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8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佶听着这样的喜报,嘴巴都险些笑歪了,“看吧,朕也不懂是怎么打赢的,总之朕是有眼光的,你们都白操心了。”
    高俅老儿急忙道:“陛下圣明啊!小儿主要是运气好,全靠陛下培养任用贤能,才能成事。运气会用光的,长久用兵也于陛下您的仁德名誉不利,总归兵事者,总能带来生灵涂炭,粮食灾害,疫病灾害,不可持久。”
    这正对赵佶的意思,于是赵佶念着短胡须道:“是啊,朕这也想着打赢了,小高卿家也快班师回朝了吧?”
    陶节夫早先是担心小高吃白马军司的亏,这下听到干掉了白马军司,那当然代表还有更大的利益,于是老陶猥琐了,出班死谏道:“陛下,老臣誓死不同意这个时候班师,一场战役打赢,这只是刚刚开始,不把由此带来的红利好处挖掘干净,那老臣不服,高方平他不服,他麾下为国牺牲的战士也会不服。”
    听又不能班师,赵佶一阵郁闷。其实刚刚赵佶那些话,都是皇后娘最近来逼问的。
    赵佶也这才想起来问西北来的传信兵:“回答朕,和白马强镇军司拉锯一役,小高卿家部战损几何?”
    小兵尴尬的磕头道:“回陛下话,战损……”
    见他吞吞吐吐了,许多人、特别是三衙系的军官们嘘嘘了起来,看起来伤亡不容忽略啊。
    “快些说来,吞吞吐吐的干什么。”陶节夫皱着眉头喝道。
    “战损不到一千人。”小兵说出来无比的尴尬。他吞吞吐吐不是因为伤亡大了不敢说,是因为这个结果太玄幻,万一说了出来宰相们不接受,来个“谎报军情忽悠圣上”拖出去砍了那就哭瞎了。
    我了个去~
    听到这样的战损比例,陶节夫相公脑袋一歪,笑倒在地上扑街了。
    大殿上异常安静,没人说话了。因为这样的结果那真有忽悠朝廷、把人当做傻子的嫌疑的。所以谁都不是傻子,不跟着起哄。要说高方平能打赢萧合达,这个说出来当然是有人信的。然而不到千人的战损开什么玩笑?那对于三万大军而言,基本是可以忽略的零伤亡了。
    说的难听点,换个人去,仅仅行军带着三万大军在疫病多发的夏季,水土不服的在草原上行军,不用去战,自己的损耗和各种疫病,也能有伤亡数字。
    高方平就猥琐在这,他能依托各种战地医护手段,各种卫生条例什么的,再配合他那诡异的营养论,有效休息论,始终把宋军体力体质保持在优良的状态下。
    果然,他实实在在的底层变法,那是从他出道起就在准备的。
    白池草原会战的结果实在太彪悍了,以至于蔡京和张叔夜也无法相信,拿过了军报观察,最终确认了,各种签字,纸质,北方装运使高方平的印信,以及通关路上的各处关防,都是有效的。
    所以这不是假的,真是北方转运司的正式军报。
    所谓的八百里加急战报,那不但有西北转运司关防,还每到一处,就有各处关卡的关防加以确认。
    大宋其他不行,但这套官僚制度还是比较全面的。各处关防的加盖、日期的标注,一是为了确定加急文件所走路线,又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路线,然后什么时间到了哪里,谁放行签字的。这些都必须有说法,以便一但出了问题才知道哪个环节出事,或者延期了才知道哪个环节延期的。
    最终蔡京和张叔夜确认了,军报是真实有效的。
    接下来朝廷炸锅了,不是幸福,不是歌功颂德,是真的慌乱了起来。赵佶都吓坏了。
    这是因为陶节夫真出事了,刚刚他脑袋一歪摔倒在地不是闹剧,现在真的开始眼睛歪斜,流口水,眼看不行了。
    赵佶来不及去高兴了,大声道:“快传朕旨意,快些找太医来,另外把何诗寒先生也叫来。”
    依照后世的说法,陶节夫这是高兴到极限引发中风了。
    这些没办法,陶节夫相爷上了年纪,又不控制食欲,情绪大起大落,像他这样的胖子,这个年纪中风的危险在后世都非常大。
    另外赵佶也对何诗寒印象深刻。因为她现在也在安道全医学院内名声很大了,是创始人导师之一。
    在汴京,安道全医学院的名头已经仅次于太医院。主要是祖宗规矩下,要赐给何诗寒太医头衔有点麻烦,所以何诗寒没有太医名头,安道全有。
    不过在事实上,何诗寒进宫给皇家人看病的几率比安道全多,何诗寒主要就是给皇后娘娘们看病,目下太后刘青菁也比较信任何诗寒,所以何先生工作量也特别大……
    第741章兵临西平府
    所谓的军阵非天子令不散,帅臣非天子令不卸甲。这是规矩。
    于是陶节夫相爷出事的现在,没人去讨论高方平下一步要怎么折腾了,只能随他大小便了。
    就算陶节夫相爷不出事,就算高方平没有天子剑,枢密院也只能指挥高方平怎么打而已,却不能解散高方平的远征军。这就叫军阵非天子令不散。
    赵佶批准之后组成的国战军阵,朝廷是没权利解散打散的,只有赵佶有这个权利。然后现在高方平持天子剑,连大宋军相也不能理事了,赵佶关注度也移开,那就再也没人管高方平怎么干了。那犊子就是直接打穿西夏,打进辽国去也没谁说他了。
    白池草原战役大捷后,可以说再无后顾之忧,西夏已经基本“死了”。
    自此可以宣布,西夏主要有生力量已被高方平歼灭。作为防守方,他们不自己作死的话还会有些防守余地。但想做进攻方,没个二十年喘息是没可能了。
    至此一来,高方平的命令到达永兴军系夏州行营:令刘延庆部正式发动夏州攻坚战,须夹大胜之威,在秋收时节前吃掉夏州。
    高方平没进夏州帮忙,没那个必要,刘延庆的优势步兵,才是打夏州的真正主力。
    白池草原会战大捷后,高方平稍微整顿后,一鼓作气的以骑兵机动能力直线南下,几乎无抵抗的情况下拿下了盐州。
    对种师道部的传令也快有回应。老种的人会来接手盐州,顺便接受这批西夏俘虏。政策方面和上一批相同,都是将来和西夏人谈判的筹码。
    这没毛病,若李乾顺敢不要,高方平自己要这八万多劳动力,西夏最终别后悔就行。
    于是这个空档期,高方平在盐州一边修整一边安抚民心,重新调剂粮草补充军资。顺便看守白马军司的那几万俘虏。
    最重要的,当然是消化战果——战马。
    白池草原会战大捷后,活下来的白马军司的马匹是两万五千多。零头五千多匹高方平补充进入自己的部队,一是加强运输机动能力,还可以备用替换。于是高方平部的战马现在接近五万了。
    当然这是极限数字了,对此的维护费用真的很大了。
    其余的两万整数,得到消息的曾弄,已经带着人来盐州接手这批马,要全部转运消化变成财富,那还得有个过程,不过可以预取的在于,将有二百多万贯的财富,会进入到西北转运司的账户。
    以大宋官市的价格,这批战马价值在七百万贯左右。但目下东西多会有个价格下跌过程。然后根据高方平和曾弄他们五五开的规矩,那么至少二百五十万贯会有的。
    曾弄把马带回去后,就代表大宋马政接手了。而马政接手,就代表大宋会强行吸收消化这批军备。
    理论上这是穷兵黩武,在大宋不需要这么多战马的时候加速耗费军费。但实际上对于高方平不重要,无非是蛋糕划分的问题。在目下的重重黑幕和利益团体中,大家默认必须每年花这么多军费,一贯不能少。
    不花在战马采购上那些鲨鱼也不会消停,一定会变着法子花在其他项目上,总之一句话:突击用钱他们也会把军费花完。妈的今年花不完,就代表明年的拨款会减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