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心中才生出疑惑,便听得何采苓在旁压低声音,快言快语地道:“官家来这小道观,还不是为了那栖真子?”
    栖真子。
    徐三微微蹙眉,稍稍一想,总算忆起了曾在何处听过这名字。
    当年崔钿曾说,京中有一女道,道号栖真子,她管她叫作曹姑。这个曹姑能掐会算,料事如神,曾说崔钿能活到八十余岁,让那小娘子嘚瑟的很,行事之间全无顾忌。
    徐三忽地又想起,二十年前,曾有一落魄女道,途经寿春,又是给她算命,说她“紫绶朱衣梦里身”,日后将位极人臣,又是给蔡老儿的后山宝地下了定语,说是“龙蟠之穴,万年吉壌”。
    现如今她已经身入仕途,而蔡老儿那龙蟠之穴,再过几年,或也将兴建皇陵。如此看来,那道姑算的,也颇有几分准头。
    只是尽管如此,徐三却仍是不大相信。命在她自己手里,哪是别人三言两语,便能给定死了的?总不能她甚么都不干,最后也能“紫绶朱衣”,飞黄腾达吧?
    说到底,还是事在人为。
    徐三耷拉着眼儿,在道观前立了小半个时辰,总算是等得官家从静室之中,缓步而出。一行人马,离了道观,又巡街巡了一个多时辰,待到月上黄昏,总算是回了宫中。
    徐三平日练剑习武,体力不错,折腾了一整日,却仍是精神抖擞。反观胡微与何采苓,却都已然面带菜色,腿脚酸痛。胡微是个闷葫芦,话不多,而那何采苓,却已经呶呶不休,抱怨起来。
    相较之下,徐三还是更愿意和蒋平钏待在一块儿。这小娘子行止有礼,为人温和,最要紧的,就是她话不多,纵是说话,也从不说那等没营养的废话。
    几人由宫人引着,坐入席间,不多时,便听得丝管纷纷,箫鼓弦歌,香兽烟浓之中,杏林宫宴已开。圣人入座之后,举酒说了些场面话,接着便有身裹轻纱的纤腰郎君,随歌踏拍,簪花起舞。
    这宋朝宫宴,倒是还算自由,众人可以起身离席,去找其余人等叙话相谈。徐三作为新科状元,自然有不少人前来献殷勤,她听着那些个奉承话儿,面上带笑,心里头却忍不住想道:
    若论给人家拍马屁,她徐三才是个中行家。这些人说的奉承话,不够好听,也没甚么新意,实在让她听得耳中生腻。
    她笑呵呵地,手捧杯盏,正与人随口敷衍之际,忽地听得身侧有人沉声笑道:“三娘,许久未见了。”
    那人声音浑厚,中气十足,说起话来也是言简意赅,没甚么客套之语。徐三一听,心上一顿,回头过来,便见眼前之人,方脸宽额,浓眉大眼,一身褐衫,正是她的弟妹郑七。
    徐三的笑容之中,顿时多了几分真心。她一把拉住郑七的手,温声笑道:“七姐,见着你平安归来,我这心,总算是咽到肚子里来了。”
    郑七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只可惜我此次上京,再待不过几日,便又要回西北去了。”
    二人闲话一番,旁人看在眼中,大多识趣,只暂且退下。郑七眼见得徐三身边清静不少,眉头微蹙,对着徐三沉声说道:“三娘,你莫怪我多嘴。只是我能有今日,全都要靠侯将军赏识。她的吩咐,我不能不听。”
    徐三一笑,只淡淡说道:“七姐有话,不妨敞开直说。你我二人,乃是亲眷,与旁人不同,没甚么不能说的。”
    郑七闻言,眉眼稍缓,口中则低低说道:“薛氏女贤明达礼,素负盛名,有命世之才,我等当辅佐之。”
    徐三眼睑低垂,静静凝视着那案上烛火,半晌过后,却是勾唇一哂,轻轻摇头,低声说道:“七姐,官家年才五十余岁,凭我之浅见,起码还要当政二十余载。薛氏女也好,侯将军也罢,未免有些心急了罢?”
    她稍稍抬眼,一边打量着郑七的神色,一边缓缓将手按在她那略显粗糙的手上。她目光灼灼,轻声说道:
    “七姐,如此妄语,我不会说与旁人,但你此后可要慎言。你虽说已是五品大将,而我亦是新科状元,但咱二人皆乃寒门薄宦,若真是出了甚么事儿,人家倒能全身而退,可咱两个呢,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她微微一顿,又蹙眉劝道:“七姐,再等等罢。过上几年,情势或许有变。”
    郑七细细听着,心中亦有几分烦躁。
    徐三中了状元,她自然是高兴不已,想着从此以后,她在朝中便有了倚仗。只可惜徐三才入仕途,不成气候,郑七一时半会儿,还只能唯侯氏马首是瞻。
    徐三说的道理,她也不是不懂。但是一来,侯氏旗帜鲜明,她跟着侯大将军,便不能不随之站队;二来,便是再过几年,这情势还能怎么变?
    她眉头越皱越紧,压低声音,对着徐三说道:“三娘,我不和你说那虚的,但与你直言了罢。官家年近六十,膝下无女,日后还能再生个女儿不成?便是生了,待到养成,又要过上多少年?至于那山大王,不成体统,还是个带把儿的,根本不可能登基为帝。官家只能从宗族过继一人,立为太女,而世族之中,唯有薛鸾,当得此任。”
    郑七稍稍一顿,有些气急,只抿了口酒,又对着徐三语重心长地道:“三娘,人家微末之时,滴水之恩才算是恩,待到人家显达了,你再去送金山银山,半点儿用处都顶不上了。这官场之中,谁上谁下,考验的就是眼力。你若不赶早,就要让别人占去了。”
    二人言及此处,已然有些不欢。徐三心下一叹,只又抿唇一笑,轻声说道:“我知七姐夹在中间,很是难做。你回去之后,只管跟那人说,我是个迂腐的,谁当天子我就认谁,至于其余的,我绝不偏帮。”
    她顿了顿,为了缓和气氛,又玩笑道:“再说了,我算是甚么人,又能出几分力?小小一个文官,不打紧的,何需在意我这么个无名小卒?七姐回了西北,若能再立军功,可比我顶用多了。有你在,甭管是这泱泱大宋,还是我跟贞哥儿,定然都是平安无恙。”
    郑七垂眸,心中暗想道:假如徐三真如她所说的那般,只认天子,绝不偏帮,那么她就绝不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上,那便也无需计较了。
    况且她说得也对,她帮不帮,也没那么要紧。文官升的慢,政绩也虚得很,比不得这武将的军功实在。
    思及此处,郑七一笑,语气缓和了不少,眼见得又有人过来,便岔开了话头,和徐三闲话起家常来。徐三心里头挂念贞哥儿,生怕他在郑七这里受了委屈,言谈之间,自然多有提及。
    郑七自是会意,一边给她斟满酒盏,一边缓声说道:“三娘放心,无论如何,我不会亏待贞哥儿。待我在西北安顿下来,便将贞哥儿接过去。至于阿母,便要看你何时安顿了,只要你这边妥了,给我送信,我便会着人送阿母上京享福。”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最近吞评论真的很厉害……乱码也很厉害……
    第137章 朝衣新惹御袍香(一)
    朝衣新惹御袍香(一)
    郑七才走,徐三还没缓过神儿来, 便见薛鸾又提着玉壶, 举着杯盏, 走了过来。
    那小娘子待人接物, 果然下过工夫。她这壶里头,装的不是浊酒黄汤, 而是极为贵重罕见的名茶。显然她是知道的, 徐三酒量不济, 三瓯落肚,便要东倒西歪。
    二人以茶代酒,言来语往, 薛鸾倒不似郑七那般直接,只与她谈风论月,说些寻常杂事, 瞧那态度, 也算是春风和气。
    然而徐三只要想到白日之时,她带着笑意, 说自己不知大家门户的规矩, 便心中膈应难言, 不愿与她深交。
    殿中诸宾, 把酒言欢, 又过了约半个时辰,官家降下旨来,将新科进士, 以及平乱功臣,一一许以封赏。郑素鸣平乱有功,升成了正四品的大将军。武官封罢,便是文官。
    蒋平钏知书识礼,被封做礼部侍郎,从四品。胡微口齿不清,但也身负才学,被封为从五品的秘书少监,这个官儿,乃是个副职,负责掌管皇家经籍图书。
    至于二甲诸人,所授官品,立刻便低了不少。似何采苓这般人物,虽能言善道,却常常祸从口出,若是身担重任,难免也生出是非。官家便将其安排进了翰林院,让她做了个正七品的侍讲学士。
    反观贾文燕,不声不响,反倒比何采苓高了一等,得了个从六品的官。她这官职,乃是在崔金钗的身边跟随伺候,徐三听着,眼神一沉,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她伏跪于案侧,听过了众人官职,只等着自己的归宿。而这金殿之中,除了她自己以外,几乎人人都对她会被任以何职,心中好奇不已,思量不定。
    朝中文武但以为,这小娘子中了状元,又护驾有功,定能被封个好官职。想那蒋平钏,都是从四品的礼部侍郎,这徐三,起码能跟她打个平手。可谁知旨意一下来,这位名高天下的新科状元,竟然只是个从六品的开封少尹!
    开封少尹是什么官儿?开封乃是国之首都,开封尹就是开封市长,而所谓的少尹,就是副市长。这个位子吧,说品阶,品阶不高,从六品而已,跟那贾文燕一个等级,说实权吧,到底是个副职,又能管甚么实事?
    徐三眼睑低垂,虽说有些意外,却也并不失落。她面色沉静,提耳细听,便听得圣旨后头,又给她找补了些,虽说只给了她从六品的官儿,却因她救主有功,授了从四品的勋官,号之为“轻车都尉”,其后又赐下不少珍宝御物,以作嘉赏。
    徐三不紧不慢,含笑接旨,心里头则兀自思忖起来。
    她相信官家说的“好差事”,也相信这等安排,早已过了周文棠的眼。他们将这官职给她,定然别有用意,不然也不会给她授勋,好似生怕她在品阶上受了旁人冷落。
    圣旨颁下之后,这殿内诸人,对待徐三的态度,大多不如先前那般殷勤了。徐三自地上站起,拂了拂衣上灰尘,稍一抬眼,便见蒋平钏身侧围了不少朝官,一口一个蒋侍郎,对她夸个不休,而自己身侧,却只有几个小官凑了过来,连连道喜。
    徐三从容自若,谈笑自如,一一敬酒。她心里清楚,甭管她得了甚么结果,在这样的大场面,她都不能表现出一分一毫的失落与沮丧。只要她这脸耷拉下来,且不说被旁人瞧了笑话,若是官家瞧见了,多半也要对她不喜。
    做人嘛,最要紧的就是平常心。荣辱两忘,大变不惊,这才是真本事。
    这夜里杏林宴罢,徐三负袖而行,强抑醉意,迈出金殿,哪知才走了十数步,便被一宫人拦了下来。那宫人引着她迳入偏道,曲曲折折,穿廊过庑,少顷过后,便带她来到了周文棠这小苑里来。
    花明月暗,薄笼轻雾,徐三凝住身形,拢袖一望,便见绮窗明灯,映着一人剪影,肩宽背阔,偏又生得窄腰长腿,不是那若即若离的周阿爹还能是谁?
    徐三见状,抿唇一笑,大步跨入房中,毫不客气地坐到桌边,手提砂壶,给自己斟了杯温茶。她也不是不愿站着,实在是方才宴上,她饮了些酒,再也撑不住了,只想好生坐下,歇上一会儿。
    周文棠施施然掀起衣摆,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徐三趴在桌上,因醉酒之故,面色稍显酡红,只睁着水灵灵的眼儿,对他轻声说道:“今日我去找薛鸾,想问问薛小郎受辱之事,谁曾想竟碰了一鼻子灰。却不知这事儿闹到最后,又是怎么收场的?”
    周文棠闻言,轻声嗤笑道:“徐都尉怎么不问问自己的事,反倒对那小郎君如此操心?”
    徐三含笑说道:“这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既然听了这事儿,便非要听完不可。”
    周文棠垂下眸来,沉声说道:“赵婕已死,薛小郎亦死。”
    徐三闻言,笑意顿时凝住,心上亦是无比沉重。
    其实今日那薛鸾及崔金钗说话之时,她心里已经隐隐猜到了结局。放在现代,这叫甚么?这叫荣誉谋杀。薛小郎遭受强/暴,对于他的家族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而彻底抹掉耻辱的最好方法,就是杀死带来耻辱的人。
    徐三抿了抿唇,缓缓坐直身子,只觉得心上被浇了一盆冷冰冰的凉水。
    她初入开封府时,眼见得街上郎君,连面纱都不必带。似那韩小犬,出身名门宦族,能文能武,练了一身的腱子肉,与她先前在寿春所见过的平民郎君,全然不是一个模样。
    京都繁华,甚至让她生出了错觉,让她误以为她所求的,不被人理解的,遥不可及的政治抱负,伸手可及,并不遥远。
    是她想错了。在这吃人的时代,管他是尊是卑,又有谁能幸免?
    周文棠瞥了她两眼,见她神色沉重,心上不由轻轻一叹。他稍稍犹豫,却还是伸出了手,摸了摸她的头,温声说道:“乖阿囡,今日宴上,你做的不错,荣不骄奢,辱不丧志,可嘉可赏。官家虽未曾多言,但也是瞧在眼里,记在心中。”
    徐三眼睑低垂,任他摸着头,抚着发,缓缓说道:“这开封少尹,不知可有甚么门道?”
    周文棠放下手来,眉头微蹙,扯了下唇,低低说道:“开封少尹,是从六品的官。可开封尹,是正三品的高官。只要你把她拉下马来,你的那个‘少’字,就可以一笔销去了。”
    徐三眨了眨眼,定定地看着他,道:“我要怎么将她拉下马?”
    周文棠勾唇一笑,缓缓说道:“这就要看徐都尉自己的本事了。一个月,你若没能将她拽下来,那你就做你的开封少尹,等着开封尹老了、病了、死了,抑或是升了官、贬了职,你才能补上她的缺。但你若是将她拉下马来,不止开封尹的位子是你的,更高的位子,或许也是你的。”
    他稍稍一顿,又沉沉说道:“离你上任,还有四五日的工夫。你要做甚么,待你回去了,梅岭会交待与你。”
    徐三何等聪明,稍一思忖,便猜了出来:“今日那巨犬之事,莫不是跟开封尹有关?”她抿了抿唇,又微微蹙眉,沉声说道:“即便不是她主谋,这事也能跟她扯上干系。”
    周文棠见她深思起来,不由满意勾唇。他眯起眼来,上下扫了徐三一会儿,随即故作漫不经心,缓缓说道:“今日宴上,有几人来拉拢过你?”
    徐三心上一顿,知道他又是有意试探,无奈一笑,赶忙表起了忠心来。她倒也不隐瞒,先说了如何敷衍哄骗郑七姐,之后又说因着薛小郎受辱一事,她对薛鸾、崔金钗等人有多看不惯。周文棠静静听着,却是未有动容之色。
    他眼睑低垂,半晌过后,有些玩味地一笑,缓缓说道:“常缨,梅岭,她们听我号令,是因为我拿捏着她们的身契,且对她们有训诲之恩。韩元琨跟随于我,是因他家道中落,无处可去。他重情重义,我对他有恩,他断不会背弃于我。兔罝诸人,皆授我以柄。你呢,徐都尉,你又能给我甚么?”
    她不是贱籍,自然没有身契。眼下局势未明,她随时可以转投他人,背弃于他。周文棠有此担忧,倒也在情理之中。
    徐三静静听着,知道时至此时,他仍对自己未曾全信。今夜之言,就是他在暗示自己,他要她将自己的把柄,亲自交到他的手中。若是她日后有心背叛,他握着她的把柄,掐着她的软肋,自然将她拿捏于手心之中。
    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她必须给他一个让他满意的把柄,但又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以防日后不测。
    她不由缓缓笑了,抬眼看他,不慌不忙,轻声说道:“中贵人想听甚么?”
    周文棠眯起眼来,不再遮掩,似笑非笑,直接说道:“蒲察晃斡出,你可曾给过他甚么信物?”
    徐三一听蒲察的名字,表情虽克制得极好,眉头却仍是微微蹙了一下。
    周文棠见她似有犹疑,冷冷一笑,隐隐带着怒气,声音阴沉道:“徐都尉,你身世还算清白,但他不清白。若是你给了他甚么信物,这信物又流于他人之手,那就成了你叛国通敌的如山铁证。我周文棠,养得了小人,养得了废物,却绝不会扶植一个卖国贼臣!”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今天只有一更,但是作者坚信她11月底一定能完结!!
    完结之后就要尝试着换风格啦,试着去掉一些幼稚的坚持,以及不合群的怪品味……
    就用这篇文给一个阶段的文风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第138章 朝衣新惹御袍香(二)
    朝衣新惹御袍香(二)
    眼见得周文棠动怒,徐三眉心一蹙, 轻咬下唇, 半晌过后, 缓声说道:“我给他刻过一个木人。那个木人, 和他长得一模一样。木人身后,有几行金文。”
    那木人身后所刻金文, 乃是爱根蒲察之意, 落款则是“你的布耶楚克。”如此情切私语, 她怎么好意思和周文棠直言?这男人是会女真语的,他知道其中含义。
    周文棠微抿薄唇,见她闭口不语, 面带犹疑,不由微微蹙眉,沉声追问道:“写的甚么金文?”
    徐三犹豫半晌, 只得如实答道:“爱根, 蒲察。你的布耶楚克。”她低下头来,稍稍一顿, 接着低低说道:“布耶楚克, 是他给我起的金国名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