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过那些士族除去被降为户的倒霉家伙之外,其他的人都过的还算好,这里头有士族自己可以靠着自己脑子里的那些东西吃饭,但也有上头的长官肯高抬贵手的一份。
    要是真心想要整治这些离开了故土和亲人的士族,简直不要太容易,就算出了人命,业没有人出来喊冤的。
    平齐郡到萧佻回到京畿去守孝之前,都是相当平静的,基本上就没有甚么事,当年考课也是不错。
    萧佻当年在平齐郡的位置,有太皇太后的一份在里面,但是他本人若是没有才能,那么也是做不下去的。毕竟那些人可都不是好对付的。
    “萧佻可以是可以,不过作为正使……”说到这里,李平也有些犹豫,萧佻的年纪摆在那里,要他作为正使出使南朝,哪怕才能足够了,但还是有些不太合适。
    “不是正使。”拓拔演有自己的考虑,“作为副使。”
    副使的要求没有正使那么高,而且也有资格上殿,而且也不那么引人注目。萧佻的出身即使不是士族,但也足够了。
    萧家虽然说是寒门,但也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被人看低了的门第。
    “唯。”李平垂首。
    常山王听到这边的议论,只是抬了抬眉头,甚么话都没有说。
    这次拓拔演巡游洛阳,将一些宗室带了出来,常山王拓跋猫儿就是皇帝被带来的宗室之一。
    猫儿到了如今当年的稚气已经完全消散去,脸上表露出男子的坚毅来。他在朝中交往的人并不多,只是那种别太冷着人的程度罢了。
    皇帝商议完事之后,众臣退下,拓拔演留下猫儿,“猫儿,对于此事,你是怎么看的?”
    这个弟弟是兄弟中最小的,拓拔演这个做大哥的时常会照顾他,政事上也会问一问他的意见。
    “陛下。”猫儿早已经成年,到了这会站在那里不比拓拔演矮多少。“陛下可是说迁都之事?”
    “迁都之事早已定下,朕想要听听你对于这次宫室建造的看法。”
    “该说的,其实诸公意见说完了。”猫儿沉默了一会说道,“宫殿用汉人的那一套,这是应当的,毕竟我们鲜卑人原先也只是在草原上,但是依照臣愚见,完全照搬南朝的那一套完全没有必要。”
    “到时候南朝又要说我们北人没有自己的礼仪,礼法皆剽于南朝。”猫儿对南朝人没有太多的好感,南朝称呼北朝鲜卑为索虏,,猫儿知道南朝人的高傲性子,他不喜欢,干脆就不怎么和他们打交道。朝中的那些从南朝来的大臣没几个能够得到他的好脸色,就是王素也曾经被他拿话刁难过。
    王素来自南朝,生活习惯和北朝完全不同,北朝喜欢喝酪浆,另外还喜欢吃牲畜的肉。胡人的食物很是风行,王素习惯了吃鱼喝茶,自然是和周遭的北人格格不入。
    猫儿见着王素就不舒服,上去就他吃鱼喝茶的南朝生活习惯刺王素。王素虽然答的很得体,但是猫儿并没有因为这个对王素有改观。反而私下里拿水卮这个称呼来嘲讽他。
    拓拔演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和王素不和,不过猫儿除了拿话刺人之外就没有做其他的事了。拓跋演对这件事也干脆糊稀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闹得太过分呢,拓跋演抬手就算是放过了。
    “猫儿这话,倒是中肯。”拓拔演听到猫儿这话一笑,猫儿说这话肯定是有讨厌南朝人的缘由,但是听起来还是有可取之处。
    完全照搬的话,应当是按照汉朝的东西两宫的方式,如今的平城宫正是仿照汉朝,皇帝和后宫居住在西宫,而东宫作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居所,东宫也是万寿宫里,太皇太后居住的宫殿和汉朝也是一样,名为长信。
    拓拔演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将这件事交给李平等人来做。毕竟对于宫殿之事,这么多年来,都是按照两汉来建造的。如果想要改动,一时半会的,还真的没有甚么头绪。
    猫儿退下,他下了台阶,出了庭站在门口,天空湛蓝,今日的天气十分不错
    四周几乎都是树木,树木的清新气味夹杂在风中吹拂而来。猫儿站在那里,往皇后居住的地方看了一眼之后,垂下眼来,迈步就向外面走去。
    出门在外,诸事不便,但是猫儿好歹还是个宗室,该有的排场只是减少了而已,而不是直接就减了。
    “大王。”外面的家人等着,见着猫儿出来立刻就迎上前去。
    “嗯。”猫儿应了一声,他在洛阳是有自己的居所。
    “大王,王妃让人从平城带来书信。”猫儿在前头走的飞快,家人只好赶紧的在后面跟着,就是这样还差点跟不上,家人苦哈哈的跟在后面,
    自家大王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王妃的不喜,而王妃也知道自己的王妃位置得来不易,对于大王也是唯唯诺诺,恨不得将太妃和大王照顾的好好的。
    “她?”猫儿脚下没有任何的停顿,他不喜欢何太后,但是对于何氏也从来没亏待过,但仅仅是家里的事给她管,他也不插手。
    该给这位何家女的,他都会给,至于其他的,他不想也不愿。而何氏对他也没有像京兆王妃那样指手划脚,两夫妻俩表面上还是很平静。
    “我知道了。”猫儿答了这么一句。
    他上了犊车,直接上御手往他住的地方行驶。
    洛阳早就不是当年的繁华模样,而是处处野草。这地方在战乱中已经荒芜了很久,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多少好的,只是勉勉强强算的上洁净罢了。
    猫儿进了室内,让家人直接将何氏从平城寄来的信件送来。拆开了看,何氏信中提到常山太妃最近身体有些不适,其他的都是一些琐事,猫儿看了一眼,提起笔来,写了回信,用竹筒装了,封上封泥盖上自己的私印。让家人送到驿站去。
    家人走之后,猫儿让室内的人也退下。他靠在隐囊上,闭上双眼。原本他也不想来洛阳的,洛阳有甚么好的?如果说是古都,现在洛阳能看的只有一篇的草丛。他来难道是看草木么?
    但是他又来了,至于为了什么,不过是在平城里呆久了觉得烦闷,哪怕这地方不怎么好看,他还是来了,出了平城看看外面不一样的景色。
    至于是为了什么人……他只能在心里苦笑。
    少年心事,当初不知道,知道之后回过头来已经是彻底的晚了。而且更是没有甚么给他挽回的机会,他听着皇宫里的那些事,已经是不想在去回顾甚么,往昔已经是种种,过于在乎只会是苦了他自己。
    **
    萧妙音听到外面传来的消息,不禁一愣。刘琦给她办事去了,这一时半会的不在她身边,平常不觉得,但是这会就察觉出刘琦的用处了,他不在,许多消息到她这里还是慢半拍。
    萧妙音不禁和秦女官抱怨“早知道就不让刘琦去了。”
    秦女官和刘琦同事这么多年,一开始秦女官将刘琦当做来□□的,但是时间长了,秦女官也明白,皇后身边的事她事没办法一口气全部包下来,像这回的事,她就不能给皇后办成。渐渐的秦女官也将刘琦从对手看做是同盟。
    “殿下这话说的。”秦女官满脸都是笑意,她是皇后身边的老人了,自然是要自在许多,“没有刘琦,殿下想要派谁前往?”
    萧妙音一下卡壳,说起来还真的是,如果不派刘琦去,这到底要从哪里翻出一个人选来,她还真的有几分头痛。
    “呃……”萧妙音语塞,过了会她笑了笑,“阿秦这话还是没有说错。”
    “算算时日,刘琦也该回来了。”秦女官笑道,“到时候又可以为殿下效劳了。”
    “是啊,等到回平城,找到还是没有找到,还是能有个结局了。”萧妙音想起常氏,叹口气,这找到之后还有事呢。
    论礼法她的舅家是拓跋家,但真的和她有血缘关系的是常氏那一家子。找到之后也不能就那么放任着,到时候还要请来名士来教导,不求这家子人能有个甚么出息,至少不能闹出事来。
    “殿下莫要担心,何况殿下福气好着呢。”秦女官笑道,“这次殿下的大兄不就是要受到陛下重用了?”
    虽然正式的诏命还没下,但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了。
    萧佻一等出孝就要出使南朝,解下那艰巨的任务了,虽然有人陪着,但怎么看都不轻松。
    “那也不是我。”萧妙音听了秦女官这话就笑了,“那是阿兄自己有本事。”
    拓跋演对萧家原本就有芥蒂在,哪怕心胸再宽广,也不可能半点想法都没有。萧佻能这样,也是因为他自己有这份本事,和她的关系有那么几分,但绝对不是主要的。
    “如今家里能有那么一两个出息人,我也就能放心了。”萧妙音说到这里,身体向后仰去,整个身体靠在柔软的隐囊里,“这件事解决了,那么我就真的能放心了。”
    以前的萧家是靠着太皇太后作威作福,现在她是不打算继续惯着这些人了,有本事的就上,要不然就老老实实的,别惹麻烦。、
    而萧佻出现的正好,也给其他的萧家人做了榜样。
    “这次二娘没有跟来,委实是有些寂寞。”萧妙音半真半假的和秦女官抱怨,萧丽华这次没有跟着来,清河王都在平城,她一个外命妇实在是没有理由跟着来。而且她孩子还那么小,离不开母亲。
    “殿下可以写信给清河王妃。”秦女官笑着给她出主意,“妾听说清河王妃也在洛阳置办了土地。”
    秦女官也是和其他人闲聊的时候知道的,清河王妃早就在几年前就让人在洛阳买下了好几块地。这边的地便宜,又加上靠近南朝,谁也不知道将来的形势到底是个甚么样子,见着价钱合适就卖了,而且都不贵。
    如今回过头来看,发现清河王妃还是真的占了不少的好处。先别说其他的,就这日后迁都过来都不知道能翻多少倍,到时候就可以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这可真的是不错了。”萧妙音当然知道土地的价值是跟着地段来了,如今洛阳就要成为帝都,到时候升值就不是那么一点两点了。
    平城地处代地,气候严寒恶劣,但就是这样,因为是国都,所以地价一直居高不下。这东西基本上古今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将来洛阳的景象也能够预见了。
    “对了,我阿姨那边来信了么?”萧妙音将阿鸾放在萧家,自然是拜托常氏多照看些。常氏每逢一段时间就会给萧妙音送来信件,说说阿鸾的近况。
    “夫人正好让人送来了。”秦女官道。
    说着,秦女官就让人将从平城送来的书信呈送到萧妙音的手里。
    常氏在信里就将一大家子的事简单的说了下,说萧弘要去中书学了,还有阿鸾会试着站起来走了。
    常氏在信中阿鸾是说到最多的,她还提到原先萧佻想要家中的大娘子来陪阿鸾玩儿,谁知道阿鸾熊的突破天际,见面就把小姑娘给拽了头发,弄得小姑娘哭哭啼啼,再也不肯和阿鸾这个混世魔王混一块了。
    阿鸾养的很好,长得肥肥壮壮。力气也大,尤其这会都已经要站起来开走了。萧妙音是真信阿鸾会做出这样的熊事的。
    萧妙音回信,请常氏照看好阿鸾,另外还准备了礼物送给自己的那个大侄女。莫名其妙的就被个熊孩子给欺负了,她这个做姑妈的,也真的是过意不去。
    萧妙音想了一下小孩子喜欢甚么,加了几句,让人去办了。
    **
    平城的燕王府中,常氏抱着阿鸾笑得合不拢嘴,阿鸾已经能够站起来,但是他也喜欢被常氏抱着,他一双手都扶在常氏的肩上,头一俯,就吧唧一口亲在常氏的脸上,糊了常氏一脸的口水。
    “来,阿鸾叫阿婆。”常氏有孙万事足,每日里亲自守着阿鸾,连外头也不怎么走动了。恨不得把阿鸾天天抱在怀里,甚至荀氏来探望,抱一抱他,常氏都是老大不愿意。
    “阿泼……”阿鸾发音不准,说话都漏风,这会牙齿都还只是冒头,他俯下头来咬住常氏肩膀上的衣物磨牙,口水将那一块衣料都弄湿了。
    “夫人!”旁边的宫人见状,就想要把阿鸾抱过来。
    常氏笑呵呵的摆了摆手,让宫人不要将阿鸾抱走,“孩子都这样,不必大惊小怪。何况是我的孙儿,有甚么要紧的?”阿鸾磨牙,嘴一动一动的。
    “阿鸾,喜欢阿婆么?”常氏笑问。
    “唔……”阿鸾忙着磨牙,他长牙牙根痒痒,只是听到有阿婆两个字,,乌黑的大眼睛就瞅了过来。
    “阿鸾乖。”常氏把宝贝外孙抱在怀里,“阿鸾也想阿娘吧,等再过一段日子阿娘就能回来了。”
    阿鸾四处张望了一下,没有见到萧妙音的身影,立刻垮下一张小脸,从常氏的怀里爬出来,向外面爬了几下后,摇摇摆摆站起来,还没走几步,屁股就砸在床面上。
    阿鸾顿时就摔懵了。
    ☆、132|疑问
    平城的寒风来的比洛阳要早,在一阵接着一阵的寒风肆虐逼得人不得不缩了脖子躲在屋子里。甚至连树上的鸟雀都不见一只。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萧家的晚辈们可以除服了。
    这一天,年轻人基本上都松了一口气,守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听乐也不能饮酒作乐。甚至连肉食都不能当着人面享用,只能私下偷偷的吃上几口。都是在壮年,吃用的都要比上了年纪的人多得多,真的一口肉的不吃,怎么挺得下来?就是那些鸡蛋和酪浆也不能支撑这么长的时间。
    而萧斌对于自己庶子的那些小小的举动,基本上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过分了,那么他就装作不知道。
    出了孝期,意味着儿子们又要入仕途,萧斌可是为这一堆孩子要愁白了头。嫡出的萧佻是最重要的,萧拓因为尚公主,只要他自己别太扶不起来,基本上日后的前途少不了。至于那些庶子,他庶出的儿子太多了,记名的就有十几个,还没算上那些他没有认下从母的。里头皇后的同母弟倒是准备去中书学了。
    萧斌对众多的庶子们没有太关心,人多,他的注意力也只有那么一点儿。萧弘倒是因为母亲是宠妾,同母姊姊是皇后获得了他的宝贵的注意,可惜等他注意萧弘的时候,萧弘已经抱着从萧佻那里得来的许多书籍住到山里头去了,萧斌派人一打听,说是萧弘竟然和一群道士混在一起琢磨着炼丹,而且炼出来的东西遇火有明火差点把山都给烧了。
    萧弘平常他没怎么管过,谁知道他不闯祸就算了,一来差点就要给他来个大的。可是那些都是皇后和清河王妃搞出来的,萧斌哪怕觉得那些不妥,也没办法拿出阿爷的气势将那些道士都赶走。
    皇后是他的女儿没错,但也有一层君臣的关系。见面了,他还真的不知道要称呼三娘为殿下,还是直接称呼她的闺名。至于清河王妃,那不是他的亲女儿是侄女,如今他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活着和没了没有任何区别,小慕容氏都把他给完全架空了,博阳侯府里有他没他一个样,萧斌不认为萧协这个阿爷能劝得动清河王妃。
    “孩子真的是一个比一个难管了。”萧斌靠在凭几上和给自己捶腿的美人抱怨。
    燕王府中美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美人十五六的年纪,长得秀美柔弱,听着萧斌这么说嫣然一笑,“如今郎君们都长大了,郎主应当高兴呀,很快就有很多孙儿了。”
    “孙儿……”萧斌喉咙里发出模糊不清的嘀咕,他的孙辈也就荷娘一个,荷娘是他第一个孙辈,他自然是非常疼爱,要是他的长子和新妇能够再有几个孩子就好了,萧家这么大都是要靠着这些孙辈们给撑起来啊。
    “我的那些孙子,都比不过阿鸾一个。”想到自己府中的宝贝外孙,萧斌双眼弯弯,眼角的褶皱又加深了一些。
    阿鸾那才是他们家的命根子,萧斌想起这个外孙都高兴的夜里睡不着觉,萧家一门上下的荣辱都在这个外孙的身上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