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栀子半香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说得认真,又带着一些唏嘘。
    南栀也笑:“女孩子任何时候都是闪闪发光的宝贝。”
    顿了一下,她接着道:“孩童时,女孩子是画上的天使;长大一些,是明媚的太阳;年长一些,便是温润的珍珠;若是老了,那也如孩童一般可爱。无论何时,任何金钱都无法与女子相比!”
    这一番话说出来,南栀感觉无比畅快,她不要叫人看轻,不要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
    南栀走下山,像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她跟过去告别了,要继续往前走。
    她的第一份工作是给旗袍刺绣。
    辛苦劳作一个月,被克扣许多工钱,这令南栀难以接受。
    又工作一月,客人对她都交口称赞,可旗袍师傅将她的刺绣贬的一无是处。
    有时候,新手之“新”,便是原罪。
    南栀没有继续下去,她感觉这是在消耗生命,什么也没有学到,得到的都是质疑与否定。
    她又去了书局,希望能觅得一文职,因她有着四年的学识积累。
    可是对方似乎根本不予考虑。
    三个月,南栀就此跌到谷底。
    她偶尔会想起从前的日子,想起有一回,她立在屋檐下看雨,雨水嘀嗒的声音好似钢琴乐音,她闭上眼,颇觉安宁。
    可是如今她碰上一场雨,只是觉得萧瑟与寒凉。心境已如此不同,想来叫人叹息。
    南栀颓圮一段时日之后,忽而有了一丝豁达——都已跌到谷底,还能沉去哪里?
    她去照相馆照了一张相片,给自己买了一身新衣裳。
    她也收到林莺的来信,信中问她如今可好?
    南栀没有立刻回信,她有些害怕别人知道她的窘迫。
    几场雨过后,温度降低,秋来。夏走秋来,须臾之间。
    就如有走有来,有毁灭,就会有新生。
    北方战事吃紧,有些学校便要往南迁。政府决定在安南东边的一片废墟上新修一所大学。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安南人觉得无比兴奋与激动,一个城市能有一所大学,实为幸事。
    于是捐钱的捐钱,出力的出力,一个富商捐出一大块地用于修建校舍,有些时候,重利轻义的商人也可以无比慷慨。
    南栀家没有过多的金钱可以捐赠,他们思来想去,决定捐花,山中人家,自是花多。
    南栀将几盆菊花与秋海棠送了过去,彼时校舍还未建成——连大门都没有修起。
    光阴波澜不惊地溜走,南栀细心照料家中的一草一木,她抽空给林莺回信,林莺告诉她,若是跌入谷底,总会有一日迎来转机。
    转机吗?
    南栀看着天空发呆。
    又过了几个月,安南的春天到来,在满山都是兰花香时,有两位长衫先生寻到了南栀家里。
    他们谈吐文雅,礼貌地表明来意——想要购一些花草树木。
    这使南音惊讶不已,询问他们的身份。
    长衫先生们笑一笑,道是山下新修大学里的几位教授。
    南音更为惊诧,急忙请他们进屋来坐。先生们并不推脱,大大方方的走了进去。
    带眼镜的长衫先生笑着环顾四周,对南音道:“这真是一处妙地,依山傍水,连这屋子也透出几分灵气。”
    南音泡了一壶栀子茶,笑着回道:“先生夸赞了。”
    “说到夸赞,还要夸一夸南先生送给学校的花,老师们都争先围着看,所以我们就冒味来访,想购一些花草树木。”
    南音替他们倒上两杯茶,道:“这是我的荣幸。”
    另一名先生话不多,他是一个圆脸,一直带着笑。
    他问南音:“南先生家中有几口人,住在这里可好?”
    南音答:“三口人。我,妻子,还有一个小妹,在这里虽不富贵,但衣食尚可。”
    “都以中药为生?”
    “小妹不是,她前些日子在旗袍店里当过一段时间学徒,如今辞了工在家休养。”
    圆脸先生重复一遍:“辞工?”
    他略一思忖,对他道:“正好,我们学校里有一位植物学方面的教授,缺一人帮忙照料花草,若信得过我们,可让令妹来帮忙。”
    南音呆了一瞬,反应过来后连声道谢。
    .
    若在谷底,终会反弹。
    当南栀站在校门口时,这一句话在她脑海中不断回响。冬季的萧瑟已经散去,荒凉的废墟上新生一所大学,一切都理所当然,却又不可思议。
    校门上方有牌匾,上写
    ——国立安南大学。
    校训云:笃行不倦,生生不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又有学者道,大学之道,在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
    春日的气息弥漫整个校园,校工与教授们纷纷带着行囊住进来。
    南栀住在流云楼,紧邻着一座小院,小院里住着那位著名的植物学教授——江止善。
    江教授还在法国,预计过几天才会回国,南栀将院里的花草都打理了一遍,出来时遇到一位先生,他说若是无聊,可以去宫商楼里看一看,那里有钢琴与小提琴。
    南栀道谢,她转身捧着一盆茉莉花前去,想为里面增添一些花朵的芳香。
    宫商楼距流云楼远矣,南栀走了许久,刚一走进去,便听见悠扬的乐音,连手中的茉莉花也颤了颤。她只见到一个挺拔的背影,里面有人正在弹奏,于是便没有出声打扰,而是静静地坐在台阶上,靠着柱子闭眼休息。
    松月泊在弹曲子,他听到脚步声,又闻到茉莉花香,始觉有人来,可是脚步声突然消失,花香却依旧。这令他有些茫然,不知是该站起来看一看还是干脆不理会。
    最后还是继续弹下去。
    阳光在他指尖上跳跃,又一首乐曲溢出。
    南栀闭眼细听,不敢出声惊扰。
    阳光慢慢斜到南栀身上,松月泊停下酸痛的手臂,最后一个音落,南栀瞬间睁眼。
    她迷茫地朝后看去,松月泊也正好看过来。
    他坐在钢琴前,她坐在台阶上。
    他穿着黑色西装,她穿着素色衣裙。
    就好像事先约定好。
    春阳落在南栀脸上,她伸手挡住太阳,对松月泊礼貌一笑。
    松月泊起身,他觉得面前的女孩子有一双似曾相识的眼睛,可是又想不起为何熟悉。
    他想要走过去,却被一人拉住手臂。宋子儒不知何时跑进来,气喘吁吁站在旁边,对他道:“走,帮我搬宿舍。”
    松月泊皱眉,再一回头,身边已空无人影,只有桌上那盆茉莉花委婉诉说有人来过。
    他下意识朝外看去,方才的女孩子已经走出宫商楼,白衫在阳光下发光。
    .
    南栀又收到林莺的来信,她说,不要害怕回忆结束。
    一段时光的终点,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
    第7章 安南大学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开学的日子定在这个温暖的春季,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被安排了任务,南栀与几位教授负责茶水点心供应。
    在开学的前的某一日,校内所有人都被叫去了礼堂,说是校长有话要讲。
    南栀还不知道安南大学的校长是谁,一时有些好奇,等见到校长时,却转瞬变为了惊奇。
    安南大学的校长竟就是那一日的圆脸先生!
    他还是穿着那一身长衫,背着手,不急不缓地走到台子上,先对众人笑了笑。
    “鄙人张泊如要先对诸位道一声谢,安南大学能够建成,多亏了大家的帮助。”
    他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开春时安南大学举行了入学考试,共录取学子两千一百五十六人,其中,有二十四人不能入学。”
    所有人都抬头认真听,听到“不能入学”几个字时,皆有所困惑。
    张泊如先生停了片刻才接着往下说。
    “这二十四名学生千辛万苦到了安南通过入学考试,本该成为安南大学的一份子,可他们的生命已经停止。”
    众人惊哗。
    他的声音开始哽咽:“柳予在返家途中被日军杀害,严卿舒病死在途中,孙商南等五人坐船中途落水而亡,叶冲之死于空袭……”
    他终于说不下去,伏在桌面痛哭出声。
    十七八岁的孩子,肯定用尽了办法才到达安南考试。北方被日军占领,那些北方孩子必须要逃过敌人的炮火,坐船到东南亚,再由陆路重新进入中国,从而到达安南,这个过程之中,不知又要折损多少青年人。
    而这二十四名学子,在经历颠簸困苦之后终于迎来曙光,曙光还未至,他们却如流星一般远去。
    想来泪下沾衣裳。
    南栀眨了下眼,将眼泪憋回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