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6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啊?”胤禛瞪大眼,“二,二哥,您的意思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还可以大开杀戒?”
    太子没有回答,而是说:“伤了沿海的渔民,依法处置。”
    “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滥杀无辜。”胤禛说着话,看向太子,“这事早晚会传到汗阿玛耳朵里。”
    太子:“那你觉得汗阿玛会为了几个早已尸骨无存的倭寇而怪去海上讨生活的八旗子弟?”
    胤禛连连摇头:“汗阿玛巴不得他们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富裕。最好个个都生七个闺女八个崽,一年之内满人超过汉人。”
    “所以你还顾虑什么呢?”太子问。
    石舜华笑道:“四弟,你在信中别写得别那么直白。如果你怕和你通信的人留着信,事情败露推到你身上,那你就亲自去天津卫一趟。”
    “我是得去一趟。”胤禛皱眉道,“我只是一个月没问,他们就能杀死四船人。长此以往下去还不得上天。”
    死的不是大清百姓,太子毫无感觉:“你嫂子想吃海鲜,回来的时候带点来。”
    “知道了。”胤禛道,“弟弟请二嫂出来,便是想问二嫂有没有什么忌口的。”
    石舜华:“我是个有口福的,什么都能吃,吃了还都没事。”
    “弟弟告退。”
    胤禛走后,石舜华看向太子,“海上的东西都是无主的?爷,你今儿可真叫妾身刮目相看啊。”
    “福晋,这话是你说的。”太子道,“地上一颗枣都是有主的,海上千年的王八谁逮到就是谁的。若不是你提醒孤,孤也想不到。”
    石舜华冷笑一声:“那爷最好再记住妾身的另一句话,你答应妾身以后不再收新人。”
    “孤一直记着。”太子看向她的肚子,“但是孤若是再憋一年,可能真就憋坏了。”
    石舜华顺着他的视线:“爷放心,妾身没怀孕,只是吃胖了。”说着,到门外就喊,“阿笙,去叫弘晋来陪我玩捶丸。”
    “主子,福晋又叫大阿哥陪她玩,也不叫大阿哥看书。”李佳氏房里,宫女抱着弘皙进门就说。
    李佳氏下意识站起来,看到弘晋扛着捶柄欢天喜地的往前院跑,叹气道:“儿大不由娘啊。”
    “那您陪大阿哥玩。再这样下去,大阿哥都变成福晋的长子了。”
    李佳氏嗤一声:“福晋再怎么喜欢弘晋,也不会把她当成亲儿子。”顿了顿,“别为我抱不平了。我本以为弘晋活不长,谁曾想他不但好好活着,今年只有过一次病。凭良心说弘晋那条命是福晋的,就算她想要弘晋,我这个当亲娘的也不好说什么。”
    “自从福晋嫁进来,爷来咱们这里的次数一把手都能数过来。我听说前几天福晋身上不舒服,殿下也是在东次间歇的。”
    李佳氏眼神一暗:“爷以前爱美色,自从娶了福晋像转了性,我总不能在脸上划一道疤吧?”
    “这…是不是福晋使了什么妖术,迷惑了爷。”
    “据说爷的弟弟们都喜欢福晋,福晋也对他们试了妖术?”李佳氏不想这样说,可她怕心腹为她出头惹到当家主母丢了性命。
    “那群皇子哪是喜欢福晋,是喜欢福晋的东西。”
    李佳氏嗤笑一声:“我如果拿出一箱金银珠宝给那群皇子,你觉得他们会要么?翊坤宫、永和宫什么没有?十皇子的两个舅舅都是朝廷重臣,额娘是贵妃,以前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在乎福晋的几斤番薯和地蛋?”
    “八哥,石家的地蛋和番薯该收了吧。”九皇子早上喝粥,觉得米和以往不一样,就问侍从怎么回事。侍从跟九皇子说他今儿吃的是新米,九皇子这才想到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的番薯。
    八皇子翻开书架上的日历:“可能已经收了。”
    “那我们还去不去?”九皇子问。
    八皇子想了想:“汗阿玛今儿心情不好,明儿万一知道咱们没去上书房,跑到外面看庄稼,估计会大发雷霆。”
    “这次不去,下次可就得等到十月份了。”九皇子道,“你前些日子还说,提前管内务府要养家银子,去外面买片地明年开春种番薯、地蛋和玉米。我们不提前跟石家讲好,他们把收上来的东西全卖了,你可就没有种子了。”
    八皇子颔首:“你说的是,去东宫找二嫂,二嫂同意后,咱们再去找二哥。太子二哥如今还虚着,汗阿玛即便气得怒火中烧,也不会冲太子二哥发火。”
    “弟弟就是这么想的。”九皇子见天色已晚,便先回房歇息。
    翌日,晌午十一点两刻,八皇子、九皇子和十皇子来到东宫。
    太子还没回来,石舜华正在给两个儿子念《史记》,听说八、九、十找他,不禁问:“正晌午的他们找我什么事啊。”
    “那三位爷很不好意思,难不成知道咱们宫里得了一船海鲜?”阿笙猜测,“谁告诉他们的?这鼻子也太灵了吧。”
    石舜华:“今儿天气热,留够咱们吃晌午和晚上两顿的,剩下的都给他们带回去。对了,记得告诉他们的人,海鲜是四弟送来的。”
    阿笙抿嘴一笑:“奴婢知道了。”
    石舜华到惇本殿西暖阁,听到三人想去她庄子上看看,险些没反应过来:“一直没来找我,我还以为你们不去了。”
    “地蛋没成熟,我们去也看不到什么。”九皇子道,“二嫂的意思是同意了?”
    石舜华笑道:“我可没权放你们出去。出宫这事你们得去找汗阿玛。”
    “听乾清宫的王以诚说汗阿玛今儿早朝又发火了,好像查出几个大臣的癖好和刘不语一样,弟弟可不敢去找他。”九皇子道,“我们想去找二哥,请二哥帮我们说说。”
    “你二哥回来了。”石舜华听他们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没坐下。面对着窗户站在,正好看见太子往后远去。
    三人不约而同地拱手道:“劳烦二嫂喊一下二哥。”
    石舜华轻笑:“小顺子,跟爷说我找他有事。”
    “福晋,好了。”阿笙带着两个膳房人过来。
    石舜华闻到海腥味,眼皮一跳,这丫鬟平日里扣扣搜搜,今儿动作怎么这么快:“进来吧。”
    “嗻。”阿笙进来先给石舜华行了礼,然后又给三位皇子行了礼才说:“八爷,这是四爷上午送来的一些海产,吃的就是一个鲜,福晋觉得一顿吃不完就请三位爷帮忙吃吃。”
    “谢谢二嫂。”八皇子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话说出来,突然想到阿笙的话,诧异道,“四哥送的?!”
    第59章 皇上有请
    阿笙笑着说:“是呀。四爷帮八旗兵丁解决了生计问题, 那些兵丁如今没多少闲钱, 又想感谢四爷, 就送四爷一船海产。四爷念着殿下, 便给殿下送来两筐。”
    “听你的意思四哥府上有很多?”十皇子问。
    阿笙:“具体有多少奴婢不甚清楚,反正有很多。膳房这会儿正在收拾, 做好了再给皇上送点。”
    “那我们不要了, 给皇祖母和汗阿玛吃吧。”九皇子开口,“我们去四哥府上看看。”
    石舜华瞥阿笙一眼, 就你话多:“晌午了,你们到四弟府上再回来下午还去不去上书房?”
    “这……”九皇子犹豫道, “我们现在就去,走快点。二嫂, 告辞。”
    石舜华顿时无语:“去跟你二哥说一声,在你们四哥府上吃了海鲜, 下午去我二哥庄子上看看地蛋和番薯熟了没。”
    “对哦。”三人大喜,“谢谢二嫂提醒。”
    康熙亲征期间,太子不但得代理政务,还得暂时当弟弟们的父亲,正应了那句长兄如父。
    十一逃课,上书房师傅找上太子,太子随口问几句弟弟们的功课, 师傅把八皇子好一顿称赞。
    太子后来留意几次, 发现他那个生母身份极低的弟弟很是聪明稳重, 在上书房很有威信, 不由自主地想到石舜华说过的话——李承乾和他很像,都是打小没了娘,有一群聪明能干且不省心的弟弟。不过,太子不急,弟弟们能干又如何,他媳妇儿一打四还能碾压。
    正因注意到八皇子有分寸,太子交代他们多带几个侍卫,隐藏好自己的身份就放他们出去了。
    下午两点一刻,上午生了一肚子气的康熙出来散散心,发现东南角上书房大门紧闭,不禁皱眉:“朕记得射箭课是四点,今天怎么这么早?”
    梁九功顺着康熙的视线:“哦,阿哥们下午都没来上课。”
    “没来?”康熙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梁九功惊讶:“皇上不知道?”
    “朕应该知道什么?”康熙反问。
    梁九功:“阿哥们没向您请假?”
    “汗阿玛怎么在这儿?”太子越过日精门,看到康熙在院子里站着,“儿臣正想跟你说一件事。”
    “什么事?”康熙收回视线,转向太子,“刘不语的事?”
    太子愣了一瞬,失笑道:“不是的。今儿晌午汗阿玛吃的海参和鲍鱼不是内务府送上来的,是儿臣宫里送过去的。”见康熙诧异,太子继续说,“去海上讨生活的八旗兵丁送给四弟,四弟送给儿臣的。八弟,九弟和十弟得知四弟那里有海——”
    “等等,他们仨怎么知道?”康熙问出口,猛地睁大眼,“又去你那里打秋风?!”
    太子很想点头:“不是,弘晏额娘觉得我们吃不完,收拾一点叫他们仨带去南三所。他们没要,托儿臣跟汗阿玛讲一声,他们去四弟府上吃。”
    “难怪呢。”康熙冷笑一声。
    太子不明所以,试问:“下次儿臣叫他们自己跟汗阿玛说。”
    “太子爷,您自己看。”梁九功指着南边。
    太子转头,不明所以:“看什么?”
    “都出去了。”梁九功道,“门关上呢。”
    “都,都出去?”太子愣了愣,“汗阿玛的意思十一弟,十二弟,小十三和小十四也出去了?”
    “不然你以为朕为何会站在这里?”康熙瞥他一眼,叹气道,“保成啊,朕知道你难做。你不帮他们向朕请假,小九那个鬼小子又得念叨你小气,你帮他们也要得先查清楚。朕若是不出来看看,朕和你都被蒙在鼓里。”
    太子眉头微蹙,他爹这话啥意思么?每个字都能听懂,搁一块却糊里又糊涂:“那儿臣下次一定查清。汗阿玛儿臣还有件事向您禀报。”
    康熙:“什么事?”
    太子轻咳一声,康熙精神一震,大事?
    “四弟说去海上讨生活的八旗兵丁回来的路上撞到四条日本国的船,双方发生争执,日本国的船被几个兵丁捅漏了,四条船都沉到了海里。”太子说着话看了看康熙,见他神色如常,“那群兵丁怕日本国找咱们要人,吓得上岸就向四弟禀报这件事。四弟昨儿下午去了一趟天津卫,今天上午才回来。”
    “保成,说实话。”康熙道,“真要是这么简单,老四大可不必找你。”
    太子心中一凛:“四弟说那些兵丁就这么跟他说的。”
    “行啊,学会一起糊弄朕了?”康熙看向太子,似笑非笑地问:“船漏了,人呢?”
    太子浑身一僵:“自然是跟着船沉入海底了。”
    “四条船上的人没有一个会凫水,静静地看着船沉,跟着船一起死?”康熙嗤一声,“撒谎都不会,还想包庇那群无法无天的。人是不是全被他们弄死了?”
    太子下意识想点头:“双方发生争执,有死伤也是在所难免。”
    “十艘船,三千多人,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那四条船上的人淹死。更何况他们没有一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康熙目光灼灼地盯着太子,“若还有一个活口,朕这身衣裳立刻脱给你!”
    太子拱手道:“儿臣不知。”
    “死鸭子嘴硬。”康熙淡淡地瞥他一眼,“朕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等着啊。”
    太子:“儿臣遵命!”
    “滚!”
    太子一溜烟回东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