就是权利的好处。她之前因为不便暴露身份,做什么事情没法放开手脚,很多时候还要顾及这两个人会不会找她麻烦。她虽然不怕这二人,但是她怕百姓因为这麻烦而被浪费了这救助的最佳时间。
    其实她也清楚,就算是她真的挑明身份,周仁虽然会对她恭敬,但是却也远远不会有现在的恐慌感。这就是身份的区别,一个是可以管事的亲王,一个是位比亲王的郡主,至今还没有参与进朝政官场上的郡主呢,不过是听着好听。
    这些,说到底是这个时代对男女之间的不公众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