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6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
    庆王摇摇头,无话可说。
    “哈哈,你们快看汝锋,他开始踩着容哥儿的肚皮蹦跳了!”赵泽安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旁观。他身份贵重,同等权贵人家的婴儿,从不舍得抱出来给人逗,都是奶娘丫鬟们簇拥呵护,捧凤凰蛋似的,轻易见不到,难得外祖家的侄儿壮实活泼,极大满足了他的好奇心。
    “令公子真有劲儿。”容佑棠叹为观止,堪称战战兢兢,怀里像抱着个小火炉,惊奇于婴儿的旺盛精力。
    “别紧张,他不常哭,放心逗吧。”郭达难掩自豪,屈指亲昵一弹儿子胖嘟嘟的脸颊。
    庆王看了会儿,催促道:“孩子吩咐奶娘照顾着,不早了,我们去用膳。”
    “好啊。”郭达伸手,单臂抱着儿子,虽然当了父亲,但仍旧豪迈粗犷。
    “殿下,请。”容佑棠吁了口气,如蒙大赦,抱婴儿短短片刻,他脑门差点儿冒汗。
    庆王府里其乐融融,太傅府的气氛却压抑沉重。
    “嘭”的突兀一声!
    “父皇老糊涂了!”
    大皇子气愤难平,满脸怒容,负手来回踱步,焦虑不堪,烦闷说:“储君之位始终悬空,一拖再拖,他年逾耳顺,究竟什么意思?”
    “殿下稍安勿躁。”白发苍苍的韩太傅端坐,苦口婆心地劝诫:“千辛万苦都走过来了,您请一定沉住气——”
    “叫本殿下如何冷静?”大皇子倏然转身打断,他已过了而立之年,法令纹深重,眉头紧皱,忿忿道:“平民设计毒害亲王,耸人听闻,父皇却宽容赦免,绝口不提追查,只赐死了夏小曼,宋慎逃过一劫,老三更是毫发无损!咱们白费功夫了。”
    “唉,出人意料啊,老夫实在没想到。”韩太傅沧桑叹息:“难道陛下……可是,庆王刚正冷硬,一贯不得人心。”
    大皇子一屁股落座,咬牙切齿道:“户部右侍郎之位悬空数年,尚书吴裕又告老了,一下子空出两个缺,哼,且看父皇如何安排!”
    韩太傅欲言又止。
    “您有话直说,无需遮遮掩掩。”面对外祖父,大皇子勉强维持仪态。
    韩太傅肃穆猜测道:“殿下,您仔细想想,陛下是否有意把户部的空缺赏人呢?”
    “赏给谁?”
    第205章 不舍
    “容佑棠。”
    “他?”大皇子摇摇头, 满脸嘲讽,短促“哈”地一声冷笑,讥诮说:“他算什么东西?乳臭未干,倘若真把空缺给了他,父皇未免太偏心了!”
    韩太傅端着茶杯,垂眸, 面色凝重, 冷静分析道:“殿下,容佑棠虽然年轻,但较为沉稳,行事老练果敢, 不同于一般人,否则岂能将喜州治得风生水起?凭其政绩,陛下给予封赏是合情合理的。”
    “哼, 纵使他有些才干,可我大成贤才济济, 政绩斐然者不知多少,朝廷的空缺就那么几个, 叫谁补缺还不是靠父皇一句话?”大皇子黑着脸,扼腕说:“户部侍郎空缺,这几年,咱们举荐的人选要么被驳回、要么被另作安排,父皇始终捂着,真真叫人头疼!唉, 您是两朝元老,辅佐君主半生,您可看得明白?”
    谁能明白?
    韩太傅叹了口气,无奈道:“自古圣意难测,陛下贵为天子,他的心思,谁也看不准。”
    “咱们该如何是好?”大皇子眉头不展。
    “殿下,您冷静些,务必沉住气,谁走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那是自然。”大皇子点点头,用力闭了闭眼睛,抬手扶额,头疼道:“泽祥之国三年多了,皇后孝期已经结束,父皇却一直将旻衡、旻裕留在京中,交由母妃抚养,实在是欠妥,外人可能误会我们扣留孩子做人质呢!”
    “广平王几番上奏恳求接世子和公子回封地,可陛下并未准奏,一拖再拖,只能请娘娘再辛苦些,交代底下人好生伺候皇孙,绝不能疏忽,否则朝野的议论就难听了。”韩太傅肃穆叮嘱。
    皇后病故,中宫嫡子失宠后获封广平王,之国多年,他的两个嫡子赵旻衡和赵旻裕,奔丧后留在京城为祖母守孝,承天帝吩咐韩贵妃代为抚养。
    “您老放心,母妃清楚利害,一贯疼爱泽祥的儿子,连我的孩子都往后排了。”大皇子撇撇嘴。
    “无妨,血缘亲疏深刻在骨子里,旻琨长大后会理解的,他是皇室长子长孙、是娘娘的心头宝,岂有不疼爱的?”
    “咦?”
    灵光一闪,一股疑惑稍纵即逝,大皇子沉思半晌,蓦然笑了,唏嘘道:“当年皇后妒性大发,设计谋杀了淑妃,小九却命大逃过一劫,父皇安排皇后抚养九弟,嫡母抚养孩子属于名正言顺,无人反对。如今,虽然皇后病逝了,但旻衡旻裕有姨妈宸妃,她比我母妃更合适,唉,父皇真是、真是……”
    ——下旨命令妃嫔亲自抚养对手的子孙,意在敲打么?
    皇后生前和韩贵妃斗了半辈子、势同水火,可想而知,当韩贵妃眼皮底下日夜晃着对手嫡孙时的滋味,难免恨得牙痒痒。
    “圣意难测。”
    韩太傅再度感慨,苦笑道:“最初陛下钦点娘娘抚养广平王的孩子时,老夫一度以为他想扶持娘娘登上继后位,岂料陛下毫无那意思,令娘娘十分失望。”
    “唉。”大皇子忍不住长叹息,喃喃低语:“我也曾误以为父皇有意扶正母妃、给我嫡出的名分,谁知却是一场空欢喜。”
    “殿下,由此可推测,当年淑妃的死,陛下并非一无所察,兴许碍于某些不得而知的理由,所以忍下了。”韩太傅正色指出。
    “可能吧,父皇的心思太复杂,旁人难以揣测。”大皇子惆怅附和,两眼无神。他自懂事以来,一直被耳提面命争夺储位,争了三十年,身心疲累,倘若日后做不了皇帝,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纵观众皇子,目前能与您抗争的,只有庆王了。”
    “老三?哼,我那三弟啊,叫人不知该如何评价,他自幼酷爱研读兵书阵法,耿直强硬欠缺圆滑,因为淑妃之死顶撞激怒父皇,被派去镇守西北十年,坦白说,兄弟们一度担心他回不来了。”大皇子后靠椅背,眯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不过,世事难料呀,他身经百战、屡次斩获战功,捷报令父皇龙颜大悦,赐封其为庆王,众所周知,四弟的瑞王爵位是父皇顾全大局才封的,其余兄弟倒落后了。”顿了顿,他冷冷道:
    “假如父皇有意将皇位传给他,那就离谱了,简直匪夷所思!以老三那嫉恶如仇的性子,朝廷迟早被他玩完。”
    “并非老夫心怀恶意,陛下确实年事已高,他若是有个好歹……”韩太傅点到为止。
    “不行,绝不能松懈!一定要设法婉劝父皇尽快择定储君,否则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总是猜疑议论,长此以往,必定人心惶惶,家国不安稳。”大皇子语调激昂,大义凛然,火速打起精神,坐直了,怒道:“过两日早朝,容佑棠的封赏应该会下达,且等着瞧,看父皇究竟会多么偏袒老三,他这些年不断提拔重用庆王党,愈来愈过分了!”
    “殿下息怒。”
    韩太傅年迈体弱,议事稍久便精力不济,他不舒服地拽拽领口、换了个坐姿,略一思索,缓缓问;“容佑棠的身世鲜有人知,他回京述职,周仁霖那边有消息吗?”
    “呵。”大皇子登时微笑,万分鄙夷,轻慢道:“周仁霖贪婪虚伪,奸诈狡猾,他舍弃泽祥投靠本殿下,可后来发现其子容佑棠与庆王交好,他又动心了,千方百计推脱差事,估计想第二次抽身退步,您听听,可笑不可笑?他犹犹豫豫,落子频频悔棋,把皇子们当什么了?”
    “根据查获的内情而言,容佑棠很有些气性,堪称叛逆,竟然宁愿认太监为养父、也不认现任朝廷大员的亲生父亲,刚强固执,怪道能得庆王赏识,他们骨子里其实是一路人。”韩太傅淡淡评价。
    “我已派人告诫过周仁霖了,把柄在手,他不敢不从,若是临阵脱逃,他绝没有好下场。”大皇子语意森冷。
    “对了,听说平南侯病势凶险,估计没多少日子了,陛下可有旨意?”韩太傅倾身问。
    亥时中,夜深了,蜡烛滴泪,攒了一圈堆积着。
    大皇子微微困倦,抬袖遮掩打了个哈欠,漠不关心答:“父皇给派了御医,并赏了些药材,聊表慰问罢了。”
    “那,您府上呢?”韩太傅殷切注视外孙。
    “放心吧,场面礼节少不了,管家一早送去平南侯府了。”
    韩太傅满意颔首,意识到对方困眼惺忪,他便起身,主动开口:“时候不早啦,今日议事到此为止,您是此处歇息还是回府?”
    “我回去。”大皇子撂了茶杯,起身又打了个哈欠,说:“明儿一早得入宫给父皇请安,顺便找母妃商量万寿节的寿礼,年年过寿,礼物来来回回就那几样,还真有点儿头疼。”
    “挑一样中规中矩的玉雕吉祥物,总不会错。”韩太傅谆谆教导。
    “知道了。”大皇子一边说,一边往外走,随意摆摆手,叮嘱道:“留步,不必送了,您老请早些歇息,别太操劳。”
    “是,多谢殿下关心。”韩太傅十分欣慰,不顾冬夜寒冷,执意迈着蹒跚步履,把外孙送出二门才被劝住,含笑目送许久。
    与此同时
    庆王府内的小接风宴已散席。
    吃饱喝足,三人返回书房,喝茶闲聊。
    “无论如何,我绝不会要八皇兄的府邸!”九皇子赵泽安义正辞严地表态。
    “简直胡闹嘛!”郭达相当没好气,大马金刀坐着,难以理解地说:“虽然尚未落成、尚未挂匾,但全京城都知道那是属于八殿下的,我们小殿下怎么住?”
    容佑棠困惑问:“确实不妥,那是谁出的主意?”
    “工部和礼部的若干官员。”赵泽安颇为苦恼,少年正值嗓音粗哑的年纪,摇头告知:“我可以出宫开府了,父皇尚未有明旨,却有人提议把八皇兄的府邸扩一扩、尽快竣工,让我入住!你们听听,像什么话?”
    庆王沉稳道:“父皇英明睿智,断不会准奏的。况且,有我在,你还怕没府邸?”
    “哥,我不是怕,只是觉得荒唐。”赵泽安皱眉,言行举止神似胞兄。
    “九殿下,万寿节在即,你的府邸肯定明年才会正式商定,落成之前,不拘庆王府还是定北侯府,请随意住。老夫人正督促我们挑选宅地呢,可不能马虎,堪舆要耗费一阵子。”郭达努力安慰表弟。
    “快则明年中、慢则年底,你的府邸就会建成。”庆王正色承诺。
    “谢谢哥!谢谢二表哥!”赵泽安笑着道谢,毫不惊惶。
    “时候不早。”庆王率先起身,催促道:“小九,你该歇息了,明早入宫去给父皇请安,并且记得探望你四哥。”
    “好的。”赵泽安认真答应,一贯敬重兄长,随即说:“你们慢慢聊,我困得站不住了,改天再会。”
    “去吧。”
    “殿下慢走。”容佑棠笑着目送,而后恭谨询问郭达:“公子,河间巡抚戚大人托我给贵府捎了些土仪,不知何时登门拜访合适?”
    “啊?”郭达挑眉,眼珠子转了转,心头涌起一阵阵尴尬,忙叮嘱:“尽管放心大胆地来!我这几天都在家,你随便挑个日子,咱们痛饮几杯。”
    当年外调喜州前夕,申斥、罚跪、赠药、驱赶……往事历历在目,但容佑棠早已释怀。
    “多谢。”容佑棠拱手。
    郭达重重一拍对方肩膀,饱含歉意,没说什么,告辞回府了。
    顷刻间,书房内剩下二人独处。
    偌大的书房,静悄悄,仅庆王一人端坐,他正低头喝茶。
    双方相距稍远,容佑棠站立,定睛凝视半晌,暗忖:殿下的身影看着……很孤单?
    熏笼里燃烧的炭“噼啪”焚裂一声,惊醒了两人。
    “你不是说要回家吗?”庆王低声问。
    “嗯。”容佑棠忽然觉得内疚,讷讷地解释:“我刚回京,陛下准许歇几日,世交亲友多年未见,理应登门拜访,比如严师叔、舅父、师父,等等。”语毕,他歉意望着对方。
    庆王点点头,通情达理道:“礼不可废,那是应该的。夜深了,我让管家安排人护送你。”说着他就要起身,容佑棠赶紧劝道:“不用麻烦,我自己可以,殿下快歇息吧。”
    庆王眼神深邃专注,沉默寡言。
    “你、你早点儿休息。”容佑棠被看得倍加内疚,无奈确实诸事缠身,只能硬着头皮道别:“殿下,我回去了。”
    “嗯。”庆王表面平静。
    “咱们过两天见。”
    “好。”庆王目不转睛。
    容佑棠下定决心:“我走了啊!”
    “路上小心。”庆王缺乏阻拦的理由,默默目送对方离去,无声叹了口气,垂首,独自枯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