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9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容佑棠情不自禁,也靠近两步,紧张焦急。
    庆王腹内有千言万语,但不能告知,憋得极难受,饱含歉疚,低声解释:“四弟,我已经尽力了。”
    “刘满根本不是凶手,对吗?”瑞王问,他已猜中真相,却无力推翻父皇的圣旨,一字一句问:“三哥,你对得起宜琳?”
    语毕,瑞王急怒攻心,旧疾发作,直挺挺朝后摔倒。
    第139章 挫败
    一行人在御书房外驻足交谈:
    “岂敢言辛苦?为国效力,为君父分忧,本就是应该的!”
    大皇子慷慨激昂地说。他身穿隆重的礼服,整洁华贵,金镶玉头冠熠熠生辉,威严而不失亲切道:“容大人既然参与了查案,可否协助操办丧礼?帮帮庆王,唉,他忙得什么似的,想必你愿意吧?”
    语气听似在商量,但只是似乎而已,并无置喙余地。
    容佑棠谨言慎行,垂首答:“下官愿为殿下们效犬马之劳。”
    “很好!”
    皇长子情不自禁,眉眼露出笑意,笑出眼尾几道皱纹,畅快舒爽,为表现礼贤下士的气度,他抬手,本想拍拍容佑棠的肩膀,但转念一想,却放下了,嘴角浮起似有如无的隐晦微笑,感慨说:“三弟一贯器重你,容大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承蒙殿下们赏识提携,下官不胜感激。”容佑棠中规中矩地应对。
    人逢喜事精神爽。大皇子心情好极,无论听见什么话、看见什么东西,都特别想笑,可惜长公主亡故、皇帝和瑞王病倒,他表面上得哀伤忧虑,真真憋得辛苦。
    本殿下等这一天,已苦等了许多年!
    年近而立的大皇子频频窃喜唏嘘,他不自知地模仿父亲姿态——昂首挺胸,负手,抬高下巴,不疾不徐地吩咐:“既如此,你即刻去寻庆王讨差事,不得耽搁长公主的丧葬诸事宜。”
    “是。”容佑棠领命。
    大皇子目前负责代理朝政,他刚下早朝,满腔喜悦无处发泄,走路时,两脚像踩着祥云,轻飘飘,偶遇容佑棠,便屈尊纡贵聊两句。另有数名御前内侍在旁恭候,手捧大叠尚未批阅的奏折,等待大皇子的命令。
    此刻,御书房内突然传来一阵略高声的议论:
    “诸位大人皆为翰林出身,才高八斗,学识渊博,本王自愧弗如。但,若将长公主的谥号定为‘康敏’,是否有些欠妥?”庆王不赞同地提出。
    “殿下且稍安。”御书房为首的大臣鲁子兴十分无奈,慎重解释:“‘思敏’乃下官等人所拟,但呈交陛下御览后,陛下做主,改‘思敏’为‘康敏’。”
    “谥号是根据亡者的生平事迹与品性,后人为其作出的评价,长公主的谥号将昭告天下,流传百世。”庆王一板一眼地提醒,义正词严道:“‘敏’字合适,本王无异议,但‘康’乃安乐抚民的美谥,并不贴合其人。”
    嗯,‘康’确实不合适。
    只是,长公主是您妹妹啊,庆王果然如传闻般的敢于直言。御书房大臣们悄悄嘀咕。
    “这个……”众臣一脸的为难,明哲保身,搬出皇帝旨意后,不多说半个字。
    容佑棠被吸引了注意力,凝神细听。
    大皇子则瞬间精神一震,昂首阔步踏入御书房,仿佛要上阵对敌,尽情挥洒尊威气派。
    “三弟此言差矣!”大皇子高声驳斥。
    容佑棠顺势一同进入御书房,他本就是返回,前来寻庆王复命。
    “大哥请坐,您有何高见?”庆王客气地问。
    “唉,长妹不幸被害,父皇悲痛卧榻,为兄担忧焦急,寝食难安,既然父皇有旨,谥号‘康敏’有何不可?”大皇子风度翩翩,态度却强硬。
    庆王面色不改,肃穆提醒:“亲人遇害,我也非常悲痛。但父皇交代了督办丧礼的重任,明确吩咐凡事不得逾矩,谥号非同儿戏,必须妥帖。若欠妥,长公主、礼部、御书房等多方将遭受质疑议论,世人难免误以为我等无知至此,连拟定谥号也不懂。”
    容佑棠因年轻资历浅,自觉陪站末尾,悄悄打量他关心的人:只见庆王两个手掌均被包扎,搁在膝上;他匆忙换下昨夜烧坏的染血衣袍,穿一身玄青两色亲王常服,毫无多余配饰,得体庄重;右耳侧和额头部分头发被烧毁,参差不齐,下巴冒出青黑粗硬的胡茬,双眼布满血丝,十分憔悴——对比春风得意、满面红光的大皇子,容佑棠格外不是滋味。
    “唉哟。”大皇子状似宽容和气地拍大腿,好声好气地劝:“三弟,那你想如何?父皇正在静养,‘康敏’乃其钦定,虽稍微欠妥,但不算过份出格,为人臣子,听从圣意行事,总没错的。”
    “大哥,父皇此时固然悲伤,兄弟们孝顺侍奉的同时,更应该尽力为其分忧。比如长妹的谥号,既然您也认为欠妥,为何不提醒呢?父皇乃一代明君,宽宏仁厚,向来愿意听取谏言。”庆王目光坚毅,分毫不退让,坚持己见。
    啧,油盐不进的倔东西……
    大皇子脸上有些挂不住,勉强按捺不悦,悻悻然,问:“若按御书房众大人的意思,拟用‘思敏’,依你的想法,到底该用什么字才叫合适?”
    “大哥言重了。小弟区区一介武夫,擅长舞刀弄枪,却不甚通文墨。”庆王板着脸谦道,引得容佑棠强烈反对“殿下太过谦了,您是当之无愧的文武全才!”
    庆王生性刻板严谨,缺乏热情,他慎重提议:“诸位,依本王的浅见,‘思’字仍欠妥,不如用‘怀敏’?长公主年轻短折,‘怀’字比较贴合。”
    好!
    御书房大臣心里齐齐喝彩一声。事实上,常用谥号的字眼既定且有限,他们最初就是拟定“怀敏”,但由于害怕刺激皇帝,故改为“思敏”。
    “怀敏长公主?”大皇子挑眉。
    庆王凝重颔首。
    须发雪白的鲁子兴一咬牙,出列拱手道:“庆王殿下言之有理,老朽惭愧,竟险些率众拟了个不妥帖的谥号。”
    “鲁大人不必如此,小王明白你们的考量。”无非畏惧触怒父皇罢了。庆王心知肚明。
    “多谢殿下谅解。”鲁子兴感激躬身,油然敬服。
    大皇子颇为气恼,想了想,斜睨容佑棠,冷不防问:“容大人,你认为如何?”
    嗯?
    庆王面无表情,当即朝长兄投去一瞥,“腾”的一下反感了,暗忖:你们对我有意见,尽管提,为何都喜欢冲着他去?欺软怕硬,算甚么英雄好汉?
    容佑棠全程戒备,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出列,略躬身,端端正正拱手,大方赞同道:“‘怀敏’中肯妥帖,下官认为庆王殿下说得十分有道理。”
    哼,好一个忠心耿耿的小狗腿子!
    大皇子暗骂,他眯了眯眼睛,端着御书房临时主事人的高架子,慢条斯理道:“诸位都认为‘怀敏’妥当,本殿下也赞同。不过,此事需要父皇同意才作数。三弟,你……?”
    庆王腰背挺直,冷静表示:“大哥放心,我这就去奏请父皇。”
    “如此甚好。你可得快些,长公主仍停在弥泰殿,太不像样,赶紧去把丧礼办起来,令其入土为安。”大皇子谆谆教导。
    “礼部正在紧急拟定具体章程,到时由内务司协助,等父皇发下圣旨后,方可开始操办。”庆王有条不紊地解释。
    大皇子施施然起身,踱步走向雕龙书案,慢悠悠道:“谥号已拟定,该处理今日的奏折了,父皇委以重任,还望诸位老大人多多指点。”
    以鲁子兴为首的御书房大臣纷纷客套道:
    “殿下客气了,此乃下官的分内之事。”
    “不敢当。”
    “陛下有旨,下官愿为您效劳。”
    那边自成一派,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你问我答。
    庆王无形中被晾在一旁。
    这是逐客吗?
    容佑棠很为庆王打抱不平,但转念一想:陛下只是让大殿下暂时代为处理政务而已,又没有立太子……
    大皇子端坐,通体舒畅,一连串地指挥御前内侍:
    “你们立刻将奏折分好,紧急要务先抽出来。”
    “是。”
    “太傅和杨大人、郭大人他们呢?父皇令其协助本殿下理事,快去请来。”大皇子威风凛凛地发号施令,极享受至高无上的感觉。
    “遵命。”
    ……
    “大哥忙着,我去乾明宫。”庆王淡淡道,泰然自若。
    “唔,去吧。”
    庆王干脆利落,随即转身离开御书房,余光捎带走容佑棠。
    片刻后
    他们身后跟了几个太监,快步前往乾明宫。
    “殿下,您的手伤得怎么样?”容佑棠关切询问。他早就想开口了,但直到此刻才有机会。
    庆王抬起双手,满不在乎,摇头道:“皮肉伤而已,不算什么。瑞王没事吧?太医怎么说?”
    “我刚从皇子所回来。太医说瑞王殿下悲伤疲累,兼急怒攻心,导致旧疾发作。您别担心,目前已经稳住了,他正在休息。”容佑棠据实以告。
    “唉。”
    庆王长叹息,心酸且涩,五味杂陈,罕见地露出挫败无力之态。
    容佑棠悄悄环顾四周,耳语问:“怎的不见八殿下?”
    “他去了该待的的地方。”庆王隐晦答。
    暗牢?冷宫?
    容佑棠心领神会,正色宽慰道:“殿下请节哀,我相信你肯定已经竭尽全力了!”
    庆王心里一暖,扭头看着容佑棠,低声表明:
    “我真的尽力了。”
    “岂能全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容佑棠的语调铿锵有力,恨不能将胸膛拍得震天响,开解道:“案情对外如何宣称,不是旁人能左右的,谁能反驳圣旨啊?殿下废寝忘食,忙了破案又忙督办丧礼,还不够尽心尽力吗?我想瑞王殿下晨间只是一时气急,等冷静后,必定会理解的。”
    “但愿如此。”庆王眸光坚韧清明,缓缓道:“本王并非惧怕他人憎恨,只是,四弟身体不好,最忌动怒,父皇又年事已高,皇家禁不起接二连三的打击。”
    容佑棠敬佩万分,发自内心地感慨:“忠孝宽厚,很可以了!换成别的殿下,至多只能做到您这样程度。”
    “你小子,一贯能说会道,很该赏。”庆王心情好转了些,他这两天夹在父亲和兄弟之间,却想不出两全其美的法子,饱受煎熬。
    “赏什么?”容佑棠故意问,努力逗对方开怀。认识至今,他从未见过对方如此挫败困窘,不由得十二分担忧同情——皇家真是把殿下当铁人用了!唉,就没考虑他也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吗?
    “王府所有的,你喜欢都可以拿去。”庆王不假思索答。
    “殿下真是大方慷慨!”容佑棠一本正经地赞叹。
    “只是对你,别人不行。”庆王认真地补充。
    容佑棠险些露出笑意,但他时刻牢记宫里正在办丧礼,遂火速绷紧脸皮,转而谈起正事,直言不讳地提醒:“殿下,关于长公主的谥号,‘怀敏’固然比‘康敏’妥帖,可目前陛下正是伤心的时候,连御书房的重臣都斟酌拟了‘思敏’,我觉得您可能会挨骂。”
    “挨骂就挨骂吧,一早习惯了。”庆王毫不畏惧,有理有据地分析:“倘若谥号只用于皇陵刻碑,任由他们如何夸赞都行。但自古得谥号的公主很少,必将载入本纪,流传万世,无中生有地捏造好名声,只会被世人看穿议论,令亡者不得安息,反而害了她,何苦来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