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陈梅惊得一颤:“你这是在怪我了?你赶紧去找你妈要钱,现在就去!”
    李小聪烦得不行,猛地坐起来指着陈梅:“你再烦回头我赚了钱也不给你!”说完摸了外套出屋,陈梅一口气屏在喉咙口差点也噎住,她不敢置信地坐炕上,李小聪竟然对她那么不耐烦的样子。
    - -
    下午,陈飞在屋里看书,隔着窗看到李思静开开心心地路过他们知青的屋。
    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啊?
    陈飞第二天就知道答案了,因为村里上工的村里人都说,陈老太真狠得下心,竟然拿粮食去换大丫上初中。
    他们知青都对陈老太好奇极了,又会念书,又不像村里一些重男轻女的老人打骂孩子,还倾家荡产给人读书,这是“臭老九”才有的觉悟啊!
    陈飞走到老李家门口,手里攥着俩练习本,老李家除了陈珂在门口晒太阳午睡,其他人都在干活。
    “老太太,我想找李思静。”
    陈珂缓缓睁开眼睛,十五六岁的小同志满脸羞赧:“我们不该轻视李思静同志,这是不进步的思想,现在我正式向李思静同志道歉,这是我做好笔记的课本,送给她!”
    陈飞心里可抖霍了,村里的老太太就没有好相处的,来一年不到,就见好几回老太太为了粮食打架了。
    “行,等我外孙女回来我会告诉她的。”
    陈珂收了课本,一看封面,哎哟,俩端端正正大字:物理学,化学!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好像还是几年后喊出来的口号。陈珂不动声色地翻了翻第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53年版的化学课本,定价四块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再看看里头,笔迹利落遒劲,陈珂不禁点点头,目含赞赏:“等李思静回来,我让她直接跟你道谢去。”
    陈飞的脸顿时红了:“没有,不用。”说完,飞也似地跑了。
    说来也奇怪,李思静一继续上初中,陈珂的随身空间里积分就开始暴涨,尤其是李思静晚上看物理书的时候。李思静读书真是往死里读,咋都不肯睡,怕费土炕灯还想凿壁偷光,陈珂发现了,她这大孙女不是一般人,记性好得出奇,能把整本书给背下来,就是不懂。
    陈珂直接让李思静住她这屋里了,晚上都点着灯,不然坏眼睛。
    祖孙俩的夜晚从未这么安谧过,陈珂半躺着休息,李思静秉灯夜读,碰上不会的字,还能问问她奶。
    然后李思静突然发现,她奶竟然懂物理和化学!
    因为她背完整本书开始看题了,第一题是“带电粒子在空间中运动没有发生偏转,那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她一边念出声一边就傻了,带电粒子是什么来着,空间运动又是什么来着?
    她正茫然失措呢,就听到她奶慢悠悠地说:“往前翻两页,这是啥章节,这章叫磁场,所以和磁场有关。得出结论之一就是,这空间里的磁场可能与带电粒子运动方向垂直。”
    李思静不敢置信地慢慢转过头,她奶懒洋洋的,特举重若轻的,丢下这句话。
    李思静用她不大多的词汇量想到四个字,惊为天人。
    第18章
    李思静下一秒欣喜若狂,一下子扑到她奶的炕上:“奶,你怎么不告诉我你会呢?”
    陈珂打了个哈欠:“也就听人学过,没啥了不起的,奶睡了,你早点睡。”
    说完,也不等李思静反应缓缓背过身睡去。
    系统的积分一点点往上涨,这方向是对了,只要李思静学理化,以后就能有大出息,就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陈珂闭着眼,却看到那可兑换一栏里的灰暗部分渐渐点亮了,其中有一个东西,叫做小福袋。
    咦?
    上头有产品说明,她打开一看:加速发展小提示。
    这个提示要200积分,还是以福袋形式的随机出现,限时为十五分钟,眼看着从13:10的时限跳跃到10:02,陈珂的心如鼓狂跳。
    这东西好像可遇不可求啊?
    她总积分有800分了,要不要拿200分去换一个福袋?这福袋会是有用的东西吗?加速发展小提示又是什么?
    陈珂自我安慰就算是个没用的东西起码知道空间的套路了,她选取福袋。
    福袋立马自动打开,金线红色锦囊里冒出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水流。
    然后还等不及陈珂反应,小纸条自动销毁。
    陈珂:……
    水流两个字和加速发展有什么关系?
    和水流有关的有大海、河水、池塘——陈珂突然福至心灵,她选择帮助钟林,为家鱼人工繁殖添柴加火,那水流一定是这个试验成功的关键。
    她的心砰砰跳,如果真是这样,那钟林之所以能在三年后成为家鱼人工繁殖之父,一定是破解了水流的奥秘。
    如果这个破解提前三年呢,是不是会让更多人避免饿死的风险?
    说来也巧,这个晚上鲁山村突然下起大雨,哗啦啦地打在外头的草垛上,屋子里漏进来一丝风,把土炕灯吹得烛影乱摇。
    李思静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她孜孜不倦地汲取这黄纸黑字的养分——“大丫,睡觉。”
    李思静不舍得放下书:“奶我再看会儿。”
    “费不费油啊这败家孙女!”
    李思静忍不住一笑,她奶就是不觉得费油才让她来这儿看书呢,这会儿是担心这灯摇得厉害坏眼睛。
    她怎么就没发现自家奶刀子嘴豆腐心呢?
    “这就睡了!”
    李思静熄灯上床,黑夜里外头的风雨大作,屋内祖孙俩发出轻微鼾声。
    - -
    昨夜的雨没坏了第二季的庄稼,但池塘那儿水质变得浑浊了些。
    钟林一边记录着两亩水池里鱼的生长情况,一边蹲在地里给试验小组的助手讲里头的学问。
    陈珂一大早地起不来,老大老二却早早得下池塘干活了。
    钟林辗转了三个试验地,次次都带养成熟的鲢鱼,可次次都落空。就这一个月来,鲁山村试验池里的三龄鲢鱼依旧是没有任何产卵的迹象。
    他一急,整个小组都急,整个小组急了,连带着李卫国李卫城都想方设法地找主意。
    李卫国倒是看过那早走的爸挖鱼池,但没见过养鱼啊,他和李卫城两人只能加倍努力地通淤泥,钟林还没上池塘,远远就瞧见这俩小伙忙得满头大汗,衣服都湿了。
    他心里涌上欣慰,这淤泥越稀,鲢鱼就能更好成熟,不会闷死在池子里。
    试验没有结果的阴云虽然笼罩在钟林的心头,但李家兄弟这样勤奋踏实的模样还是给了他一些动力。
    钟林难得露出个笑脸:“小伙子,来这儿看看。”
    试验小组的成员惊奇地发现钟组长对着俩门外汉教导养鱼的小知识,看着那李卫城还能沉思,李卫国却是只会点头的。
    试验小组成员忍不住憋笑,这组长和他们说这些有啥用啊,都是不懂的。
    李卫国完全听得云里雾里,只能干瞪眼:“组长,你说的啥脑垂体我完全不懂啊,要不你跟我妈说说,我妈上过学嘞。”
    这下试验小组成员哄堂大笑了,尤其几个年轻的男青年笑着说:“哎李同志,你妈那上过学,和我们这试验可天差地别,不能比的。”
    “咋不能比了……”李卫国委屈巴巴的,他妈识字,这语录上的字都识呢,但他也晓得这些试验小组的,都是上头派来的厉害的人,指不定上过高中,指不定比高中还厉害。
    李卫城也不好受,城里人和村里人,就是不一样,一道天桥掉下来,上头是这些科学人才,下头才是他们村里人。
    但他记得他妈一句话,学啊,把他们弄进这试验小组来可不是吃干饭的,好好学习!
    所以李卫国听不懂的,李卫城拼命给记下了。
    老李家俩青年难过一会儿,就不放在心里了。
    可钟林听着自己小组组员嘲笑鲁山村老李家的俩孩子,顿时板起脸:“你们可是自恃身份?农民群众、工人群众都是最光荣的,没有咱村里人哪来你的饭吃,什么时候我钟林的学生还学会瞧不起人了?谦受益、满招损,可是抛在脑后了?”
    试验小组的成员都不得不低下头,他们钟组长生起气来,可不能对着杠啊。
    心底还是不服气的,这村里人懂啥,这村里的老太太懂啥?上过学算什么,这城里是个好的哪个会不上学?
    钟组长平日里吃好饭就去鱼池里蹲着了,试验小组的成员还围着早上被骂忍不住说道两句,尤其是开口说老太太天差地别的那青年,更是被钟林要求回去抄试验手册,这可让他灰头土脑了。
    “我又没说错,组长这样说我干啥——这试验手册可那么厚,我咋抄得完啊!”
    “就是,我看组长就是不好意思,毕竟也是人老太太帮忙去和大队说的,实际跟你想的一样,农村人有啥文化啊。”
    “我听说这村里啊,只能上到初中,还只有两个老师,连高中都没有——”
    “这也太落后了!”
    小组成员七嘴八舌着呢,突然,组里一个青年支支吾吾地指指他背后:“哎,我好像看到李家兄弟的妈来了,庞清,是不是找你算账来着啊?”
    第19章
    庞清倒吸一口气扭头,陈老太手脚矫健一脸阳光灿烂,他顿时心里一抖:“这不会是来找我算账的吧,哎我这就道歉去。”
    说完拍屁股起身,组员们对视,也纷纷站起来。
    钟林见陈春华来了,忙放下手里的测量仪器,用抹布擦了擦手,
    “陈同志,你怎么来了?”
    陈珂笑呵呵的:“这不是我家老大老二回来说试验小组碰上困难了吗,我那早走的男人是挖鱼的,我在旁边看得可清楚了,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也来帮帮忙!为科学献身!”
    老太太一席话说得试验小组成员如释重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幸好不是来告状的,不然组长可得好一番批评他们。
    碰上热情洋溢的陈老太,钟林的心仿佛被温暖的热风拂过一般熨帖,他推了推鼻梁上厚重眼镜,笑了笑:“那是再好不过了!”
    “来,你跟我来看看这儿,这些都是试验鱼……”
    说着,钟林还真闲有功夫地给陈老太介绍起来。
    试验组组员面面相觑,怎么老师对他们那么严苛,对村里人却那么好,尤其是这个陈老太——
    眼看陈老太一副惊奇的模样,钟林也讲得津津有味,组员之一忍不住说:“钟老师,我们下午的进度还赶着呢。”
    钟林能不知道吗?
    他淡淡一笑,“几分钟也不耽误。”
    组员们都无奈了,尤其对着李家俩兄弟无奈,你说李老大怎么那么死脑子呢,他听不懂,还真把他妈给喊过来,这老太太一看就是村里最多上过初中的,难道还能真明白钟老师在说什么?
    试验小组的组员都摇头,没组长下达下午的测算任务,他们也正好跟在后面偷个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