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不见上仙三百年 第7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回想起那日小童子的话,道:“我当时没戴着常戴的面具,没有佩剑,脖颈上也没有被赐的字,你是从哪儿——”
    “认出来的”几个字还没出口,屋里忽然响起当啷声。
    乌行雪话音一顿,抬眸朝响声看去,就见他倚在榻边的长剑不知为何动了一下,倒落在地。
    他抬手空抓了一下,那把灵剑划了个利落漂亮的弧,落到他手里。
    剑仙有灵,对人对物都有所感应,忽然有动静并不罕见。更何况这剑里有白玉精,那是曾经萧复暄血液所化。
    而萧复暄就站在一步之遥处,疑问道:“剑怎么了?”
    乌行雪轻轻“噢”了一声,垂眸扫过剑身,握着剑在手里转了一个弧:“无事,它比较……灵。”
    用剑之人,对剑总是十分敏感,一眼就能看出优劣。更何况这是灵王的剑呢。
    萧复暄道:“你这剑不是铁铸。”
    “天宿好眼力,确实不是玄铁炼就的。”乌行雪轻声道:“它是……白玉精所化。”
    “白玉精?”
    “对,人间有个地方叫做落花台,不知你听过不曾?”乌行雪道,“那里有白玉精。”
    他说起落花台时,抬眸看了萧复暄一眼。
    天宿神色未变,依然一如平常,就像在听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果然……
    不记得了。
    乌行雪心想。
    他收了目光,之前一时冲动想问的话也没了再问下去的必要。
    很奇怪,如果是之前,他多少会生出一些失落来。但这会儿,或许是因为萧复暄就站在他面前,说着“做客”走进了他的坐春风里。于是那点失落倏然而逝,几近于无。
    他背手拿着剑,冲自己那俩小童子使了个眼色,正要送客。忽然听见天宿开口道:“我在人间见过你。”
    乌行雪背在身后的手一紧,倏地抬眼。
    片刻之后他才意识到,萧复暄将他不了了之的问话听了进去,正在回答。
    -你是从哪儿认出来的?
    -我在人间见过你。
    ***
    “哪处人间?”乌行雪问。
    萧复暄长眸眯了一下,似乎有些出神,片刻后道:“很久之前,在京观。”
    乌行雪手指又慢慢松下来。
    这答案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不是“落花台的神木上”,这是意料之中。
    在“京观”,又是意料之外。
    京观是后来才有的名称,晚于落花台,比如今的仙都又略早上几十年。
    那并非一座城、一座山、或是一片洲岛。京观曾经就是一片不起眼的荒野,在后来的梦都边郊。
    那片不起眼的荒野之所以变得特殊、有了名字,是因为曾经数百年断断续续的战事。
    那些战事中死了数不清的人,一代又一代,几乎能跨越一个普通人好几世了。
    那些死于战事的尸首堆积如山,残肢混杂,血泥相融,在硝烟之后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更何况在那个年代里,大多都家破人亡到无人收尸。
    于是那些无人收认的尸首便被运到了那处少有人经过的荒野,用沙泥石块层层垒叠,砌筑了一座又一座巨大的坟冢。
    每一座坟冢里都有数以千百计的亡人。
    时间久了,那片荒野便成了专门堆积世间无名尸首的地方,有了个专门的名字,叫做京观。
    那大概是世间亡人最聚集的地方,稍加被利用就是个至凶至煞的漩涡。
    人间万事总是一一相对的——既然有这么一个坟冢聚集的地方,便有了相应的守墓人。
    能圈守住那种地方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本事的。据说将洞府定在那里的是一位无家无派的散修。
    因为世间与他有牵连的亲人都已故去,就埋在京观的坟冢中,于是他停驻在那里,成了京观的守墓人。
    那位散修在京观边界立了一座高塔,他就住在塔里。
    塔顶悬着一座古钟。
    每日入夜,那位散修都会沿着京观走一圈,若是无事,便会飞身踏上塔顶,敲响那枚钟。
    曾经居住在京观附近的人们,都听过那道声音——
    钟声响起,代表今夜万事太平。
    那位散修后来收留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能跟他一块儿住在京观高塔的孩子必定也有特殊之处——
    他们生来就命格极凶极煞,刚好能与京观的凶煞相抵,不至于早早夭亡。
    只是长久居住在这种地方,于活人来说总归都是有损的。所以那位散修教了那些孩子一些生存之术。
    算是亦父亦师。
    这原本可以成为一则传说、或是一则佳话,在世间长久流传。
    可惜没有。
    那位散修长久呆在那种至凶至煞之处,受了影响而不自知。有一次修习时稍有不慎,在凶煞气的冲撞之下走火入魔。
    那之后,散修就像变了个人,慢慢生出诸多可怕的念头。渴求血肉、渴求昌盛,厌恶自己逐渐衰老的肉驱。
    但他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再加上他曾经确实护着一方太平,知晓他的人,从未怀疑过他会做出一些常理难容的事情。
    那些被他收留、教养的孩子,在无人知晓的高塔里又慢慢变成了他的祭奠品。
    血、肉、皮骨……
    一旦入了邪道,这些东西都成了他渴求的东西。
    为了不被人看出,他每杀一个孩子都格外仔细小心,做得不动声色——
    从最亲近的杀起最容易的手,因为不设防。
    从最无反抗之力的杀起动静最小,因为不费力。
    ……
    他享用得很慢,修补得又十分精心。
    于是高塔里活人越来越少,行尸越来越多,却迟迟没被发现。
    但散修后来越陷越深,所渴求的也越来越多,那样缓慢细致的手法已经不适合他了。
    区区一些活人根本拦不住他的变化——他依然在衰老,腐朽,每日睁眼都能闻见自己身体里枯萎衰钝的味道。
    他留了最棘手的两三个弟子没杀,作为退路。然后开始寻找新的办法。他控制着那些行尸、也控制着尚还活着的弟子。
    倘若有不方便出面去做的事情,就驱使他们去做——死人方便,就驱使行尸。活人方便就驱使那两三个弟子。
    ……
    如此数年。
    那位散修借用一些阴毒术法,用京观数以千万计的亡人铺了一条“路”,由此在神木被封禁时得到了一点碎枝。
    寻常来说,神木碎枝若是流落在人间市井,藏是很难藏住的。偏偏京观是个例外……
    这里聚集着数不清的巨大坟冢,埋着数不清的亡人,萦绕着数不清的尸气煞气,这种至凶至邪的地方,恰好掩盖住了神木碎枝的气息。
    于是那位散修走上了许多人禁不住诱惑会走的那条路。
    他借着神木碎枝,不断往复——
    他回到自己杀第一个孩子之前那个节点,将他所收留之人全部赶走。然后忍了邪念好几年,最终爆发之时疯到自己都控制不住,屠了附近城镇的人,一发不可收拾……
    他也回到过走火入魔之前,想要就此自封,却又舍不得后来的一身修为,以及为所欲为时的满足和痛快。
    他还回到过更早时候,索性避开京观,另寻洞府。却又在见到京观亡魂作祟时,忍不住出了手,然后又慢慢回到了老路。
    人总是复杂至极。
    那散修往复来回多了,连他自己都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善是恶,为何曾经做了那么多善事,后来又能做那么多恶事?
    为何后来杀人啖肉都不眨眼,回到过去看见亡魂作祟,却还会忍不住出手救人?
    后来往复得多了,他便麻木了。
    他反反复复地过着那数十年的生活,这样不行便那样,那样不行再换一样。以至于有时候他会忽然怀疑,自己才是唯一无家可归的亡人,困在那数十年形成的局里。
    再到后来,他甚至忘记自己这样反复回去究竟想要什么了,只记得这种“想要回去”的执念。
    ……
    那是灵王接过的最麻烦的天诏。
    因为那名散修往复了太多回,仅仅是他一个人,就衍生出了数十条不同的线。
    乌行雪记得太清楚了……
    每一次的起始,都是他飞身落于京观,站在那座不见光亮的高塔之下,仰头看着塔上悬垂的钟。
    他总是抬手合上银丝面具,遮住容貌,再一拨剑柄,走近青灰色的冷雾之中。
    穿过冷雾,他就会落在其中一条线上。
    他看着那位散修走着既定的路,直到抓住因果转变的节点,然后提剑斩得干干净净。
    每斩断一条线,他总要再探查一番,清理掉一些错漏的细枝末节,确认一切无误再奔赴另一条。
    而确认无误,就意味着他要看到那些关键事情发生……
    于是他辗转于那些混乱的线里,斩杀、清理、探查。
    他得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那位散修每日提着驱灵灯在京观巨大的坟冢中静静逡巡,再去塔顶敲响那枚古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