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杯酸梅汤下肚,身上的热气便散了一半。
    桂圆闲不住,见这片田已经抓得差不多了,同安宁说了一声,便跑到另一片田地去忙活了。
    天还没黑,原本气势汹汹来袭的蝗虫大军要么成为了鸭子的饲料,要么化作了麻袋里的战利品。
    安宁和周慧名下的那些佃农们将一袋袋的蝗虫倒了出来,堆积成一座大山,若是让密集恐怖症的人看到,恐怕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偶尔有几只没死的漏网之鱼试图飞起,逃离这个对于蝗虫来说无言是地狱的地方,只是没等它们获得自由,直接被手疾眼快的农夫啪的一声,打扁。
    安宁笑道:“大家辛苦了。”
    其他人连忙道:“不辛苦,为小姐做事是我们的荣幸,哪里称得上辛苦。”
    他们这话绝对是真心实意,周家全家上下都称得上是善心人士,给这些佃户的待遇一直很好,因为旱灾的缘故,安宁甚至按照人口,每个人都送了十斤的大米和五斤的地瓜粉条过去,让他们轻轻松松熬过了这段时日,所以他们给安宁他们干活越发的勤勤恳恳,发誓要报答这一份的恩情。
    安宁望着那个临时垒起的灶台,让人将大锅架在上面,等下面的柴火点燃后,大锅里也倒了满满的油。
    安宁望着这锅,没说话,等待着油加热。
    之前她曾有点印象的佃户王方开口道:“乡君这是?”
    安宁含笑道:“给大家演示一下炸蝗虫的做法啊,这蝗虫可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所以我才想着与诸位共享。”
    她这样做无非就是想要以身作则树立典范罢了。
    “乡君也要同我们一起吃吗?”
    大家对此都颇为惊讶——虽然这周乡君在报纸上将蝗虫形容得十分美味,但这些佃户们真没想到她还真有胆子亲自品尝这东西,不是说小女生都很害怕这些的吗?
    周慧看到这蝗虫大山,想到自己等下也得吃一个,脸色白了白,却没有因此动摇原本的决定。若不是安宁这次行动迅速,联合其他四家准备了那么多粮食,恐怕这时候早就有很多人面黄肌瘦,别说饭了,连草都不一定吃得起。比起她们家四年之前的境况,吃个小小的虫子算什么呢?她作为安宁的侄女,也想用这种行为表示对自己姑姑的支持。
    等到油烧至四成热的时候,桂圆早就洗干净了一叠的蝗虫,她不仅用井水将蝗虫洗的干干净净的,还去掉了头、肢、翅膀和内脏。
    安宁说道:“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新鲜的蝗虫先养两天,完全排光了身体里的东西,吃起来会更干净一些。这种情况,也只能将就一下了。嗯,现在还不算是蝗虫最美味的季节,秋天时候才是最肥美的。处理蝗虫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去掉肚子,因为肚子里全是庄稼幼苗,可谓是蝗虫一身的精华所在。”
    她话语之中的惋惜让大家不由黑线——这位乡君吃东西还真是讲究啊,真正做到了将蝗虫当做普通食物来对待的态度。
    油锅烧开了一下,安宁将这一碟的蝗虫丢进了油锅之中,油锅顿时滋滋作响,没一会儿时间,就散发出一股诱人的味道,不少人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等蝗虫炸到了发黄的时候,安宁将蝗虫捞了出来,一份撒上了盐、另一份加葱末和蒜泥。
    她夹起筷子,每份都吃了一个,点评道:“加了盐后能够凸显出蝗虫肉质本身的鲜美,加了葱蒜后则是另一股的风味,可谓是各有千秋。”做足了美容大师的派头。
    周慧也拿起筷子,尝试了一下,在夹进嘴里之前,眉头还蹙着,等吃了后便舒展开来了——咦?姑姑还真没骗她呢,这蝗虫的味道比想象中还要来的美味呢。
    等她放下筷子后,桂圆已经迫不及待地尝试了,她对于各种新鲜的吃食一直抵挡不住。
    她一边吃得嘴巴都是油,一边不住地点头——呜呜,好吃!又酥又香又脆!咬在嘴里满口的异香。她一定要静静跟随在姑娘身后,发誓吃遍天下美食!
    桂圆在那边吃的眉开眼笑的,没一会儿时间,一碟的蝗虫大部分都进了她的肚子。其他的佃户看到她这样的表现,也信服了几分。
    他们炙热的视线顿时投注在那蝗虫大山上。
    安宁含笑道:“这大油锅就放在这里,你们若是想要炸蝗虫,直接用油炸了便是。嗯,这些蝗虫吃不完的话……”
    “可以磨成蝗虫粉!”其中一人喊道,显然这位也是宣州月报的忠实读者。
    安宁失笑道:“若是吃不完,也可以下沸水中先烫过,再捞起来晾干或者晒干,等到了冬天再炸来吃。好了,我也不打扰你们了,你们若是想要带回去一些的话,每人分上两斤带回家好了。”
    桂圆道:“姑娘,我也可以有两斤吗?”
    安宁没好气道:“别说两斤了,我和玉容的那两斤都给你也可以。”
    玉容在旁边直点头——就算桂圆把那东西说得多么美味,她也是不会去碰的。
    桂圆顿时笑开了花,“那可就便宜我了。”
    说罢,加入了排队领取蝗虫的队伍,她好歹也是安宁的贴身大丫鬟,看在这一层的面子上,人们也直接让她排在前头先领取。
    安宁看着这和谐的场面,嘴角不由勾起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玉容在她旁边低声说道:“以往蝗灾来临,人们皆是无助恸哭,若不是有姑娘您,根本不可能在蝗灾后出现这样喜气洋洋的场景。这可都是姑娘给大周的恩德。”她家姑娘直接将一场灾难化作了美食盛宴。这点就连她家侯爷都做不到呢,想到这里,玉容看向安宁的眼神更是充满了信任和佩服。
    安宁脸上的笑意微微收敛了起来,不像刚刚那么开心的样子。她叹了口气,“即使蝗灾因此没有给大家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旱灾的伤害却是实打实的。我虽然帮得了咱们开原县,但是帮不了其他附近几个同样受难的县城州府。”
    人力有穷尽,单凭她一个人怎么可能拯救得了那么多人。在这场大灾难面前,终究有不少人注定要失去生命。
    想到这点,安宁的情绪不自觉低落了一些。
    察觉到这点,玉容咬唇轻声道:“我觉得姑娘能做到这地步已经很了不起了,您没必要将所有人的生命都背负,即使是陛下……”后续的话语她没有说出来,安宁却猜到了。玉容的意思不外乎即使是大周的天子凌青恒也不会这么做。
    她唇角抿出小小的弧度,“谢谢你了。”她知道玉容是在安慰她,也确确实实被安慰道了。是啊,她只要尽她所能做她能做到的事情,那么也就问心无愧了。
    这时候桂圆也称量好了六斤的蝗虫小跑着回到她身边,六斤的重量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她眼底眉梢都是遮掩不住的喜气。
    安宁不免有些羡慕:这丫头总是这样没心没肺的,倘若她能像她一样那大概就没那么多烦心事了吧。
    也许是她注视的眼神有点久,桂圆以为自家姑娘打上了蝗虫的主意,讨好笑道:“姑娘你若是想吃,我回去后分你一些。”
    “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吧。想吃的时候就去厨房做。”她没好气说道。
    桂圆清清脆脆地应了下来,又问自己的好伙伴红枣,“红枣,你要吃吗?”
    红枣视线落在蝗虫上,脸色白了白,连忙摇头,“不用了,你自己吃吧,我不喜欢这个。”也完全没有想尝试的想法。
    桂圆的语气有些遗憾,“早知道如此,我就该把你那份一起拿了。”
    走在前头的安宁听了这话,差点脚滑。
    ……
    安宁下午吃蝗虫的事情在她的刻意安排下传了出去,一个晚上后,基本开原县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有了她的以身作则,其他人也纷纷吃起了蝗虫。春兰家更是直接将蝗虫包子店铺开张,一个包子卖两文钱,生意居然还不赖。
    整个城市似乎也因此回复了一些元气,一切都在慢慢地好转中。
    只是她的顾虑终究还是发生了。开原县之所以能够较好地挺过这场劫难,安宁他们功劳不少,其他地方在义仓的粮食发完后,不少人因为饥饿而不得不逃离自己的家乡,踏上了逃难的道路,期望着能有一口饭吃。一些人家则是被迫卖掉了自己的子女,好去买那高价米粮。虽然说据说朝廷的赈银很快下来,但在下来之前,他们也得竭力先活到那时候再说。
    不少人打听到开原县有在卖平价的粮食,便一窝蜂地朝开原县涌了进来。沈从文还觉得是因为自己治下良好,吸引了这些难民,言语之间还十分得意。
    难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人数一多,一些小纷争也就多了起来。整个开原县因为多出了这么大一批的人而显得拥挤了起来。在这种时候,周李氏更是不让他们出门,生怕自家的孩子一不小心就被冲撞到受伤了。就连聪哥儿和金宝也暂时住在书院中不外出。
    安宁觉得她娘更担心的是他们家的人会被不小心拐卖,人数多了,龙蛇混杂,前几天有个员外郎的女儿就被偷偷拐走,那位员外即使花了大力气寻找,也仍然寻不到女儿的踪影。特别是安宁本身还有被拐卖的前科,周李氏哪里放心得下。
    为了安她的心,安宁只好直接从手下调来了二十个人充当周家的护卫。她现在所发展的势力中,能够用得上的就是五十多个,其中有十五个属于打探情报这块的。这二十个身手自然远远比不上蔚海他们,但也比大多数人要强上一些。看到他们,周李氏这才松嘴,安宁总算再次获得了外出的资格。
    安宁也曾看过这些逃难过来的人的样子,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服破旧不堪,脸上带着哀戚。安宁还曾经看到一个瘦弱的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婴儿,手里牵着两个孩子,看上去分外可怜的样子。
    她叹了口气,同杨家、沈家、蔚家、周家、李家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施粥赈灾,一直持续到朝廷的救灾物资下来。
    安宁他们一共在城里开设了十个施粥的点,好将这大批的难民分流开来。
    闻着粥米的香气,这些人的脸上总算涌现出了神采,排着长长的队伍,领取粥米和窝窝头。
    安宁他们的名声更是因为这个举动而越发响亮,人们提起他们的名字,都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夸他们是真正的善人。于是之前那些哄抬米价的商人又被拎出来鞭尸了一把。
    被鞭尸的人家自然心中很不愉快。想也知道,等旱灾结束后,杨家、李家等商铺就会因为这好名声而受益。
    有的人不会因此反省自己,反过头来怪安宁他们伪善,就会做这种表面功夫,害了他们。
    马老爷听到城里的百姓甚至将他们几个人的名字编成顺口溜流传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望着窗外,外头正有几个难民因为争一个馒头的缘故打了起来。
    他脸色阴沉了下来,“我才不要把钱分给这种贱民呢。”
    他眼睛眯了眯,望着那几个为了一口吃食而打起来的人,忽的眯起了眼睛,有了主意。
    那几家不是喜欢散播爱心踩着他们扬名吗?那他就彻底成全他们!
    ……
    蔚邵卿坐在马上,神情严肃。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跑了五个州府,也将救济的东西都分发了下去。
    他望着不远处正在炸蝗虫的一户人家,声音清越,“情况倒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
    他的下属走了过来,说道:“在我们到来之前,许多买不起米的人直接煮蝗虫充饥。所以这次旱灾的损伤情况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很多。”特别是同以前旱灾相比较。
    另一个身材高壮的副手手里拿着一盘的包子走了过来,他左手拿托盘,右手拿一个包子,咬了一口,满足地点头。
    “大人,吃吗?”
    蔚邵卿赶路到现在还真没吃过午饭,肚子不免饿了,他嗅了嗅香气四溢的包子,问道:“从哪里拿的?”他们才刚到,即使要蒸包子也没那么快。
    “我用了一两银子同一户人家买的。”
    蔚邵卿和他的下属一人拿了一个包子,咬了一口,发现比以前吃的肉包味道更鲜美一些。
    那下属问了一句,“这是什么肉做成的?怪好吃的。”
    蔚邵卿也疑惑地看着他,他身份清贵,从小吃的东西种类不少,但还真没吃过这个口感的。一个普通的农家也能做出这美食吗?
    副手咧开一个有些憨厚的笑容,“蝗虫剁碎了,同野菜一起包的。好吃吧!那周乡君果然没骗大家,我之前还去问了,听说这炸蝗虫也很美味,又酥又脆。”
    在场的都是男人,不至于因为吃了个虫子就产生什么心理阴影——更何况这东西味道着实不错。
    下属看了一眼蔚邵卿,说道:“侯爷,这位周乡君是你的表妹吧?”
    蔚邵卿唇角微微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她也算难得做了件好事。”话虽然这么说,但其中与有荣焉的语气怎么也遮掩不住。
    下属和副手都没料到他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面,怔了怔。
    那下属又恭维道:“不愧是大人的表妹,果真是蕙质兰心,她那篇蝗虫记可是帮了一个大忙。若是没有那篇文,恐怕大周这次旱灾加蝗灾就要损失惨重了。”
    蔚邵卿没说什么,他的眼前浮现出安宁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倘若是她,听到有人这样夸奖她,肯定会忍不住露出有点小得意的笑容吧。宣州这属于旱灾的受难地区,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蔚邵卿大概还是能够去宣州一趟,说不定还会见一见自己这位最近处在话题中心的表妹。
    只是现在的蔚邵卿却不知道,他现在这位表妹正陷入一个小小的麻烦中呢。麻烦正是那群难民给带来的。
    ☆、第四十二章 难民冲府,我弱我有理
    安宁那临时的米店开了这么多天,外加这段时日的施粥,大约还剩下一半的储存量,足够撑到朝廷的赈银下来。开原县一些富户也不想让他们专美于前,纷纷做起了这施粥的善事——这多少也减缓了安宁他们的压力。别的地方受饿的人听闻还有这样的好事,越发朝开原县涌动了过来。在这段时间内,开原县中所留下来的难民数量甚至已经有了本地民众的一半。
    安宁他们也不介意,倘若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能够少饿死几个人,让出点名声又如何?再说了,即使那些人效仿他们,最初兴起这事的是安宁他们几家,老百姓们并不是那么健忘的人,账面上都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有感恩的人,自然也有不知足的人。在他们眼中,像安宁这样的富有人家,施舍点米粮又算得了什么,不过就是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却不曾想过,别人帮你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这冲突事件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安宁全家正在吃晚饭。这段时间天气仍然十分炎热,导致大家胃口都不算好。所以周家的伙食也以清淡为主。其中最受安宁青睐的便是那凉拌莲藕。新鲜的莲藕采摘下来,烫过后在凉水中捞过盛起,加上周家特有的酱料,清爽可口,十分美味。半碟的莲藕基本都入了她肚子。
    就在这时,她隐隐约约听到门口地方传来的喧闹声音。
    周李氏皱了皱眉,“怎么回事?”
    说罢就要站起身子过去看看,这时候章古家的红着眼眶跑了进来,脸上还残留着泪痕,声音带着恨意,“夫人、姑娘,我们家章古被打伤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