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连手机型号都告诉了他,很显然,她不是在开玩笑。
    “当然,我是有条件的。”
    陶勋等的就是凌琳这句话,他可不相信天底下有这等好事。
    “贵公司司机只要用我们的软件接到乘客,无论路程远近,一律从车费中扣掉一元,作为我们的服务费。”
    一块钱的服务费,听起来并不过分。
    “贵公司还必须帮助我们推广这款软件,比如在出租车内张贴广告,司机师傅要主动鼓动乘客安装软件。”
    陶勋陷入了深思,这听起来对他、对他的公司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他们根本不用投入一分钱,也不需要操心软件的运营维护,就算软件最后市场反应不好,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生意。但如果市场反应好,那么公司的名气自然被打响,他可以扩大规模,招到更多的司机。
    陶勋迟疑,“如果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凌琳明白他想问什么,不等他说完,就说,“请放心,手机是送给你们的,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收回去。”
    陶勋笑,“听起来,你是把我们当成了一个试验品。”
    “不是试验品,是合作者,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是双赢。”
    陶勋望着凌琳,这个年轻甚至还有些青涩的女孩,眼里的自信与乐观,像一轮小太阳,耀眼的可以感染周围的人。她一定是那种认定了一个目标,就坚定且执拗走下去的傻孩子。
    没由来的,他觉得,她可能真的会成功。
    “好,我同意。”
    说完,他自己先笑起来,他一定是疯了,陪这个小姑娘一起疯。
    凌琳反而懵了,他就这么容易的同意了?她还准备了一堆说辞。
    陶勋笑意更深,真是一个单纯的孩子啊。
    “来,喝杯茶,我们好好谈谈你的计划,”陶勋请凌琳坐下,还亲自为她泡了一杯茶,“说说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
    “就是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有软件能帮自己叫到出租车,肯定很多人会用,是可行的。”
    “这个项目你们团队一共有几个人?”
    团队?
    她和关仰天算一个团队么?
    “两个人。”
    陶勋心中诧异,对另一个人好奇起来。
    “他怎么不出面?”
    “额,他比较忙。”
    到底忙到什么地步?到后来签订合同,软件正式上线,如一场旋风,带给全城出租车业一场互联网革命。陶勋始终都只与凌琳接触,从未见过另一个人。
    ☆、第二十三章
    一个月后,gocab正式上线,
    非常低调的上线,换了一个接地气的中文名,叫“车来了”,一个小小的蓝色图标,在安卓应用商店和re里十分不起眼。
    第一天的下载量,只有不到10个。
    一周后,变成40个。
    一个月后,变成300个
    ......
    两个月之后,app总下载量已经达到1000人次。
    1000这个数字对于后来下载量动辄几百万的热门软件来说连零头都算不上,但要知道现在是智能手机刚起步的时候,整个梁阳市又有几个人用智能手机呢?
    富祥出租车公司旗下总共只有五十几辆的出租车,每辆车的车门内侧都贴着两条广告语,“车来了让出行更美好”、“用车来了省时省力更省油”。
    乘客只要坐上车就能看见广告,在感到新鲜的同时,总会顺嘴询问司机这是什么,司机随即推荐、示范,一来二去,凡是有智能手机的用户,十有□□都下载了。
    不枉费凌琳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给这群司机搞培训,教他们怎么用手机,怎么用软件,怎么向乘客推广。
    当然,司机们的配合度也很高,白送一台手机,他们能不开心吗?
    起初还有老司机嫌麻烦,不愿用手机接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那些喜欢用手机找乘客的同事相比,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收入明显减少了,在钱这个问题上,人都是很计较,不甘落后的。
    很快梁阳早报、晚报各种报纷纷刊登出新闻:“手机也能叫到出租车”、“冲破传统,出租车行业新革新”、“车来了,带来了什么?”。
    在如此巨大的曝光之下,最先获益的自然是出租车公司,陶勋手底下的司机一下子供不应求了,很多乘客指名要用他们公司的车,一是出于好奇,二是想尝试这种新颖的叫车模式。其他公司的司机羡慕他们福利好,配手机,纷纷跳槽过来,才三个月的时间,陶勋的司机队伍就超过了两百人。
    自从“车来了”上线后,凌琳没有哪一天是在晚上十二点之前睡觉的。她的手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敢关机。
    经常有晚班司机在凌晨两点多钟,打电话给她,通常对话就是:
    “睡了吗,小妹?”
    凌琳揉着眼睛问,“没有,师傅,怎么了?”
    然后就是blabla的各种问题,简单点的使用问题,凌琳就在电话里讲了,遇到复杂点的,她不得不在早晨六点不到起床,往出租车公司赶。
    陶勋真心佩服她,笑她比自己这个总经理还尽职,像个拼命三郎,嗷嗷叫着往前冲。
    弄完了凌琳还要再赶回学校上课,就这样还落下了不少课,她□□乏术,恨不得自己能变成几个人用。
    换秋时制后,梁阳大学的宿舍统一十一点熄灯,凌琳经常看书看着看着就没停电了,打手电筒在被窝里继续看。幸好app的技术问题有关仰天把控,版本的更新,订单的统计,都是他在幕后负责。
    如果不是学校有规定大一新生不准长期离校住宿,凌琳早就租房子住了,因为她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已经影响到她的室友。
    那天,凌琳打着哈气走出教学楼,从车棚里推出自己的自行车,把课本放进车兜里,她还得赶下一堂课。
    其实这个时间,早上第二节课还没结束,凌琳却提前出来了。c语言的老师讲课的水平不怎么样,照本宣科,还不如关仰天讲的通透,再听下去,她会睡着的。
    她坐好,右脚已经搁在了踏板上。
    前方一辆汽车堵住她的路,从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男的扛着一个摄影机,女的手里拿着话筒。
    那女人看见凌琳,马上上来问,“同学,这里是计算机学院的大楼吗?”
    凌琳点头,“是的。”
    她准备走了,女人抓住她的车把手,
    “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凌琳的学生?”
    凌琳一惊,
    这个凌琳是指她吧?
    她这段时间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空关心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她不知道媒体在各种顺藤摸瓜之后,已经挖到“车来了”app背后的制作者是一个大一在读的学生,还是一个女孩子。
    这两人是电视台的,过来采访,为了抢先得到一手消息。
    凌琳看了看周遭,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学生。
    她果断摇头,“不认识,我不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我还有事,得走了。”
    她一个用劲,把自行车从女记者手里扯出来,然后飞快踩动踏板,绕过汽车,逃了。
    老天爷,她才不想接受什么采访,谁知道这些狡猾的新闻工作者会怎么写她,手头上的事情够多了,绝不能节外生枝。
    女记者和男摄影师一脸莫名其妙,他们第一次遇见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大学生,毕竟哪个年轻人不希望自己在电视上露露脸,哪怕只讲一句话,让家里人看见也是值得高兴的。
    等凌琳骑车没影了,教学楼的下课铃才响,学生们鱼贯而出,女记者见着一个女生,就拉住问,认不认识凌琳。
    她拉住了朱艺雯,
    朱艺雯一开始很警惕,“你们找她做什么?”
    女记者笑道,“我们要采访她,‘车来了’现在大火,她可了不得了。”
    车来了?
    朱艺雯和程梦瑶,以及其他女同学面面相觑。
    她们当然都知道“车来了”,程梦瑶的上还下载了这个app呢。
    可是“车来了”和凌琳有什么关系?
    女记者说,“她是‘车来了’的制作者,你们都不知道吗?”
    几个女孩先是陷入诡异的沉默,然后不可思议的对视,同时在对方眼中看见了震惊。
    凌琳在她们心里是什么样的?
    除了刚开学那会儿,刘策闹出的小风波,后面的凌琳就没什么新鲜事了。
    她跟普通的学生没两样,衣着朴素,性格不张扬,见着谁都打声招呼,没有和谁特别要好,也没有和谁交恶。
    只要在学校看见她时,她一定在埋头学习看书,当然,大多数时间,她们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毕竟她是本地人,回家住很正常。
    结果现在有人告诉她们,这个不起眼还有点死读书的同学,是一款热门软件的制作者,过于爆炸的消息,她们无法接受。
    凌琳没有去上课,而是把自行车直接骑到校门口,拿出手机给关仰天打电话,
    彼时,关仰天刚开始上数学课,数学老师正在黑板上写板书,课堂里非常安静,他的手机即使调至震动,声音也很突兀。
    数学老师心有不悦,可是又碍于某些原因,不能对他发火,放缓声音说,“关仰天,我说过上课手机要关机。”
    关仰天低头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站起来,理所当然的说,
    “抱歉,我出去接个电话。”
    他也不管老师什么反应,从后门出去。
    班上的同学议论开了,数学老师顿时一股子怒气冲上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敢如此狂妄,目无尊长,不就是仗着自己的家世过人么?必须得给他点教训,让他知道在学校里,老师才是权威。
    关仰天走到走廊一接通电话,就听见凌琳有些焦急的声音,
    “有没有记者找你?”
    关仰天讶然,
    “没有。”
    “那就好,那就好,”凌琳放下了心,她从来没有在上课时间给关仰天打电话。她也是太急了,如果关仰天的生活受到任何影响,她的罪过可就大了,孩子成长多重要啊,他那位尊贵的妈妈不会放过她的。
    “你现在在地铁站?”关仰天听见电子报站的声音,问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