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九零之学霸人生 第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出院!李杏芳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被人抬着,才能离开医院,哪里想到,她竟然也有从医院大门,高高兴兴走出去的一天。
    就连她男人,也觉得这个好消息跟做梦一样。
    他们收拾好了行李,跟医生约好了定时复查,然后,就真的出院了,坐上了回家乡的绿皮火车,重新看见了那一片飞着黄沙石砾的高原。
    然后,李杏芳家住的村子也炸锅了,人人都在传,那个倾家荡产去京城治病的李杏芳,回来了!而且,病还治好了!
    那个怕死人的癌,竟然真的被治好了!
    像李杏芳这样的病人,当然不止这一家。
    然后,关于新药的传说,就以更快的速度,在大江南北流传起来。
    甚至还传到了国外。
    “一种东方神药?你觉得这靠谱吗?”一个金发碧眼的男人嘲讽的看了一眼下属传过来的消息,“那好像还是一个只会用草药煎汤的国家吧?说起来,他们那里有医院吗?”
    “谁知道呢,不过医院总是应该有的吧,要不然我们的员工去干什么,”另一个人也笑,“只可惜,那个被流放到远东的家伙,我怀疑他是被草药熏坏了脑子,要不然怎么会传回如此无理取闹的消息。”
    东方人发明了一种对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见效显著的药物?这种谎言,就连傻子都不会相信!
    两人摇摇头,随手就把这则情报归为了毫无价值的呓语,扔进了专门存放废弃文件的纸箱,等着后勤来统一处理。
    与此同时,京城几所医院的医生,忽然很有默契的向几家顶级期刊,投了关于一种抗癌新药的论文。
    “这些数据看起来也太假了,”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编辑好笑的摇摇头,“那些东方人都没有一点基本的常识吗?看看这些数据,写这篇论文的家伙确定没有喝醉酒?”
    “或者在编一个神话,”另一个编辑俏皮的说,“我儿子很喜欢东方神话,总觉得那些飞来飞去的故事非常有趣。”
    至于可信度——这种夸张的数据摆出来,还能有什么可信度。
    “听说这些家伙还投了好几篇类似的论文,《柳叶刀》还有美国那边都收到了,”另一个编辑摇摇头,放下电话,“真不知道这家药厂给了他们多少钱,让他们敢这么疯——他们就不怕被所有大期刊集体拉黑?”
    “也许没有这么简单,”只有一个华裔编辑,刚和国内的朋友通过电话以后,脸色凝重的说,“这种新药确实成了华国医药界的明星,所有人都在问要怎么样才能得到这种药。”
    “就是一场夸张的营销事件,”总编最后下了定论,“你那些同胞们,肯定全都上当了。”
    一种甚至能骗过一整个国家的药物?总编觉得,以此来写一篇关于群体心理的论文,或许比这些神话故事一样的医学论文,价值都要高得多。
    于是,一篇篇论文就这么被打了退稿戳,有些退了回去,有些直接进了垃圾箱。
    但愿看到这些退稿信以后,华国那些同行能稍微冷静一点,不要再因为资本的威力乱发疯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0 22:42:34~2022-06-21 23:00: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7131664 5瓶;王雨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6章 回国
    慕之云的第一篇数学论文成功发表, 获得了……0个影响因子。
    然后她才知道,原来系统不是按论文发表的期刊算的,而是根据这篇论文的引用次数, 被引用一次,算一个影响因子。
    很不巧, 哪怕是世界最顶级的数学期刊,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也常年徘徊在期刊界的底层——毕竟这世界上能看懂的人都少之又少了, 更何况还拿着做文章呢。
    果真, 自从升级以后, 系统的任务就没有一个容易完成的。
    慕之云也不急,继续安安心心刷着她的题,顺便看看文科类的杂书,试图拯救一下她依然淡漠的心灵——这是柳木木的原话。
    照柳木木的意思, 慕之云就跟机器人似的, 一板一眼, 难怪没有澎湃的激情, 拯救她无聊的人生。
    慕之云竟然觉得, 好像还有那么一点道理——虽然柳木木的同桌依然坚称, 千万不要被那个满口歪理邪说的女人给洗脑了!
    慕之云最近过得岁月静好,她妈却被外国那些傲慢的学者们,搞得脾气很大。
    这些年来医药界的丑闻并不鲜见, 为了成为同类药品中最受医生青睐的那个,医药公司甚至愿意每年拿出几十亿美元的专项资金,作为医生的培训费用——至于怎么培训的, 就自由心证了。
    即便是医疗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医生和药企之间那层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 也从来没有中断过。
    某些医生——当然并不是全部——就像顽固的堡垒, 只要成功攻克,就能获益匪浅。
    免费的礼物和旅行——一般都价值不菲,充满诱惑,比如一台最新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医生最喜欢队伍的某场橄榄球比赛决赛门票,又或者一场全家的温馨邮轮之旅,同时附赠各种精巧罕见的当地特产——精明的药代总能见缝插针找到医生的软肋,然后用殷勤的态度和慷慨的钱包,成功让医生在处方单里加入更多对病人必要,或者完全不必要的药品。
    当然,替新药吹嘘站台,或者鼓吹某种新型疗法,又或者用精心处理过的数据凸显疗效的显著,从而帮助药企更快通过各种药监部门的审查,更是应有之义。
    在国外的期刊编辑看起来,那些来自遥远东方的同行们,大概还没有学会足够多的造假技巧,以至于这些论文看起来如此可疑,如此粗陋。
    当然,那家药厂只会砸钱,完全不知道如何帮医生精心设计论文数据,大概也是原因所在。
    “这大概是一家野心勃勃,但是举止粗野的新药企,”这是一个偏见较少编辑的猜测,“只可惜,他们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把那些数据再稍微多做一点点修饰呢,说不定,fda那群先生真有希望被哄骗过去。”
    “这种新药也在fda提交了上市申请?”另一个编辑马上问。
    “应该没有吧,没听说过,”编辑摇摇头,“不过照这种势头,应该很快就会申请了,毕竟所有医药企业都梦想着统治全球。”
    医药的暴利,跟另两种黑色生意比起来也并不逊色,而且还更加光明正大。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慕清收到了不少以前的同学老师,甚至不太熟的国外同行的问询。
    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慕清就是这家药企的负责人,他们只是好奇,国内怎么忽然轰轰烈烈闹出了这么一出滑稽剧,同时陈恳建议慕清尽快出国。
    “国内的环境太差了,不适合搞研究,等你出来,我保证帮你推荐一个好研究所,到时候,咱们也方便联系。”这是个慕清以前的老同学,自从听说她离婚,电话打得格外殷勤。
    慕清很不耐烦:“这种歪风邪气的源头不就是那些所谓发达国家的大药厂吗,要不是他们套路太多,也不至于动不动就担心又是一场骗局。”
    那边支吾了几声:“至少,至少 ,这次肯定是骗局没错吧,国内好的不学尽学了坏的,我觉得,真是要好好反思。”
    慕清……
    不好意思,作为始作俑者,她实在没什么兴趣反思。
    慕清三两下打发掉这人的电话,转头又接到她以前导师的电话,问的还是这种奇怪的新药。
    导师的消息更灵通一点,竟然打听到慕清是这种药的研发者,不由语重心长劝告这个他昔日最看好的学生,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反而给自己的学术生涯平添污名。
    对这位帮助自己良多的老者,慕清当然不可能像之前那样不耐烦,只能认真解释,自己真的不是为了骗钱,这种药的效果,也确实是出乎意料的好。
    只可惜,怎么都说服不了那位固执的老先生,让他相信自己的学生真没有走弯路。
    这边好容易哄着老先生挂了电话,一分钟没有,电话铃声又嗡嗡的响了起来。
    “喂!什么事!”慕清很没好气的拿起话筒。
    电话那边迟疑了半晌,才传了一个弱弱的声音:“姐,是我。”
    慕清安静了一瞬。
    打电话过来的,是慕清远在国外,很少联系的妹妹。
    慕清印象里,她这个妹妹小时候还是很可爱的,乖乖巧巧一个小姑娘,不太喜欢说话,但是笑起来很甜。
    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慕凌就变了。
    她变得任性,变得冲动,对自己这个做姐姐的,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意。
    慕清原本以为妹妹就是青春期的叛逆,可几年过去,她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姐妹俩最终闹翻,还是她为了出国跟父母要钱,结果因为没有要到自己满意的钱数,反而破口大骂以后。
    “反正爸妈就喜欢你!我算什么,就是个给他们丢脸的拖油瓶!”二十出头,因为读不进书早早进了工厂的慕凌,冲着姐姐大喊道,“你就是我这辈子最恨的人!恨不得你早点死了最好!”
    那时候的慕清,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事业才起步,跟柴立强正处于谈婚论嫁的阶段,正在商量婚期。
    后来慕凌又跟家里吵了好几次架,最终父母心力交瘁,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出国去了,慕清和这个妹妹的感情也彻底在吵架中被消磨干净,后来也没了联系。
    她只偶尔听母亲说,妹妹在国外过得有些辛苦,结了两次婚,又都离了,没有孩子,工作也断断续续的,只是依然不肯回来。
    有时候,慕清觉得挺没意思的,有时候,又忍不住怀念那个曾经乖乖坐在床边,听自己讲故事的妹妹。
    慕清的神色终究温和下来:“慕凌?什么事?”
    那边的声音依然不大:“姐,听说……你做了一个新药?”
    “嗯,是有这回事。”慕清回答。
    “那,那我能回来帮你吗?”她殷切的问道,“不就是卖药嘛,我在这边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自家姐妹,总比外头人更靠谱吧?”
    慕清:“……外头很辛苦?你先回来吧?家里至少能有你一口饭吃。”
    慕凌:“我在外头挺好的,这不是看你缺人手,才想着回来给你帮忙嘛。”
    她语气依然很硬,并不肯服输的样子。
    慕清无奈:“我这边倒是不缺人,你要是缺了钱直接说,爸妈也想你了。”
    “说了我不是因为缺钱。”说着说着慕凌又发起脾气,咣的一下把电话给挂了。
    慕清无奈的摇摇头。
    这毕竟是自己的妹妹,她要是想借钱了,或者其他问题,慕清并不介意帮一把,但是让她进药厂……慕清本能就觉得不行。
    可具体是什么原因,她其实也说不出来。
    没想到一周以后,不但妹妹自己回来了,还带了一个红发绿眼的外国人回来。
    “surprise!”没有任何提前通知,慕凌忽然就挽着一个高个子老外,出现在父母家门口,介绍说这个外国人是自己的男朋友彼得,两人准备结婚了。
    那外国人看着还算体面,高高大大,衣着也很合体,还能说一口结结巴巴的中文,磕磕绊绊的跟两老问好。
    慕远兴和杨嘉舒早就不指望这个小女儿了,还差点被突然冒出来的慕凌吓到心脏病,但依然还是忍不住的挂念,二老都是老派人,虽然不喜小女儿男朋友换个不停的做派,但是只要她愿意踏踏实实的,依然感到很高兴。
    “我姐呢?周末她怎么没在家?”慕凌大模大样的从果篮里拿了一个大苹果,咬了一口,大约是嫌酸,直接就扔了,“我听说她弄了个新公司,还做了什么新药出来,彼得是这方面的专家,我特地拉回来给她帮忙的,免得尽招些没文化没见识的,耽误赚钱。”
    慕远兴眉头一皱,看了一眼那个外国人,到底忍住没发作:“你姐的公司做得挺好的,用不着你多事,你要是想回来了就回来,爸帮你找一个单位,踏踏实实做事。”
    慕凌嗤笑一声:“爸你这就是老古董了,国内的工作才能赚几个钱,辛辛苦苦一个月,可能都不够我一天花的,要不是怕我姐太辛苦,我才懒得回来呢,这样,你帮我在姐姐的公司安排个工作,职位也不用太高,副总就差不多了吧,我姐就是个书呆子,识人不清,我可以帮她盯着。”
    杨嘉舒也忍不住训斥女儿:“说什么胡话呢,你姐姐的企业办得挺好,哪用你插什么手。”
    慕凌冷笑:“她要是能干,当初能嫁给柴立强?算了跟你们说不通,到时候我自己跟她说。”
    然后,慕凌就翘起二郎腿,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去了。
    二老对望一眼,又发愁的看看那个一脸笑但是沟通不良的外国人,也只能叹口气,摇摇头。
    慕清还没回,倒是慕之云先回来了。
    她今天去了一趟图书馆,又找到几本有兴趣的书,在图书馆看完正好到了下午四点,也是回家的时候了。
    最近慕清太忙,几乎没有照顾女儿的时间,所以大部分时间,慕之云都是直接回外公外婆家,但是她怎么都没想到,今天回家的时候,竟然会碰见一个预料之外的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