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3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淑惠长公主看着女儿的样子,更加心疼,她的女儿因为两次的刺杀,身体本就柔弱,平日里她对女儿精心养护,何曾让她受过这么大的罪。
    “快让李太医过来。”淑惠长公主不顾仪态,对着门外的侍女高声道,然后又看着被儿子搀扶的女儿,“快将你妹妹扶到里面的软榻上歇着。”
    随后又瞪了一眼丈夫,有什么事情不能让女儿起来再说,非得逼着她的阿皎一直跪着,现在的天又这么冷,肯定让阿皎受了大罪了。
    沈邦靖被妻子怒视后,也不辩解,只是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对着淑惠长公主讨好地笑着。
    他今日让女儿跪着说话,不是无意,而是特意让女儿长长记性。他女儿的胆子不是一般地大,这次若不让她记住自己的气愤,以后还不一定能瞒着自己多大的事呢。
    再说,这正院的地上都铺着厚厚地毡毯,根本又不会让女儿受什么罪。再说,阿皎是他期盼而来的幼女,他又怎会不顾及自己心爱的女儿呢?
    他做这一切,都是有分寸的。
    虽然这么想,但沈邦靖还是不由自主地跟上妻子的步伐,往里面走去,看着女儿揉着膝盖的双手,眼中也跟着露出了担忧之意。
    沈皎在一旁劝着担忧的母亲,她没有阻止母亲传太医,便是想让母亲在自己被诊断后安心。
    李太医这些年为她调理身体,一直住在府中,所以来得也快。
    在确认只是有些受寒后,李太医开了一副药,便离开了。
    看着外面的天色已经太晚,沈皎和沈长冀沈长映三人也不便再留在正院,便告退。淑惠长公主想要留女儿在自己这里过夜,但被沈皎看了看父亲的脸色,果断地拒绝了。
    随后,便上了一顶小轿,被抬回了院中。
    坐在轿中她回想起今日所有的事情,理清所有的思绪。
    她的皇舅舅,果然将一切都算计了进去,连她也在其中啊。
    第71章 放榜
    沈皎回到琼华院后,用了一碗药后, 便洗漱上床,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多, 她的精神已经疲惫不堪,已经无暇再思考下去, 躺在床上,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清晨,再度在婢女的服侍下穿戴好,启程前往崇文馆,她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这进学确是绝不可懈怠的事情,她在这里能学到很多,她至始至终都相信一句话,知识才能造就能力,才能改变命运。
    和往日一般的学习着,散学后的她,再一次被宣到了紫宸宫中。
    天和帝看着眼前的外甥女, 沉稳有度, 似乎比昨日见到她时更添了几分稳重和从容, 还有一丝坚毅。短短的一夜,想不到会让眼前的孩子变化的这么多。
    对于昨日淑惠长公主府中发生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 今日还特意召自己的妹夫沈邦靖谈了一番, “阿皎, 今日朕已经跟你父亲说过了,让他不要苛责于你,朕也跟他讲了,你隐瞒他是朕的意思。”
    “如今,这事情已经说开,你日后只管学着便是,不用再有所顾及。”天和帝安抚地说道。
    沈皎听了这句话后,挑了挑眉,看向御座上的帝王,“皇舅舅,昨日您不阻拦晋王和九殿下去思贤楼,除了默认其对士子的拉拢外,恐怕还有特意让元嘉的身份暴露给京中的意思,昨日的元嘉也在您的棋局中吧。”
    她的皇舅舅明知道自己会被晋王和九皇子看到,身份一定会被发现,传到她的父亲耳中,以她父亲对她的了解,肯定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此,她当然隐瞒不了,定然会核实脱出。
    至于其他的京中官员,大多数肯定以为是她是个小孩子,好奇使然,天和帝宠溺她,才会让张博钧待她去见下世面。
    毕竟,她的圣宠之盛有目共睹,再加上天和帝连让她去崇文馆读书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又可况此事呢?
    听到女孩这样的猜测,天和帝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惊讶,仿佛早已料到女孩会说出来一般,“朕就知道以阿皎的聪明,肯定会猜出来。”说道这,天和帝将目光转向下方的女孩,深沉的目光中似乎别有意味,“这样难道的结果,对你来说不好吗?”
    沈皎听到这句话后,笑了笑,“皇舅舅,这坦白从宽地在被发现前直接交代,和被发现后的被迫交代,这性质是不同的。”
    天和帝听到这句话,一愣,他明白女孩的意思,这要是在案件中,前者是投案自首,后者是被查处,是真的不同,这倒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地方,“朕不是想为元嘉找一个机会好让你告诉家中吗?省的你每日做事束手束脚。”不过,天和帝终究还是叹了一口气道,“此事,朕确实有些考虑不周,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朕会先知会你一声。”
    沈皎知道能让一个帝王认下过错,已经让其放下了自己的身段,这真的已说明他足够疼爱自己了,倒也不会奢求其它,毕竟眼前的帝王,还是自己的长辈。
    而其也同意日后做事会告诉自己一声,作为一个独断专权的帝王,能做到这点,已经足够了,她展开了笑颜,“谢谢皇舅舅为元嘉思虑周全,元嘉心中感激不尽。”
    “行了,这些感恩戴德的话,哪里需要你来说,朕每天都听腻了。”天和帝冲着沈皎摆了摆手,笑着道,“你是朕的外甥女,对你好,还不是应该的。这样到显得与朕生分了。”
    “元嘉和皇舅舅道谢感激,是真心的话,可不是那些奉承之言,每个字都是元嘉的真诚之心啊。”沈皎笑得甜甜地,声音也从原来的沉稳之感,变得尽显女孩的娇俏之感,“元嘉一直以来和皇舅舅都亲近的,如何会因为几句话,就疏远生分了。除非是皇舅舅嫌元嘉烦了,不想再理会元嘉了。”说道这,还带着点点的委屈之意。
    天和帝看着女孩的脸上瞬间变成伤心地样子,和委屈的语气,笑骂道,“你这又来作怪,朕说一句,你总有一大堆理由等着朕,你就仗着朕疼爱你,拿你没办法。”
    沈皎和天和帝又笑闹了几句后,天和帝便渐渐收敛起了笑容,道“今日叫你过来,是告诉你,朕已经和你老师和父亲说过了,日后每日未时便散学,散学后来紫宸宫中,朕会以后会亲自教你。”
    “元嘉遵旨。”沈皎起身对着天和帝行礼,恭谨地说道。
    “元嘉你要知道,这里是紫宸宫,这里每日的进出官员和被送进来的奏疏都是关乎着整个朝局,甚至是整个天下的。”天和帝的目光深沉,语气严肃而威严。
    沈皎很少见过天和帝如此威严丛生的样子,其眼中充满暗示的意思和话语,她也明白,“请皇舅舅放心,元嘉知道该怎么做,在紫宸宫中见到的事情,绝不会向任何人泄露半分。”
    沈皎严肃认真地承诺着,这任何人,自然也包括她的父亲和母亲,她的兄长家人。
    天和帝自然明白沈皎的意思,点了点头,“你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就好。你父亲那你放心,他沉稳睿智,处事又极有原则,他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天和帝想起之前的过失,觉得这一次还是先让女孩放心的好。
    对于沈邦靖这个臣子兼妹夫,他历来是放心的,依照他对其的了解,沈邦靖既然知道了他的用意,就不会做出令自己女儿为难的事情。
    “谢皇舅舅体恤。”沈皎再次行礼道。
    天和帝对着行完礼的女孩点了点头,笑着让其坐下。
    “对了。”天和帝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沈皎道,“朕差点忘了。”
    说完,天和帝换了一声“暗彦”,只见一位男子从上方翩然而下,对着天和帝行礼道,“暗彦参见皇上。”
    “嗯。”天和帝道,”暗彦,你日后便跟着元嘉郡主吧。”
    “是。属下谨遵圣谕。”暗彦叩首,他知道这一天终究会来临,却没想到会还得这么快。
    还不待沈皎答话,天和帝的声音就紧接着响了起来,“元嘉,暗彦日后就跟了你。他才学出众,而且你一直以来关于朝局的了解也多半是由他教授的,他对你的情况也了解,所以,有他在你身边对你提点辅助,朕相信会对你助益良多。”
    沈皎听到天和帝的话后,也不再讲推辞的话,直接谢道,“多谢皇舅舅为元嘉考虑的如此周全,元嘉必不会辜负皇舅舅的一片苦心。”
    听到这句话,天和帝欣慰的笑了笑,他的外甥女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他这么做的一切,所费的一片苦心是什么意思,都是为了谁。
    “暗彦的身手也不错,日后你的安全也算有些保障。”天和帝说完又看向站在一旁的暗彦,道,“日后,你便是元嘉郡主的人,要遵从郡主的命令,不得有所违逆。”
    “是,暗彦谨遵圣意。”暗彦明白,日后自己的荣辱便系在元嘉郡主身上,她便是自己的主子了。
    “元嘉,昨日想必没有休息好,今日先早些回去好好歇着,明日再过来吧。”天和帝对着沈皎温和地道。
    “谢皇舅舅关心,那元嘉就先告退了。”沈皎行礼,在天和帝温和的目光中,带着暗彦走出了紫宸宫的大门。
    她看着眼前的夕阳,无声地笑了,她知道,自己通过了天和帝的考验,被他所重视,欣赏,她回头望向身后的暗彦,她已经拥有了一个暗卫。
    她,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回到淑惠长公主府后,她还没来得及会正院,就被自己父亲叫到了他的书房之中。
    当沈邦靖见到女儿身后跟着的男子时,瞳孔一缩,目光微沉,单凭其身上微弱的,被人轻易察觉不了的气息,他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份了。
    见过礼后,沈皎看出父亲的疑问,首先介绍道,“阿爹,这是皇舅舅赐给我的暗卫,名唤暗彦。我之前对朝局的见解,便是彦先生教授的,彦先生博学多才,见解深远,得他教导令我受益匪浅。”
    沈皎笑着道,“如今,皇舅舅让彦先生跟随我,对我多加指点。但后院终究是不适宜其居住,所以请阿爹给彦先生安排住所。”
    之前,暗彦去琼华院终究只是出现在她的书房中,而且每次留得时间并不长。而现在暗彦要常年住在府中,再呆在后院就显然不和规矩了。
    沈皎的话落后,暗彦便对着沈邦靖赶紧拜见,“暗彦参见梁国公。”
    “彦先生多礼了,我这就命人将客院打扫出来,供先生居住。”沈邦靖自然能听出女儿对眼前这名暗卫的尊重,既然此人会是女儿日后的左膀右臂,他自然会对其尊重一些,语气和蔼。
    “我会让人在外院中靠近内院的地方,也设立一个书房,供你使用。”沈邦靖对着女儿道。
    “多谢阿爹。”沈皎很是高兴,她没有想到她的父亲会为她想得如此周全,日后她和暗彦交谈也方便些。
    “你日后一定要谨言慎行,阿爹很多时候都帮不了你,你要靠自己。”说道这,沈邦靖有些伤感,他想起今日天和帝对他的话,他看着眼前的女儿更加愧疚,他根本无法帮助自己的女儿,他这个做父亲的并不尽职。
    “但你要记住,你是阿爹的女儿,阿爹会一直是你的依靠。”沈邦靖看向女儿的目光充满了温暖和愧疚,但语气却十分郑重有礼,这是他给女儿的承诺。
    “你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去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吧。”
    沈邦靖的话落,沈皎觉得自己的眼眶中已经溢满了泪水,所谓父爱如山,今日她才是真正地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
    “女儿拜谢父亲。”沈皎恭敬地对着沈邦靖行了大礼。
    “回去吧。”沈邦靖看着眼前的女孩,觉得自己的嗓中有些哽咽,强自将声音放平,答道。
    “女儿告退。”
    沈皎和暗彦走出书房,将暗彦交给父亲身边的钱管家,便去了正房给淑惠长公主请安。
    在淑惠长公主的嘘寒问暖和殷切地叮嘱下,便返回了自己琼华院。
    日子过得很快,沈皎每日在宫中散学后,跟着天和帝在紫宸宫中学习朝政,偶尔也见过其会见大臣的情景,每当这时,天和帝都会让她避在屏风后,她看着眼前的帝王如何御下,如何处理朝政。
    她努力地学习着,这日子便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很快连会试的放榜日都到了。
    第72章 会元
    礼部的大门外,早有一群士子和仆从在此处等候, 有些在一人来回的踱步, 有的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交谈着, 无论是何种行为,其眉眼间都带着焦急紧张的神态。
    十年寒窗苦, 一朝天下知。更何况对很多的人来说,并不仅仅是十年,更多的是二十年,三十年,从风华正茂的少年, 考到知天命的年纪,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荣华前途,皆在今日的榜上。
    当杏榜被张贴出来后,有时欢喜地奔走相告,有的痛哭地几乎晕厥。
    卫府的书房内,一位老者和少年互相对弈着, 老者看着少年落下一子后, 笑道, “阿赜,今日是放榜日。”
    “祖父,阿赜知道。”卫赜在老者落后, 紧跟着又落下一子, 没有丝毫犹豫, “不然,祖父如何会现在就在家中和阿赜对弈?”
    卫逊身为阁臣首辅,此刻正应该在延辉阁中和重臣一起批改奏疏,而不是坐在家中。
    “祖父今日有些心不在焉,这棋局有些错乱。”卫赜又下了一个白子后,将被包围的黑子从棋盘中拿出,“今日的这一局,是阿赜侥幸胜了。”
    卫赜知道祖父的心不在这棋局中,他的祖父在担心这次会试的结果,担心他的名次,担心他们整个参加会试的卫氏族人的名次。
    “是祖父输了。”卫逊看了眼棋盘,悠悠地叹道,说完又转向自己的长孙,看着其一副沉稳地样子,不见丝毫的紧张之态,“阿赜的心中可还平稳?”
    “尚可。”卫赜看着祖父眉眼间有些着急地神情,笑着道,“祖父,如今的结局已经注定,再如何去想都是无用了。”
    “祖父,参加会试的族中子弟的情况,祖父都清楚,不必过于忧心。”卫赜看着劝道,“就算这次卫氏提名的人数不尽如人意,三年后再试便是,若是连这点打击都受不住,又如何能承受地住官场地风云诡谲,如何对得起族中多年的教导。”
    听到长孙的话,卫逊一愣,神情有些稍缓,点了点头,“不错,若是连落榜的打击都承受不住,确实有愧族中的教导,这样的人,也不会成为家族的助力,为族中分忧。”
    卫氏一族的教导从来都是严格的,每一位卫氏的子弟,都是家族悉心栽培的,他们有着令很多人求之不得地名师指教,从心性到学识,都是被倾力教导和栽培的。
    若是被如此教导,还经受不住一次落榜,又如何对得起族中在其身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
    “至于和颜家之间,祖父就更不必忧心了。”卫赜知道这才是祖父心中最为担忧的事情,“胜败本就是常事,仅仅一次的会试又如何能判定两家的高低。卫家几百年的传承和名望,更不会因为这一次对颜家的落败而受到多少影响。”
    “现在的朝局中,卫家已经压了颜家一头,若是在其它的个个方面,卫氏始终压着颜氏,终究不好。”卫赜分析着朝中的局势,“皇上虽然信任卫家,但独秀终究不如百花齐放来得精彩。”
    “祖父莫忘了平衡之道。”卫赜知道,以祖父的睿智和在官场浸淫多年的经验,对此事自然比他更加明白,洞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